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福其人
出生于公元前612-630年之间的萨福是古希腊文明为人类捧出的一轮明月。她作为仅有的几位上古时期的女诗人的名声绝不逊色于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男性诗人,并且被视作女性主义写作的奠基者。
据说萨福出身自一个贵族世家,小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尽了富足奢华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卷入一桩反对执政王执政的逆案,而在青春年少之时被放逐西西里岛。在流寓期间她得以与一富裕的西西里男子完婚,还生有一个女儿,名叫克莱伊丝。只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之后她的丈夫便一命呜呼。当她离开西西里这块伤心地,身边只剩下他留给她的财富和女儿,以及可供吟哦的忧愁。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萨福的诗歌创作恰恰始于她生活在西西里的最后几年。此时的她平静、孤独,却于平静、孤独中传扬着诗名。
数年过去,萨福终于结束了这段辛酸的流亡日子。带着闻名整个希腊的女诗人的桂冠,回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勒斯波斯岛。出于对她声名的仰慕,爱琴海沿岸的贵族世家纷纷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她的门下,希望她能教导她们诗歌、七弦琴、服饰与美容的艺术。一时间,萨福的身边汇聚了来自希腊各地的妙龄少女。她们整日吟诗作对、弹琴唱歌,过着简单而富有诗意的生活。萨福也凭借着她的诗才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迷人篇章。
可是,由于缺乏史料,面对着萨福一生这最为华彩的一页,我们却只能靠着学者们的猜测来弥补空白。而无法将数千年来环绕萨福的一个最大争议进行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关于萨福和她的女弟子除去师生感情之外有没有爱慕之情的悬疑。
若是依据萨福留给我们的唯一凭据——也即那些模棱两可的残诗,似乎不足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虽然其中透露过某种针对女子的爱慕和针对男子的忌妒,但都不是明示,仅仅是一种暗指。且由于萨福诗作的残缺,它的翻译者往往需要填补上诗句中棘手的缺漏,使诗章看起来更加完整与意思明了。这只能是让萨福的原意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无从揣测。
若是依据数千年来文人学者的推想,萨福的经历又会变得充满戏剧化的色彩,从而丧失掉生活的实感。他们有的坚信萨福是爱女子的,如同她在诗里唱的:“我对你们,美丽的人儿,永不会变心。”其余的像维拉莫卫茨、缪勒等,就认为萨福仅仅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女弟子的友爱之情,并没有令她蒙上不名誉的同性恋污点的倾向。而后世的诗人们呢,则基本不注重传说的可信度。他们利用这些越传越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编织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萨福形象,来寄托胸中的感怀。
因此想要在对萨福情爱纠葛的研究中,得出绝对的真相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只能顺着另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去探寻萨福那湮没在传说中的后半生。或许,我们可以放弃对当时状况的寻求,转而在每个人不同的萨福印象中去寻找属于每个时代的真实,属于每个人的真实。
首先,公元10世纪完成编撰的《苏伊达词典》中说:“她有三个伴侣,阿狄斯、特里斯芭和美加拉。她们之间不纯洁的友谊,使萨福得到一个恶名。”另据考古文本(正是因为它的出土,才使今天的读者能够有幸读到萨福的几卷残诗,)中记载:“人称她行为不检,是爱女性的。”虽然这些描述并不具备权威性,因为即使是芦纸文本,它最初的抄录时间距离萨福生活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800年以上。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猜测和可疑的传言当做是一架桥梁,那么我们触及到的将会是萨福一生中的另一个重大疑点,它决定性地连接着她的死亡。
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薄伽丘在他为萨福撰写的小传中写道:“她在诗艺中得到幸福,一如她在爱情中遭受不幸。”这里提及的爱情中的不幸,并非她与女弟子分别时遭遇的痛苦。而是源于萨福去世两三百年后开始盛传的一个流言,说她在那之后爱上了一位名叫法翁的男子。他是一个出没风波的渔夫,年轻而英俊,在画家们的笔下他的形象总是孔武有力且富于男子气概。传说他对萨福表现的热情和苦苦相恋,始终以冷漠和忽视来对待。又一说萨福与他曾一度坠入爱河,却因为他的朝三暮四、居无定所而成为弃妇。如同奥维德在《萨福致法翁》中歌咏的:“现在倒好——你爱上了西西里的新欢——勒斯波斯对我算得了什么?但愿我是西西里岛的女子!”
