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区外贸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发展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地方高职院校如何赋能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共培人才,是众多高校与企业在一直探索的道路。本文基于当前外贸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困境,对目前三种常用的合作途径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从新方向探索人才共育的途径。
关键词:外贸小微企业;高校赋能;人才培养途径
1.外贸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困境
随着地区外贸转型升级,近几年以跨境电商为主流的一大批外贸小微企业迅速出现和发展,其中也有一大批因为各种原因退出外贸舞台。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外贸产业整体更新迭代、数字贸易大势发展的背景下,外贸小微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困境。而在外贸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中,人才的不断流失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和成长型外贸小微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小微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当前诸多地方政府在着重发力的方面。
笔者通过对地区外贸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的整体调研后发现,近几年大部分外贸小微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创新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困境。此外,大多数外贸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不单单是资金方面,而是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缺失。由于小微企业规模的限制以及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外贸小微企业(包括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流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核心人才留不住、基础人才流动性大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为企业供应的人才对口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也面临解决。
在外贸人才流失现象明显的现状下,地区高校如何能够更好的赋能本地外贸小微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现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当前外贸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 “要不到”“留不住”高技能人才的困境,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实现。可以说,人才问题不解决,外贸小微企业难以提升竞争力。根据“职教20条”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应服务于地区产业的发展,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源,又同时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高校与行企无缝对接,开展服务外包、人才订单式培养等合作项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供应的有效结合,是许多地区高职院校与企业当前进行的尝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引企入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通过给合作企业提供工作室、创客空间、“校中厂”的方式,引导合作企业将企业资源、企业导师引入校园,建成校内合作基地,然后遴选一批实践能力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入驻合作基地,在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下,利用课外时间或集中的实践周参与企业项目运作。在中期或长期的实践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生双方磨合,最终可以选择出一批愿意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才供应链。
这种做法的优势是企业可以提前考察学生、定向培养学生,学生也可以在不耽误校内学习的情况下就近实践锻炼,但缺点也很明显,企业入驻校园的手续操作以及规范化管理繁琐,容易影响校企长期合作的积极性。
2.2“送生入企”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常见的“订单班”模式,校企确定每一期订单班的合作模式,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实习报酬、实习期管理方式等,在实习期开始前通过双向互选的方式确定实习名额,进入订单班的学生脱离课程体系,进入校外的校企合作基地开展至少为期半年的定向实习,实现提前就业。
与“引企入校”模式相比,“送生入企”模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工作氛围,接受企业化的管理,对于外贸专业技能提升、职场能力培养、个人职业规划都更有帮助。但是合作基地、合作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一定要有足够的配套的人力物力来协助开展订单班的管理。
2.3“师资入企”模式
在协同育人的体制下,高校师资进入企业,服务企业发展,也是一条必经之路。高校外贸教师以挂职锻炼的模式,可以选择在寒暑假进入对接的外贸小微企业进行挂职,一方面为企业进行业务操作指导和开展企业员工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行业技能和水平,确保时刻接触外贸行业一线工作、熟知当前外贸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更加对口的在校内开展外贸类学生的课程教学、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工作。
此外,高校外贸专业师资也可以暂时脱离学校,进入企业开展半年及以上的顶岗工作,通过更为长期的工作来积累行业一线工作经验,进而反哺于人才培养。
总体而言,以上三种校企合作的模式都有高校赋能于地区外贸行业企业发展的作用,但是距离实现高校赋能、协同发展下的外贸小微企业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尚且有较大改进空间。
3.高校赋能、协同发展的新方向
以上述的实践探索为基础,笔者认为,在外贸小微企业人才培养与防止人才流失层面,高职院校与地区行企可以从以下方向开展有效操作、共同努力,实现更好的育人与人才供应效果:
一是高校自身转变育人理念、紧密对接行企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每一年根据行企发展和外贸专业新生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将课证融合、产教融合、课赛融合、专创融合等育人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二是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撑与引导,政府、尤其是商务部门应该更为关注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产业的方式方法,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资金支持、专家咨询等途径为高校赋能与地方产业提供上层推动力。三是优化小微企业产业园管理方式,小微企业产业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对接、人才共培方案体系,确保校企合作、对口输送人才能落到实处,并且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来保障后续的人才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淑周.充分发挥高职人才在小微企业中的作用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05).49-51.
[2]俞仲文.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面临全面改革的新任务[J]商业经济.2019(02).08-10.
[3]邹樵,席雪.基于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小微企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3(9).24-27.
[4]张琦.浅谈小微企业核心人才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07).105.
[5]任昕.义乌小微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網络商务.2019(03).198-200.
