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中古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的源流,学界目前讨论得还不是很多。受秦安方言的启发,笔者在描述其消失的同时做了若干解释,权且作为探究介词“闻”的源流的一部分。
关键词:介词;闻;消失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38-03
秦安县位于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即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秦安县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总人口60.8万人(2005年),秦安方言属中原官话区陇中片渭河流域小片。
在秦安方言里,单音词“闻,趁,赶”及双音词“趁着”等表示“利用(时机)义”。例如:
1.赶紧闻热儿吃撒。
2.快,闻亮儿去。
3.明早,Cao闻早儿走。
4.不闻热儿吃么,zang怕不好吃了。
5.趁凉儿走。
6.贼娃子趁屋里没人进去的。
7.趁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8.趁着有风地扬场。
9.赶早儿走恰。
10.赶这几天把事办了。
11.赶nie在把麦种上。
这里的“闻”“趁”“赶”不是动词就是介词,除此之外,我们不会有别的理解。汉语单音介词基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我们区别介词和动词的办法是:凡句子里有别的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它就是介词;没有别的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它就是动词。而介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是和别的成分组成介词短语作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以上各例中“闻,趁,赶,趁着”等都位于V1位置,与后接成分构成短语做状语修饰V2,表示趁某一有利时机完成V2动作。所以,“闻,趁,赶,趁着”等为介词。
介词常附在名词性成分之前,有的还可以附在谓词性成分之前。那么,怎么解释“闻热儿,闻亮儿,闻早儿”等呢?“闻热儿吃”,“闻亮儿走”,“闻早儿走”等的意思分别是:“趁(饭菜)热吃”,“趁(天色)亮走”,“趁(时间)早走”,即适合插入一个名词性成分。这种意义启发我们朝省略这一方向去思考。我们就可以把“闻热儿,闻亮儿,闻早儿”等分为两部分:闻+热儿(亮儿,早儿……)。
可以假设“闻热儿,闻凉儿,闻早儿”等的由来经过了以下过程:
闻饭菜热吃。
闻热(儿)吃。
闻天色亮走。
闻亮(儿)走。
闻时间早走。
闻早(儿)走。
也许由于“饭菜热”“天色亮”“时间早”等主谓结构中的主语“饭菜”“天色”“时间”等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很容易就省略了。这样的推理是合理合法的。我们有活的语言事实佐证:“趁”“赶”作为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在今天的普通话里也一样),后往往跟主谓结构组成介词短语,同时有“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表达方式存在。这样一种共时的发展,可以用来解释“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的历时发展,即“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可以是由“闻饭菜热吃”“闻天色亮走”“闻时间早走”等省略而来的,换言之,“闻”后也是可以跟主谓结构的。另外,我们有文献佐证:(1)闻身强健时,多施还须吃。(王梵志:人生一代间,229)(2)闻身强健早修行。(无常经讲经文,《敦》,665)这两个例子一个来自唐代诗作,一个来自敦煌变文,虽然都是“闻+身强健时”,但也足以说明介词“闻”的确跟主谓结构组成介词短语的。
以上我们对“闻”的词性作了界定。
在秦安方言里,之所以不说“闻热”“闻早”“闻亮”而说“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大概是因为“闻”作为介词的性质还很明确,即后面需要跟名词性成分,因此很难和其后的“热”“早”“凉”等形容词凝固起来。而汉语的韵律性又是很强的,习惯上两个字一个节拍,于是,为了补足音节的需要,“热”“早”“亮”等后面出现了“儿”词尾。“热”,“亮”,“早”等都是形容词,“儿”是形容词后的一个词尾,这是现在的结构特征。
事实上,在秦安话里,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时,用介词“闻”的例子不外乎“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几个,非常口语化,表达的基本是天天都能用到的意义,依据口语存古性较强的普遍事实,应该说是中古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在现代方言里的一个遗留。换言之,用介词“闻”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似乎只限于“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固定表达习惯中,而介词“趁,赶’’等用的相当普遍,例如:
1.贼娃子趁屋里没人进去的。
贼娃子闻屋里没人进去的。
2.赶这几天把事办了。
闻这几天把事办了。
3.赶nie在把麦种上。
闻nie在把麦种上。
4.趁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闻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5.趁放假着帮屋里摘苹果哩。
闻放假着帮屋里摘苹果哩。
6.赶湿儿点蕃麦。
闻湿儿点蕃麦。
7.趁年轻着好好干。
闻年轻着好好干。
8.趁有机会好好表现。
闻有机会好好表现。
9.趁着闲着做夸手里的活结。
闻闲着做夸手里的活结。
10.趁有钱盖房子。
闻有钱盖房子。
若把这几例中的介词“趁,赶,趁着”等换成“闻”,不光会觉得别扭,还有点莫名其妙。最重要的两点事实是:老人用“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比“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多且越来越多了;另外,除了“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外,我们似乎已经找不到介词“闻”和其他的成分结合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的新的方言事实了。
