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扫视当前教育界,你在享受了其和风拂面的美感和细雨浸润的诗情过后,只需擦亮眼睛看得更细致一些,你就会发现裹挟其中的几股歪风也刮得正盛。不信你瞧瞧:
一、补课之风
补课之风由来已久。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早就针对补课一事而三番五次地奔走呼告继而厉声批评、怒颜谴责。它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违背学生成长的正常规律、拉大不同地区教师的收入差距等方面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被列为教育腐败的第一顽疾。当社会呼声呈排山倒海般的猛烈势头时,涉及教师可能会谨慎收敛一些,可舆论监督稍一偏向,这种现象便又死灰复燃而且火上浇油了。
听县城的一位同仁透露,当今社会,做教师不组织学生补课捞取丰盈的外快,那注定你一辈子受穷并低人一等。大家工作生活在一起,相互比拼、切磋的不再是与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把握水准和自身从教素质的提高完善,谈论的共性话题是你动员了全班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每个月通过这个途径赢得了多少净利润。我想拷问的是,在这些教师的心里,除了教书与钱挂钩这个概念之外,教书育人的角色意识还有几许?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还有几分?难道市场经济已经把教师同化得没有了一丁点儿职业特性了吗?由此推论开去,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教师队伍将会出现怎样的病变,我忧心忡忡。顺便再提一句,以前这股风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刮起,现在它的覆盖范围和波及半径已经扩展到农村中小学呈逐步深入并加剧的态势了。涉足圈内的教师早被其中丰厚的收益动摇了军心而失去了教学发挥与创新的主心骨,更多圈外的教师也心生羡慕而垂涎三尺并挖空心思寻找这一难得的“淘宝”机会。
参与补课的学生,老师另眼相待:给予更多的照顾、施以更多的指导、让学生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没有参与的学生,老师依然“另眼相待”:不闻你的对,不问你的错,你风里来,我雨里去,不要奢想我对你付出几多……这样的对比,一定让所有有心之人心酸心凉心痛。试问,教师实施的这种教育模式,公理何在?公正何在?公平何在?
二、第二职业之风
教书本是教师的天职,本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命历程。换句话讲,教书应是教师的唯一份内职责,应心无旁骛地去完成它。可现实中的异味却很浓,甚至刺鼻。
不用做什么暗访,不用看什么内部统计数字,你在和亲朋好友、业内同事的闲侃、散谈中就能清楚地捕捉到最确切的信息:上至教育部门的各级管理官员,下到学校的校长和普通老师,都在殚精竭虑地搜索着本职工作以外的赚钱项目,一旦盯上,连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其决心和至诚可谓入木三分。开餐馆、设牌桌、卖服装、炒股票……大家伙儿忙得不亦乐乎!这边倒是忙活并且忙出了程度不一的效益,可学生那边、本职工作那边自然就忙不过来而懈怠了。能敷衍就决不认真,能搪塞就决不较劲,一边收获着雷都打不动的国家工资,一边细数着每天哗啦啦流进腰包的响银,这样的美事实在是再胜意不过,这样的日子就让它无休止地延续。
我尝试着揣摩了一下身处其中的人的心态。在处理本职工作、第二职业的收入和为此消耗的精力的关系上,尔等遵循了一个这样的大致定律:当本职工作收入高于第二职业时,本职工作占据了精力配额中的主要部分;当本职工作与第二职业的收入相当时,它们在人的精力分配上便是平分秋色的格局了;当本职工作的收入低于或明显低于第二职业时,那两者便调换了角色,第二职业摇身变成了本职工作,本职工作退居到二线归入到第二职业的行列中。
教师和教师管理者从事第二职业在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刮得猛烈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内心里有这种渴望,却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平台,所以只好满腹牢骚,哀怨鹊起。
第二职业对教师履职、官员从政的冲击和影响虽不是致命的,但它必然不同程度分散当事人对职业的注意力,让当事人在本职工作和第二职业之间有了轻重的权宜和选择。这样的教师从教,这样的官员施政,那会让教育质量打几折呢?大伙儿都是明白人,自己掐指算算吧!我想至少学生家长不愿把子女交到这样的老师手中去接受培养和锻炼,学生自己也会逐渐意识到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可能将一无所获,最多偶有所获。
三、赌博之风
首先声明一句:我这里提及的赌博,是指赌资偏高,超出一般工薪阶层承受能力的各类赌博性质的活动,它区别于一般性的微略附带赌注的娱乐休闲活动。当前,笔者发现教师日常谈论话题的重心已经产生了战略性的大转移:以前谈论学生管理得失、课堂教学心得、教育前沿信息;现在主要交流个人收入,尤其是工资之外的额外收入。而这额外收入的主要载体就是各种赌博方式的输赢。
双休日过后,大家重聚校园,一碰面,打招呼的语言就直奔主题了:“哥们儿(姐们儿),手气如何?”课余在办公室和其他场合,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得最多的话题可能就是牌局的胜负率、经典牌局的华山论剑。那气氛是绝对的热闹,那热情是绝对的投入,谁都滔滔不绝,谁都可以津津乐道。看到这种场景,我在瞎猜,他们在课堂上还有这种火一样的激情吗?他们在教学业务的研讨上会有如此精妙独到的见解吗?
