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多元参与,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自主发展,因此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导学提纲式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在利用“导学提纲”的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导学提纲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利用“导学提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新教材,弥补教材不足
导学提纲的编写应弥补教材的不足。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是非零起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中存在“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共存的现象,如初一下册第二章要求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平面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力争每位学生都能做出赏心悦目的作品。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未正式学过这个软件,课本上的例题对这些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常常不知所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编写导学提纲来构建新教材,对教材中操作实践的内容进行具体化、扩展化,以补充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盲点。例如,教师可把软件中一些常用的基本工具的使用、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解编写到导学提纲中,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自己进行补缺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从讲台中解放出来,到学生中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引导和鼓励,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真实”情境,激学引欲
“真实”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时应注意构建与当前学习目标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如“数据编辑——初识EXCEL”一节,如果直接讲解什么是工作薄、工作表等等,学生可能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导学提纲中,我引入一个销售经理的故事,通过教师示范经理利用EXCEL处理一组销售统计数据,包括增长、比较等,得出销售成绩,并根据销售员不同的成绩进行奖励……这样一开始学生就被EXCEL的神奇吸引,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环境的引导下,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就得到充分的提高。
借助导学提纲,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运用导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导学提纲阅读自学,二是动手操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导学提纲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构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直接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提纲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4.教师要不断巡视,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供活动指导,开发探究能力
一份好的导学提纲,应该提供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探究”和“实践”都应当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目标明确的探索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探究”与“实践”常常偏离了方向,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在“导学提纲”中编写的实践活动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路清晰、步骤明确的“活动指南”。比如在EXCEL数据编辑一节中的“设计表格”活动中,我按照设计表格的过程为学生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指南,既告诉学生从哪里寻求帮助,又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完善设计好的表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
另外,对于有难度的实践活动,在设计导学提纲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小任务,在学生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或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的过程,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并且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也不容易遗忘。
综上所述,导学提纲教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放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提纲教学法就能在教学实践中散发出闪亮的光芒。
那么,在利用“导学提纲”的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以导学提纲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利用“导学提纲”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新教材,弥补教材不足
导学提纲的编写应弥补教材的不足。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是非零起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中存在“零起点”与“非零起点”学生共存的现象,如初一下册第二章要求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平面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力争每位学生都能做出赏心悦目的作品。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未正式学过这个软件,课本上的例题对这些零起点的学生来说,常常不知所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编写导学提纲来构建新教材,对教材中操作实践的内容进行具体化、扩展化,以补充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盲点。例如,教师可把软件中一些常用的基本工具的使用、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解编写到导学提纲中,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自己进行补缺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从讲台中解放出来,到学生中去,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引导和鼓励,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真实”情境,激学引欲
“真实”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时应注意构建与当前学习目标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如“数据编辑——初识EXCEL”一节,如果直接讲解什么是工作薄、工作表等等,学生可能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在导学提纲中,我引入一个销售经理的故事,通过教师示范经理利用EXCEL处理一组销售统计数据,包括增长、比较等,得出销售成绩,并根据销售员不同的成绩进行奖励……这样一开始学生就被EXCEL的神奇吸引,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环境的引导下,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样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就得到充分的提高。
借助导学提纲,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运用导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导学提纲阅读自学,二是动手操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导学提纲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构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直接的“发现者”和“组建者”。2.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提纲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3.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4.教师要不断巡视,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供活动指导,开发探究能力
一份好的导学提纲,应该提供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探究”和“实践”都应当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目标明确的探索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探究”与“实践”常常偏离了方向,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在“导学提纲”中编写的实践活动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路清晰、步骤明确的“活动指南”。比如在EXCEL数据编辑一节中的“设计表格”活动中,我按照设计表格的过程为学生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指南,既告诉学生从哪里寻求帮助,又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完善设计好的表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
另外,对于有难度的实践活动,在设计导学提纲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小任务,在学生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操作过程或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的过程,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并且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也不容易遗忘。
综上所述,导学提纲教学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放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提纲教学法就能在教学实践中散发出闪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