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带一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带一路”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域经济联盟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这一符号凝聚了中国与西亚地区人民的共同回忆。“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提出,而如今则是以其辉煌璀璨的文化成果而被人们铭记。
兼容并蓄、和平往来是丝绸之路的内在精神。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客观上促进了沿途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场和平“远征”与同时期的战乱纷争、杀伐割据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于西方世界在“圣战”或“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主客对立的单一文化主体理念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便秉持着文化主体多元化的哲学理念,与生俱来地蕴含着兼容、理解的文化和平基因,这一精神在“一带一路”中得到了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扬。“一带一路”的一大创举即在于创新了传统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以视野更为宽广的“经济带”取代“经济区域”,展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包容态度;其另一创举在于强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区分主导国家或协从国家,各国以平等自愿的原则自主参与,其所体现的多元主体理念使“一带一路”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单一主体、单向传播为特征的合作模式,如上世纪西方国家提出的类似于“马歇尔计划”的一类援助计划,以及我国早年提出的“走出去”口号。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来看,“一带一路”蕴含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是21世纪国际新形式合作应当遵循的典范。
从“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兼容并蓄为特点的丝路文化精神是其理论出发点,同时也是指导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原则。文化是维系“一带一路”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促其生长的力量之源。因此,扩大并深化“一带一路”的影响力,维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长远合作,皆要求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建立起一道坚固的文化阵线。
二、“一带一路”建设急需文化传播使者
“仁者,人也,人能弘道。”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文化使者的杰出贡献,历史上的访华学者、商人和留学僧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是一部由无数具有冒险精神的文化传播使者构成的英雄史。回顾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那些曾为丝路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传播者及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动人传说,构成了丝路文化中独放异彩的一部分。远古丝路上的中国使者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②,如张骞,两入西域,“凿空”丝绸之路,开启中外文化交流新紀元;如法显、玄奘,沿丝绸之路到达古代印度,搜集梵文经典,将西域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如郑和,七下西洋,往来贸易,惠泽众国。而沿着丝路背井离乡、远赴中国的外来使者则带着外域文化瑰宝走进了中国,他们为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倾其一生,如天竺竺法兰、迦叶摩腾,共译《四十二章经》,流传后世;如龟兹鸠摩罗什,在中国弘扬佛法,历尽坎坷不改其志;如尼泊尔阿尼哥,以精湛的雕塑工艺促进中外艺术交流,其所筑白塔寺存留至今。与中国的文化使者一道,来自外域的文化使者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丝路沿线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同样需要依靠外域文化使者的力量,以“世界汉学家”为核心的学者群体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新窗口,他们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播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习总书记在访问秘鲁的国会演讲中,向秘鲁著名汉学家吉叶墨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吉叶墨先生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的司徒雷登,秘鲁的李白”,如今87岁高龄仍旧坚持每年来华访问。吉叶墨先生对中国文化满怀热爱,将中国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著作《勤劳的蜜蜂·成语、谚语、歇后语1000条》和60万余字的《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畅销海内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俄罗斯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目前已出版多部关于当代中国的著作,其中2015年出版的《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为海内外学者解读习近平形象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对“中国梦”的诠释展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邦交夙愿,向读者传达出了和平友好的中国形象。
文化传播除了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解读,还需要依靠民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一带一路”时多次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③。“一带一路”的目标之一是要将建设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相关国家的所有民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调动沿线国家民众的参与性,更加主动地顺应民愿、汲取民智、动员民力。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沿线国家的学者往来人数迅猛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国在华留学生共计207,746人,同比增幅达13.6%,高于各国在华留学生人数增长的平均速度④。我国政府有意将这一趋势继续扩大,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未来三年,中国将每年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未来五年,将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一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沿线国家的大规模在华留学生是我国建立与沿线各国文化联系的关键所在,教育是文化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建设,让在华留学生发挥桥梁作用,继承古代先贤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使命。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培养方式,在这批留学生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起知华友华型国际人才,通过他们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建立起我国与沿线各国更加紧密的文化联系。
三、文化建设举措