我敢打包票地估测,现行教师队伍中以赌博为业余时间第一选择的人数不会低于总数的20%,而且这个数字呈长大趋势。这个数字中的一部分已经发展为职业赌徒。他们在教育教学上并没有令人信服的业绩,但他们依靠出色的牌技和居高的胜率在某一个地区却名声大噪。他们的所有业余时间和部分上班时间都消耗在了惊心动魄的牌桌拼杀中。动辄过千上万的输赢额度让他们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劳动所得嗤之以鼻。“一个月才千把块,有时连一把的筹码都不够,何必害得自己像个苦行僧一样呢?”这是他们的经典口头禅。透视这看似戏谑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他们对教育的所有热情都已经丧失殆尽,人在其位,心早已飞了。他们喜欢赌场上的明争暗斗、大起大落,他们厌倦教书生涯的平心静气、循循善诱;他们没有耐性站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而换取劳动所得,他们希望在短、平、快的赌博节奏中一飞冲天,跻身富豪之榜。长久的这种心理积累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导致他们倾家荡产、头破血流也不愿回头。试想,这样的教师会对教书有兴趣吗?
有人反对我的看法,辩驳说人家利用业余时间打牌赌博纯属个人爱好,又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这无可厚非,不值得对其品头论足。确实,如果只停留在赌博的表象上,你根本不会发现其内在的强大影响力。真正意义上的打牌娱乐的确有放松生活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功效,可赌博的输赢额度、时间的持续度和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娱乐能比吗?赌博的通宵达旦是不能放松心情的,赌局中成百上千的输赢数字是不能让参与者保持一颗平常心的。赌海沉浮,起落不定,很少有人能身处其中而坐怀不乱。我实在不敢相信沉溺牌局输赢的教师在教学上的定力和创造力,我也实在不敢相信沉浸牌局对决的教育教学管理者不会马虎了事、敷衍塞责。更为可怕的是,作为育人者,其言行具有扩散性质。师者已经不能身正,还有何资本言其典范作用,这是其一;其二,长期沉溺牌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于本职工作的事不关己心态对教师队伍中其他教师从教思想的冲击是致命的,由此引发的教师群体不作为、不上进、人浮于事现象是教育界程度最深的疼痛,是可以定性为教育界的一种腐败的。
抛开以上三“风”起源于何种“空气对流”不说,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也好,还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坚守立场也罢,我们都姑且不论,但以上三“风”是教育界的歪风又是为师者的邪气却毋庸置疑。风到之处,难免有意志薄弱的人在心旌一阵摇荡后自然被卷入其中。面对三“风”,我们是坐视其越刮越猛、越吹覆盖的人越多呢?还是立即设置层层坚实有效的挡风墙先缓解其侵袭的迅猛势头,然后再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而让其无缝可钻。恐怕只有选择后者才是上策,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教师队伍涣散的人心集聚起来,才能把教师脱缰、失控的精力收束起来,才能给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稳固的师资基础,教育前进不偏航、不离轨的大好格局才有希望实现。
为师者、为师者的管理者们,你们说呢?
