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策略之思考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是教师实践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技能的重要平台. 为了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思考
  随着数学课堂教学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已经由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同时,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要突破这一“瓶颈”就得做好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的策略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教师通过问题或叙述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情境,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考虑从五个方面: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要具有有效性;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生活,要具有真实性;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具有探索性;创设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针对性;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要具有适度性.
  例如:我在讲“负数”这节课时,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然后提出:假如你是播报员,特殊的温度“零下2℃”怎么表示?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表示“零下2℃”?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很轻松地说出来,在温度前加一个减号表示零下温度,我追问:“为什么加减号?”学生说:“零上零下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用负数来表示. ”然后引导学生举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儿见过负数?”学生们个个像唧唧喳喳的小鸟一样议论起来,又举出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从而学会了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体会到学习负数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富有真实性、有效性、探索性、针对性、适度性的情境,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品尝到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 当触及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适当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自主地观察尝试、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完成探究活动.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然后在合作小组内交流、对话,获得成效.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新课标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首先应构建师生合作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求教师率先走进与学生合作交流的情感世界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但事实上,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数学教学习惯于陈旧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而教学的满堂灌,为上课而上课的知识单向传授,这样就扼杀了与学生互动、合作、交流意识,严重地忽视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的意识存在.在这种“扼杀”与“忽视”的活动中,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 因此,要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才能把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双向的、多方面的;才能把满堂灌转变为不但是老师的讲还是学生的学,同时还会有师生共同的探究与创新,这种民主、开放、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必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互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数学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 当代初中学生并不单单是带着“求知”的期望走进课堂的,更重要的是带着“求发展”的要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渴望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和对话,这就需要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相互理解.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和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最好的基本的渠道.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秉承新理念,以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效. 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殿光.课堂教学小策略精品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刘丽华.如何激发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育届,2012.
  [3]赵光千,李亚英.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实践活动课是当前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重点突出的课程内容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思维。此文中我就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路径展开探究,分析当前教学现状,探究实用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互动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97 
【摘要】教学原则是对课堂教学工作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必须落实的基本准则,它既对教师的“教”提出要求,也对学生的“学”提出目标,应落实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本文作者简要论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原则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原则;应用;探析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循和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学理念、教学标准进行实施和推进.教者
摘要:文章从“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其他设计手法的比较,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论述,同时结合平面广告设计实例分析,提出“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和运用价值,强调其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平面设计;突出特征;设计手法  1“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设计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是对物象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及强调,并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亟待更新,急需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改变如今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更是在小学课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门充满神秘的学科,更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科。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只有打开了数学世界的大门,才能找到通向知识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时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课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作用逐渐显现。初中物理作为学生物理学习生涯中的奠基,扎实巩固的物理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10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富有激发创造性的内在因素,并将它巧妙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实践。巧用视频导入,调节气氛。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为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用到实际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实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
【摘要】 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背景,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退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退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进退  一、教师进退的涵义  许多学者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进退进行了探索,龚向明主要说明了“师退生进”所包含的内容,他认为“教师退”是指教师的教要退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进”指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 叶圣陶先
摘 要:石涛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他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艺术成就  1 石涛生平及《画语录》简介  (1)石涛生平简介。石涛(1641~1718),广西全县人,俗姓朱,名若极,出
【摘 要】提起高中学科,大部分人会先想到语数外、理化生以及政史地等科目,因为都是高考的重头戏。但事实上,高中阶段的学习,除了对主流科目的不懈钻研,对于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也应该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所以该篇文章旨在探讨高中音乐的教学要点,明确其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 学科目标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