“一带一路”对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当顺应这一新的变化,从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关系的特点出发,变更中国文化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传播方式,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重视培养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跳出了一国的局限,从全球视野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为未来国际社会中各国关系的处理以及各项事务的决议提供了原则参考。我们应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之中⑤,培养出真正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型人才,使其在未来能够以更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胸怀处理国家关系,能够以更加宽容、平和的姿态看待各国的利益纷争,从而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长远的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于“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之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需要理念的创新和共享,而青年则是这一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青年是新科技、新知识和新经济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创造力,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而能力越强,就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在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氛围中引入“全球责任感”理念,加强青年学生的全球责任感,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到全球化治理当中。 其二,我們应当重视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资源储备建设。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需求要求我们依据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特殊文化关系,做好文化资源储备建设。我们认为,建设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储备,其本质在于为在华留学生教育提供数量丰富且质量可靠的文化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述丝路故事时要采取多元主体视角,重视每一个国家在丝绸之路上发挥的作用,激发每一个参与国国民的主人翁意识。总而言之,应当努力开发具有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回忆的文化资源,使其服务于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从而使各国都能够在“一带一路”中找到归属感,以此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建立起一条牢不可破的文化纽带。建设文化资源储备的关键点在于突破语言障碍,为此我们建议应加强国内高校多语种课程体系建设⑥,尤其要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相关语种的专业人才。同时在留学生教育当中也应当开设具有相应语种特色的课程,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减少因语言不通带来的歧义和误解。
其三,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价值,并努力寻找中国先进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寻找“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的叙述视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强调在宣传工作中要坚持“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启发我们要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发掘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点,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这一思想同样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文化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带一路”的多元主体合作理念的指导下,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是“一家独大”式的单向传授,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要转换“讲好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以客观的态度和全方位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故事”,最大限度地激发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而在近现代的历史奋斗中形成的中国先进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先进文化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特征,因此,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理应把中国先进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先进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的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只有将二者相统一,才能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学子展现更为全面的中国文化内涵。
其四,应当有意识地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中培养青年汉学家。从在华留学生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汉学家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欧洲持续近百年的汉学热潮源自老一代汉学家伯希和、沙畹等人的毕生努力和卓越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迎来了一批来自美国的留学生,他们中的费正清、劳费尔等人将世界汉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世界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与评判极大地左右着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对于中国的看法,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沿线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中培养起一批知华友华的汉学家,通过他们将中国文化带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他们的口碑,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其五,努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文化融入创造良好氛围。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在校留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文化融入情况并不理想,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流壁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是建立“民相亲”“心相通”的良好契机。因此,我们应当主动推动中国学生与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沟通交往,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培养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中国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沿线国家文化,积极思考中国与沿线国家未来的合作方向;二是要培养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知华友华态度,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优势与魅力,积极引导其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评价。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将“一带一路”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指导精神引入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当中,为其营造出一种平等交流、互赏互鉴的良好氛围。
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维系沿线各国合作关系的坚固纽带,因此,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进行文化建设十分必要。本文提出利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一现状,在教育领域展开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包括在留学生教育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专用的文化资源储备、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培养青年世界汉学家以及为留学生的文化融入创造良好氛围这五条具体建议。总而言之,文化是“一带一路”的宝贵资源,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理念是“一带一路”的内在要求。
(本文为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战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T125-84)
「注释」
①宋海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②何芳川:《古代来华使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钟廉言:《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人民日报》2017年6月9日。
④郑刚、马乐:《“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4期。
⑤任耕田:《留学生教育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学习时报》2016年第6期。
