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中的“情”泛指人的心理活动,“态”泛指人的肢体活动。古诗用语简省,往往将人物丰富的情态包含在几个字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了人物情态,才能对古诗有相对深刻的理解,而设置有效的对话情境是感知的有效方式。笔者以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为例,具体谈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探索。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闻笛》,教材中并没有选入,笔者参加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时,通过反复筛选,决定用这首诗准备竞赛课。为了让古诗教学走出常规,上出新意,笔者观看了大量名师课堂实录,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山一程》和孙双金老师的《春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教学《长相思》时淡化了逐词逐句的指导,先让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做批注式自学,然后以“身在何处”和“心在何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近纳兰性德,初步感受诗人思念故乡、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最精彩的是王老师引入诗人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再现了“十里长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碧波渺渺”等自然情境,以及妻子、兒子、父亲和朋友执手相送的生活情境。在一次次情境对话中,出征将士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因而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春望》的教学,孙双金老师采用了逐句指导的策略,但每一句都没有停留在对字义的呆板理解上,而是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想象诗人的情态,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指导学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孙老师从上一句顺势引出这一句——“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每一次“别”都可能是生离死别,于是诗人触目惊心,忧国忧民,便“花溅泪”且“鸟惊心”了。因为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体味都未曾撇开诗人流泪、惊心之态,所以教学主题集中、突出,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对这两节课,笔者总结了两组关键词:丰富情态,对话情境。相对而言,情态的丰富和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两位老师手法有所不同:王老师浓墨重彩,工笔细描,衬托渲染;孙老师质朴简洁,勾勒白描,凸显神采。
受这种教学思路的启发,笔者决定采用类似的方式设计教学。经过思考,笔者初步确立了“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受诗境”的教学思路,即不对诗句做支离破碎的理解分析,不对诗人做片断、单向的聚焦,而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诗人的情感。
试教情况大致如此:在初步整体感知,定下全诗“思乡、悲愁”的基调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诗人一路风尘、满怀惆怅、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去国怀乡的画面。情境初步勾画而成,该丰富情态了。教师问学生:“此时,李白在怎样西望长安?请你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李白——”教师想引导学生走近李白,看见诗人“望”的动作、情态和内心活动。学生回答:“他在望长安,望故乡。”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再问:“长安有什么,让李白这样望?”“有亲人,有朋友。”学生的回答还是浮于表面。“可是太远了呀,望不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教师急中生智,采用角色替换法,直接把学生放到李白的位置上,想引发对话。不料,学生想都不想,立刻回答:“想回家。”三鼓而竭,教学又回到了起点,而教师再也无计可施了。
试教中,教师刻意创设了画面情境,也用上了想象和角色对话的手段,但学生始终没有进入情境,难以走进诗人的内心去触摸他的所思所想,原因是什么?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试着问自己,假如要认识、观察一个像李白这样的陌生人,你会从哪个方面开始?一定是从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些可知可感的方面开始,多半不会一开始就触及他的所思所想吧。这或许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恍然大悟。
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方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李白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围绕这个‘望’字,用心地想一想,你能想到李白是在怎样地望吗?你还可以做一做这个‘望’的动作。”学生的回答果然变得很感性。
生1:诗人在伸长脖子望。
师:他多想看见长安啊!伸长脖子就看得远一点。
生2:诗人在踮着脚尖望。已经站到黄鹤楼的最高层了,他还嫌不够,于是踮起脚尖,这样望——(学生踮起脚尖,做极目张望的动作。)
生3:诗人瞪大眼睛望,眼睛看酸了,也不眨一眨。
师:诗人望眼欲穿啊!你真有想象力!我为这样的感悟喝彩。
生4:李白闭着眼睛望。
师(惊讶):为什么要闭着眼睛望呢,那不是看不见了吗?
生4:就是因为看不见,却又那么想看见,所以索性闭上眼睛在心里看。
师:这就叫“望眼欲穿终不见,闭目凝神用心看”。你体会出诗人是用“心”在望,真是了不起!同学们,李白闭上眼睛,在心里回顾那些美好的岁月:走马于长安街上,吟诗饮酒,众人为之倾倒;召见于皇宫之内,谈诗词,论国事,皇帝命宠臣为他捧靴,让贵妃为他歌舞;还有湖上的游船、坊间的茶座、岸边的杨柳、院中的牡丹,留下他多少风流的诗篇。可是此刻,山高水长,往事如烟,而且诗人已年逾五十,此去夜郎,只怕是再也回不去长安了。(播放音乐《寒江残雪》)就在这时,朋友史郎中用笛子吹奏起那首凄凉的《梅花落》(注:因找不到《梅花落》古曲,故用《寒江残雪》替代)。玉笛声声,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5:诗人仿佛看见梅花纷纷从天空飘落。
师:仔细看,梅花在怎样飘落呀?
