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更要长存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营销环境下,企业再次面临两种选择:继续按照传统思维运作,企业有被重新“归零”的危险;进行适应性创新,企业才能长存。
  
  张艺谋拍摄的电影《活着》参加柏林电影节的时候,《活着》的原作者对英文译名提出质疑。“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既无法用“生存”准确表述,也无法用“生活”表达。
  处于“活着”状态的企业,面临着同样的语境表述困难。好在英特尔“发明”了一个新词汇“长存”(thrive),它比“生存”(survive)高了一个语境。
  企业有两种境界:一种追求生存,另一种追求长存。
  追求生存的企业更加关注市场占有率、利润、行业排名、世界排名。“500强情结”就是典型的生存情结。
  追求生存固然没有错,但其最佳结局只不过是“死得更悲壮”,让更多的人关注、惋惜而已。多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已经死亡,70年代的世界500强到80年代已经有1/3不见踪影,那些在鼎盛时期赚得钵满盆满的企业大多在低谷时期赔得一干二净,就连被频繁指控垄断的微软也反复强调自己“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追求长存的企业,目标是“永续经营”、“长生不老”、“永不消亡”、“做百年老店”。
  按照传统思维“做大”、“做强”、“赢利”,只能达成企业的生存目标;而要达成长存目标,只有一个办法:适应性创新。
  所谓适应性创新,就是在过去赖于生存的环境接近终结的转折时期,洞察并适应新的环境变化,通过创新生存。因此,长存企业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顽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生存的能力。
  经过适应性创新的企业,肯定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许企业名称并没有变,但企业的内涵却已经是全新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企业生存环境的巨变,曾经风光无限的韩国巨型企业集团,只有三星集团通过适应性创新而凤凰涅磐,从一个以OEM方式生产廉价低档货的企业转型为引领IT产业潮流的巨头。为什么三星会有如此转变呢?三星的口号是: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可以变。这是适应性创新的最新经典案例。
  20世纪八十年代,鼎盛时期的日本家电企业群,只有转型后的索尼仍然独领风骚。索尼的成功转型得益于一次教训深刻的体验,索尼开发的录像机比JVC和松下的更好,但他们失败了。索尼深刻地洞悉到:消费者与其说是购买录像机,还不如说是在购买欢乐。索尼悟出来自己的行业是娱乐业而不是家电制造业。于是索尼逃离家电业,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并开发游戏机。正是因为对环境变化的深刻洞悉,索尼进行了适应性创新,做出转型的决策。
  蓝色巨人IBM经历过三次适应性创新的巨变。第一次是放弃传统电子表格业务,转型计算机并成为行业巨头,这次适应性创新使IBM在鼎盛时期占行业利润的80%;第二次是当PC机从286向386升级时,IBM失算于环境变化,结果让康柏和宏基后来居上,以至IBM沦落为当时全世界亏损最严重的企业;第三次是郭士纳带领IBM向“服务转型”,才再次引领IBM领先。如果没有多次环境巨变时刻的适应性创新,IBM的辉煌可能早已成为历史。
  GE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批挂牌硕果仅存的企业,是真正的“百年老店”。但GB的核心业务与100多年前已完全不一样。除了名称,今天的GE已经完全不是100年前的GE。其实,核心业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GE每次都能活下来,并且继续辉煌。这得益于GE多位董事长在关键时刻引领GE多次成功转型,GE的董事长首先是适应新环境的创新者,然后才是经营管理者。
  每一次环境的巨大变化,都会使企业以往的辉煌“归零”,只有创新以适应新环境,才能延续自己的生命,得以长存。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再次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一直把中国市场作为统一的大市场,并努力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共性需求。现在却发现,每个省之间的环境差异,并不逊色于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按照统一市场的特征,中国企业一直把销售分支机构定位为“执行机构”。现在却发现,“总部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各区域市场的特殊需要。
  一线营销人早已发现“总部思维”的结构性缺陷,但营销界却没有人“重新定义”销售分支机构的职能。
  环境的巨变已经发生,营销人应该重新界定营销环境,“重新定义”营销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新营销环境下,企业再次面临两种选择:继续按照传统思维运作,企业有被重新“归零”的危险;进行适应性创新,企业才能长存。
  
  编辑:姜含笑
其他文献