⑥任志霞、万晓榆、邓维斌:《“一带一路”视阈下来华留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知识经济》2017年第6期。
“一带一路”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域经济联盟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这一符号凝聚了中国与西亚地区人民的共同回忆。“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提出,而如今则是以其辉煌璀璨的文化成果而被人们铭记。
兼容并蓄、和平往来是丝绸之路的内在精神。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客观上促进了沿途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场和平“远征”与同时期的战乱纷争、杀伐割据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于西方世界在“圣战”或“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主客对立的单一文化主体理念①,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便秉持着文化主体多元化的哲学理念,与生俱来地蕴含着兼容、理解的文化和平基因,这一精神在“一带一路”中得到了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扬。“一带一路”的一大创举即在于创新了传统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以视野更为宽广的“经济带”取代“经济区域”,展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包容态度;其另一创举在于强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不区分主导国家或协从国家,各国以平等自愿的原则自主参与,其所体现的多元主体理念使“一带一路”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单一主体、单向传播为特征的合作模式,如上世纪西方国家提出的类似于“马歇尔计划”的一类援助计划,以及我国早年提出的“走出去”口号。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环境来看,“一带一路”蕴含的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是21世纪国际新形式合作应当遵循的典范。
从“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兼容并蓄为特点的丝路文化精神是其理论出发点,同时也是指导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原则。文化是维系“一带一路”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促其生长的力量之源。因此,扩大并深化“一带一路”的影响力,维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长远合作,皆要求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建立起一道坚固的文化阵线。
二、“一带一路”建设急需文化传播使者
“仁者,人也,人能弘道。”古往今来,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文化使者的杰出贡献,历史上的访华学者、商人和留学僧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是一部由无数具有冒险精神的文化传播使者构成的英雄史。回顾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那些曾为丝路开辟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传播者及他们的光辉事迹和动人传说,构成了丝路文化中独放异彩的一部分。远古丝路上的中国使者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②,如张骞,两入西域,“凿空”丝绸之路,开启中外文化交流新紀元;如法显、玄奘,沿丝绸之路到达古代印度,搜集梵文经典,将西域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如郑和,七下西洋,往来贸易,惠泽众国。而沿着丝路背井离乡、远赴中国的外来使者则带着外域文化瑰宝走进了中国,他们为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倾其一生,如天竺竺法兰、迦叶摩腾,共译《四十二章经》,流传后世;如龟兹鸠摩罗什,在中国弘扬佛法,历尽坎坷不改其志;如尼泊尔阿尼哥,以精湛的雕塑工艺促进中外艺术交流,其所筑白塔寺存留至今。与中国的文化使者一道,来自外域的文化使者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丝路沿线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同样需要依靠外域文化使者的力量,以“世界汉学家”为核心的学者群体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个新窗口,他们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播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习总书记在访问秘鲁的国会演讲中,向秘鲁著名汉学家吉叶墨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吉叶墨先生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的司徒雷登,秘鲁的李白”,如今87岁高龄仍旧坚持每年来华访问。吉叶墨先生对中国文化满怀热爱,将中国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著作《勤劳的蜜蜂·成语、谚语、歇后语1000条》和60万余字的《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畅销海内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俄罗斯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目前已出版多部关于当代中国的著作,其中2015年出版的《习近平:正圆中国梦》一书为海内外学者解读习近平形象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对“中国梦”的诠释展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邦交夙愿,向读者传达出了和平友好的中国形象。
文化传播除了需要专家学者的理论解读,还需要依靠民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一带一路”时多次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③。“一带一路”的目标之一是要将建设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相关国家的所有民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调动沿线国家民众的参与性,更加主动地顺应民愿、汲取民智、动员民力。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沿线国家的学者往来人数迅猛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国在华留学生共计207,746人,同比增幅达13.6%,高于各国在华留学生人数增长的平均速度④。我国政府有意将这一趋势继续扩大,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未来三年,中国将每年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未来五年,将建成10个海外科教基地,每年资助一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沿线国家的大规模在华留学生是我国建立与沿线各国文化联系的关键所在,教育是文化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建设,让在华留学生发挥桥梁作用,继承古代先贤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使命。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培养方式,在这批留学生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起知华友华型国际人才,通过他们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建立起我国与沿线各国更加紧密的文化联系。
三、文化建设举措
“一带一路”对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当顺应这一新的变化,从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关系的特点出发,变更中国文化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传播方式,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重视培养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跳出了一国的局限,从全球视野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为未来国际社会中各国关系的处理以及各项事务的决议提供了原则参考。我们应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之中⑤,培养出真正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型人才,使其在未来能够以更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胸怀处理国家关系,能够以更加宽容、平和的姿态看待各国的利益纷争,从而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长远的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于“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之下,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需要理念的创新和共享,而青年则是这一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青年是新科技、新知识和新经济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他们代表着时代的创造力,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而能力越强,就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在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氛围中引入“全球责任感”理念,加强青年学生的全球责任感,鼓励青年人积极参与到全球化治理当中。 