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阵之地下隐秘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的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离伦敦西南大约120千米一个叫作埃姆斯伯里的地方,是英国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那里几十块巨石围成一个巨石阵,每块巨石高达四五米,重达50 吨左右,它们在一马平川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已经傲然矗立了几千年。
  巨石阵建造的原因和方法在考古界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古人建立巨石阵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什么要建在那个特定的山丘处?
  最近,考古学家称,他们已经解开了史前巨石阵的一些不解之谜。
  我们走在当年巨石刚从埃文河里拖上来的那条运石古道上,几个世纪以来,这条古道一直是通往巨石阵的一条大道,但如今能显示它曾经存在的,只是高高草丛、间或露出来的几处凹地。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天上飘浮着快速移动的云朵,我们穿过点缀着灯芯草和雏菊,还有一群群牛羊的田野,如果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前面不远处的巨石碑遗址,我们这群人和其他徒步旅行者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
  曾经的古道似乎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文斯·加夫尼沿着几乎已经隐匿不见的当年古道的遗迹兴致勃勃地向前走去,些许的蛛丝马迹在他眼里却好似跑道上明亮的灯光。这位56岁、个子不高、却生气勃勃的考古学家来自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斯尔。对于这片屹立着世界闻名的巨石碑的土地,他比任何人都更为熟悉,他几乎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呼吸着这片旷野里的空气,经常连续几个小时研究着。为勘察隐藏在巨石阵地下的秘密,多年来他始终兴趣不减。伫立眺望出现在视线中的巨石阵,这片遗迹给他带来的惊奇感始终如新。
  巨石阵隐藏景观研究项目
  加夫尼最新的“巨石阵隐藏景观项目”研究,是他和奥地利考古学家沃尔夫冈·纽鲍尔的一个四年合作研究项目,他们首次对巨石阵周边10平方千米范围的地下进行了详尽的勘察,勘察结果十分惊人。研究人员发现了被埋在地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巨石碑、古墓、沟渠残段和坑凹,这些遗迹都是以前未知的,它们的发现表明,巨石阵周围古代人们的活动规模远远超过了我们之前的猜测。
  加夫尼揣测,“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巨石阵居中,周围一片环形区域是一般人不可擅入的特殊地方,只有少数人才可以获准进入,也许有牧师和当时的一些大人物,他们在里面可能会做些非常神秘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而我们并不真正知道围绕着巨石阵周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事实就是这样。”
  巨石阵周围地底下的新发现是地球物理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现场辛劳工作的成果,并没有掘动过地上一锹土,他们挥动着磁力检测装置,用地面穿透雷达扫描地面,检测地表下几米处的结构和史前遗迹。但加夫尼对他们工作的价值毫不疑问。“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下景观之一,这次勘察活动让我们对该地区的整体景观有了完全不同的新的认识。一切可能都不再相同。”他说。
  考古研究中所有的喜悦和挫折,在巨石阵的考察中都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即使是最心不在焉的参观者,也都能意识到巨石碑的重要意义。那些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中间盆地上屹立着的巨大石碑,见证了无数的岁月,但却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它们是几千年前什么人的精心设计?或者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存留至今如蛛丝马迹样的线索,远远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每项考古研究总会产生更多的疑问,并有更多的理论来对这些疑问进行推测和测试。正因为此,我们对过去历史的无知将一点点缩小,但我们所知道的与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相比之下总是相形见绌。
  吸引人们的问题与真相
  一个大问题是:巨石阵当年是一座寺庙、议事场所呢?还是一片墓地或疗病场所呢?我们无法确定。但我们知道,当时的人们死后被埋在了这里,而且巨石阵的排列布局方式体现了极为重要的天文学上的意义。我们还通过附近发现的动物骨骼的化学成分,以及通过对巨石来源的分析,知道几千年以来,人们从各地跋涉几百千米,来到这里瞻仰巨石阵。但我们同样无法确定这是为什么?
