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己经不仅仅是会英语单词,能看懂英语文章,最重要的是能和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这种交流能力涉及到多方面的技能,除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适应这种新要求时,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而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则能较好地适应这种要求,给我们当前大学英语综合课的教学模式探索带来启示。
  关键词:语域 综合英语 教学 得体性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哑巴英语”现象有所改善,但在听、说、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依旧有明显的欠缺,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低下。许多学生虽然能够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却不能做到地道、得体、高质量的无障碍交流。他们说话像背书,写作像闲谈,语法上虽无可挑剔,语言中却充斥着大量不合时宜的表达,语域使用错误比比皆是。而语域使用错误往往会导致对方误解,带来矛盾和冲突,不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语言的正确性,而应关注并包含语言的“得体性”训练,重视语域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域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综合课一向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其教学模式的安排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尝试以语域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英语综合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 语域理论
  语域(register)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由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M.A.K韩礼德(M.A.K Halliday)提出的。语域理论的创立基础是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弗斯(Firth)的语境理论。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家特别强调语境,他们认为认为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或得到解释。语言会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场合用的语言不同。这种因场合、用途和功能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
  在一个具体语境中,说话者究竟能说什么话,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这些话,取决于情景语境中的各种因素。韩礼德把这些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語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即话语范围,主要指语言交流所涉及的社会活动,包括谈话内容或话题以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提问者或回答者);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口头交流或书面交流),以及修饰方式。不同语场、语旨和语式共同组成不同语域,决定不同的语义和文体特征,决定说话者的遣词造句。例如,一位大学老师和一位农妇在谈论同一内容时,语言风格便不相同;老师在课堂上所用语言与他在家和妻子或孩子讲话时所用语言也有所区别;他们讲伦理道德、国家大事和聊家常或讲幽默故事时所用语言更是风格迥异。
  语域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反映文化的功能和预测功能。语言能够反映社会,语域变异可以表现社会过程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预测功能是双向的,我们可以根据所处的语境预测出交际的内容,也可根据语篇来预测语篇的语境。
  语域理论不仅研究了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理论性问题,而且系统阐述了文化背景、语境、语篇意义、词汇及语法间的相互关系,深刻分析了语境对语义和语言构成的决定作用,探讨了语言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 语域理论对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的指导
  语域理论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指出不同的语域要求对应使用不同形式的语言,而不仅仅是合乎语法的句子。这对改善当前大学英语综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 重视文化信息的导入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有意义的交往的活动。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概念时,区分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概念。文化语境指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即整个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语言发生的实际环境。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反映文化正是语域理论两大功能之一。一方面,通过对文章相关文化信息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经过对文章语言的语域分析,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通过有意识地训练,让学生根据语域特点,对语篇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从社会情景角度分析语篇构建的得体性,了解语言的文化特点及表意方式。
  因此,我们在讲解每一篇课文时,绝不能忽略与之相关的任何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首当其冲的就是创作的文化背景介绍,如时代背景(和平、战争)、地域差异(东、西方国家)、民族及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制度、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成功、幸福、金钱、个人自由等问题的看法)、态度(家庭和人际关系、爱国主义、恋爱和婚姻、妇女解放)、社会问题(犯罪、吸毒等)、禁忌的习俗(死亡、年龄、收入、发胖)等背景文化因素,都会影响篇章语言的使用。其次,作者的介绍,作者作为说话者,其生平、观点、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与读者的关系、写作意图等等,都会影响他的语言风格以及语体的选择。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又支配着文章的题材选择和谋篇布局。此外,语言中的某些词汇,例如成语、典故是与该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代表同一事物的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可能截然相反(如dragon, chicken);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也会导致同一语境下语言输出的差异(如得到他人赞美时的回答),这些都需要给出相应的文化背景信息,才能保证学生正确、彻底领会词汇的文化含义,从而培养起语言的语域意识,提高对语境与语言的敏感程度。
  2. 深化文体分析和欣赏
  传统的综合英语课程往往只注重语言的释义,从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孤立地解释语言的基本意义,传授语言知识,而忽略了语域知识的传授及语言的文体特征分析。语域理论认为文体是在一定情景下,在语言系统中对内容和表达的选择。语域的三大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当中任一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语篇意义的变化,并最终引起文体变异。   不同的语篇类型,如日常会话、故事小说、演讲报告、新闻报导、知识小品、书信评论、指南介绍等必然在篇章结构、段落安排、修辞手法等方面大大不同。文章的题材(即话题),如日常生活、人物、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经济贸易、国家与世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等,决定了文章的词汇选择和语言风格。作者心中设想的读者也决定着语域的选择,不同的读者对象必然造成语言表述在正式程度、词语的难易程度、句子长度等因素上的不同。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平等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密关系、一般关系等都决定着人物使用正式的严肃的语言,还是日常的口语和俚语。不同的写作目的,比如是为了表扬还是为了批评;是为了说服还是为了威胁,也直接影响文章的语气是柔缓还是激烈。
  因此,在综合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从语音、词汇、句型、语篇内在结构、修辞特征、写作技巧等角度分析每篇文章的内部组织机制,并对文章语言成分的得体性进行分析,解释导致该语篇形成的特定的情景语境。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高超语言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语域意识,并掌握语言得体性的原则,提高语域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 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模式设计