至此我们逼近了萨福生命的终点,不论前述的两种说法哪一种为真,萨福都没能捕获法翁的心。身在勒斯波斯岛上的她面对的只有孤独和失落。她既渴望摆脱这份无从寄托的爱,又沉溺于对法翁的思念无法自拔。她仿佛正因着她过去畸形的爱而受到男性的惩罚,又仿佛她这份不同以往的爱引来了女情人的诅咒,她决绝地背弃了她们,最终也落得一个遭背叛的下场。
不管怎样,当思念和绝望同时达到了她难于承受的高度,萨福选择了用死亡来了结这一切的缘分与纠缠。她那纵身卢卡斯的悬崖的一跳,既终结了她55年的人生,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永恒的传奇。当时的人们认为从卢卡斯的悬崖跳海可以治愈无望的爱情,如果能够侥幸不死,跳海者也就摆脱了那份爱。宛如太阳从海面降下,第二天重又升起,绝望的人也会在坠海后得到她盼望的新生。
事实又如何呢?尽管萨福的肉体随着拍岸的浪花消弭于无形,但是她的精神却在经历了一个个漫漫长夜后化作一颗耀眼的晨星引领着文明继续前行。
萨福的诗
提到萨福就无法避开她的诗。作为一位以哀婉的抒情诗著称的诗人,之所以去了解她的经历,目的就在于能更好地体会诗中的寓意。
在萨福生活的两千六百年前,诗歌的流布凭借的是口耳相传,文字在当时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大多数的人,很可能包括萨福在内都不能自如地运用希腊文。但是靠着对音节和韵律的熟练掌握与天生的诗感,她仍然创造了卓越的诗歌艺术。拨动起诗琴冰冷的七弦,就像唐宋五代的词人一般,她和着清幽灵动的琴声,吟唱出了一首首婉转动人的佳作。
可惜的是今天我们能读到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一首基本完整,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有的甚至读不出当年萨福想要表达的含意。想来曾有九卷之多的萨福诗作如今仅剩得一鳞半爪,免不了让人扼腕痛惜。根据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的研究,诗简散轶的原因恐怕是由于中世纪基督教狂热信徒对异端邪说的清剿。他们的一炬火焰,倾刻间便将萨福凄婉的浅吟低唱烧成了一堆灰烬。
往者不可谏,如今我们不必再去评说古人的是非。虽然所余甚少,但是仅剩的萨福诗歌仍然可以使今天的读者与之神交。记得和萨福同时的希腊先哲梭伦在听到侄子吟诵她的诗歌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学会了它,就可以死而无憾了。”薄伽丘也曾有言:“因为她的热情,她达到了诗艺的巅峰。”即使这一辈古人读到的比今人远为不止,却阻止不了渴求的眼睛在断简残章中寻找诗人曾经的感情波澜和精湛诗艺。
把萨福常用的四行一段,尾句简短有力的诗歌体例称作“萨福体”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自古以来仿效这种结构作诗的文人墨客就不在少数。但是更多的文艺家却是采用象征,或是纯粹诗的手法来解构与重塑萨福。种种后现代的阐释手法,加之在萨福这样时代特性较弱的诗人身上,显得相得益彰。她既古老,又现代,不断地从后人手中接过一件又一件言语的外衣。仿佛神化了的萨福和她的诗歌,只不过是诗人手中的陶泥,任凭每个人塞进自己观念的模子。
说回到普通读者身上,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萨福的诗歌也会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投下不同的倒影。因为这些诗作充满了歧意性和诱惑力。它们悠扬婉转,用词精准。气象万千的诗句在同一个段落里显示出和谐与张力,段与段之间互为呼应,形成一个个完美的整体。像是一首和弦优美的乐曲,完整中依然体现出立意的推进,追求表现力度的同时又如泉水般灵动。丝毫没有当时流行的叙事诗的那种滞重与史诗感,而是着眼于剖白内心深处的感受,去表达那份对世间万物、众神的爱与希冀。也就是说,她的诗歌代表的是一种冲破桎梏的情感的力量,一份满溢的,像涌动的春水般的爱意。
最后,我将用萨福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一刹那,我已经
不能言语
舌头断裂,血管里奔流着
细小的火焰
黑暗蒙住了我的双眼,
耳鼓狂敲
冷汗涔涔而下
我颤栗,脸色比春草惨绿
我虽生犹死,至少在我看来——
死亡正在步步紧逼
但我必须忍受
因为□□□
既然贫无所有□□□
注:本文所采用的部分译文与萨福诗歌均摘自田晓菲编译的《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引诗中“□”为残字。
题图:《萨福与法翁》雅各-路易·大卫(法)作于1809年。
出生于公元前612-630年之间的萨福是古希腊文明为人类捧出的一轮明月。她作为仅有的几位上古时期的女诗人的名声绝不逊色于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男性诗人,并且被视作女性主义写作的奠基者。