作者简介:徐安琪(1988.2-),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关键词:外贸小微企业;高校赋能;人才培养途径
1.外贸小微企业人才流失困境
随着地区外贸转型升级,近几年以跨境电商为主流的一大批外贸小微企业迅速出现和发展,其中也有一大批因为各种原因退出外贸舞台。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外贸产业整体更新迭代、数字贸易大势发展的背景下,外贸小微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困境。而在外贸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中,人才的不断流失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和成长型外贸小微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小微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当前诸多地方政府在着重发力的方面。
笔者通过对地区外贸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的整体调研后发现,近几年大部分外贸小微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创新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困境。此外,大多数外贸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不单单是资金方面,而是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缺失。由于小微企业规模的限制以及企业管理者在人才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外贸小微企业(包括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流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核心人才留不住、基础人才流动性大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境。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为企业供应的人才对口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也面临解决。
在外贸人才流失现象明显的现状下,地区高校如何能够更好的赋能本地外贸小微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现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当前外贸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 “要不到”“留不住”高技能人才的困境,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实现。可以说,人才问题不解决,外贸小微企业难以提升竞争力。根据“职教20条”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应服务于地区产业的发展,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源,又同时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源。高校与行企无缝对接,开展服务外包、人才订单式培养等合作项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供应的有效结合,是许多地区高职院校与企业当前进行的尝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引企入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通过给合作企业提供工作室、创客空间、“校中厂”的方式,引导合作企业将企业资源、企业导师引入校园,建成校内合作基地,然后遴选一批实践能力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入驻合作基地,在企业文化、企业环境下,利用课外时间或集中的实践周参与企业项目运作。在中期或长期的实践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生双方磨合,最终可以选择出一批愿意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才供应链。
这种做法的优势是企业可以提前考察学生、定向培养学生,学生也可以在不耽误校内学习的情况下就近实践锻炼,但缺点也很明显,企业入驻校园的手续操作以及规范化管理繁琐,容易影响校企长期合作的积极性。
2.2“送生入企”模式
这一模式就是常见的“订单班”模式,校企确定每一期订单班的合作模式,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实习报酬、实习期管理方式等,在实习期开始前通过双向互选的方式确定实习名额,进入订单班的学生脱离课程体系,进入校外的校企合作基地开展至少为期半年的定向实习,实现提前就业。
与“引企入校”模式相比,“送生入企”模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更为真实的工作氛围,接受企业化的管理,对于外贸专业技能提升、职场能力培养、个人职业规划都更有帮助。但是合作基地、合作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企业一定要有足够的配套的人力物力来协助开展订单班的管理。
2.3“师资入企”模式
在协同育人的体制下,高校师资进入企业,服务企业发展,也是一条必经之路。高校外贸教师以挂职锻炼的模式,可以选择在寒暑假进入对接的外贸小微企业进行挂职,一方面为企业进行业务操作指导和开展企业员工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行业技能和水平,确保时刻接触外贸行业一线工作、熟知当前外贸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更加对口的在校内开展外贸类学生的课程教学、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工作。
此外,高校外贸专业师资也可以暂时脱离学校,进入企业开展半年及以上的顶岗工作,通过更为长期的工作来积累行业一线工作经验,进而反哺于人才培养。
总体而言,以上三种校企合作的模式都有高校赋能于地区外贸行业企业发展的作用,但是距离实现高校赋能、协同发展下的外贸小微企业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尚且有较大改进空间。
3.高校赋能、协同发展的新方向
以上述的实践探索为基础,笔者认为,在外贸小微企业人才培养与防止人才流失层面,高职院校与地区行企可以从以下方向开展有效操作、共同努力,实现更好的育人与人才供应效果:
一是高校自身转变育人理念、紧密对接行企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每一年根据行企发展和外贸专业新生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将课证融合、产教融合、课赛融合、专创融合等育人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二是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撑与引导,政府、尤其是商务部门应该更为关注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产业的方式方法,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资金支持、专家咨询等途径为高校赋能与地方产业提供上层推动力。三是优化小微企业产业园管理方式,小微企业产业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对接、人才共培方案体系,确保校企合作、对口输送人才能落到实处,并且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来保障后续的人才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淑周.充分发挥高职人才在小微企业中的作用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05).49-51.
[2]俞仲文.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职院校面临全面改革的新任务[J]商业经济.2019(02).08-10.
[3]邹樵,席雪.基于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小微企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3(9).24-27.
[4]张琦.浅谈小微企业核心人才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07).105.
[5]任昕.义乌小微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網络商务.2019(03).198-200.
作者简介:徐安琪(1988.2-),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