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教学 方法 优化
一、悬念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将悬念教学的手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悬念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渴望探究最终结果的状态之中,这样也能够及时地将学生对知识的这种渴求心理自然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收获。
例如,我们在学习“哪些数能被5整除?它们又有什么特征呢?”时,教师可以据此来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随意地报数,然后再由教师来判别这些数是否能被5整除,当学生报的数越来越大时,老师也依然能够快速地判别出这些数能否被5整除,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笔算验证。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急切地想知道并探究教师的判断方法,他们也会产生疑问,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够这么快就知道这些数能不能被5整除呢,而且还能保证不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推理,进而得到被5整除需要的一些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也会更乐意接受,与此同时,学生也有效地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能够得到保证。
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更具趣味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联系起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去学习和探究,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即求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一些数学知识间既有着差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这类题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恰当地运用一些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作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其中的要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在解答“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的应用题时,通常情况下会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解题,这是一般的解题方法,如果单纯地按比例的分配和分数乘法进行解题的话,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学生做起来也比较的困难,如果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进行解题的话,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解起来也比较的简单,还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多极化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固定的思维定势。真正地促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已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完“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相关的测量以及面积计算,学生们也都兴致勃勃地测量了操场的长与宽,并且还算出操场的面积,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加强了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接着,教师还可以继续指导学生进行面积估算,教师可以在操场上画一些图形;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一些梯形的图形等,请学生凭着自己的“眼力”进行估算,看看谁估算得最准确,然后让他们再实际去量一量和测一测、算一算。学生们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实践的活动之中,他们在这样的“量算”与“估算”中,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途径,除了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外,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运用一些灵活的并且开放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潜力,逐渐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开放性题的设置需要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分化解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逐渐地得到锻炼和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才能逐渐得到提升。
例如,一粮食加工厂原有碾米机6台,每天可以加工碾米50吨,现由于生产的需要,工厂又新买进了4台碾米机,请问,现在工厂每天能够碾多多少吨大米?对于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步骤,首先要看明白题目的要求,在10台碾米机的共同工作下,一天能够碾多少吨大米?第二,原先的6台碾米机每天可以碾米50吨,没购买前的每台碾米机每一天可以碾多少吨大米呢?帮助学生理清这些解题思路,并且引导他们细致的分析题目隐藏的条件后,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就逐渐地清晰起来,再进行解题的时候,也就容易很多了。慢慢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解题效率提升了,数学的整体成绩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前导,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是促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好这些,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为让自己真正地成为一位有智慧的数学老师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扈善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4(10):189-190.
[2]徐文美,王桂英,赵清明.《浅谈如何将新课标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88.
[3]牛世宝.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4]初艳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自主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7).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教学 方法 优化
一、悬念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将悬念教学的手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悬念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渴望探究最终结果的状态之中,这样也能够及时地将学生对知识的这种渴求心理自然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在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收获。
例如,我们在学习“哪些数能被5整除?它们又有什么特征呢?”时,教师可以据此来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随意地报数,然后再由教师来判别这些数是否能被5整除,当学生报的数越来越大时,老师也依然能够快速地判别出这些数能否被5整除,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笔算验证。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急切地想知道并探究教师的判断方法,他们也会产生疑问,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能够这么快就知道这些数能不能被5整除呢,而且还能保证不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推理,进而得到被5整除需要的一些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也会更乐意接受,与此同时,学生也有效地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能够得到保证。
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更具趣味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联系起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去学习和探究,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即求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一些数学知识间既有着差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这类题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恰当地运用一些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作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其中的要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在解答“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的应用题时,通常情况下会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进行解题,这是一般的解题方法,如果单纯地按比例的分配和分数乘法进行解题的话,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学生做起来也比较的困难,如果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进行解题的话,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解起来也比较的简单,还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多极化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固定的思维定势。真正地促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已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完“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相关的测量以及面积计算,学生们也都兴致勃勃地测量了操场的长与宽,并且还算出操场的面积,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加强了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接着,教师还可以继续指导学生进行面积估算,教师可以在操场上画一些图形;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一些梯形的图形等,请学生凭着自己的“眼力”进行估算,看看谁估算得最准确,然后让他们再实际去量一量和测一测、算一算。学生们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实践的活动之中,他们在这样的“量算”与“估算”中,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途径,除了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外,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运用一些灵活的并且开放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潜力,逐渐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开放性题的设置需要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分化解题,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逐渐地得到锻炼和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才能逐渐得到提升。
例如,一粮食加工厂原有碾米机6台,每天可以加工碾米50吨,现由于生产的需要,工厂又新买进了4台碾米机,请问,现在工厂每天能够碾多多少吨大米?对于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步骤,首先要看明白题目的要求,在10台碾米机的共同工作下,一天能够碾多少吨大米?第二,原先的6台碾米机每天可以碾米50吨,没购买前的每台碾米机每一天可以碾多少吨大米呢?帮助学生理清这些解题思路,并且引导他们细致的分析题目隐藏的条件后,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就逐渐地清晰起来,再进行解题的时候,也就容易很多了。慢慢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解题效率提升了,数学的整体成绩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前导,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是促使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好这些,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为让自己真正地成为一位有智慧的数学老师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扈善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4(10):189-190.
[2]徐文美,王桂英,赵清明.《浅谈如何将新课标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88.
[3]牛世宝.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4]初艳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自主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