据说萨福出身自一个贵族世家,小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尽了富足奢华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卷入一桩反对执政王执政的逆案,而在青春年少之时被放逐西西里岛。在流寓期间她得以与一富裕的西西里男子完婚,还生有一个女儿,名叫克莱伊丝。只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之后她的丈夫便一命呜呼。当她离开西西里这块伤心地,身边只剩下他留给她的财富和女儿,以及可供吟哦的忧愁。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萨福的诗歌创作恰恰始于她生活在西西里的最后几年。此时的她平静、孤独,却于平静、孤独中传扬着诗名。
数年过去,萨福终于结束了这段辛酸的流亡日子。带着闻名整个希腊的女诗人的桂冠,回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勒斯波斯岛。出于对她声名的仰慕,爱琴海沿岸的贵族世家纷纷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她的门下,希望她能教导她们诗歌、七弦琴、服饰与美容的艺术。一时间,萨福的身边汇聚了来自希腊各地的妙龄少女。她们整日吟诗作对、弹琴唱歌,过着简单而富有诗意的生活。萨福也凭借着她的诗才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迷人篇章。
可是,由于缺乏史料,面对着萨福一生这最为华彩的一页,我们却只能靠着学者们的猜测来弥补空白。而无法将数千年来环绕萨福的一个最大争议进行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关于萨福和她的女弟子除去师生感情之外有没有爱慕之情的悬疑。
若是依据萨福留给我们的唯一凭据——也即那些模棱两可的残诗,似乎不足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虽然其中透露过某种针对女子的爱慕和针对男子的忌妒,但都不是明示,仅仅是一种暗指。且由于萨福诗作的残缺,它的翻译者往往需要填补上诗句中棘手的缺漏,使诗章看起来更加完整与意思明了。这只能是让萨福的原意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无从揣测。
若是依据数千年来文人学者的推想,萨福的经历又会变得充满戏剧化的色彩,从而丧失掉生活的实感。他们有的坚信萨福是爱女子的,如同她在诗里唱的:“我对你们,美丽的人儿,永不会变心。”其余的像维拉莫卫茨、缪勒等,就认为萨福仅仅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对女弟子的友爱之情,并没有令她蒙上不名誉的同性恋污点的倾向。而后世的诗人们呢,则基本不注重传说的可信度。他们利用这些越传越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编织出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萨福形象,来寄托胸中的感怀。
因此想要在对萨福情爱纠葛的研究中,得出绝对的真相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只能顺着另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去探寻萨福那湮没在传说中的后半生。或许,我们可以放弃对当时状况的寻求,转而在每个人不同的萨福印象中去寻找属于每个时代的真实,属于每个人的真实。
首先,公元10世纪完成编撰的《苏伊达词典》中说:“她有三个伴侣,阿狄斯、特里斯芭和美加拉。她们之间不纯洁的友谊,使萨福得到一个恶名。”另据考古文本(正是因为它的出土,才使今天的读者能够有幸读到萨福的几卷残诗,)中记载:“人称她行为不检,是爱女性的。”虽然这些描述并不具备权威性,因为即使是芦纸文本,它最初的抄录时间距离萨福生活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800年以上。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猜测和可疑的传言当做是一架桥梁,那么我们触及到的将会是萨福一生中的另一个重大疑点,它决定性地连接着她的死亡。
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薄伽丘在他为萨福撰写的小传中写道:“她在诗艺中得到幸福,一如她在爱情中遭受不幸。”这里提及的爱情中的不幸,并非她与女弟子分别时遭遇的痛苦。而是源于萨福去世两三百年后开始盛传的一个流言,说她在那之后爱上了一位名叫法翁的男子。他是一个出没风波的渔夫,年轻而英俊,在画家们的笔下他的形象总是孔武有力且富于男子气概。传说他对萨福表现的热情和苦苦相恋,始终以冷漠和忽视来对待。又一说萨福与他曾一度坠入爱河,却因为他的朝三暮四、居无定所而成为弃妇。如同奥维德在《萨福致法翁》中歌咏的:“现在倒好——你爱上了西西里的新欢——勒斯波斯对我算得了什么?但愿我是西西里岛的女子!”
