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加快迫切需要来自理论的指导。本文试图从集群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集群理论的研究,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指出企业只有依托集群的优势才能提升及国际化成长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企业;集群;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加快,并未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相反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为根本的集群地位,展示了集群在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集群已经成为过去几十年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事实上,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等区域化集聚生产模式,都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竞争格局下的企业,明显地表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依靠集群的优势走向全球市场,并提升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因此,探讨集群竞争优势产生原因,寻求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集群理论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奠定理论基础
集群(cluster),是指大量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的与某类产品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及其支撑体系,相互形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专业化协作关系,其中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企业:如零部件、机械设备和专业服务的供应商,销售渠道和互补产品的经销商,融资、保险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商,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这些企业享有集聚经济带来的利益。一般说来,集群发展好的区域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深度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不同企业由于占据不同的供应链与价值链环节,使得集群内部企业具备不同能力。生产能力的异质性使得企业面临着自给自足与专业化协作之间的选择,其最优选择就是依据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与生产能力特长,参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从这个角度看,集群具有产业分工作用的生产特质,把传统产业组织中由一家企业完成的产品划分为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又有多个企业生产。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网络关系。正是基于分工作用,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容易形成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各企业之间进行的分工合作,随着合作机会的增加,产生了对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促使网络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集群网络也就随之演化。网络组织化程度越高,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嵌入、相互锁定特征越明显,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就越低,从而加速企业与其交易网络中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等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具有整体优势即协作优势。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竞争优势体现为一种整体优势——来自于集群内企业的有机结合,而单个企业如果脱离集群环境就失去了关联企业的支持,丧失竞争优势。这种整体优势实际上是一种外部范围经济,是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指把具有产业联系的生产过程分工到若干个个企业进行,各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并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外部交易共同完成生产从而形成合作网络。对于弱小的企业来说,这种“集群式”发展形成的外部经济性可以克服单个企业存在的诸多缺陷,大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降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由于地理邻近性,以及多个专业化的企业进行同类生产活动,降低了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方便了信息交流与价格发现,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来说,集群内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对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空间上接近的交易双方能够建立起共享的知识空间和社会联系的同时,随着交易次数的积累,彼此间容易建立诚信、密切的合作关系,而欺诈等失信行为会将会使企业无立足之地。特别是集群内企业之间大量、长期地重复进行同一种交易,且同类材料或零部件的供货商在同一区域往往有多家,竞争激烈,信息透明,可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又促进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关系的深入。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增强了创新能力。在集群内,每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又是由多个专业化企业生产,由于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但同一种产品往往是由诸多企业生产的,这些企业相互之间自然会形成竞争,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局面。这种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集群内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各企业都想方设法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探索与发展,但由于地理的邻近性、面对面的交流和人员的流动又加速了知识的转移,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会被同行掌握,企业要想求得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创新。可以说,整个集群内存在着持续的创新压力,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扩散、传播,能够形成强制型学习和创新机制。
二、集群发展驱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从表面上看,集群强调的是区域集中经营,而国际化强调的是全球经营,这两者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产业重新分工的趋势,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国际化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驱动企业走向国际化。
集群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竞争基础。集群内的企业拥有许多有经验的雇员,能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使厂商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降低了企业招聘的搜索成本,而且降低了雇员进行工作迁移的风险。另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而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也无法解决复杂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但在企业集群内,众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在集群内高效率地获取专门化供给,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和发展。
集群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降低了投资风险。企业以集群方式“走出去”,由于集群内关系网络的形成不但是经济利益的交易,还包括企业之间的亲缘、地缘等私人关系,群内企业间的社会文化纽带及企业间的互惠行为,使得上下游及配套厂商的信任关系较为稳定,且不会随市场变化而迅速调整,降低了新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和风险。这种网络联系是建立在厂商间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为其在本地建立了竞争优势,而且也是中国企业以集群方式“走出去”时的一种独特竞争优势,因为集群可以通过规范品质标准,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认同和共享集群商誉等“集群效应”,增强国际比较优势。
集群发展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中的应变能力。企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群聚在一起,共同构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络,能够创建获取专门信息和知识外溢的便利条件,及时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于是形成一种通过特定结构而建立的竞争力即“结构竞争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这一快捷反应能力,具有竞争上的独特优势。