一、补课之风
补课之风由来已久。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早就针对补课一事而三番五次地奔走呼告继而厉声批评、怒颜谴责。它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违背学生成长的正常规律、拉大不同地区教师的收入差距等方面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被列为教育腐败的第一顽疾。当社会呼声呈排山倒海般的猛烈势头时,涉及教师可能会谨慎收敛一些,可舆论监督稍一偏向,这种现象便又死灰复燃而且火上浇油了。
听县城的一位同仁透露,当今社会,做教师不组织学生补课捞取丰盈的外快,那注定你一辈子受穷并低人一等。大家工作生活在一起,相互比拼、切磋的不再是与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把握水准和自身从教素质的提高完善,谈论的共性话题是你动员了全班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每个月通过这个途径赢得了多少净利润。我想拷问的是,在这些教师的心里,除了教书与钱挂钩这个概念之外,教书育人的角色意识还有几许?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还有几分?难道市场经济已经把教师同化得没有了一丁点儿职业特性了吗?由此推论开去,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最核心因素——教师队伍将会出现怎样的病变,我忧心忡忡。顺便再提一句,以前这股风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刮起,现在它的覆盖范围和波及半径已经扩展到农村中小学呈逐步深入并加剧的态势了。涉足圈内的教师早被其中丰厚的收益动摇了军心而失去了教学发挥与创新的主心骨,更多圈外的教师也心生羡慕而垂涎三尺并挖空心思寻找这一难得的“淘宝”机会。
参与补课的学生,老师另眼相待:给予更多的照顾、施以更多的指导、让学生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没有参与的学生,老师依然“另眼相待”:不闻你的对,不问你的错,你风里来,我雨里去,不要奢想我对你付出几多……这样的对比,一定让所有有心之人心酸心凉心痛。试问,教师实施的这种教育模式,公理何在?公正何在?公平何在?
二、第二职业之风
教书本是教师的天职,本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命历程。换句话讲,教书应是教师的唯一份内职责,应心无旁骛地去完成它。可现实中的异味却很浓,甚至刺鼻。
不用做什么暗访,不用看什么内部统计数字,你在和亲朋好友、业内同事的闲侃、散谈中就能清楚地捕捉到最确切的信息:上至教育部门的各级管理官员,下到学校的校长和普通老师,都在殚精竭虑地搜索着本职工作以外的赚钱项目,一旦盯上,连八匹马也拉不回来,其决心和至诚可谓入木三分。开餐馆、设牌桌、卖服装、炒股票……大家伙儿忙得不亦乐乎!这边倒是忙活并且忙出了程度不一的效益,可学生那边、本职工作那边自然就忙不过来而懈怠了。能敷衍就决不认真,能搪塞就决不较劲,一边收获着雷都打不动的国家工资,一边细数着每天哗啦啦流进腰包的响银,这样的美事实在是再胜意不过,这样的日子就让它无休止地延续。
我尝试着揣摩了一下身处其中的人的心态。在处理本职工作、第二职业的收入和为此消耗的精力的关系上,尔等遵循了一个这样的大致定律:当本职工作收入高于第二职业时,本职工作占据了精力配额中的主要部分;当本职工作与第二职业的收入相当时,它们在人的精力分配上便是平分秋色的格局了;当本职工作的收入低于或明显低于第二职业时,那两者便调换了角色,第二职业摇身变成了本职工作,本职工作退居到二线归入到第二职业的行列中。
教师和教师管理者从事第二职业在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刮得猛烈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内心里有这种渴望,却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平台,所以只好满腹牢骚,哀怨鹊起。
第二职业对教师履职、官员从政的冲击和影响虽不是致命的,但它必然不同程度分散当事人对职业的注意力,让当事人在本职工作和第二职业之间有了轻重的权宜和选择。这样的教师从教,这样的官员施政,那会让教育质量打几折呢?大伙儿都是明白人,自己掐指算算吧!我想至少学生家长不愿把子女交到这样的老师手中去接受培养和锻炼,学生自己也会逐渐意识到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可能将一无所获,最多偶有所获。
三、赌博之风
首先声明一句:我这里提及的赌博,是指赌资偏高,超出一般工薪阶层承受能力的各类赌博性质的活动,它区别于一般性的微略附带赌注的娱乐休闲活动。当前,笔者发现教师日常谈论话题的重心已经产生了战略性的大转移:以前谈论学生管理得失、课堂教学心得、教育前沿信息;现在主要交流个人收入,尤其是工资之外的额外收入。而这额外收入的主要载体就是各种赌博方式的输赢。
双休日过后,大家重聚校园,一碰面,打招呼的语言就直奔主题了:“哥们儿(姐们儿),手气如何?”课余在办公室和其他场合,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得最多的话题可能就是牌局的胜负率、经典牌局的华山论剑。那气氛是绝对的热闹,那热情是绝对的投入,谁都滔滔不绝,谁都可以津津乐道。看到这种场景,我在瞎猜,他们在课堂上还有这种火一样的激情吗?他们在教学业务的研讨上会有如此精妙独到的见解吗?