至此我们逼近了萨福生命的终点,不论前述的两种说法哪一种为真,萨福都没能捕获法翁的心。身在勒斯波斯岛上的她面对的只有孤独和失落。她既渴望摆脱这份无从寄托的爱,又沉溺于对法翁的思念无法自拔。她仿佛正因着她过去畸形的爱而受到男性的惩罚,又仿佛她这份不同以往的爱引来了女情人的诅咒,她决绝地背弃了她们,最终也落得一个遭背叛的下场。
不管怎样,当思念和绝望同时达到了她难于承受的高度,萨福选择了用死亡来了结这一切的缘分与纠缠。她那纵身卢卡斯的悬崖的一跳,既终结了她55年的人生,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段永恒的传奇。当时的人们认为从卢卡斯的悬崖跳海可以治愈无望的爱情,如果能够侥幸不死,跳海者也就摆脱了那份爱。宛如太阳从海面降下,第二天重又升起,绝望的人也会在坠海后得到她盼望的新生。
事实又如何呢?尽管萨福的肉体随着拍岸的浪花消弭于无形,但是她的精神却在经历了一个个漫漫长夜后化作一颗耀眼的晨星引领着文明继续前行。
萨福的诗
提到萨福就无法避开她的诗。作为一位以哀婉的抒情诗著称的诗人,之所以去了解她的经历,目的就在于能更好地体会诗中的寓意。
在萨福生活的两千六百年前,诗歌的流布凭借的是口耳相传,文字在当时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辅助。大多数的人,很可能包括萨福在内都不能自如地运用希腊文。但是靠着对音节和韵律的熟练掌握与天生的诗感,她仍然创造了卓越的诗歌艺术。拨动起诗琴冰冷的七弦,就像唐宋五代的词人一般,她和着清幽灵动的琴声,吟唱出了一首首婉转动人的佳作。
可惜的是今天我们能读到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一首基本完整,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有的甚至读不出当年萨福想要表达的含意。想来曾有九卷之多的萨福诗作如今仅剩得一鳞半爪,免不了让人扼腕痛惜。根据文艺复兴时期学者的研究,诗简散轶的原因恐怕是由于中世纪基督教狂热信徒对异端邪说的清剿。他们的一炬火焰,倾刻间便将萨福凄婉的浅吟低唱烧成了一堆灰烬。
往者不可谏,如今我们不必再去评说古人的是非。虽然所余甚少,但是仅剩的萨福诗歌仍然可以使今天的读者与之神交。记得和萨福同时的希腊先哲梭伦在听到侄子吟诵她的诗歌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学会了它,就可以死而无憾了。”薄伽丘也曾有言:“因为她的热情,她达到了诗艺的巅峰。”即使这一辈古人读到的比今人远为不止,却阻止不了渴求的眼睛在断简残章中寻找诗人曾经的感情波澜和精湛诗艺。
把萨福常用的四行一段,尾句简短有力的诗歌体例称作“萨福体”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自古以来仿效这种结构作诗的文人墨客就不在少数。但是更多的文艺家却是采用象征,或是纯粹诗的手法来解构与重塑萨福。种种后现代的阐释手法,加之在萨福这样时代特性较弱的诗人身上,显得相得益彰。她既古老,又现代,不断地从后人手中接过一件又一件言语的外衣。仿佛神化了的萨福和她的诗歌,只不过是诗人手中的陶泥,任凭每个人塞进自己观念的模子。
说回到普通读者身上,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萨福的诗歌也会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投下不同的倒影。因为这些诗作充满了歧意性和诱惑力。它们悠扬婉转,用词精准。气象万千的诗句在同一个段落里显示出和谐与张力,段与段之间互为呼应,形成一个个完美的整体。像是一首和弦优美的乐曲,完整中依然体现出立意的推进,追求表现力度的同时又如泉水般灵动。丝毫没有当时流行的叙事诗的那种滞重与史诗感,而是着眼于剖白内心深处的感受,去表达那份对世间万物、众神的爱与希冀。也就是说,她的诗歌代表的是一种冲破桎梏的情感的力量,一份满溢的,像涌动的春水般的爱意。
最后,我将用萨福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束: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一刹那,我已经
不能言语
舌头断裂,血管里奔流着
细小的火焰
黑暗蒙住了我的双眼,
耳鼓狂敲
冷汗涔涔而下
我颤栗,脸色比春草惨绿
我虽生犹死,至少在我看来——
死亡正在步步紧逼
但我必须忍受
因为□□□
既然贫无所有□□□
注:本文所采用的部分译文与萨福诗歌均摘自田晓菲编译的《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引诗中“□”为残字。
题图:《萨福与法翁》雅各-路易·大卫(法)作于18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