集群能够提高群内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途径,而“竞争优势”是企业 进行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能力取决于四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因素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配套和关联产业及企业竞争环境。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形成信息反馈回路,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以信息搜索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由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通过促进企业间有序竞争来激活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使之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大大强化,有助于降低为弥合企业间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差距所付出的成本,企业的互动程度和学习动力都比较高,因而营造出与单个企业相比更容易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
三、集群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中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帮助集群本身和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充分借助集群的力量走向国际化,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地融入到全球生产价值链中。
政府要为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集群不是政府凭空建立的,但是政府在企业集群的形成中并非无所作为。集群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源于当地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法制环境。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能否获得廉价的投入要素或企业自身的规模,而且与企业所处的当地经营环境有关,与在当地是否有完善、公正、高效、廉洁的社会“基础设施”有关。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宏观基础。政府可以制定良好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法律运行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
企业要积极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国际市场竞争强度的加剧,迫使企业放弃“大而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去追求较强的专业化及核心能力的建设,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及信息共享优势。因此,针对我国企业集群内产业配套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可以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企业要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创新能力。集群内的企业,要通过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借助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力量,推动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信息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促进技术的扩散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集群内企业要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集群内的中国企业一开始往往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低附加值地位,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实现初步的研发能力,逐渐向价值链的上游扩展,快速实现资本积累、技术积累以及品牌推广,最终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直至产业升级。在升级过程中,集群内的主导企业应注重自身的研发、设计与品牌推广,强化在整个企业集群分工体系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企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企业集群内部的优势企业要积极将成功外向国际化,带领集群内的其他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关系,以并购、绿地投资等方式,实现整个集群的外向国际化,从而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链的升级。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中,仅仅依靠个体力量,单枪匹马闯入国际市场难度很大。但集群企业不仅能为企业带来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使中国企业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从集群角度考虑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仅在理论上得以论证,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成功的。
关键词:中国企业;集群;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加快,并未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相反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为根本的集群地位,展示了集群在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集群已经成为过去几十年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事实上,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等区域化集聚生产模式,都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竞争格局下的企业,明显地表现出集群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依靠集群的优势走向全球市场,并提升了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能力。因此,探讨集群竞争优势产生原因,寻求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集群理论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奠定理论基础
集群(cluster),是指大量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的与某类产品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及其支撑体系,相互形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专业化协作关系,其中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企业:如零部件、机械设备和专业服务的供应商,销售渠道和互补产品的经销商,融资、保险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商,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这些企业享有集聚经济带来的利益。一般说来,集群发展好的区域往往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深度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不同企业由于占据不同的供应链与价值链环节,使得集群内部企业具备不同能力。生产能力的异质性使得企业面临着自给自足与专业化协作之间的选择,其最优选择就是依据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与生产能力特长,参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从这个角度看,集群具有产业分工作用的生产特质,把传统产业组织中由一家企业完成的产品划分为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又有多个企业生产。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网络关系。正是基于分工作用,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容易形成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各企业之间进行的分工合作,随着合作机会的增加,产生了对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促使网络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集群网络也就随之演化。网络组织化程度越高,网络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嵌入、相互锁定特征越明显,企业之间的协调成本就越低,从而加速企业与其交易网络中的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等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具有整体优势即协作优势。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竞争优势体现为一种整体优势——来自于集群内企业的有机结合,而单个企业如果脱离集群环境就失去了关联企业的支持,丧失竞争优势。这种整体优势实际上是一种外部范围经济,是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指把具有产业联系的生产过程分工到若干个个企业进行,各企业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并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外部交易共同完成生产从而形成合作网络。对于弱小的企业来说,这种“集群式”发展形成的外部经济性可以克服单个企业存在的诸多缺陷,大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交易成本降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由于地理邻近性,以及多个专业化的企业进行同类生产活动,降低了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方便了信息交流与价格发现,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来说,集群内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对于市场交易中离散的、随机的买卖双方,空间上接近的交易双方能够建立起共享的知识空间和社会联系的同时,随着交易次数的积累,彼此间容易建立诚信、密切的合作关系,而欺诈等失信行为会将会使企业无立足之地。