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公平一部分的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公平既表达了美好的社会理想,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在这个道德彰显、法制健全和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会以道德所弘扬的精神、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向导和前进的目标。以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为视域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相关研究便显得颇为必要。那么对于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决定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其意义更为重大。
【关键词】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平等分配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3-02
一、公平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内涵
1.公平理论。
公平是经常提起且又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公平的大体含义可以理解为在合法前提下的均等与公正的待遇,如果将其体现在不同人群之间在有关实物上的分配情况,那就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且不会相互抱怨的优良状态,而且公正或正义反映的是质的规定性,是一种价值观,是对社会运行状态和人际关系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可以说是价值观念上的相互间的状态,体现人们在价值感受上的一种优良状态。因而,公平是基于量的均等性基础上的,是物质分配与价值体验上的一种好的状态。
2.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作为公平这一道德关系与道德要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受教育权利及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的平等权利的一种评价。教育公平也可以说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标杆。现实中,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个人生活的外在条件不同以及个人的天赋不同,教育资源并不能满足全社会所有人的需要,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倾向于追求相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1]
3.教育资源配置内涵。
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的相关配置,就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配,包括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学校和个人三方面。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终落脚点是让每个受教育者最大化地使用教育资源。[2]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大致分为三种:自主配置模式、市场调节模式和政府配置模式。依靠学校自己的财源配置教育资源是自主配置。市场调节模式主要服务于教育。政府配置模式是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模式,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教育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分配。在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政府、高校和个人三方主体的协力共建,我国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公平和合理的配置,教育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我国城乡间教育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1.财力资源上的城乡存在差距。
财力资源是教育办学的保证,在这里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为发展教育所进行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通过教育经费的内部系统分配,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运行与发展,因此,教育经费是国家行使其教育职能的最为实际的途径。而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最直接的表现。我國教育生均经费显著增长,但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较大。从教育经费的相对差异来看,城乡生均教育经费都不均衡,只是由于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存在较大基数,所以绝对差异上看,城乡实际生均教育经费仍存在较大差距。
2.物力资源的城乡存在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是以教育经费支出为保障的,但还应该注意在教育提供过程中物力资源的城乡差异,这些差距反映在教育经费支出在城乡分配中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用地、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方面。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危房占校舍建筑面积比是城镇的两倍多。因此,从绝对量来看,农村在危房面积上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差距。农村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比城镇学生略大,但是生均危房面积严重超过城镇学生,农村学校的建筑质量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侧面反映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不重视维护。可见,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缺乏,办学条件远不如城镇,而这种物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会带来后期教育结果的差距。
3.人力资源的城乡存在差距。
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主要是教师的人数与质量。教育的教师是保障教育最终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其办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农村缺少优质的教师团队,影响了农村适龄儿童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农村学生随迁进城就读,所以在生均师资力量上会出现城镇教师师资力量紧张的现象,但是农村地区教师的职称构成以及学历情况不如城镇学校专任教师,这会导致城乡教育儿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大。
三、教育公平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1.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以及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造成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出现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3]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趋势直接引起了各地区教育差距的扩大,而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有着正相关的联系,因此形成了落后地区愈加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的情况,就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由于我国教育实行的是地方政府负责制,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决定了该地的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校舍环境等具体情况。要想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的现状,就需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并采取多种扶助措施帮助经济落后地区,带动其经济发展,使经济落后地区摆脱贫困。 弱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根本途径。在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源,并逐渐形成了农村和城市教育的二元管理结构。政府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提供教育经费是其履行教育职责的核心,因此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由于我国实施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基层财政本身就不够富裕,从而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了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制约因素。[4]因此,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就必须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2.用教育公平的理念引领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师配置均衡是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引领下进行均衡的配置。政府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必须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则,必须考虑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必须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因此,保证人人都能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内涵。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基石,教育资源配置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尽管政府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不能保证产生同等的教育效果,也不可让所有学生所有教育机会都实现平等,但至少可以减少教育不平等的程度。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同样的公民,同时接受政府保障的教育,出生在农村和城市却接受着水平完全不同的教育。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就是让同样的公民,接受同等的教育,特别是让每个儿童接受相对均等的优质教育。因此,政府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均衡地配置优质资源,让每位学生得到优秀教师的优质教育是教育是否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
最后,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改变弱势群体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的不利处境,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作用巨大。只要政府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正确认识,在教育领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实行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我国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理想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顾海晓,我国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刘汉霞.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3.