使用“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时,我们还能感觉到“闻”所表达的利用(时机)的意义,但似乎已经不把它当介词看了,而是把“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当作历史遗留的表达方式,看成整体使用而已。“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使用频率更高且越来越高,“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使用的很少且越来越少。在这种语用趋势下,我们可以预测:“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表达习惯最终消失是一种必然。事实上,这种必然正在完成。方言区的人们在使用(老人们偶尔用;中年人听得懂,很少用;而小孩已经不大听得懂了)“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时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心态,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往往脱口而出的是“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闻”作为表达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正在消失。
至于介词“闻”的这一功能具体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消失的,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我们也无从知晓。这里引梅耶“语言的发展是复杂的,我们不要妄想解释过渡时期内所产生的一切,或者把这些时期所发生的繁复事件都构拟出来。”聊以自慰。
怎么看这种消失呢?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从秦安方言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趁,赶,趁着”等组成的这个小系统来看,唯独“闻”已经失去了经济有效性、弹性和灵活性,势必受到表达能力强大的“趁,赶,趁着”等的排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渐渐被人们舍弃。概括地说,中古表示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其消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闻”的组合能力已经丧失;第二,“趁”“赶”的排挤;第三,社会团体的舍弃态度。
“闻”“趁”“赶”等都是表达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基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从动词到介词的虚化过程是语法化的过程(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将在别的文章里探讨),“择一原则”是语法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即能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多种并存形式经过帅选和淘汰,最后会缩减到一、两种,“闻”即将推出历史舞台,正是这个规律的表现。古代汉语许多并存的同义虚词到现代汉语也所剩无几了,这点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闻”的消失。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正在消失,这种消失将随着“闻”组合能力的减弱并受到同功能的介词“趁,赶,趁着’’等的排挤最终完成。我们认为,中古介词“闻”在书面语和其他西北方言里的最终消失也应该经历了相似甚至一样的过程。
关键词:介词;闻;消失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38-03
秦安县位于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即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秦安县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总人口60.8万人(2005年),秦安方言属中原官话区陇中片渭河流域小片。
在秦安方言里,单音词“闻,趁,赶”及双音词“趁着”等表示“利用(时机)义”。例如:
1.赶紧闻热儿吃撒。
2.快,闻亮儿去。
3.明早,Cao闻早儿走。
4.不闻热儿吃么,zang怕不好吃了。
5.趁凉儿走。
6.贼娃子趁屋里没人进去的。
7.趁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8.趁着有风地扬场。
9.赶早儿走恰。
10.赶这几天把事办了。
11.赶nie在把麦种上。
这里的“闻”“趁”“赶”不是动词就是介词,除此之外,我们不会有别的理解。汉语单音介词基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我们区别介词和动词的办法是:凡句子里有别的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它就是介词;没有别的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它就是动词。而介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是和别的成分组成介词短语作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以上各例中“闻,趁,赶,趁着”等都位于V1位置,与后接成分构成短语做状语修饰V2,表示趁某一有利时机完成V2动作。所以,“闻,趁,赶,趁着”等为介词。
介词常附在名词性成分之前,有的还可以附在谓词性成分之前。那么,怎么解释“闻热儿,闻亮儿,闻早儿”等呢?“闻热儿吃”,“闻亮儿走”,“闻早儿走”等的意思分别是:“趁(饭菜)热吃”,“趁(天色)亮走”,“趁(时间)早走”,即适合插入一个名词性成分。这种意义启发我们朝省略这一方向去思考。我们就可以把“闻热儿,闻亮儿,闻早儿”等分为两部分:闻+热儿(亮儿,早儿……)。
可以假设“闻热儿,闻凉儿,闻早儿”等的由来经过了以下过程:
闻饭菜热吃。
闻热(儿)吃。
闻天色亮走。
闻亮(儿)走。
闻时间早走。
闻早(儿)走。
也许由于“饭菜热”“天色亮”“时间早”等主谓结构中的主语“饭菜”“天色”“时间”等是不言自明的,所以很容易就省略了。这样的推理是合理合法的。我们有活的语言事实佐证:“趁”“赶”作为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在今天的普通话里也一样),后往往跟主谓结构组成介词短语,同时有“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表达方式存在。这样一种共时的发展,可以用来解释“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的历时发展,即“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可以是由“闻饭菜热吃”“闻天色亮走”“闻时间早走”等省略而来的,换言之,“闻”后也是可以跟主谓结构的。另外,我们有文献佐证:(1)闻身强健时,多施还须吃。(王梵志:人生一代间,229)(2)闻身强健早修行。(无常经讲经文,《敦》,665)这两个例子一个来自唐代诗作,一个来自敦煌变文,虽然都是“闻+身强健时”,但也足以说明介词“闻”的确跟主谓结构组成介词短语的。
