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适用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实用型; 适用型技能人才; 实践课; 启发式教学; 新知识; 新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38-001
随着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当今的职业教育知识结构中,电子技术科目成为各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20世纪末,电子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加迅猛,使得社会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给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育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中电子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一、教材的严重滞后性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二、目前的课程结构、知识框架难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三、由于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得学校实验设备、设施条件往往跟不上需要,使学生实验机会有限。因此,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养出适合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适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我想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一、重实践、轻理论、抓基础、促提高
中职生大多来源于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面对电子技术中复杂而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公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淡化理论的策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基本理论,使得高深的理论简单化,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一般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者别的原因,实验设备落后,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将实验做完,得出结论就完成任务了,学生也就应付了事,做过后就忘了。这样辛辛苦苦准备的实验课题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若能把一些学生在实习中制作的单元电路板搬到课堂上,在单元电路中有针对性地把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能体验到知识可以化为产品的乐趣。例如:在中职一年级《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学习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时,我便选择了一个实习班级实习时制作的一个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源,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在做实验以前还让他们用此电源作为VCD的电源听了歌曲,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同样的电路板(做出的电源在生活中就可以使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都很高,他们有的废寝忘食,为的就是想早点看看自己的处女作。老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安装调试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讲解安全等注意事项。同时特别要注重在各个环节上把关,小到每个焊点、引线颜色配置,大到整机装配,都要做到规范,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并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其包含元器件好坏的判别、欧姆挡、交直流电压或电流挡);学会检验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值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并分析原因;稳压电路在电源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观测电路的静、动态电流随负载改变的情况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
二、重视启发式教学,减少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理论时不好懂,实际操作时理论难以化为动手能力也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积极性等,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所说方法照搬,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会导致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也就更谈不上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往往只适合于做维修之类的工作,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不同要求。因为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操作时只需要用仪器检查几个关键引脚的信号波形、幅度或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即可说明电路工作正常与否,既简单、快捷又准确。因此,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有较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自学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毕竟在校所学知识有限,学生投入社会后则主要依靠自学来获取知识,在碰到新情况时才不会茫然不知所措,才能举一反三,开拓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练”。课堂教学不能光讲不练,而要讲练结合。教师要安排好练的内容、练的时间。练的内容最好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通过“练”来巩固知识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关注最新电子技术知识,关注最新电子产品,掌握最新技术,适应时代要求
通常我们所采用的“电子技术”教材是几年以前的,与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相比较已严重滞后,存在着知识老化和知识面较窄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应对教材适时更新,对于其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坚决剔除,多介绍一些现代的较实用的内容和常见的经典电路,如555时基电路,LM317集成电路等。为他们推荐一些较好较实用并且较适合于初学者的课外读物和杂志,如《电子报》合订本,《电子世界》等,或者教会他们利用因特网查阅一些新型实用的电路及相关产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新器件的新特点,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生产厂家进行调研,熟悉元器件生产、整机调试和产品的开发设计。另外,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观厂家的生产过程。多补充介绍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分类、区别、应用场合。通过内修外补,基本上可弥补教材滞后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电子技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很大提高,我们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要搞好电子技术教学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才能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才能使电子技术教育体现时代特色。
关键词:实用型; 适用型技能人才; 实践课; 启发式教学; 新知识; 新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38-001
随着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当今的职业教育知识结构中,电子技术科目成为各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20世纪末,电子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加迅猛,使得社会人才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给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育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中电子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一、教材的严重滞后性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二、目前的课程结构、知识框架难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需要;三、由于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得学校实验设备、设施条件往往跟不上需要,使学生实验机会有限。因此,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养出适合于社会需求的实用型、适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我想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一、重实践、轻理论、抓基础、促提高
中职生大多来源于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面对电子技术中复杂而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公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淡化理论的策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基本理论,使得高深的理论简单化,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但是,一般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者别的原因,实验设备落后,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将实验做完,得出结论就完成任务了,学生也就应付了事,做过后就忘了。这样辛辛苦苦准备的实验课题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若能把一些学生在实习中制作的单元电路板搬到课堂上,在单元电路中有针对性地把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能体验到知识可以化为产品的乐趣。例如:在中职一年级《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学习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时,我便选择了一个实习班级实习时制作的一个由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源,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在做实验以前还让他们用此电源作为VCD的电源听了歌曲,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同样的电路板(做出的电源在生活中就可以使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都很高,他们有的废寝忘食,为的就是想早点看看自己的处女作。老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安装调试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讲解安全等注意事项。同时特别要注重在各个环节上把关,小到每个焊点、引线颜色配置,大到整机装配,都要做到规范,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并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学会了万用表的使用(其包含元器件好坏的判别、欧姆挡、交直流电压或电流挡);学会检验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值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并分析原因;稳压电路在电源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观测电路的静、动态电流随负载改变的情况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
二、重视启发式教学,减少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理论时不好懂,实际操作时理论难以化为动手能力也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积极性等,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如果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所说方法照搬,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做起来也省事,但这样会导致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也就更谈不上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往往只适合于做维修之类的工作,难以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不同要求。因为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操作时只需要用仪器检查几个关键引脚的信号波形、幅度或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即可说明电路工作正常与否,既简单、快捷又准确。因此,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对同一问题有较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自学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毕竟在校所学知识有限,学生投入社会后则主要依靠自学来获取知识,在碰到新情况时才不会茫然不知所措,才能举一反三,开拓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练”。课堂教学不能光讲不练,而要讲练结合。教师要安排好练的内容、练的时间。练的内容最好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通过“练”来巩固知识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关注最新电子技术知识,关注最新电子产品,掌握最新技术,适应时代要求
通常我们所采用的“电子技术”教材是几年以前的,与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相比较已严重滞后,存在着知识老化和知识面较窄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应对教材适时更新,对于其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坚决剔除,多介绍一些现代的较实用的内容和常见的经典电路,如555时基电路,LM317集成电路等。为他们推荐一些较好较实用并且较适合于初学者的课外读物和杂志,如《电子报》合订本,《电子世界》等,或者教会他们利用因特网查阅一些新型实用的电路及相关产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新器件的新特点,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生产厂家进行调研,熟悉元器件生产、整机调试和产品的开发设计。另外,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观厂家的生产过程。多补充介绍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分类、区别、应用场合。通过内修外补,基本上可弥补教材滞后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电子技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很大提高,我们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要搞好电子技术教学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才能适应新形势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才能使电子技术教育体现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