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作文:融入生活放飞想象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fox_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92-01
  看图作文,就是将画面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小学生都喜欢的习作形式,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构思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我在实践中发现:要让学生喜欢看图作文,轻松完成看图作文,关键是:让画面回归生活。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画面联想到现实生活,走进生活情境,与画面图景融为一体,从中积极体验,再现生活,帮助打开作文思路。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习作的距离,勃发写作欲望,放飞想象,激发动机,流露真情,妙笔生花。
  一、放飞想象,让画面回归生活
  看图是习作的前提,首先要学会看懂图上的内容:或从上到下,从近到远;或从中间到四周,从主体到一般;或从人物到景物等等。看懂了一幅图,只是一个镜头,要由这幅图推想前面的情节,再推向后面的结果,形成连贯的故事,这才算真正看“懂”。
  在看懂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把图看“活”?要放飞想象,将“我”投入图景之中,“我”就是图中人物;画面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生活境界。
  我指导看图《秋天》时,启发说:让我们把图放大(假想),再放大,一直扩大到我们身边的秋天那么大。这时你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要说真话,做真事,抒真情。以上就是写好看图作文的关键一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画面“活”起来。有位同学看到图中的树叶,就说:见到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铺了一地。一只小蚂蚁躺在上面睡觉。一阵风吹来,树叶飞起来,眼前一片金色!能把画面看“活”了,写出的故事更生动,人物更鲜活,场景更诱人。看图作文不再呆板,不再无味,不再是“兔子尾巴”。
  二、回归生活,让人物开口讲话
  图中的人物,说话是听不到的;他的行为动作,也只是一个镜头,不能连贯展现。这就要回归生活,让学生通过想象,尝试着演示出来。这种想象要大胆,也要合理,要与图中描绘的人物形象相吻合,与其身份及故事情节配合,要符合作者的原意。
  我在指导中,要求学生看清图意后,模拟表演人物动作,尝试表达人物语言,接着让其他同学补充、比较、评价,找到最适合的语言,最形象的动作,为写作提供具体素材。例如指导《采蘑菇》看图作文,图中的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动作和对话是怎样的呢?我让同桌同学尝试表演,然后择优上台,戴上装饰,配上音乐,增强效果。随即评价“对话”:①谁先开口说话?(起因:小白兔误采了毒蘑菇)②兔妈妈惊讶地说了什么?为什么?(重点:兔妈妈指出了毒蘑菇的特征和危害)③说话的语气符合母女身份吗?(结果:小白兔感谢妈妈)。
  孩子们的表演和评价,都以图中的故事情节和实际生活中的哲理为依据,从中学会:看图作文的“语言”描写及行为描绘,来源于生活,有生活情节,有生活滋味。以后,再碰到图中人物,就会让人物“开口讲话”,讲出符合身份、符合情节的生动语言。
  三、体验生活,让情感打动心灵
  看图想象,还要让学生领会图中的“情感”,包括图中人物或事物的情感,这也是作者的情感。看图能悟出其中的情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怎样才能生动地表达情感呢?我认为简便的方法是让学生走进图景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寻找真情实感。
  我指导《雨中》(单幅图),引导学生对图中蕴含的情感,作了认真的讨论:①图中,小明送小芹到家时,小芹表示谢意从哪里表现出来?②图之前,猜想小明是怎样主动提出送小芹的,乐于助人的情感从哪儿表现出来?③图之后,推想小芹回到家在妈妈面前怎样夸小明?第二天到班上,怎样在老师、同学面前夸小明?以上的讨论过程,启发学生体验生活,寻找“雨中”各个环节、各个人物的情感态度,主要是通过帮助的动作和感谢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烘托文章中心。从此,学生明白:写一篇好作文,要有完整的情节,也要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四、融入生活 ,让细节丰满故事
  一幅图的蕴含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写起来经常是干巴巴的几句话。究其原因,学生往往把思维禁锢在图画的线条上。要学会,把图融入生活情境,在粗略的线条里分解出细致的刻划,才能充实、拓展和细化故事情节,让简单的图画在脑海里闪动五彩斑斓的色彩,幻化为神奇有趣的细节描绘。
  我指导《野炊》,学生从图中只看到大概的故事罗列,缺少精致的细节刻划。要弥补细节,只有借助孩子的生活体验。我告诉学生:“图画的内容是有限的,和生活比起来,图只是一个轮廓,是粗线条的。如果照这样写出文章,就是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是远远不够的。看图作文,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才能使叙事丰满起来,让人耐看耐读。”
  学生仔细看《野炊》图,发现图中几位同学在野外钓鱼、拾柴,还有的在营地搭帐篷、垒灶生火等等。我轻轻点拨:“照这样写,只能写个大概,还缺少细节描写。细节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用笔在图中做个标记。”接着,李静同学选“钓鱼”作为细节(因为她在家里钓过鱼,还有剖鱼、烧鱼汤的经历)。凌飞同学选做水果拼盘作为细节(因为他在中队活动中参加过这项展演)……
  普普通通的一幅图,因为融入了多彩的生活经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说细节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克服了语言干巴巴,情节硬梆梆的毛病。写出来的文章思路开阔,故事丰满,细节诱人,情感动人,真如源头之水活泼泼地流过不息。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88-01  我县实施导学互动四年有余,我们在尝试的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了导学互动给我们教学带来的益处。今天,我就自己在导学互动上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自学设疑这一步的理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学设疑是导学互动四环十
在课改实践中,笔者发现,要处理好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气氛与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够、知识掌握不“扎实”、教学缺乏“实效性”之间的矛盾,并将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动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82-02  课堂是学生形成个性、展现个性、实现个性的舞台。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即有效性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整个学校工作的核心。  初中科学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是科学课堂教
当前,“屏媒时代”作为高频词,成为人们观察和讨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屏幕媒介又称为屏性媒介,是指利用现代数字成像技术与显示技术,为实现视像传载、信息交互等目的,被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89-01  在语文教学中追寻和谐性,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价值理念,它关注的是人性,是学生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与知识课堂相比,和谐课堂更正视生命的存在,提倡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通过对话与交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对语文课和谐课堂的追寻,笔者的认识与实践如下:  一、激励学生是和谐课堂的要务  和谐课堂,是指师生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84-02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蝶,绚丽多姿。只有
本文对游戏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可起的重要作用作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在训练课程中各个部分运用游戏法所能起到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91-01  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每个捕食者可以捕获更多的猎物或可以较快地捕获猎物,这种现象就是捕食者的功能反应。概念最早由Solomon提出,Holling提出三类功能反应,即I类功能反应、II类功能反应、III类功能反应。  文献[2]对HollingⅡ类功能性反应进行了讨论,本文相应于文献[1~4],建立了
大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大麦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除南极洲外,从南纬42°到北纬70°均有种植。1985年世界大麦收获面积为11.66亿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90-01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空前发展,无论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小学,大量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特别是农村联小,大学毕业生的到来极大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然而这些年轻教师,在偏远农村小学多的待两三年,少的待几个月,就远走高飞了,偏远农村小学成了大学毕业生的跳板。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