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各种决策背景当中,管理者由于失调效应所引发的而导致决策偏差,心理不适应,效率降低的情况普遍存在。本文就认知失调这一心理机制对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决策 费斯延格
中图分类号:D810 文献标识码:A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并影响到人的各种决策。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决策受到惩罚机制的影响。即当决策实施的结果不如预期,或者跟预期相差甚远的时候,决策者一定会进行反思,并且调整决策的思路和方案,也就是说,决策者因为受到决策效果不好的“惩罚”而改变原有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模式,是符合行为主义的心理机制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仍有很多人“死不悔改”,他们对显而易见的错误和纰漏熟视无睹,坚持自己原来的决策。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譬如吸烟的人明知道吸烟危害健康,身体受到危害之后却依然我行我素,痴情的女子爱上爱情骗子,屡屡受挫却依旧苦苦等待。可以说,他们的决策都偏离了效果最优的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合理的行为呢?很多情况下,这和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关。
认知失调是一种导致人们将自己的行动和决策(尤其是错误的行动和决策)合理化的力量,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6年在他的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来的。当时,幽浮末日教派对世界末日的日期进行了预测。而正当所有教徒义无反顾的追随这一预言,等待末日来临的时候,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人们以为,这一事件之后,教徒对于教派的信任度一定会大大降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正如科学家所预料的那样一般,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心理失调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也就是说,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认知失调的状态。比方说,当某领导做了一个决策之后,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之后,可能存在两种认知,一个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决策是我做出来的,而且在这个决策是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进行的判断”,另外一个是“这个决策确实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他只能在此两种认知方式之间采取一个调整失调的办法。但是,假如他承认这个决策失误会受到各方面巨大的压力,或者会受到其他损失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会坚持己见,转而认为这个决策本身没有错误,而是因为各方面的实现条件不成熟,而导致实施效果不如预期。
失调会令人焦虑不安,即使是一个部下,为了讨好上司而进行违心的恭维,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行为也会产生失调的状态,必须进行调整。费斯廷格认为,具体说来,减少不协调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来消除不协调感。第二,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内外因素和信息因素。费斯廷格以他的经典实验证实:在改变态度方面,小诱因比大诱因更起作用,小报酬在推动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方面比大报酬作用更大。阿伦森和米尔斯随后做了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发展了上述理论。他们以实验证实这一理论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消极诱因领域,即工作越是繁重、令人厌倦,在结束这项工作时,人们对这项工作的价值估计越高,越喜欢这项工作。换句话说,在达到一项特定的目标时,所花费的努力越大,所牺牲的越多,人们说服自己相信这个目标具有吸引力的倾向就越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略特完成的一项以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的重要研究表明,当个体面对自己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他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他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就越强。阿诺松坚信认知失调在改变现实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解释说: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会有言行不一的时候,这是因为我们会对这样的行为熟视无睹。但是如果有人站出来而且迫使你正视它,你可能就不会再对其置之不理了。可见,由认知失调理论衍生出的许多效应及现象已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对管理决策的启示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弱化认知失调效应的主要途径。
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反应,对决策者进行决策有着深刻的影响。决策者弱化认知失调效应的主要途径有三种:行为的改变,认知观念的改变以及增加认知。
第一,改变行为,即决策者行为的改变。为了使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与现行外部环境相符合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安,决策者经常会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去平衡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和外部环境。比如说,当某些领导者认识到自己一些言行不当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时候,就会果断的做出妥协,承认自己失言或者通过其他的弥补手段来对失调进行调整,以免影响自己的威信或形象。
第二,改变认知,即决策者认知观念的改变。 当决策者出现认知失调时,决策者可以通过寻求观念上的改变来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它要求决策者改变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建立新的认知观念来应对新的决策环境。但是要注意的是,重新建立的认知观念必须是符合客观环境的,积极应对的策略,而不是在面对新的决策环境的消极回避。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消极的回避策略,就会如前文所说过的决策者一般,坚持自己错误的方针路线,“执迷不悟”,错上加错。
第三,增加认知,即更加谨慎地吸收新的信息。吸收新的信息,会使原有的认知格局发生改变。比方说,可以进一步搜集跟决策相关的各方面资料,重新建立和扩充对于决策的选择性,从两个认知增加到三、四个认知,这无疑减少了决策者在做选择时所面临的非此即彼的焦虑,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因而,认知失调可能是一个决策的契机。决策者出现认知失调时,可以通过自省发现以前在认知上出现的一些核心认知上的错误,通过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新的认知观念来适应新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并时刻对其进行调整,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美]费斯汀格. 郑全全译.认知失调理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元书.政治决策的环境分析.学习与探索,1992 (6) .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决策 费斯延格
