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课改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的学习群体中的“首席”。此外,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随着世界进入多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更需要综合型的人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越发显得突出。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教育模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天性,抹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以广大农民为主的中国,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以前的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对教师的依赖,不会独立思考,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求知欲望。课改势在必行。
  苏格拉底有一句哲学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它告诉我们,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如果说教育是在塑造、培育生命,是在唤醒和点燃生命,那么新形势下的教学课改,就是唤醒和点燃生命的火种,而其中的教师课堂教学更富有有效性。
  语文教师如果能切实有效地运用有效课堂,不仅有利学生从小扎实有效地学习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言语能力,更能让他们从小在语文课堂里激起兴趣,收获积极,获取愉悦,增强学生一份发自内心地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执著。新的教学模式,是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我们要特别重视利用有效评价打造幸福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体现的课堂。
  我校也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俱进,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那么,如何使课改顺利进行呢?
  首先,必须从教师改起。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参与,愿意改,乐意改,并且不断探索如何改。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注入活水,课堂才能注入活力。
  其次,引导学生改。学生已经适应了那种依赖性学习。刚开始,学生肯定无所适从,很不适应,教师要耐心引导,循序渐进,心急不得。
  看我们课改后的语文课堂,教室其他三面墙上都有白板。学生六人一组(分组根据本班情况而定),围坐在一起,每组学生好中差搭配。上课前,学生起立,喊学习口号:“我质疑,我探索;我思考,我回答;我体验,我快乐。”(口号由本班学生自己定)然后,教师先问“同学们好”,学生回敬,坐下。学生预习后,自由上板写生字词,然后同学互改。有错的,就说“老师,我纠正”。这时班里,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改同学的错字,却不乱。因为他们的走动是有目的的。回到座位后,学生自由回答,刚才写的字,哪个可以换偏旁或跟哪个字容易混淆,会组什么词,会造什么句。这时课堂就更热闹了,在学生的快乐抢答中,字词障碍得以扫清。然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读文,并在读后进行质疑。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会的或不会的都写在纸上,然后小组汇总。接着进入“你提问,我回答”环节。词语写得不好的一组,先提问,其他组回答;再由其他组提问,重复的问题不再提问;学生答不上来的题,教师写在黑板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并适时引导、点拨。教师起的作用是牵线、搭桥和纠正学生没有纠正的问题。提问结束后,学生讨论不解的问题,本组讨论不出的,可以自由结合参与其他小组的讨论,讨论还无果的,教师引导、点拨、讲解。需要搜集资料的课文,学生把课下搜集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展示,由于学生搜集的资料各不一样,所以他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进行展示。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又锻炼了自己。
  现在的课堂,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勇于质疑、探索,课堂活而不乱,学生欢而不乱,教师轻松,学生快乐。我们称之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给学生“渔”,“会学”比“学会”重要得多。让学生在质疑、探索、交流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快乐所在。同时教师必须得认真备课,积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否则很难应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了,现在,要有一大缸水,甚至是一条河才行。
  新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勇于质疑,乐于探索,懂得了交流,学会了合作。课改初见成效。
  任何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完善,都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课改也不例外。我们还在探索阶段,也有不足之。比如,学生上板写的题,有时就是一种无味的重复。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孩子阅读少,知识面窄,讨论就受到限制,不够热烈。这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逐渐完善。
  我认为,课堂改革是广义的,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如美丽的田间地头、静谧的小树林、辽阔的田野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堂。我们本来就属于大自然,为什么不能回归自然呢?这样不更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就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改革中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我们要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彻底更新教育理念,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 要】将瑜伽的冥想术移之于语文教学,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在心灵的和平与安宁中,与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对话,倾听自己的声音,获得对文字的无限体悟,尽显语文过程之美。  【关键词】语文 冥想 倾听 体悟    浸泡在浓浓的黑夜里,心情是无法言说的宁静。窗外,一声声长鸣短笛似擦破夜阑的流星,存在,却不入我的世界。冥想,让心灵的栅栏松懈……在瑜伽这古老的东方文化里,思维超越了一切。当我们忙于在
[评议专著]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第一辑)》,2008年8月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提要]专著通过《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系列
十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取得了重要成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本文研究的文献,总体上考察分析可以看出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主要是从整体或全局的视角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下称“2008国际橡塑展”)于4月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揭幕,为期4天的展会举行至4月20日。拥有22届历史的“2008国际橡塑展”规模
“中国,是我第二个家。”朋友都是如此说我。假期来临时,便是我到中国旅游的日子。在每次精彩的旅程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你不是中国人,怎么你能把华语说得这么流利呢?”
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放飞思维、创造美好的意境。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留白,只要教师细心寻找、用心挖掘,这些留白都可以成为训练学生想象作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规定,摆脱了单一的工具性说法,越来越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笔者就目前高三语文复习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怎样在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我们实验室曾报道,以脊髓蛛网膜下腔(intrathecal,ith)注射半抗原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