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走班式教学是我校美术组成员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时下流行的学生走班制,在基于合作的基础上,整合学校教师资源,采用“一班多师”的基本形态。通过教师之间跨年级的合作达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长处的作用。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细化和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更加深入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视野,从而达到年级内美术教学资源均衡化的目的。
  关键词:教师走班式教学 小学美术 特色课程
  优质教育、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当今学生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公平不仅仅在区域或者学校层次,在学校内部也应得到体现。寻找美术课程教育的均衡化的新途径一直是我校美术组追求的方向。《美术新课程标准》将小学美术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四个领域的侧重方向虽各有不同,但先后顺序并不固定——就像国画与手工之间并不存在学习的先后顺序一样。美术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着严格的学习顺序,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地调整课程顺序,这为我校美术组成员进行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
  一、校内教学资源分配的现状
  以国画为例,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国画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观察能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修养都有很大好处。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国画的学习情况却并不理想。国画虽然从三年级开始便作为课程进入小学课本,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国画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国画的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教材中国画课程较为分散,课时数也不足,几节零散的国画课很难起到作用;其二,一节国画课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除了笔墨纸砚,还有毛毡抹布笔洗等工具,拥挤的教室加上好动的学生,很容易把教室弄得脏乱差,教师的课堂掌控往往会比较困难;其三,因为专业的差异和限制,并非每位教师都擅长国画,对国画一知半解的教师大有人在,自己不会画,学生也不会教。考虑到一个学期不过几节的国画课,许多教师干脆就不上了,即使上了国画课也基本是蜻蜓点水,学生基本上学不到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学校虽然也开设国画拓展课程,也能够提供较为优质的国画学习课程,但拓展课程毕竟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远不能达到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要求。
  以我校为例,我校共有6位在职美术教师,分别担任1-6年级的美术课程。从师资配备来看完全符合要求,但6位教师当中,国画专业教师只有1位——这意味着全校只有1个年级的学生可以学到优质的国画课程。相较于其他5个年级的学生,是不是一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公正的体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将教师走班式教学引入课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教师走班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师走班式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教师以年级为单位授课,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特色课程,多位教师轮流教授同一年级,即“一班多师”、“多师一堂”。教师将同类课程集中起来,按技法的难易程度细分,使之形成一个前后连贯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发掘长处,规避短板进行教学,既丰富了美术教学模式,也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使校内美术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化发展。
  以国画特色课程为例,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个月安排三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二个月安排四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三个月安排五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第四个月安排六年级学习国画课程。
  那么当学期结束,就有四个年级的国画课程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专业优质的国画课程,从而解决了校内国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国画素养水平,为校内的国画拓展课程选拔优秀苗子提供更好的土壤。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国画课程能够更好的展开,我校专门配备了国画专用教室。专用教室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国画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普通教室空间狭小,不利于国画课程的开展,专用教室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创作。除此之外,专用教室还提供了投影仪、洗笔池、毛毡等硬件软件设备。
  除了国画课程,我校其他5位教师同样结合自身的优势,从四个学习领域选择整合出专属特色课程。单“造型表现”领域就可分出国画、儿童画、版画等多个特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其中一门课程进行特色教学。从四个领域中整合归类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例如一二年级强调动手能力,课程安排以手工类为主,例如剪纸,泥塑等课程;三四年级强调探索和发现,绘画类和设计类课程较为集中,可以开设国画、版画、陶艺、设计等课程;五六年级课程更强调综合实践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欣赏类综合类课程比重上升,可以开设欣赏、综合等课程。当然,这个划分只是相对的,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例如,一二年级手工类课较多,1位教师转不过来,那就由2位教师轮流负责;或将手工课程的学习时间延长至2个月;又如陶艺和欣赏课程数量不足,可以将两个特色课程合并开展。
  在时间安排上:第一个月安排三年级国画课程,四年级设计课程,五年级版画课程,六年级欣赏+陶艺课程;第二个月安排三年级设计课程,四年级国画课程,五年级欣赏+陶艺课程,六年级上版画课程。以此类推,保证每个学期结束,各年级都有4名教师进行过教师走班教学的特色课程。
  三、面临的挑战与期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走班式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前期备课任务加重
  一名教师同时要跨年级教授4个年级,与过去“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相比,前期的备课任务繁重了许多,不但要从领域中整合出符合自身优势的特色课程,还要对课程进行加工和提纯,使之专业化、系统化。课程设置还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按年级的高低将课程从简到难的划分。在实践的初期,无论是工作量和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复杂的排课工作