生5:一片一片,纷纷落下。
师:漫天花雨呀!
生6:被风吹得东一下、西一下地飘呀飘。
师:是这样吗?(师做“东一下、西一下”的手势,很慢很优美。)
生6:不是的。风很大,吹得很厉害。(急速地摆动双手,动作幅度很大。)
师:我明白了,是在刮猛烈的北风。
生7:梅花飘落在地上,在水里,到处都是。
师:哦,梅花凋谢了,花瓣碎了、脏了。孩子们,这是江城五月,正值端午节前后,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生活在江城武汉,联系生活实际,你来告诉李白,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生8:繁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江边翠柳如烟,绿树成荫,游人来来往往。
师:有位叫崔颢的诗人,看到江城美丽的景色,在黄鹤楼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同样的时节,李白为什么看见梅花落了呢?
生9:这是想象的景象,不是真的,因为李白听到了《梅花落》的曲子,所以就联想到了梅花。
生10:因为他很孤独,就像梅花独自开放。他独自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再没有朋友了。
师:像梅花一样孤独。
生11:他很绝望。
师:咦,你怎么知道李白绝望呢?
生11:梅花落下,就再也不会回到枝头,他这一次离开长安,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师:像飘落的梅花一样,回不去了。
生12:他很无奈。
师:哦,这是老师没体会出来的心情,你快说一说。
生12:梅花是被大风吹落的,东一下、西一下地飘来飘去,由不得自己,无可奈何。
师:像梅花一样受摆弄,不由自主,我明白了。我太佩服你和刚才说“绝望”的同学了,你们从“落梅花”中体会出诗人这么丰富的思想感情,了不起!
生13:还很悲惨,尽管花开得很漂亮,但是被吹落,都碎了、脏了。李白在长安有很好的过去,但现在感觉自己的结局也会很不好。
师:像梅花一样,要落得悲惨的结局,只怕是要葬身异地了。
片段中,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体会到了诗人的心境。这种体会是感性的、真切的,而不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教师从学生可知可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切入,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体验、迁移的抓手;二是因为抓住了“落梅花”这个具体的物象,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于流放难以有深切认识,但“落梅花”的情态是他们可感可知的,据此迁移,学生自然就走进诗人内心,感受到了他因遭贬谪而生发的凄凉之情。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闻笛》,教材中并没有选入,笔者参加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时,通过反复筛选,决定用这首诗准备竞赛课。为了让古诗教学走出常规,上出新意,笔者观看了大量名师课堂实录,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山一程》和孙双金老师的《春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教学《长相思》时淡化了逐词逐句的指导,先让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做批注式自学,然后以“身在何处”和“心在何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近纳兰性德,初步感受诗人思念故乡、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最精彩的是王老师引入诗人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再现了“十里长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秋风瑟瑟、碧波渺渺”等自然情境,以及妻子、兒子、父亲和朋友执手相送的生活情境。在一次次情境对话中,出征将士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因而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春望》的教学,孙双金老师采用了逐句指导的策略,但每一句都没有停留在对字义的呆板理解上,而是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想象诗人的情态,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比如:指导学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孙老师从上一句顺势引出这一句——“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局,每一次“别”都可能是生离死别,于是诗人触目惊心,忧国忧民,便“花溅泪”且“鸟惊心”了。因为每一句、每一个字词的体味都未曾撇开诗人流泪、惊心之态,所以教学主题集中、突出,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对这两节课,笔者总结了两组关键词:丰富情态,对话情境。相对而言,情态的丰富和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两位老师手法有所不同:王老师浓墨重彩,工笔细描,衬托渲染;孙老师质朴简洁,勾勒白描,凸显神采。
受这种教学思路的启发,笔者决定采用类似的方式设计教学。经过思考,笔者初步确立了“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受诗境”的教学思路,即不对诗句做支离破碎的理解分析,不对诗人做片断、单向的聚焦,而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诗人的情感。
试教情况大致如此:在初步整体感知,定下全诗“思乡、悲愁”的基调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绘出诗人一路风尘、满怀惆怅、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去国怀乡的画面。情境初步勾画而成,该丰富情态了。教师问学生:“此时,李白在怎样西望长安?请你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李白——”教师想引导学生走近李白,看见诗人“望”的动作、情态和内心活动。学生回答:“他在望长安,望故乡。”这显然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于是教师再问:“长安有什么,让李白这样望?”“有亲人,有朋友。”学生的回答还是浮于表面。“可是太远了呀,望不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教师急中生智,采用角色替换法,直接把学生放到李白的位置上,想引发对话。不料,学生想都不想,立刻回答:“想回家。”三鼓而竭,教学又回到了起点,而教师再也无计可施了。
试教中,教师刻意创设了画面情境,也用上了想象和角色对话的手段,但学生始终没有进入情境,难以走进诗人的内心去触摸他的所思所想,原因是什么?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试着问自己,假如要认识、观察一个像李白这样的陌生人,你会从哪个方面开始?一定是从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这些可知可感的方面开始,多半不会一开始就触及他的所思所想吧。这或许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恍然大悟。
于是,笔者调整了教学方案,再次走进教室。“同学们,李白登上高楼,西望长安。围绕这个‘望’字,用心地想一想,你能想到李白是在怎样地望吗?你还可以做一做这个‘望’的动作。”学生的回答果然变得很感性。
生1:诗人在伸长脖子望。
师:他多想看见长安啊!伸长脖子就看得远一点。
生2:诗人在踮着脚尖望。已经站到黄鹤楼的最高层了,他还嫌不够,于是踮起脚尖,这样望——(学生踮起脚尖,做极目张望的动作。)
生3:诗人瞪大眼睛望,眼睛看酸了,也不眨一眨。
师:诗人望眼欲穿啊!你真有想象力!我为这样的感悟喝彩。
生4:李白闭着眼睛望。
师(惊讶):为什么要闭着眼睛望呢,那不是看不见了吗?