  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近五千年前,平均重达4 至 8吨的巨大蓝石,是如何从274千米之外的威尔士西部运达巨石阵现场的?是走陆路运来的,还是走海路运来的呢?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没有人能提出一个无懈可击的理论。伦敦大学的迈克·皮尔逊有一个新的想法,他认为古代的人们可能是利用巨大的滚木和几十个人一起发力,将沉重的青石运送到现场的。但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我们无法肯定和确定。
  巨石阵真相的扑朔迷离一直吸引着人们,引发更多人想要发掘真相的好奇心。1620年,白金汉公爵带领他的手下在巨石碑的中心地带开始挖掘,虽然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那里有史前时代形成的坑。在发掘中,白金汉的人发现了牛和其他野兽的头骨,还有大量“焚烧过的煤和炭”,却并没有他们想象而渴望发现的宝藏。19世纪时,对史前巨石碑遗迹和古墓的挖掘是受当时乡绅阶层欢迎的一种消遣活动。
  与过去相比,在对巨石阵的研究中,随着先进的考古新技术的诞生,对遗迹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小。1952年,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拉德·利比利用新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技术,对从一个坑内找到的木炭进行了年代测定,断定巨石阵建立的年代为公元前1848年,上下误差不超过275年。自那以后,这个推断日期被多次推翻并重新推断。普遍的观点认为,这里竖立第一个巨石碑的年代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但此后巨石阵工程一直进行了一千多年,在巨石阵完全竖立起来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就开始在这里进行仪式活动。
  新技术勘察巨石阵地下
  2003年,伦敦大学的帕克·皮尔森独自进行了调查,调查目标主要集中在杜灵顿墙和埃文河附近的居民定居点。根据他发现的茅舍小屋、工具和动物骨骼,他得出的结论认为,可能是住在杜灵顿墙附近的工匠们建造了巨石阵。根据之后在巨石阵附近挖掘出来的人类遗骸的分析,他猜测这里远非只是一个举行日常宗教活动的场所,巨石阵还是埋葬死者的墓地。
  巨石阵隐藏景观项目的研究不同于之前所做的一切。加夫尼和他的团队对数据资料的兴趣大于理论推测,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将重点放在3米深地下完整景观的三维图像摄制工作中。“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巨石碑的知识,用数据资料体现出来。”加夫尼说道。   加夫尼的弟弟克里斯·加夫尼是这种新方法的提议者之一。兄弟俩的祖父是纽卡斯尔一位对考古学感兴趣的教师,他曾带着聪明的孙子参观英国不列颠岛上有名的古长城遗迹哈德良长城,这是罗马帝国建立的北部防御屏障。所以不奇怪的是,文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考古学家,而他的弟弟克里斯成为了大学的一名地球物理学家。
  加夫尼兄弟对新技术的兴趣导致他们最早将GPS导航磁力计系统用在了考古研究中,磁力计的传感器可让地球物理学家根据地下磁场的变化,看到地下的历史建筑遗迹,以及古代沟壕挖掘的遗迹。GPS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定位,误差不超过1厘米。加夫尼认为,巨石阵研究者需要一个巨大的雷达磁力仪和雷达,以有助于对巨石阵进行完整的现场勘察。“我们不知道那里有什么,所以对于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会有许多不同的假设。”
  大约在同一时间,沃尔夫冈·纽鲍尔的考古学家,希望能在全欧洲推广用GPS磁力计和探地雷达进行大规模考古。纽鲍尔的团队还开发了可在一天内处理40兆至50兆原始数据的软件,这样研究人员在仪器有所发现之后,不必再等待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才能看到结果。磁力仪和雷达一天内的勘察范围可覆盖2000多平方米地区,并几乎瞬间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探察到的信息。
  巨石阵也正是纽鲍尔想要用这些仪器进行扫描的地区之一。2009年春天,他联系了文斯·加夫尼。几个月后,他们开始了对巨石阵的联合勘察活动。
  加夫尼回忆道,第一天来现场,“就像来了一个地球物理考察团”,迤逦而行的车队,带着地面穿透雷达和磁力仪传感器等精密仪器,行走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第二天这些仪器就投入了工作,现场考察工作日达120天,历时4年。”加夫尼说道。
  巨石阵地下隐秘新线索
  伯明翰大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有一个巨大触摸屏,上面显示出新绘制的巨石阵全景图,加夫尼站在前面讲解着巨石阵的一些主要地景。
  巨石阵本身在人们所熟悉的一个圆形圈子里,北面是一条从东到西近3千米的细长沟渠,叫作科萨斯的大壕沟堤。18世纪古文物研究者威廉·斯蒂克利将它起名为科萨斯,因为它看起来很像古罗马的赛马场。它的建成比巨石阵中最早竖立巨石碑的时间还要早几百年。加夫尼还指出,巨石阵的长冢古墓——埋葬着许多人类骸骨的山岳,就在大壕沟堤的南面。
