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质公办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现状及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_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资源有限,农村优质公办园注重自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要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为此探讨优质公办园的过程性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主要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皖北农村地区6所乡镇中心园的过程性教育质量进行调查,具体从其课程设置、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师幼互动等动态易于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皖北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存在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课程设置小学化倾向、师幼互动不平等等問题,针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的现实路径,对促进皖北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关    键   词]  农村学前教育;乡镇中心园;过程性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062-02
   我国农村学龄前儿童的人口基数较大,而资源相对短缺,为了让农村学前幼儿上好园,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
  园,切实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带动乡镇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安徽省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心园进行改建或扩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重视中心园的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农村家长所期盼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为此探讨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也迫在眉睫。
   放眼当前农村乡镇中心园,可发现它们办园条件等硬件设施在当地来说其优越性显而易见,但其课程实施、师幼互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资源利用等过程性教育质量较低,以至于在区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失去了其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对乡镇中心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研究对推动区域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根据过程性教育质量的具体内容,选择淮北、蚌埠、亳州等地的6所乡镇中心园,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这6所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进行了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一、乡镇中心园教师观念较为陈旧
   通过对6所乡镇中心园的58个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前面讲授,幼儿在下面倾听。个别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采用了讨论法,但效果却不太理想。“我们农村这边的孩子不太好管理,如果我们采用讨论等其他方法,就为他们的大声喧哗、调皮捣蛋提供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尽管我们给他们抛出问题,但往往是问题没有解决,他们的思路也收不回来了。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只有采用讲授法……”针对教孩子什么这一话题我们访谈了49位幼儿教师,其中28位教师优先选择的就是识字和算术,10位教师认为应教与孩子生活经验相适宜的基本常识,9位教师认为应学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只有2位老师认为幼儿阶段应该尊重幼儿自主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度过快乐幸福的幼儿园三年时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教给孩子什么这一问题上小学化倾向较为鲜明。“家长把孩子送到这边来,他们目的非常明确,他们关心的就是认识多少个字、能背几首古诗、会算多少道加减法题,换句话说幼儿园就是提前教给孩子小学内容,以便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说实话,我们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赞同的,一是因为这样效果比较明显,二是因为这样管理比较方便。你们想啊,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学习较多的知识,选择这些内容当然是最经济的了……”类似这样的回答在访谈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比较陈旧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本质及作用。
   二、乡镇中心园课程内容设置及实施
   在所调查的6所乡镇中心园,他们都有安徽省统一的幼儿园教材,但在观察的79节课的教学中,33%的活动严格按照教材进行教学,是他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其中教师没有任何创新可言;小学化的内容高达49%。针对这一情况,教师给的解释是“农村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让他们学习知识,他们不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按我们的思路去教,不敢保证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内容也是迫于无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多大的选择权。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在所观察的班级虽然配有两名老师,但两位老师轮流上班,基本上每次班级里只有一位老师,班级人数较多(平均一个班45名幼儿),理所当然“上课”(也就是集体教学活动)成为大多数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代名词,“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几乎成为他们实施课程的主要模式。在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只能忽略大多数孩子的问题而仅仅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提问三四名幼儿。在此活动中,幼儿没有任何自由可言。某园彭老师也曾感叹说:“我也试图采用讨论、小组形式进行教学,但我们班级孩子太多,根本顾不过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调查中也发现,极少数老师(只有一位老师的两节课)采用游戏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原因是“这里大多数老师认为游戏就是玩的,从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主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的教师不知道如何利用游戏开展教学”。
   三、乡镇中心园的师幼互动行为以管理为主导
   本研究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是指贯穿于乡镇中心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的互动。在所观察的125个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师的管理行为是师幼互动的主要模式。因为农村幼儿园资源相对缺乏,师幼比例较低,所以为了维持正常的班级秩序,教师借助自身的权威对幼儿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师幼互动的主要形式。    具体管理行为体现在给予指令和提出规则方面。在所调查的125个案例中,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3.20%和25.60%,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会提出“小嘴巴闭起来,小手背后坐好,保持安静”等具体要求。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小朋友们暂时安静下来,但面对教师的一些问题,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而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无暇顾及个别幼儿的问题,为此个别解决问题仅占6.40%。访谈中得知,“大道理我们都懂,但事实摆在面前,我们每天光在维持秩序方面占用大量时间,如果每个孩子的问题我们都给予一一解决,那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干了。”上述教师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在农村幼儿园,在师幼互动方面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针对幼儿合理的需求可采用语言、眼神或其他动作及时满足,使之了解到师幼互动存在于每一个细微的环节而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专门解决。