中图分类号:D810 文献标识码:A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并影响到人的各种决策。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决策受到惩罚机制的影响。即当决策实施的结果不如预期,或者跟预期相差甚远的时候,决策者一定会进行反思,并且调整决策的思路和方案,也就是说,决策者因为受到决策效果不好的“惩罚”而改变原有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模式,是符合行为主义的心理机制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仍有很多人“死不悔改”,他们对显而易见的错误和纰漏熟视无睹,坚持自己原来的决策。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譬如吸烟的人明知道吸烟危害健康,身体受到危害之后却依然我行我素,痴情的女子爱上爱情骗子,屡屡受挫却依旧苦苦等待。可以说,他们的决策都偏离了效果最优的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合理的行为呢?很多情况下,这和心理学上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关。
认知失调是一种导致人们将自己的行动和决策(尤其是错误的行动和决策)合理化的力量,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受。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6年在他的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来的。当时,幽浮末日教派对世界末日的日期进行了预测。而正当所有教徒义无反顾的追随这一预言,等待末日来临的时候,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人们以为,这一事件之后,教徒对于教派的信任度一定会大大降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正如科学家所预料的那样一般,因为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预期落空”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得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成员们,为了减缓此一心理失调而改去接受新的预言。也就是说,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认知失调的状态。比方说,当某领导做了一个决策之后,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之后,可能存在两种认知,一个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决策是我做出来的,而且在这个决策是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进行的判断”,另外一个是“这个决策确实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他只能在此两种认知方式之间采取一个调整失调的办法。但是,假如他承认这个决策失误会受到各方面巨大的压力,或者会受到其他损失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会坚持己见,转而认为这个决策本身没有错误,而是因为各方面的实现条件不成熟,而导致实施效果不如预期。
失调会令人焦虑不安,即使是一个部下,为了讨好上司而进行违心的恭维,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行为也会产生失调的状态,必须进行调整。费斯廷格认为,具体说来,减少不协调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二是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三是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来消除不协调感。第二,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内外因素和信息因素。费斯廷格以他的经典实验证实:在改变态度方面,小诱因比大诱因更起作用,小报酬在推动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方面比大报酬作用更大。阿伦森和米尔斯随后做了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发展了上述理论。他们以实验证实这一理论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消极诱因领域,即工作越是繁重、令人厌倦,在结束这项工作时,人们对这项工作的价值估计越高,越喜欢这项工作。换句话说,在达到一项特定的目标时,所花费的努力越大,所牺牲的越多,人们说服自己相信这个目标具有吸引力的倾向就越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略特完成的一项以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的重要研究表明,当个体面对自己言行不一致的机会越多,他所体验到的认知失调就越严重,因而他改变自己行为的动机就越强。阿诺松坚信认知失调在改变现实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解释说: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会有言行不一的时候,这是因为我们会对这样的行为熟视无睹。但是如果有人站出来而且迫使你正视它,你可能就不会再对其置之不理了。可见,由认知失调理论衍生出的许多效应及现象已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对管理决策的启示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弱化认知失调效应的主要途径。
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反应,对决策者进行决策有着深刻的影响。决策者弱化认知失调效应的主要途径有三种:行为的改变,认知观念的改变以及增加认知。
第一,改变行为,即决策者行为的改变。为了使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与现行外部环境相符合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安,决策者经常会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去平衡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和外部环境。比如说,当某些领导者认识到自己一些言行不当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时候,就会果断的做出妥协,承认自己失言或者通过其他的弥补手段来对失调进行调整,以免影响自己的威信或形象。
第二,改变认知,即决策者认知观念的改变。 当决策者出现认知失调时,决策者可以通过寻求观念上的改变来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它要求决策者改变原有的核心认知观念,建立新的认知观念来应对新的决策环境。但是要注意的是,重新建立的认知观念必须是符合客观环境的,积极应对的策略,而不是在面对新的决策环境的消极回避。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消极的回避策略,就会如前文所说过的决策者一般,坚持自己错误的方针路线,“执迷不悟”,错上加错。
第三,增加认知,即更加谨慎地吸收新的信息。吸收新的信息,会使原有的认知格局发生改变。比方说,可以进一步搜集跟决策相关的各方面资料,重新建立和扩充对于决策的选择性,从两个认知增加到三、四个认知,这无疑减少了决策者在做选择时所面临的非此即彼的焦虑,有利于正确决策的制定。
因而,认知失调可能是一个决策的契机。决策者出现认知失调时,可以通过自省发现以前在认知上出现的一些核心认知上的错误,通过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新的认知观念来适应新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并时刻对其进行调整,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美]费斯汀格. 郑全全译.认知失调理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元书.政治决策的环境分析.学习与探索,199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