我敢打包票地估测,现行教师队伍中以赌博为业余时间第一选择的人数不会低于总数的20%,而且这个数字呈长大趋势。这个数字中的一部分已经发展为职业赌徒。他们在教育教学上并没有令人信服的业绩,但他们依靠出色的牌技和居高的胜率在某一个地区却名声大噪。他们的所有业余时间和部分上班时间都消耗在了惊心动魄的牌桌拼杀中。动辄过千上万的输赢额度让他们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劳动所得嗤之以鼻。“一个月才千把块,有时连一把的筹码都不够,何必害得自己像个苦行僧一样呢?”这是他们的经典口头禅。透视这看似戏谑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他们对教育的所有热情都已经丧失殆尽,人在其位,心早已飞了。他们喜欢赌场上的明争暗斗、大起大落,他们厌倦教书生涯的平心静气、循循善诱;他们没有耐性站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而换取劳动所得,他们希望在短、平、快的赌博节奏中一飞冲天,跻身富豪之榜。长久的这种心理积累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导致他们倾家荡产、头破血流也不愿回头。试想,这样的教师会对教书有兴趣吗?
有人反对我的看法,辩驳说人家利用业余时间打牌赌博纯属个人爱好,又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这无可厚非,不值得对其品头论足。确实,如果只停留在赌博的表象上,你根本不会发现其内在的强大影响力。真正意义上的打牌娱乐的确有放松生活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功效,可赌博的输赢额度、时间的持续度和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娱乐能比吗?赌博的通宵达旦是不能放松心情的,赌局中成百上千的输赢数字是不能让参与者保持一颗平常心的。赌海沉浮,起落不定,很少有人能身处其中而坐怀不乱。我实在不敢相信沉溺牌局输赢的教师在教学上的定力和创造力,我也实在不敢相信沉浸牌局对决的教育教学管理者不会马虎了事、敷衍塞责。更为可怕的是,作为育人者,其言行具有扩散性质。师者已经不能身正,还有何资本言其典范作用,这是其一;其二,长期沉溺牌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于本职工作的事不关己心态对教师队伍中其他教师从教思想的冲击是致命的,由此引发的教师群体不作为、不上进、人浮于事现象是教育界程度最深的疼痛,是可以定性为教育界的一种腐败的。
抛开以上三“风”起源于何种“空气对流”不说,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也好,还是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坚守立场也罢,我们都姑且不论,但以上三“风”是教育界的歪风又是为师者的邪气却毋庸置疑。风到之处,难免有意志薄弱的人在心旌一阵摇荡后自然被卷入其中。面对三“风”,我们是坐视其越刮越猛、越吹覆盖的人越多呢?还是立即设置层层坚实有效的挡风墙先缓解其侵袭的迅猛势头,然后再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而让其无缝可钻。恐怕只有选择后者才是上策,才是明智之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教师队伍涣散的人心集聚起来,才能把教师脱缰、失控的精力收束起来,才能给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稳固的师资基础,教育前进不偏航、不离轨的大好格局才有希望实现。
为师者、为师者的管理者们,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