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台北] 胡春惠(台北政治大学教授)
香港回归10年,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有人说,香港这10年过得很顺适,很成功;也有人说,因为有大量中产阶级的外流,有金融风暴,有房地产的大起大落,更有“沙士”、禽流感先后袭港,香港这10年过得跌跌撞撞,很艰辛。回归10年,生活在香港的人几乎都有其故事值得回索,值得倾诉。而我是一个来自台湾的教书人,断断续续在香港往来了近15年,接触过英国统治下的“肥彭”时代,也经历了回归后的董建华、曾荫权时代,对于香港过往的10年也有些看法和想法,对于未来香港的去从,亦有些自我的企盼和意见。
相对于当年台湾“二·二八”悲局的发生,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采取“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政策,凸显出邓小平的卓越与睿智。回归前后,港人存有疑虑心理,对50年不变的保证没有信心,宁肯卖掉房子,放弃好的职位,移民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洲甚至台湾和新加坡。1995年前后,香港流行这样一句话——“用脚投票”,以此形容他们不得不抛弃香港、毅然出走的心情。可是经过10年的“磨剑”,港人对“一国两制”越来越有信心,加上内地这几年改革开放及经济蓬勃发展,当年移民外国的精英又开始回流香港。这是变与不变的体验,自然也是香港前途的关键所在。
“一国两制”的维持及香港与内地的互补,是香港经济地位得以不坠的主因。特别是CEPA的措施及“自由行”的开放,使香港社会获得极大好处,也使内地与香港的距离日益拉近,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香港经济走向,是“升多”而“不降”。香港政府10年来所做的,多是一些配合性工作,且较缺乏有器识有远见的宏观性规划。就拿经济发展来说,香港企业界所从事的,只是一些房产、旅游、观光、购物和旅馆、餐饮等服务业,多是买来卖去套取利润的“买办型”行业,缺少大型的主体性科技工业。这与香港长期以来的基本教育政策有关。
英人治港,需要的只是几个买办型的华人JP帮助他们统治香港,当然不会着眼于香港学术型人才的培育。港英时期虽也次第办了几所大学,但只是一种点缀性的敷衍。现在香港的八所公立大学仍萧规曹随,一切依照英政府时代的规矩办事,没能为香港培育出较多有较高素质的专家和学界泰斗。这是影响香港不能建立起代表性工业的原因,也可能是香港政府官员们拿不出较大规划性施政计划的原因所在。我认为,香港在历史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附属性角色,缺乏一种主体性,港英政府时期如此,回归以后依然如此。这与早期的香港,大学只是培养公务员的所在有关,也与香港本身更多的是一个功利取向的商业性社会有关,与以往香港的高等教育只重视理、工、商、医而轻视人文教育有关。
10年前香港回归时,担心大商贾们撤资离境,政府不得不作政策倾斜,使他们有利可图,然而却造成今天香港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在香港,收入高的月入百多万元,收入低的月入不到三千,社会两极化走向愈来愈明显。在这一情况下,香港的小市民和工薪族群,不得不在家庭计划上,向内地一胎化看齐,大家都少生小孩,于是人口老年化在香港日益明显,据说到2033年,香港每千人中,将有428人是老年人。香港特区政府对此,必须早定大计,未雨绸缪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