并不缺钱的习酒,上市或许有其他打算。  “年底之前一定能够上市”,地点为香港。习酒公司董事长张德芹称。  与正在排队等待证监会审批流程的酒类同行相比,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习酒公司)的上市之路可能会顺利很多。  与实际实行审批制的内地证券市场不同,在香港,股市的发行、上市制度采取的是核准制,新股上市只需要交易所核准即可,不需要排队“等待”。  但习酒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却并非只是
期刊
不管采用什么的营销模式,最后达成销售,还是以关系营销为主。  有一个玩笑的说法:在法国巴黎飞往中国的飞机上,有三分之一的法国人是因为葡萄酒的贸易而来的。  事实上,这两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增长超过70%,总销量达325亿元,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而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也跻身全球前6名。  但这些消费中很少是个人消费和家庭消费。在法国、意大利这些传统的葡萄酒市场,葡萄酒都是直接进入到老百姓的餐桌,以家庭自
期刊
呼唤理性与思考  钓鱼岛事件,让我们的抗日情绪空前高涨,举国愤恨。  砸日车、抵制日货、驱赶日本人,在这群情汹涌的时代大背景下,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诉说着自己的愤怒。  这种井喷式的反日浪潮导致凡是和日本沾边的一切皆为“垃圾”,以至于到了谁不反对日本谁就是汉奸并遭“格杀勿论”的状况。  若抛却政治因素而论,理性对待日本企业和经济模式,单纯地就产业层面,由于竞争的惨烈,日本对产品品质的
期刊
一个从部队转业至茶叶公司的普通员工,三十年只做一件事,直至成为中国茶业界的风云人物——王贵卿不仅仅是“救火队员”,更是个翻盘高手。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这家脱胎于国有企业的茶叶生产企业,如今已经是中国茶行业的领军企业。但是倒退到10年前,在王贵卿接手厦茶公司时,造反,罢工、闹事、故意把机器弄坏……厂里一片乱象,公司濒临倒闭。  工潮翻盘  外贸体制放开之后,躺着挣钱的国企舒坦日子结束了,大部
期刊
中国水产的营销困境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开篇即道:“人民之生业,必始自渔猎,进于畜牧,乃渐及于农耕”。但吊诡的是,作为人类从事历史最悠久的水产领域,其品牌营销进化速度却是最慢的。  都市卖场琳琅满目的现代工业食品中,我们难觅水产食品的身影,我们甚至难以叫出一个水产品牌的名字。中国这个内陆水系发达的国家,进入新世纪后,那么悠久而深厚产业经验,似乎反倒成了产业营销水平提升的阻碍。  当然
期刊
创新  回顾历史,日本的经济能在二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仅仅包含了从无到有的创造,也包括那些修修补补的拾漏补遗。  前者构建的是一个新品类,甚至创建了一个新行业,而后者则是形成了企业适应市场获得利润的手段和方法。  众所周知,方便面这个产品是日本人于1958年发明的,其创始人为安腾百福。  二战后日本经济起初陷入萧条状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吃上一碗面那是
期刊
食品在“抗日潮”中,不仅要避免“躺着中抢”,还要借力而为。  自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民间反日情绪的延烧,对日系产品销售产生冲击是必然的,而与日本相关的食品也难以幸免。  中国有不少食品与日本有关联度很大,比如茶。特别是我们今年打算全力推广的抹茶,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抹茶是一个源于中国却光大在日本的产品。在日本,抹茶是非常成熟的产品,而且销量非常大,不仅仅用于食品原料,还用于日常的茶饮
期刊
中档白酒如何操作好让人“又爱又恨”的餐饮渠道?  对于酒水行业来说,餐饮渠道可谓是“又爱又恨”——做吧,不一定能起多大的销量;但不做,又说不过去。  因为餐饮终端虽然受自带酒水影响销量小,且入场收费较高,貌似投入产出比低,但是餐饮终端始终是任何一个市场酒水消费最为集中的一块平台,是区域市场酒水消费的窗口和风向标,对品牌在区域市场的落地生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档白酒在餐饮终端的自带酒水量要远低
期刊
与历史不同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从八年抗战再到改革开放,抵制日货的情形不时上演。  如今,无处不在的日本管理与技术所支撑的具有品质背书的日本产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国合资、全球产业链条细致的分工整合,已经很难让人清晰地看出一个产品到底是纯粹的日货还是其它什么货。  如果我们仅从某一品牌来自何国来判断某一商品属于哪个国家,显然有失公允,并且,也会在轻率的愤怒中自伤到相关的产业链条、自
期刊
为什么学习别人的经验,推广成功经验,模仿者成功的机会很小?因为成功不可复制。    前几年提倡学“邯钢经验”,于是到邯钢“政治旅游”者如潮,但最终都成为“邯郸学步”。其实,“邯钢经验”的核心原理很简单,不就是成本倒推吗?  海尔吃“休克鱼”很成功,但学海尔者成功不多。其实,海尔已经毫不吝啬地将它的经验完全公之于众,怎么就学不来呢?  格兰仕善打价格战,并且在价格战中还赚了钱,坐上了世界第一把交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