  地图上散布的一些没有注明名称的黑色斑点是一些新的发现,包括超过15个可能是新的或人们所知甚少的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加夫尼强调了它们存在的可能性,但要确认还需要进行发掘——“要用铲子来证明”——才能真正发现那里究竟有什么。
  在这一系列的新发现的证据面前,他似乎无法决定先从哪里开始,就像一个站在圣诞树下的孩子,不知道先拿什么才好。“这些都是较小的石碑,”他指着触摸屏上的一片黑点密集区,“这里是一条沟,可以从这里开始,对于这些东西我们目前还一无所知。”加夫尼说道。大壕沟堤一直被认为是 “通往巨石阵北面的巨大屏障”,没人知道当时人们为什么建造了这条从东到西的沟渠,考古学家认为它可能与太阳在天上通过的路线有关。
  隐藏景观项目的仪器已经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首先,他们在沟里发现了一些豁口,特别是北面一个非常大的缺口,可以让人进出这个大壕沟堤。加夫尼开始想到,这个从东到西的遗迹并不仅仅代表了太阳的运行路线,而且可能还通过其中的豁口引导人们从北向南行去。
  加夫尼指出更大的一个发现,是科萨斯东端一个直径约4.5米的大坑,今天它被埋在了地表下至少1米的地方。考虑到挖这么一个大坑所要付出的大量人力,这样的大坑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用处——比如掩埋垃圾。考古学家认为,它可能具有某种仪式上的意义,是“某种标志物”。更重要的是,如果在这个大坑和巨石阵的踏脚石之间画一条直线,正好与古道的最后一段和夏至日太阳的运行路线在同一条线上。加夫尼认为,“这应该与太阳的运行路线有关。”
  加夫尼用手在地图上进行示范,在一年里白天最长的一天,这些坑如何与标志日出和日落的巨石阵形成一个三角形。有意思的是,从巨石阵可以看到代表“日出”的坑,但代表“日落”的坑坐落在山脊后面,只有在那里升起烟火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到它。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这些坑被发掘出来后才能证明这些。巨石阵地下遗迹的这些发现使我们对巨石阵的意义有了更重要的理解:巨石阵可能拥有“天文历法”上的意义,如光明与黑暗,日出与日落,白天与黑夜。
  帕克·皮尔森对于巨石阵新的发现持谨慎态度,他说,“在证据发掘出来之前,我们不知道会发现什么。不寻常的新遗迹已经呼之欲出,我们要好好地思考一下,它们究竟会是什么?年代有多久?代表了什么重要意义?”
  他说可以肯定的是,从隐藏景观项目中获得的数据资料支持了多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这片地景上,我们有了很多与夏至日太阳运行路线成直线的地面景观,他补充道:“这是有史以来最奇妙的东西,破解其中的奥秘可能需要很多年时间。”
  阳光穿过飘浮着的白云投下地面,加夫尼和我走在离巨石阵280米左右的古道上,远处连绵的古墓在阳光下像猫眼石一样闪烁着。他承认,尽管有的考古预测会有可能失误,最后可能会证明“我们错了”,但他相信,他们的研究至少可以对巨石阵的用途产生一种新的解释。
  我们沿坡走下,穿过田野,加夫尼不时停下来指着那些埋葬着“杰出死者”的山丘。他还指出,古道不是埃文河与巨石阵之间的一条直线,而是引导游客沿着夏至日太阳升起运行的那条线,带到巨石阵中。
  他想象自己是一位青铜时代来巨石阵瞻仰的游客,“它将给你带来震撼,非常的震撼。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下面的一个山谷,叫作巨石阵底,离上面的巨石阵只有90米,然后,我们发现它们消失了……看!”他惊奇道。
  此时,你的脑海里可能仍然在想象着那个由巨石围起来的同心圆,屹立在一片荒凉的开阔地景上的巨石碑,方圆数里之外都可以看到,但是现在,我们只离开了100米远,它们却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
  我们站在一片田野里,凝视着几头懒洋洋的奶牛,尽情享受着这一刻奇异的感觉。然后我们开始上坡,巨石阵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
其他文献
一生创作了将近500首乐曲,其体裁之广泛令人惊叹,有抒情的浪漫曲、奔放的吉卜赛歌曲、爱国的战歌、重唱曲、合唱曲、芭蕾舞剧、歌剧和戏剧音乐等等。他的浪漫曲《夜莺》以其迷人的旋律倾倒了世界各国无数听众。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自己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第三幕中的配乐就是采用《夜莺》的乐曲。这位作曲家就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阿里亚比耶夫。但这样一位蜚声世界乐坛、为世人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作曲家,其
不久前,美国普渡大学科学家研发了一种使用黄金纳米微粒探测乳腺癌的技术。这一技术再加上其他类似研究结果,将有可能大大改变乳腺癌的检测。  这项技术的原理是辨识发现于癌细胞外面的蛋白质。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在其表面各有不同的蛋白质,它们被科学家作为癌症的独特标记物。纳米棒(形状像短棒的纳米微粒)使用特殊抗体来捕捉乳腺癌或其他癌症的蛋白质标记物。当纳米棒与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结合后,科学家检测纳米棒散射光线的