   四、研究结果的讨论
   1.上述调查研究表明,乡镇中心园教师“小学化”教育理念较为突出。为此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例会等形式统一对幼儿园教师培训。可以请理论专家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具体通过专家讲授——现场互動——反思内化。并请一线名师就幼儿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性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让乡镇中心园的教师了解幼儿阶段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科学保育的理念,以使每个幼儿度过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生活。
   2.通过与教师访谈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由于受家长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而无法具体落实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的,教育孩子主要是教师的责任。所以,改变家长片面的观念迫在眉睫,如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定期向家长宣传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增加家园互动的模式,鼓励家长多参与幼儿园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3~6岁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家长对识字和数学过分重视的观点,让教师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实施课程内容。
   3.在上述科学的保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航向标。另外,乡镇中心园教师也可以通过访名校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现场观摩与讨论,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讨,如五大领域活动现场观摩与分析等。这种形式既为乡镇中心园教师与名校幼儿园进行经验交流提供了机会,又能使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幼儿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保育活动质量,可以真正促进乡镇中心园教师专业成长,进而带动区域农村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编辑 常超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浙江省一高校为例,探究差异化和积分制的二维管理模式在“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建设中的优势和实施建议,为进一步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第二课堂成绩单;差异化;积分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期刊
[摘 要] 难度分析对于保证试题的信效度及区分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纵向分析比较高考试题的难度,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测评技术。运用武小鹏的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对2010年到2019年10年间的全国高考数学理科卷试题难度进行编码和统计分析,发现:十年来试卷的综合难度上下波动且起伏较大;运算水平、推理能力、知识含量的难度相对稳定;而背景因素、是否含参、思维方向、认知水平各年的难度变化相对较大;各
期刊
[摘 要] 由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滞后性,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均反映几点共性的授课问题:授课人数较多,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低;多个专业混合授课,职业与行业发展介绍无法聚焦;学生的生涯人物访谈体验感较弱等。“雨课堂”教学试点的调查显示,学生学习主动性与“雨课堂”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呈正比,学习成绩与“雨课堂”评分客观的主观认可度呈正比,新的教学方
期刊
[摘 要]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与接受,决定了学习者学习、就业的态度,指引学习者专业发展方向及深度。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及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从业者多为女性,男性相对较少的情况,以宁夏某高专院校男生为例,探索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情况,分析影响其专业认同因素,为提高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感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为实现蔬菜生产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技能及科学研究项目的紧密结合,探索将以生物炭基肥在黄瓜生产中的作用机理,进而与黄瓜栽培技术理论及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期为蔬菜栽培中黄瓜栽培技术提供最新技术指导,同时为蔬菜“產、学、研”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生物炭 ;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分析酒店管理专业“90后”“00后”大学生专业学习状态的特点及其成因,基于激励理论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心理需求;学习动力;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台湾学者近十年(2009—2019)发表的有关移动学习的研究论文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台湾地区移动学习研究的主题、方法、对象、范式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移动学习教育应用研究的一些启发。  [关 键 词] 移动学习;台湾;研究范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碼] A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世界外交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宣翻译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尤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布局的深入推进和开展,陕西省在外宣翻译路径的挖掘和分析过程中,不仅注重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词语语句进行翻译和辨析,更坚定了通过“一带一路”背景有效向外宣扬中国文化的目标,旨在通过外宣翻译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走到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央。尤其对于陕西省来说,不仅
期刊
[摘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虚拟仿真“金课”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改革,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跨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训》为例,对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虚拟仿真;“
期刊
[摘 要] 通过历时研究方法试图探究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近一年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显著变化。因此,建议师生提高对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重视。  [关 键 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