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我与学生一道擦窗子,抹电扇,重活我领头做,有危险的工作我单独干,这样大家个个积极干,总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打球,做游戏,赛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站正行礼,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学生也就自然照样守纪律了。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小预备铃声响了,我象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 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的扔了一地)。另外,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充分利用教材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 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期刊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是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数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  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
期刊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就能产生想学、爱学的动力,从而学好、用好物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多年物理教学的积累下,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上,
期刊
数学是现代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物质世界的各个领域,成为各门科学发展的共同工具。因此,学好数学这门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
期刊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如果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中,也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就会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
期刊
【摘要】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思想的前提。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以设疑激发学习兴趣;以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以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兴趣等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生物教学;激发兴趣;学习动力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思想的前提。兴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一开始,必须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导入新课,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活跃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堂的“导入”,精心设计,使得自己的新课导入方法灵活,别具一格,精彩纷呈又恰如其分。  【关键词】 导入;激情;兴趣;设计  俗话说“良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45分之内获得新知,取得长足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笔者依据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少的投入取得高的产出。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如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多的思考,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就会及时捕捉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用幽默的语言、身边的事,激励引导,以真情焕发等方式。在互动中激发各种有利的资源,使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互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互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好:“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呼唤、激发、鼓舞。”是的,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一种激发、一种互动。
期刊
【摘要】近年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厌学语文的现象趋向严重化,这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出了一个极为严肃的难题。由于每位学生自身的条件不同,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也一样,他们的厌学现象使课堂教育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困扰与阻碍,成为阻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瓶颈,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呢?下面我们将从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从而找到克服学生厌学的良方妙药,这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