[4]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
【关键词】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平等分配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3-02
一、公平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内涵
1.公平理论。
公平是经常提起且又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公平的大体含义可以理解为在合法前提下的均等与公正的待遇,如果将其体现在不同人群之间在有关实物上的分配情况,那就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且不会相互抱怨的优良状态,而且公正或正义反映的是质的规定性,是一种价值观,是对社会运行状态和人际关系进行判断的价值标准。可以说是价值观念上的相互间的状态,体现人们在价值感受上的一种优良状态。因而,公平是基于量的均等性基础上的,是物质分配与价值体验上的一种好的状态。
2.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作为公平这一道德关系与道德要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受教育权利及利益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的平等权利的一种评价。教育公平也可以说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标杆。现实中,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个人生活的外在条件不同以及个人的天赋不同,教育资源并不能满足全社会所有人的需要,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倾向于追求相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1]
3.教育资源配置内涵。
教育资源的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不同主体之间进行的相关配置,就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配,包括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的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学校和个人三方面。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终落脚点是让每个受教育者最大化地使用教育资源。[2]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大致分为三种:自主配置模式、市场调节模式和政府配置模式。依靠学校自己的财源配置教育资源是自主配置。市场调节模式主要服务于教育。政府配置模式是教育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模式,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教育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分配。在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政府、高校和个人三方主体的协力共建,我国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公平和合理的配置,教育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我国城乡间教育资配置存在的问题
1.财力资源上的城乡存在差距。
财力资源是教育办学的保证,在这里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为发展教育所进行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通过教育经费的内部系统分配,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运行与发展,因此,教育经费是国家行使其教育职能的最为实际的途径。而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最直接的表现。我國教育生均经费显著增长,但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较大。从教育经费的相对差异来看,城乡生均教育经费都不均衡,只是由于城乡生均教育经费差距存在较大基数,所以绝对差异上看,城乡实际生均教育经费仍存在较大差距。
2.物力资源的城乡存在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是以教育经费支出为保障的,但还应该注意在教育提供过程中物力资源的城乡差异,这些差距反映在教育经费支出在城乡分配中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用地、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方面。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建设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危房占校舍建筑面积比是城镇的两倍多。因此,从绝对量来看,农村在危房面积上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差距。农村学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比城镇学生略大,但是生均危房面积严重超过城镇学生,农村学校的建筑质量无法满足学生需要,侧面反映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不重视维护。可见,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缺乏,办学条件远不如城镇,而这种物力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也会带来后期教育结果的差距。
3.人力资源的城乡存在差距。
教育领域的人力资源投入主要是教师的人数与质量。教育的教师是保障教育最终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其办学条件、教师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与城镇存在较大差距,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教师资源向城镇流动,农村缺少优质的教师团队,影响了农村适龄儿童教育的质量。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农村学生随迁进城就读,所以在生均师资力量上会出现城镇教师师资力量紧张的现象,但是农村地区教师的职称构成以及学历情况不如城镇学校专任教师,这会导致城乡教育儿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大。
三、教育公平下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1.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以及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造成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我国出现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3]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趋势直接引起了各地区教育差距的扩大,而教育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有着正相关的联系,因此形成了落后地区愈加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的情况,就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由于我国教育实行的是地方政府负责制,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决定了该地的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校舍环境等具体情况。要想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的现状,就需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并采取多种扶助措施帮助经济落后地区,带动其经济发展,使经济落后地区摆脱贫困。 弱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根本途径。在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源,并逐渐形成了农村和城市教育的二元管理结构。政府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提供教育经费是其履行教育职责的核心,因此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由于我国实施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基层财政本身就不够富裕,从而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了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制约因素。[4]因此,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就必须弱化城乡二元结构。
2.用教育公平的理念引领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师配置均衡是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引领下进行均衡的配置。政府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必须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则,必须考虑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必须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因此,保证人人都能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内涵。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公平和平等的基石,教育资源配置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尽管政府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不能保证产生同等的教育效果,也不可让所有学生所有教育机会都实现平等,但至少可以减少教育不平等的程度。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别,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同样的公民,同时接受政府保障的教育,出生在农村和城市却接受着水平完全不同的教育。当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就是让同样的公民,接受同等的教育,特别是让每个儿童接受相对均等的优质教育。因此,政府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均衡地配置优质资源,让每位学生得到优秀教师的优质教育是教育是否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
最后,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改变弱势群体不能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的不利处境,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作用巨大。只要政府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正确认识,在教育领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实行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我国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理想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洪宇.教育公平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顾海晓,我国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刘汉霞.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3.
[4]马佳宏,彭慧.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