特别是集群内企业之间大量、长期地重复进行同一种交易,且同类材料或零部件的供货商在同一区域往往有多家,竞争激烈,信息透明,可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又促进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关系的深入。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增强了创新能力。在集群内,每种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又是由多个专业化企业生产,由于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但同一种产品往往是由诸多企业生产的,这些企业相互之间自然会形成竞争,由此形成了多层次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局面。这种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集群内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各企业都想方设法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探索与发展,但由于地理的邻近性、面对面的交流和人员的流动又加速了知识的转移,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会被同行掌握,企业要想求得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创新。可以说,整个集群内存在着持续的创新压力,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扩散、传播,能够形成强制型学习和创新机制。
二、集群发展驱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从表面上看,集群强调的是区域集中经营,而国际化强调的是全球经营,这两者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但是,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产业重新分工的趋势,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国际化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驱动企业走向国际化。
集群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竞争基础。集群内的企业拥有许多有经验的雇员,能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不仅使厂商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降低了企业招聘的搜索成本,而且降低了雇员进行工作迁移的风险。另外,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而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也无法解决复杂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但在企业集群内,众多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在集群内高效率地获取专门化供给,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和发展。
集群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降低了投资风险。企业以集群方式“走出去”,由于集群内关系网络的形成不但是经济利益的交易,还包括企业之间的亲缘、地缘等私人关系,群内企业间的社会文化纽带及企业间的互惠行为,使得上下游及配套厂商的信任关系较为稳定,且不会随市场变化而迅速调整,降低了新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和风险。这种网络联系是建立在厂商间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为其在本地建立了竞争优势,而且也是中国企业以集群方式“走出去”时的一种独特竞争优势,因为集群可以通过规范品质标准,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认同和共享集群商誉等“集群效应”,增强国际比较优势。
集群发展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中的应变能力。企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群聚在一起,共同构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络,能够创建获取专门信息和知识外溢的便利条件,及时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于是形成一种通过特定结构而建立的竞争力即“结构竞争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这一快捷反应能力,具有竞争上的独特优势。
集群能够提高群内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途径,而“竞争优势”是企业 进行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创新能力取决于四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因素即要素条件、需求条件、配套和关联产业及企业竞争环境。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形成信息反馈回路,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以信息搜索成本为主的交易成本,由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通过促进企业间有序竞争来激活企业创新能力,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使之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大大强化,有助于降低为弥合企业间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差距所付出的成本,企业的互动程度和学习动力都比较高,因而营造出与单个企业相比更容易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
三、集群下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
中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帮助集群本身和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中国企业应该学会充分借助集群的力量走向国际化,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地融入到全球生产价值链中。
政府要为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集群不是政府凭空建立的,但是政府在企业集群的形成中并非无所作为。集群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源于当地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法制环境。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能否获得廉价的投入要素或企业自身的规模,而且与企业所处的当地经营环境有关,与在当地是否有完善、公正、高效、廉洁的社会“基础设施”有关。所有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宏观基础。政府可以制定良好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增加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法律运行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
企业要积极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国际市场竞争强度的加剧,迫使企业放弃“大而全”的产业结构体系,去追求较强的专业化及核心能力的建设,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及信息共享优势。因此,针对我国企业集群内产业配套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可以以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企业要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创新能力。集群内的企业,要通过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借助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力量,推动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信息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促进技术的扩散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集群内企业要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集群内的中国企业一开始往往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低附加值地位,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实现初步的研发能力,逐渐向价值链的上游扩展,快速实现资本积累、技术积累以及品牌推广,最终实现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直至产业升级。在升级过程中,集群内的主导企业应注重自身的研发、设计与品牌推广,强化在整个企业集群分工体系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企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企业集群内部的优势企业要积极将成功外向国际化,带领集群内的其他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关系,以并购、绿地投资等方式,实现整个集群的外向国际化,从而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链的升级。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扩张中,仅仅依靠个体力量,单枪匹马闯入国际市场难度很大。但集群企业不仅能为企业带来信息共享、利益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使中国企业具有国际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从集群角度考虑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仅在理论上得以论证,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