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与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1012m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研究教育消费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教育消费的政府政策、社会公众教育观念、家庭特征和区域经济四个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转变教育消费理念、引导教育消费行为,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和发展区域经济,缩小阶层差距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教育消费、维护教育公平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消费 影响因素 对策研究
  一、教育消费基本理论
  (1)教育消费概念
  教育消费是指社会为物化的教育产品和教育活动中的劳务支出,包括政府、团体或个人为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岗位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支出,是社会总消费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家庭必须而重要的支出。
  (2)教育消费特点
  教育消费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除具有一般服务业经济活动中的特性之外,还因其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具有以下特点:
  生产和消费的同时空性
  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教育消费活动需要教育生产者和教育消费者的共同参与,教育生产者在生产教育产品的同时,教育消费者在消费教育产品;教育生产活动和教育消费活动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产业基础性
  教育服务属于第三产业,但与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业相比,教育服务又因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具有产业基础性的特点。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服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使得教育服务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更具有长效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3)教育消费的价值
  教育消费既具有教育价值,也具有多方面的市场经济价值。本研究认为教育消费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扩大教育资金来源
  教育消费观念的确定,使得教育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其资源来源已经从单纯的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转变到教育学费、学校产业、社会捐资、社会投资等多种资金筹集渠道,对月解决我国长期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教育消费是社会公众各个家庭的消费重点,有利于刺激国民经济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有助于我国经济从依靠出口增长转型到依靠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且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居民对教育消费的投入将会逐渐增大,对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意义重大。
  二、教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一)政府政策对教育消费影响研究
  政府政策对教育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政策和教育投入政策对教育消费的刺激作用。
  (1) 教育管理政策
  教育管理政策尤其是政府教育经费的政策对教育消费行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不高的農村家庭的教育消费行为而言。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政策是义务教育作为免费教育,可由政府无偿提供。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包括教育培训,则由个人付费完成,所以是产业。人们投资教育产业,也是为了获取回报。这种盈利性,有助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市场经济时代,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而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差的贫困家庭只能远离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2) 教育投入政策
  在国家教育投入政策进行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所有增加,政府财政承担了国家义务教育消费的大部分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为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义务教育机会。但同时教育投入政策的改革使得教育投入主体的多元化,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和昂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用金钱换取教育机会具有合理性、进一步伤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也间接地扩大了不同经济条件的教育消费者的教育差距。
  (二)教育观念对教育消费影响研究
  思想决定行动,教育观念直接决定教育消费行为。从我国众多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教育消费行为和孩子的教育消费行动。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父母往往具有更科学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消费上也更愿意花费更大的资金去投入,其孩子也就能获得更优的教育资源,从而让孩子以后的职场竞争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而家庭往往能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消费行动养成了教育消费习惯,而良好的教育消费习惯有助于教育消费者培养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向上的性格,教育消费者的性格则直接决定其人生命运,如此循环下去,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消费观念的差异将会扩大社会阶层间的差距,从而对社会发展的公平性造成负面影响。
  (三)家庭特征对教育消费影响研究
  本研究认为家庭结构、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状态等家庭特征对教育消费有直接的作用。
  (1)家庭成员结构
  一般来说,家庭长辈多的家庭结构愿意投入更多的家庭资金来帮助晚辈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教育消费行为也更为积极。而在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家庭结构中,母亲往往比父亲对子女的期望更高,因而也就母亲往往更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来通过教育消费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因而对单亲家庭而言,单身母亲相比单亲父亲在子女的消费意愿上表现得更为强烈和迫切。
  (2)父母教育背景
  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相比没有获得良好教育父母获得的教育收益往往更大,这就使得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子女教育上,以期子女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教育收益。 (下转第84页)(上接第43页)
  另一方面,由于基因的遗传性,父母具有高学历的孩子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天赋和更强的学习能力,在同等教育消费行动中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教育效益,也就激发了其家庭进一步增加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3) 家庭经济收入
  教育消费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因而经济收入状况直接影响教育消费行为。经济收入高的家庭,其教育消费能力也就强;反之,经济收入低的家庭,其教育消费能力自然弱。教育消费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四)区域经济对教育消费影响研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的阶梯状,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迅猛不仅吸引了更多的优质人才加入到东部区域的建设中,也让东部区域的政府部门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消费中去,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上也就有更大的贡献。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了东部区域的居民,让东部区域的居民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其欲望,对教育等精神需求的消费相比西部居民也就更加迫切。而城乡差异也直接影响到同一地区居民的教育消费行为,城市便利的交通、生活条件吸引了更过有经济实力的乡村居民搬移到城市中来居住,因而接受优质教育的渠道越多,而收入较为缺乏的部分乡村居民在没有多少选择教育消费的权利,经济的差距加大了教育消费的差距。
  三、促进教育消费,维护教育公平的建议
  在探讨完影响教育消费的因素后,本研究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促进我国教育消费,维护教育公平:
  (1) 转变教育消费理念,引导教育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教育作為一种投资的理念已经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公众的教育理念应从教育投资转变到教育消费。同时,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在转变社会公众转变教育消费观念的同时,需合理引导城乡居民的教育消费行为,避免因过度重视教育消费而带来的过度教育消费和不了解子女实际状况而进行的盲目无效教育消费,使得教育教育消费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消费效果,反而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各个行业转型升级都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这就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在短期内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社会急需发展的各项事业中。然后发展教育事业是惠及整个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级地府政府必须从长远着眼,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水平,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资源;也唯有如此,我国教育才能为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投入增长与教育消费发展相协调,让愿学者有学习机会,让能学者有发展平台,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3)发展区域经济,缩小阶层差距
  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本研究认为教育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是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缩小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通过经济手段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来补偿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让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有优质的教育条件,进一步促使教育消费在促进民生和稳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其他文献
年前听人改了一首《常回家看看》,把我给逗笑了:“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准备了一些唠叨,奶奶准备了一些唠叨,姥爷准备了一些唠叨,二姑准备了一些唠叨,三舅准备了一些唠叨
沈阳的经济在腾飞,沈阳的城市建设在发展.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优势,同时也感受到热岛效应等各种城市化的污染.绿色,是城市人永远的渴望、永远的梦想.呼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小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分析,揭示了小学武术兴趣班的教学中应注意:发展身体素质,以柔韧、速度素质为主、教学内容简单,多样化;以“玩”为主,“教”为辅,“教”、“玩”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竞赛和自我展示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动作示范以背面和侧面为主结合分解练习、讲解、问答、练习方法结合等方面,从而提高教师在小学武术教学的质量和学
一rn她们都嫉妒我的睫毛,我知道,因为我的睫毛太长了,而且太美了,天生丽质,我无能为力.塔塔是我的男友,抱歉,更正一下,是前男友.谈起此事,我悔得肠子发青,经常心痛到半夜,我
期刊
【摘要】 研究当下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提出在教学中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以及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等改进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从而满足社会对“多语”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二外日语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08-01    1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校对二外日语教学重视不够 二外日语课程对于英语
面临国际形势的日趋化,当今的世界是充满挑战的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面临新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013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不包括港、澳、台)上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将近600万台,其中500万台产品已成为,或者可以成为潜在目标进入二
你是否羡慕那些头沾枕头就能睡着的人?事实上,习惯性的快速入睡,也未必是好事.rn正常人入睡的平均时间大约在10到30分钟,入睡困难的则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然而也有一些具有特
浙籍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备独特优势.他们既熟悉驻在国的政策法规、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又与故乡亲人血脉相通、同根同源,通晓双方贸易规则和惯例.浙江要全面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