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真善美的催化剂,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方。将音乐恰如其分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能激发课堂活力,启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情感发酵,进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审美品位,完善他们的人格。语文课堂及音乐的融合,能令文章更动人心,令音乐更悦人耳。教学实践中我不断观摩、教研和观察,受到许多优秀老师在这方面的启发,因此在自己的教学上也进行了些许语文教学融合音乐的尝试。
一、音乐先行,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语道:“善于始者,成功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上课伊始,学生还沉浸在课外趣事中,吟唱乐曲或者播放与课文相关音乐,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音乐曲调或古朴、明快,或深沉、庄重,或温婉、大气,或热烈、活泼,或清新、静谧,或诙谐、轻松,总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丰富、绚丽的联想,从而克服语言文字阅读的障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时,我使用《夏日虫鸣》乐曲导入。音乐起,课堂便流动着大自然的气息,极富感染力的乐曲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声声虫鸣入耳,孩子们愿立即前往那神秘、快乐的草虫世界一探究竟。在教学《我敬佩的一个人》习作中,用一曲经典的《西游记》导入,欢快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有些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起来,课堂变得活跃。我顺势邀请学生来描述《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学生们娓娓道来。
二、音乐为布景,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艺术的感染力,必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每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之思,作者之情,蕴藏深刻的道理,学生读来定能有所感悟,内心收获充实。而音乐作为人类唯一共通的语言,对于文本的解读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的音乐往往能把老师难以用语言形容出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令学生窥见文本奥秘,打开心窗,感受并感动着。
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从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在课件中我出示课文夜景图,道:“我们一起飞上蓝天吧!蓝天中有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我们可以一起坐在这月亮船上愉快地歌唱。”播放儿歌《小小的船》,明快的旋律响起,孩子们的情绪受到感染,投入到文本中,感受夜空的美,读出夜空的美,表达夜空的美。又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无法深刻理解诗人远离故土,长期漂泊异乡的愁思。我以古箏曲《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音乐,再配上几声刺耳的乌鸦啼声及一记记山寺的钟声,将学生带到那个落满寒霜、凄冷孤寂的夜晚。音乐的出现填补了学生未曾经历的空白,乐曲声中他们与诗人张继同呼吸、共思念,体味作者浓浓的愁思。
三、音乐结尾,升华情感
一堂好课“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铃声响不代表一堂课就此画上了圆满句点。结尾处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手段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文学的意境在音乐中得到升华。
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中,当学生疏通完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瘦弱、贫穷、勤劳的这一形象时,教师播放耿为华演唱的《母亲》这首歌曲,学生边听音乐,边回想母亲的形象。很自然他们将文中的母亲,歌曲中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联系起来,回想起母亲平日的辛劳和细心的照顾,在音乐的渲染中感动了。在这时,我看出了孩子们已经真正地理解了父母之爱,倡议今后在生活中要回报父母爱,表达对父母的爱,将情感落到行动上。再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后,学生理解了诗人龚自珍虽然辞官离京却不甘消沉,未来将继续牵挂国家大事,有机会必当再为国效力的胸怀和抱负。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翻开历史长卷,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危难奋不顾身。课堂结尾我和学生一起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真英雄》片段。节目组对歌曲《真英雄》加以改编,将杨炯《从军行》的歌词完全融入歌曲中。张卫健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警黄金部队国防生深情演唱,给英雄重新定义。古时书生携笔从戎、沙场征战,今时这些准战士不畏艰辛、报效祖国都体现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强烈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下决心成为能报效国家的人,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成为有胸怀有大爱的人,情感得到升华。
四、音乐诠释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音乐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同样源自于生活,有着共同的审美特性。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审美特征,透过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社会美、自然美、情感美。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诠释美、延伸美,提升审美品位。
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是一篇语言细腻的抒情散文,作者用严谨、诗化的语言展现了桂林山水独特靓丽的风景。孩子们没有亲眼见证过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我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摄影师拍摄的桂林山水的图片,并搭配笛子演奏的《姑苏行》。学生在音画组合的视听盛宴中仿佛正乘坐竹筏小舟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对这一片山水的深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了音乐的加入,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美,人文美、人性美、崇高美、清幽美等不同类型的美也能自然而然地投射到每个学生的心中,直达学生的心底,让他们受到熏陶和渐染,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把音乐元素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语文学习在自在的氛围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领悟、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极致之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今后要学习音乐欣赏的知识,提升音乐欣赏的水平,把握好使用音乐的分寸,让语文课堂中音乐的运用更加严谨、自然和科学。