以上我们对“闻”的词性作了界定。
在秦安方言里,之所以不说“闻热”“闻早”“闻亮”而说“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大概是因为“闻”作为介词的性质还很明确,即后面需要跟名词性成分,因此很难和其后的“热”“早”“凉”等形容词凝固起来。而汉语的韵律性又是很强的,习惯上两个字一个节拍,于是,为了补足音节的需要,“热”“早”“亮”等后面出现了“儿”词尾。“热”,“亮”,“早”等都是形容词,“儿”是形容词后的一个词尾,这是现在的结构特征。
事实上,在秦安话里,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时,用介词“闻”的例子不外乎“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几个,非常口语化,表达的基本是天天都能用到的意义,依据口语存古性较强的普遍事实,应该说是中古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在现代方言里的一个遗留。换言之,用介词“闻”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似乎只限于“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固定表达习惯中,而介词“趁,赶’’等用的相当普遍,例如:
1.贼娃子趁屋里没人进去的。
贼娃子闻屋里没人进去的。
2.赶这几天把事办了。
闻这几天把事办了。
3.赶nie在把麦种上。
闻nie在把麦种上。
4.趁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闻娃娃睡着,把衣裳洗了,听着没?
5.趁放假着帮屋里摘苹果哩。
闻放假着帮屋里摘苹果哩。
6.赶湿儿点蕃麦。
闻湿儿点蕃麦。
7.趁年轻着好好干。
闻年轻着好好干。
8.趁有机会好好表现。
闻有机会好好表现。
9.趁着闲着做夸手里的活结。
闻闲着做夸手里的活结。
10.趁有钱盖房子。
闻有钱盖房子。
若把这几例中的介词“趁,赶,趁着”等换成“闻”,不光会觉得别扭,还有点莫名其妙。最重要的两点事实是:老人用“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比“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多且越来越多了;另外,除了“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外,我们似乎已经找不到介词“闻”和其他的成分结合表示利用(时机)这一意义的新的方言事实了。
使用“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时,我们还能感觉到“闻”所表达的利用(时机)的意义,但似乎已经不把它当介词看了,而是把“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当作历史遗留的表达方式,看成整体使用而已。“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使用频率更高且越来越高,“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使用的很少且越来越少。在这种语用趋势下,我们可以预测:“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表达习惯最终消失是一种必然。事实上,这种必然正在完成。方言区的人们在使用(老人们偶尔用;中年人听得懂,很少用;而小孩已经不大听得懂了)“闻热儿,闻早儿,闻亮儿”等时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心态,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时,往往脱口而出的是“趁热儿,趁早儿,趁亮儿,赶热儿,赶早儿,赶亮儿”等。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闻”作为表达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正在消失。
至于介词“闻”的这一功能具体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消失的,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我们也无从知晓。这里引梅耶“语言的发展是复杂的,我们不要妄想解释过渡时期内所产生的一切,或者把这些时期所发生的繁复事件都构拟出来。”聊以自慰。
怎么看这种消失呢?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从秦安方言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趁,赶,趁着”等组成的这个小系统来看,唯独“闻”已经失去了经济有效性、弹性和灵活性,势必受到表达能力强大的“趁,赶,趁着”等的排挤,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渐渐被人们舍弃。概括地说,中古表示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其消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闻”的组合能力已经丧失;第二,“趁”“赶”的排挤;第三,社会团体的舍弃态度。
“闻”“趁”“赶”等都是表达利用(时机)义的介词,基本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从动词到介词的虚化过程是语法化的过程(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将在别的文章里探讨),“择一原则”是语法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即能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多种并存形式经过帅选和淘汰,最后会缩减到一、两种,“闻”即将推出历史舞台,正是这个规律的表现。古代汉语许多并存的同义虚词到现代汉语也所剩无几了,这点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闻”的消失。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表利用(时机)义的介词“闻”在今天的秦安方言里正在消失,这种消失将随着“闻”组合能力的减弱并受到同功能的介词“趁,赶,趁着’’等的排挤最终完成。我们认为,中古介词“闻”在书面语和其他西北方言里的最终消失也应该经历了相似甚至一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