其二,我們应当重视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资源储备建设。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需求要求我们依据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特殊文化关系,做好文化资源储备建设。我们认为,建设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储备,其本质在于为在华留学生教育提供数量丰富且质量可靠的文化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述丝路故事时要采取多元主体视角,重视每一个国家在丝绸之路上发挥的作用,激发每一个参与国国民的主人翁意识。总而言之,应当努力开发具有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回忆的文化资源,使其服务于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从而使各国都能够在“一带一路”中找到归属感,以此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建立起一条牢不可破的文化纽带。建设文化资源储备的关键点在于突破语言障碍,为此我们建议应加强国内高校多语种课程体系建设⑥,尤其要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相关语种的专业人才。同时在留学生教育当中也应当开设具有相应语种特色的课程,用学生母语进行教学,最大程度减少因语言不通带来的歧义和误解。
其三,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价值,并努力寻找中国先进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寻找“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的叙述视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强调在宣传工作中要坚持“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充分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启发我们要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发掘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点,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益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这一思想同样可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文化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带一路”的多元主体合作理念的指导下,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是“一家独大”式的单向传授,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要转换“讲好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充分尊重其他国家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以客观的态度和全方位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故事”,最大限度地激发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而在近现代的历史奋斗中形成的中国先进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先进文化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特征,因此,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理应把中国先进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先进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的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只有将二者相统一,才能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学子展现更为全面的中国文化内涵。
其四,应当有意识地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中培养青年汉学家。从在华留学生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汉学家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欧洲持续近百年的汉学热潮源自老一代汉学家伯希和、沙畹等人的毕生努力和卓越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迎来了一批来自美国的留学生,他们中的费正清、劳费尔等人将世界汉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世界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与评判极大地左右着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对于中国的看法,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沿线国家的在华留学生中培养起一批知华友华的汉学家,通过他们将中国文化带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他们的口碑,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其五,努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文化融入创造良好氛围。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在校留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文化融入情况并不理想,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流壁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是建立“民相亲”“心相通”的良好契机。因此,我们应当主动推动中国学生与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沟通交往,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培养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中国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沿线国家文化,积极思考中国与沿线国家未来的合作方向;二是要培养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的知华友华态度,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优势与魅力,积极引导其对中国文化的正面评价。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将“一带一路”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指导精神引入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教育当中,为其营造出一种平等交流、互赏互鉴的良好氛围。
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维系沿线各国合作关系的坚固纽带,因此,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进行文化建设十分必要。本文提出利用沿线国家在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一现状,在教育领域展开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包括在留学生教育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设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专用的文化资源储备、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培养青年世界汉学家以及为留学生的文化融入创造良好氛围这五条具体建议。总而言之,文化是“一带一路”的宝贵资源,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理念是“一带一路”的内在要求。
(本文为国家语委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战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T125-84)
「注释」
①宋海胤:《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②何芳川:《古代来华使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钟廉言:《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人民日报》2017年6月9日。
④郑刚、马乐:《“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4期。
⑤任耕田:《留学生教育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学习时报》2016年第6期。
⑥任志霞、万晓榆、邓维斌:《“一带一路”视阈下来华留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知识经济》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