一、音乐先行,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语道:“善于始者,成功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上课伊始,学生还沉浸在课外趣事中,吟唱乐曲或者播放与课文相关音乐,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音乐曲调或古朴、明快,或深沉、庄重,或温婉、大气,或热烈、活泼,或清新、静谧,或诙谐、轻松,总能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丰富、绚丽的联想,从而克服语言文字阅读的障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时,我使用《夏日虫鸣》乐曲导入。音乐起,课堂便流动着大自然的气息,极富感染力的乐曲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声声虫鸣入耳,孩子们愿立即前往那神秘、快乐的草虫世界一探究竟。在教学《我敬佩的一个人》习作中,用一曲经典的《西游记》导入,欢快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有些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起来,课堂变得活跃。我顺势邀请学生来描述《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学生们娓娓道来。
二、音乐为布景,促进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艺术的感染力,必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作为人文性学科,每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之思,作者之情,蕴藏深刻的道理,学生读来定能有所感悟,内心收获充实。而音乐作为人类唯一共通的语言,对于文本的解读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的音乐往往能把老师难以用语言形容出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令学生窥见文本奥秘,打开心窗,感受并感动着。
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从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在课件中我出示课文夜景图,道:“我们一起飞上蓝天吧!蓝天中有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我们可以一起坐在这月亮船上愉快地歌唱。”播放儿歌《小小的船》,明快的旋律响起,孩子们的情绪受到感染,投入到文本中,感受夜空的美,读出夜空的美,表达夜空的美。又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无法深刻理解诗人远离故土,长期漂泊异乡的愁思。我以古箏曲《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音乐,再配上几声刺耳的乌鸦啼声及一记记山寺的钟声,将学生带到那个落满寒霜、凄冷孤寂的夜晚。音乐的出现填补了学生未曾经历的空白,乐曲声中他们与诗人张继同呼吸、共思念,体味作者浓浓的愁思。
三、音乐结尾,升华情感
一堂好课“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铃声响不代表一堂课就此画上了圆满句点。结尾处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手段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文学的意境在音乐中得到升华。
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中,当学生疏通完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体会母亲瘦弱、贫穷、勤劳的这一形象时,教师播放耿为华演唱的《母亲》这首歌曲,学生边听音乐,边回想母亲的形象。很自然他们将文中的母亲,歌曲中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联系起来,回想起母亲平日的辛劳和细心的照顾,在音乐的渲染中感动了。在这时,我看出了孩子们已经真正地理解了父母之爱,倡议今后在生活中要回报父母爱,表达对父母的爱,将情感落到行动上。再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后,学生理解了诗人龚自珍虽然辞官离京却不甘消沉,未来将继续牵挂国家大事,有机会必当再为国效力的胸怀和抱负。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翻开历史长卷,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危难奋不顾身。课堂结尾我和学生一起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真英雄》片段。节目组对歌曲《真英雄》加以改编,将杨炯《从军行》的歌词完全融入歌曲中。张卫健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警黄金部队国防生深情演唱,给英雄重新定义。古时书生携笔从戎、沙场征战,今时这些准战士不畏艰辛、报效祖国都体现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强烈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下决心成为能报效国家的人,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成为有胸怀有大爱的人,情感得到升华。
四、音乐诠释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音乐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同样源自于生活,有着共同的审美特性。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审美特征,透过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社会美、自然美、情感美。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诠释美、延伸美,提升审美品位。
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是一篇语言细腻的抒情散文,作者用严谨、诗化的语言展现了桂林山水独特靓丽的风景。孩子们没有亲眼见证过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我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摄影师拍摄的桂林山水的图片,并搭配笛子演奏的《姑苏行》。学生在音画组合的视听盛宴中仿佛正乘坐竹筏小舟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对这一片山水的深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了音乐的加入,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美,人文美、人性美、崇高美、清幽美等不同类型的美也能自然而然地投射到每个学生的心中,直达学生的心底,让他们受到熏陶和渐染,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把音乐元素引入小学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语文学习在自在的氛围中得到升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领悟、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极致之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今后要学习音乐欣赏的知识,提升音乐欣赏的水平,把握好使用音乐的分寸,让语文课堂中音乐的运用更加严谨、自然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