  由于涉及6位教师跨年级教学,每位教师一个学期要更换四个年级,排课任务十分艰巨,要及时与教务处协调好大量的排课工作,保证教师走班式教学的有序进行。另外,一节美术课的学习时间通常不足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协调教务处,争取每周的两节美术课连上,这需要取得其他学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3、适应新的环境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相信不少学生已经喜爱上这名教师。但是一个月之后,换了一名教师,由于教学风格的不同以及对某些课程的偏爱,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和不适应的个别现象;教师来到新的年级,要及时调整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学生要适应新的教师,教师也要适应新的学生,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一個磨合适应的过程,这对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4、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没有得到体现
  教师走班式教学依旧是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只不过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给学生带来的课程更加优质和专业,使得校内教学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让他们对各个美术课程的认识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走班式教学让分工变得十分明确,每位教师只负责一个课程,但在强调优势的同时,对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优势被强化了,其他方面反而弱化了。
  教师走班制是我校美术组教师的一个大胆尝试,虽然我们将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虽然这个模式有它自身的局限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通过自身有限的资源和条件,切实地把校内教育的资源分配做到了尽可能的优化。教师走班式教学提供的是校内最优质的美术资源和团队,面对的是我校全体学生,而不是拓展课程的部分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最大化的公平公正。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调整和改进。相信,教师走班式教学一旦步入正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有着十分可观的推进作用和发展前景!相信时间最终会站在我们一边。
  参考文献:
  [1]董国栋.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05:163.
  [2]王忠敏.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01:152.
  (衢江区实验小学  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的教学转型是以学生角色从被动者转变成主动者为前提的,美术课堂如何来实现这个转型,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美术课堂中让教师放权,以学生为主导的小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改变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键
期刊
590年前,那片紧邻故宫东侧的建筑群被称为太庙。它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地方。60年前,这里被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成为“北京市职工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  直到现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依然是它的官方名称,但更多人开始直呼它为“太庙”。    2010年北京的春天迟到很多。尽管如此,长安街边的玉兰花也次第开放,双向十条车道的长安街。车流熙来攘往。从地铁涌出来的人流,大都穿过天安门城门
期刊
高盛事件促使美国政府下决心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彻底变革。无论事件结果如何,这一改革进程都会持续下去。    4月16日,美国证监会对高盛集团提出诉讼,称高盛在打包并营销某种次级抵押贷证券时,就重要事实问题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加以隐瞒,使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美国证监会近日还宣布,将对19家大型银行的会计问题进行审查。与高盛类似的做法在行内屡见不鲜,一旦此案高盛获罪,则势必会在华尔街产生连锁反应。  
期刊
作品描述:启功录李白《古风·三首》诗行书镜片,绢本,尺寸66cm×50cm,约3平尺,1982年作,此为其精、稀之品,甚是难得。  作者简介:启功(1912—2005),北京人,满族、爱新觉罗氏,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大师)、鉴定家、红学家、诗人,佛教居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届
期刊
葛一谦  2007年出生,现为宁波市宁海县桃源中学初一学生。  曾获:  2016年,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賽中,书法类一等奖。  2017年,获第十六届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银奖。  2017年,第四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现场赛中,书法类特等奖。  2019年,第六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现场赛中,书法类明星奖。
期刊
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美术报》社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嘉博教育集团杭州书乐汇培训学校承办的第二届“正字杯”浙江省中小学生书写大赛颁奖典礼暨作品展开幕式,于11月10日在杭州錢塘新区隆重举行。  浙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雁君先生,《美术报》社长兼总编杨丽女士,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何滌非先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黄寿耀先生,浙江省书法家
期刊
胡寿荣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画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画系人物画教研主任。民进会员、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会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浙江省开明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会理事,浙江省政协第八、九、十届省政协委员。民进浙江省委常委、中国美术学院民进主委。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艺术生涯  全国著名画家,长期从
期刊
摘 要:所谓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对人的视觉训练而言,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哪个学科更优于美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围绕培养观察兴趣,建构观察能力,呵护观察意图三大方面展开。  关键词:观察能力 兴趣 品质 方法 意图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创造思维的起点。所谓观察,“观”,指看、
期刊
赵 欣 《草書横幅》  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
期刊
陈诗琪 《漂流瓶》  寧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指导教师:袁 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