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许多农村中学仍然是将地理作为一门副科让学生学习。很多学生不把它当作一门正式学科看待,在学生的心目中可有可无。甚至上地理课的老师在学生看来都要比其他老师低一等,是学校凑合着让他们来上课的。课堂上,老师上你的课,他们玩他们的东西或者看其他的书,老师说他们,他们却认为这是副科,中考不用考,所以不用心学。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得知,在地理教学中借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地理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应用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地理科中哪些知识与数学科有联系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
  
  一、用数学公式说明地理概念
  
  这种方式往往在反映有关面积、距离间的分布与变化或个别与总量、部分与全体的关系等概念讲解中应用。如:比例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理概念,它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出示公式之后应用数学知识说明:(1)比例尺的计算法则:计算中单位要统一,一般以厘米为单位;计算结果一般图上距离保留到厘米,实际距离保留到整数。(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实际上就是进行分数的比较,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即比例尺越小。(3)比例尺与图形的关系:比例尺越小,所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图幅所表示的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反之,则相反。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非常直观简明地说明了有关比例尺的计算与大小,还让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有关特征。这样,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用灵活应用代替了死记硬背,实现了改善教学效果与减轻学习负担的双重目的。
  
  二、使用数据进行比较和归纳,说明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在讲述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时,先让学生设计有关气候类型的数据统计表,从气温方面比较、归纳不同气候带的差别,然后从降水量上进行比较,得出同一气候带内不同气候类型的差别,建立进行气候类型判别的最基本依据,掌握进行气候类型判别的最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提供了前提。
  
  三、读图与地理计算
  
  1.读海拔图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就是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初中地理课本中用等高线图来表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时往往要知道A地高出B地多少千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对高度;也就是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那么可以计算出相对高度△H=H高-H低(H高为较高点的海拔高度,H低为较低点的海拔高度)。
  例如: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5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是300米,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解题方法:乙地的海拔高度-甲地的海拔高度=300米-250米=50米。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
  2.读等温线或等降水量线图判断两地的温度或降水量
  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降水量线。
  同样的道理,在等温线示意图上,通过简单的减法计算,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甲乙两地的气温差,也可以很直观地得出甲乙两地温度的高低,从而得出冷热 状况。在等降水量线图上可以很直观地得出两地降水量的多少,从而判断出两地的干湿状况。
  3.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时区差*1小时或者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以西十二区自西向东到东十二区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 ”,西侧为“-”。在进行区时和时差的计算时,考虑到学生由于空间思维较差往往出现计算错误,在教学中借用有理数和数轴进行计算,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12 -10 -8 -6 -4 -2 0 2 4 6 8 10 12
  在上面的数轴当中,时区序号前面都加上了符号,每一个时区对应的有理数越大,表示它的时刻越早。如位于东八区( 8)的北京,时刻要早于位于东二区( 2)的开罗。计算时差时,用数值大的减去数值小的。若问北京比开罗早几小时,就用( 8)-( 2)=6(小时),也就是北京的时刻要比开罗的时刻早6小时(或开罗的时刻比北京晚6小时)。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要掌握了简单的计算公式,联系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教学同其他科目的广泛联 系,很多复杂的地理知识就可以变繁为简,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增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一、夯实生成基础    体育课因其特殊性——教学场所和教学形式的相对开放性,在体育课中存在很多的变数。只有夯实生成基础,才能得到有效生成。生成的基础主要就是课堂预设,也就是预先设计。课堂预设应做到:  (一)了解学情  了解学情是课堂预设的主要内容。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已有经验、心理特征、身体素质、兴趣点、兴奋点等,都对生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一概不知,就难以在课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和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物理创造性思维是物理思维活动中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物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中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规律、完成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一、在形成物理
通过对自流平型HM199室温硫化密封胶灌注工艺性能的研究.提出用于机场跑道时密封胶的灌注深度与接缝宽度的最佳比为1:2,灌注深度最小不低于6.4mm,最大不超过12.7mm.密封胶顶部与道面
结构学分制是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行为表现评估手段之一,它打破传统的评估方式"一元"评价制,将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分析并总结结构学分制的优势所在,探讨其在成人课
北京大学体育馆采用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金属屋面系统.介绍了该屋面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重点阐述了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在该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