在战争的阴霾下,似乎一切残忍和暴力都成为勇气与正义的化身,在所谓的冠冕堂皇的外衣包裹下,希特勒纳粹丧失了最原始的人性与良知。反映这一题材的德国影片《希特勒的男孩》,极为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主题。此片在德国初映时曾引起轰动,影片中年仅20岁的男主角还为此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影帝称号,剧本获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导演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1942年的德国,正是希特勒统治的鼎盛时期,带着对
2007年9月27日升空的“黎明号”,是第一艘一趟造访两颗星——灶神星和谷神星的航天器。2011年5月3日,“黎明号”在距离灶神星120万千米处对准灶神星拍摄了第一幅图像。在环绕灶神星13个月后,“黎明号”采用离子发动机转向,朝着谷神星飞去。2015年3月6日,“黎明号”在距离谷神星6.1万千米处被谷神星的引力捕捉。  不过,“黎明号”在就快要到达谷神星时遭遇宇宙射线袭击,不得不放弃直接靠近谷神星
据《柬埔寨观察》报道,柬埔寨国家交通安全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柬埔寨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5%,从而成为亚洲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下属机构的相关人士称,今年1至7月接到交通事故报告3870起。其中受伤6839人,死亡956人。  交通事故共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76%,去年同期交通事故死亡833人。  以上述统计计算,2008年柬埔寨每天
日本的一项有关蔬菜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最喜欢吃的蔬菜首选为西红柿,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喜欢吃西红柿的比例都在40%以上。  调查表明,男性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4.2%,其次受欢迎的还有“马铃薯”(27.4%)和“卷心菜”(26.2%)。女性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3.2%”,其次为“茄子”(27.4%)和 “马铃薯”(26.0%)。孩子喜欢“西红柿”的比例为42.9%,其次为“黄瓜”(
它1997年离开地球前往土星。经过漫长飞行和探测之旅后,今年——  20年前,重达6吨的“卡西尼号”飞船(以下简称卡西尼号)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一座发射场升空,踏上穿越几乎整个太阳系的前往土星之旅。  7年后的2004年夏季,卡西尼号终于进入土星轨道。当时:美国总统候选人布什和克里正在鏖战;iPhone尚未问世;现在的超级巨星阿黛尔,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英国女孩。从那以后的12年里,卡西尼号对土星
从猿到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后来,一系列化石发现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  距今大约4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物种——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最南部,已灭绝),它们开始学会用双足行走。距今210万年前,第一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动物——能人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上。成年能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相比祖先南方古猿,能人的脑容量更大一些,牙齿则变得更小。
1837年,英国人库克(1806-1879)和惠斯登(1802-1875)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他们不再使用冒泡的酸水,而是利用电流令磁针偏转,然后根据磁针偏转的方位,判断远方发送的信息。  这种电报机只需5条电线发送由拉丁字母组成的信函。这种机器有5根并列排成一行的磁针,磁针偏移的方位,受来自远方的电流控制,磁针上下两边各有一幅网格状的字母表;发报员按照文稿字母顺序按键,电流便使收报机上的磁针有规
鸢尾花也许是梵高在精神病院所选取的第一个创作主题,创作于第一次病情发作之前,因此画面看上去并没有他后来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明显的躁动与不安,此时他是满怀着敬意和喜悦在创作。  尽管画面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布局合理,井井有条,彼此呼应。中间是冷绿色, 上部与下部是鸢尾花的蓝色, 左上角与左下角是红色的土地,远处则是温暖的绿色并夹杂着黄、橙、白几种颜色。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点位,而且个个色泽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