生4:就是因为看不见,却又那么想看见,所以索性闭上眼睛在心里看。
师:这就叫“望眼欲穿终不见,闭目凝神用心看”。你体会出诗人是用“心”在望,真是了不起!同学们,李白闭上眼睛,在心里回顾那些美好的岁月:走马于长安街上,吟诗饮酒,众人为之倾倒;召见于皇宫之内,谈诗词,论国事,皇帝命宠臣为他捧靴,让贵妃为他歌舞;还有湖上的游船、坊间的茶座、岸边的杨柳、院中的牡丹,留下他多少风流的诗篇。可是此刻,山高水长,往事如烟,而且诗人已年逾五十,此去夜郎,只怕是再也回不去长安了。(播放音乐《寒江残雪》)就在这时,朋友史郎中用笛子吹奏起那首凄凉的《梅花落》(注:因找不到《梅花落》古曲,故用《寒江残雪》替代)。玉笛声声,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5:诗人仿佛看见梅花纷纷从天空飘落。
师:仔细看,梅花在怎样飘落呀?
生5:一片一片,纷纷落下。
师:漫天花雨呀!
生6:被风吹得东一下、西一下地飘呀飘。
师:是这样吗?(师做“东一下、西一下”的手势,很慢很优美。)
生6:不是的。风很大,吹得很厉害。(急速地摆动双手,动作幅度很大。)
师:我明白了,是在刮猛烈的北风。
生7:梅花飘落在地上,在水里,到处都是。
师:哦,梅花凋谢了,花瓣碎了、脏了。孩子们,这是江城五月,正值端午节前后,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生活在江城武汉,联系生活实际,你来告诉李白,应该是怎样的景象?
生8:繁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江边翠柳如烟,绿树成荫,游人来来往往。
师:有位叫崔颢的诗人,看到江城美丽的景色,在黄鹤楼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同样的时节,李白为什么看见梅花落了呢?
生9:这是想象的景象,不是真的,因为李白听到了《梅花落》的曲子,所以就联想到了梅花。
生10:因为他很孤独,就像梅花独自开放。他独自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再没有朋友了。
师:像梅花一样孤独。
生11:他很绝望。
师:咦,你怎么知道李白绝望呢?
生11:梅花落下,就再也不会回到枝头,他这一次离开长安,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师:像飘落的梅花一样,回不去了。
生12:他很无奈。
师:哦,这是老师没体会出来的心情,你快说一说。
生12:梅花是被大风吹落的,东一下、西一下地飘来飘去,由不得自己,无可奈何。
师:像梅花一样受摆弄,不由自主,我明白了。我太佩服你和刚才说“绝望”的同学了,你们从“落梅花”中体会出诗人这么丰富的思想感情,了不起!
生13:还很悲惨,尽管花开得很漂亮,但是被吹落,都碎了、脏了。李白在长安有很好的过去,但现在感觉自己的结局也会很不好。
师:像梅花一样,要落得悲惨的结局,只怕是要葬身异地了。
片段中,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体会到了诗人的心境。这种体会是感性的、真切的,而不是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教师从学生可知可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切入,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体验、迁移的抓手;二是因为抓住了“落梅花”这个具体的物象,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于流放难以有深切认识,但“落梅花”的情态是他们可感可知的,据此迁移,学生自然就走进诗人内心,感受到了他因遭贬谪而生发的凄凉之情。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