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所选取的82例患者中,治愈65例,显著改善6例,改善4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79.3%,总有效率为91.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均发生于治疗初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3例口干,1例患者出汗加重,但不影响继续接受治疗,服药治疗7天后患者病情消失。结论:采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帕罗西汀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10-01
  随着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呈现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现象,且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患者病发后,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患者产生抑郁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正常恢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临床主要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该药物治疗抑郁效果显著。笔者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给予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现将其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患者常规的临床诊断,患者被确诊为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且患者多伴自杀或精神病症状。所选取的82例患者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为40-84岁,平均年龄为62±1.2岁,平均病史为16个月。患者的既往病史:动脉粥样硬化40例,糖尿病46例,高脂血症49例,高血压5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思维缓慢、思虑过度、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以及悲伤,部分患者合并胸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紧张以及周期性躯体不适等。排除标准:①严重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其他经精神疾病障碍患者;②近2周内服用抗神经病药物或其他抗抑郁类药物;③有药物或酒精依赖、滥用情况;④患者家属不配合或患者病史资料不详;⑤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
  1.2治疗方法
  所选取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脑血管疾病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帕罗西汀50mg/d顿服,一天1次,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6-8周治疗。若患者合并睡眠障碍,可给予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连续对患者进行为期2周以内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肝肾功能进行监测。
  1.3疗效判定
  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价。减分率=(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减分率超过80%,为治愈;减分率超过50%,为显著改善;减分率超过30%,为改善;减分率低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著改善+改善[1]。
  2结果
  所选取的82例患者中,治愈65例,显著改善6例,改善4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79.3%,总有效率为91.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4例(4.9%)不良反应,均发生于治疗初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3例口干,1例患者出汗加重,但不影响继续接受治疗,服药治疗7天后患者病情消失。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为脑卒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抑郁等情感方面障碍性疾病,严重者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如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患者极易出现自杀的后果。国内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但均认为该病较为普遍。脑卒中后抑郁症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但对该病的治疗较为复杂多样,不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为当前临床治疗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随着当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认为对其进行明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当前,临床尚未明确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一种认为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患者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及其通路受到损伤,降低该两种物质的水平,减少抑郁症的出现。一种认为反应性机制学说,患者突发疾病,在生理、社会以及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导致患者脑卒中心理以及生理出现平衡失调,继而引发患者出现抑郁症。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是两种学说共同结合作用结果[2]。
  本次研究中,给予患者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为选择性中枢神经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5-HT神经突触部位的再摄取,对胆碱能、组胺或肾上腺能受体的亲合力较氟西汀、舍曲林、氯丙咪嗪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均有较好疗效,抗胆碱性、心血管不良反应小[3], 可调整患者的情感状态,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本次研究中,治愈率为79.3%,总有效率为91.2%,治疗效果显著,4例(4.9%)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出汗加重,但不良反应较轻,一般7天内可自行消失,不影响正常治疗,与程燕[4]报道的观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改善患者的抑郁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力强,方艳伟,焦保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4):846-847.
  [2]万向军,刘红艺,王立新.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2例多元心理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3(10):9856-9857.
  [3]安旭光,杜建艳,左津淮.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2):95—96.
  [4]程燕.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 方法 对我院收治80例呼吸衰竭患者诊治过程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气血分析,检查结果中PaO250mmHg,pH在7.35~7.45正常范围内,为代偿性呼酸,14例患者PaCO2>50mmHg,pH<7.35,为失代偿性呼酸「2」。肺功能检测对通气或换气功能有很好的反应,胸部X线能清晰反应COPD、肺间质纤维化、硅肺等疾病。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时,术中肩袖的合理处理,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总结15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15例四部分骨折伴有肱骨头粉碎者均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术中合理修复肩袖,术后早期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11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总体平均评分83,总体优良率82 %。结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应用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患有脑动脉瘤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4例患有脑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采用常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在常规模式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动脉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自2005年8月至2013年6月诊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胆结石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老年胆结石病例7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采用急诊手术治疗29例,择期手术治疗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记录患者治愈、治疗有效、治疗无效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病例所得数据并得出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治疗老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硬膜外阻滞和腰硬联合阻滞的麻醉方法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EA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且不良反明显小于EA组(P0.05,两组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脑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磁共振检查影像。结果 脑微出血患者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在梯度回波T2W I均匀一致的卵圆形T2信号减低区。结论 脑微出血患者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有确诊意义,对治疗方法选择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脑微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采用小切口开窗骨髓核摘除手术对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中的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确定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文将去在2009年5月—2012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随机抽取56例,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让术后的患者接受临床恢复治疗。 结果 56例患者在临床上的恢复较快,其中有3例出现轻微的间歇性跛行,1例出现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每日2次,一次一吸,主要包括50μg含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患者每天2次,每次0.1g茶碱缓释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并考察pH值变化情况。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输液配伍后,4h内配伍液外观、含量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三种输液配伍后,稳定性较好,且不受氯离子影响。  关键词: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输液;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