  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授课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如何能在保证基本语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的传授语域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在得到语言欣赏乐趣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语言技能训练,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最大程度的调用校内各类教育资源,改革综合课教学模式,将语域知识的传授科学高效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
  1. 课前准备
  课堂时间的局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在新课文开始前就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场准备”。即,在新单元开始前,老师需要对作者和相关的写作背景,文化知识等向学生作一个介绍,或让学生课前查好相关的内容,课上相互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了解到本课文的“话语范围”,可以对文章内容、文体特征等进行语域预测,有利于减少语言误解,提高课文理解的正确率。
  2. 课堂组织
  首先,在分析文章的开始阶段,老师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语旨,包括判断文章的篇章类型,是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以及确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即“交际意图”和“参与者关系”,体会作者的口气和态度。这样的分析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文章的语言在语体正式度,句子长度、结构复杂度等方面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过程中的“对象意识”。
  接着,进一步仔细分析文章。此时老师就需要讲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措辞、修辞、排篇布局等方面。这就涉及到了“谈话方式”,即语式。总体上“谈话方式”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类。老师应在讲解词汇和句子时,除了基本的含义解释,更要讲明其属于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在哪些语境中表达哪些类型的意义,适合于表达哪一种语域,并分析这些语域特征是如何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体现出来的。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结合课后习题及时进行短语与句法结构练习,并指导学生推断习题中词汇和句子结构的语域,扩大他们的语域范围,提高对各种文体变化的敏感度。这对篇章的分析和理解十分有益,同时,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和讲解能带领学生学会欣赏作品的语言美,同时能有效地传授实际的写作技能。由于有语境,这种技巧的讲解生动形象,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同时也不容易忘记。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的语域意识必会增强,语域掌握和转换能力肯定会逐步提高。
  最后,在分析完文章,确认学生对课文内容没有疑问以后,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相应地设计一个课堂任务,如填空式summary,模拟场景对话等。这不仅是对所学文章的同顾和总结,同时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单词、语法知识等能力的考验。通过这样的任务练习,学生能切实体会到交际过程中“语域”的重要性,能帮助他们发展根据不同的语境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
  3. 课下督学
  语域知识教学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创造更多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演练自己学到的语言知识。课外,除了必要的课本练习外,还要定期给学生布置阅读材料,要求他们对材料进行语域分析。另外,随着多媒体网络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跨平台资源共享的实现,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网上找到一个理想的语言习得环境。通过推荐和共享优秀英语学习资源,老师和学生共同发掘网络上丰富、生动、真实的语言情景,使他们“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之中,让语言自然融入语境中,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作为对学生课下学习的检测,每次上课前要留出几分钟专门由学生作报告,介绍他们对最近阅读的文章的语域分析、阅读心得,分享网络学习的乐趣和收获等,也可以从他们常用的网站中抽取部分材料,设计一些简短的练习或是场景模拟任务,以督促他们坚持学习。
  四、 结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交际的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合乎语法与恰当得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让他们明确认识到语法上规范的句子并不是在所有场合中都适用,语言的使用要受到一定的交际场合制约,也就是说在什么样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否则就如同在庄重的场合着便装,在非正式场合穿西装戴礼帽一样不适宜。
  以语域理论为指导,在大学英语综合课中融入语域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功能意念及其表达形式,为获得举一反三的交际能力打好基础,达到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左右逢源的境地。
  注释: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于语域理论的英语深化教改模式研究》(课题编号为2012-ZD-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政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18.
  [2]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24.
  [3]戴炜栋,何兆熊.新編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科德(S,Pit Corder).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外语言文学研究所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
  [7]赵速梅,范李娜.用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简析黄梅戏的语言特征[N].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8)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发展和现状,针对新形势下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按等级分级别的因“人”施教。同时指出信息技术支撑的新的教学方
依据教改精神,结合学院基础实验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的实践加以分析,旨在扬长避短,与兄弟院校交流.文章主要从基础实验教学的体制改革、管理模式改革方面展开讨论.
为充分实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创新性,并合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与设备等资源,我们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采用开放式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设计了相应的实施和管理方
初中物理教学有没有制胜法宝,有没有绝招,回答是肯定的。什么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制胜绝招呢?我认为是“悉细心设计简明实验”“精心设计导入”“匠心谋划过渡”三招。
小周30岁不到,新婚燕尔,小俩口甜甜蜜蜜。可最近他总是咳嗽,有时还会咳白粘痰,偶尔痰中带些血丝。小周自认为是吸烟引起的,没有太在意。某次和妻子亲热后,剧烈咳嗽了一阵,竟
金属铜是茶叶检测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根据国标GB5009.57《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铜试剂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山东省青岛崂山同一地块不同季节的茶叶进行了铜检测
将现代电脑技术恰当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英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这种兴趣维
《民间借贷诉讼司法解释》第17条在原告方仅提供金融机构转账凭证之情形,将举证责任部分配置给被告方的做法,系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情形,主要基于加强债权人保护的公共政策考
<正> 仕女画是人物画科的一个分支,萌芽于汉朝时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南陈姚最在《续画品》中称:"沈粲笔迹调媚,专工绮罗"。这里所说"绮罗"即指仕女画,其取材多为贵族妇女或
做为一名牙科医生,经常遇到下列情况,让平时得心应手的治疗操作也成了棘手的事:诊室外传来哭闹声,原来是一位丈夫正在哀求妻子看牙病。这位少妇怀孕4个月,本来看牙就胆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