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还保留着幼儿期“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表达,忽视别人说话的内容。因此,课堂上举手的人多、说话的人多,而能听别人说话的人则少之又少,这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倾听呢?我将结合目前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倾听”的内涵----——教学中的所思
“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当别人讲话时,要细心听,要用心听。“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并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需要训练。
二.、“倾听”的培养----——实践中的所行
(一)在引导中形成倾听意识
1..树立榜样作用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說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是孩子们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应学会倾听,给学生作好榜样。每一个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也需停下所有的动作,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并做出回应,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其他的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眼神,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让其他学生有仿效对象。例如,:“大家看,某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某学生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她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听了老师的评价,学生们个个都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2..明确要求
倾听,简言之用心听。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善于捕捉
信息,还不太会“倾听”。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意义,并在每次提出倾听要求的时候,指向明确,减少学生听的盲目性.提高听的质量。
首先,从最基本的“礼貌”开始,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意义。可以告诉学生,同学读字卡时,眼睛要看着老师手中的字卡,心里可以默默跟读。遇到和自己发音不同时可举手示意,不要大声叫喊。同学读书时,则眼睛要紧盯课文,跟随着朗读的进程移动,还可张嘴无声同读。如果发现同学朗读有误,也不要随意打断人家,可先用铅笔轻轻做上记号,听完后再交流。老师布置任务、讲解要求时,要听完整,不要急于询问或开始。同学发言,要停下手中动作,安静地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强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这些“礼貌”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倾听的意识。
其次,教师要细化倾听要求,在学生做到礼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深层的倾听——边听边思考,如:同学朗读的正确与否,他的朗读中哪个句子特别吸引人,你从他的朗读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组组跟他不一样的词、说说跟别人不一样的句子吗?等一些要求明确的问题。课堂实效也证明,教师要求越细致明了,学生听的效果越显著。
(二)在训练中激发倾听兴趣
学生听的能力、听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
地训练。因此,在强化学生倾听意识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善于倾听。
1..听读接力,落实倾听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为了能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我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让听的学生给朗读的同学提些要求,同时,也让朗读的学生给在座的听众提一些要求。而朗读的学生提的最多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安静地听。我也会再补充一点要求:请各位小听众当当小评委,评评每位同学的朗读。在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我还会采用另一种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这种方法的实行,有助于听的同学特别认真,同时也使读书的同学更认真。
2..听说结合,激励倾听
只有专注地听,才能准确地说。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因此,我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例如,《龟兔赛跑》,《猪八戒吃西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似真似幻的故事给了孩子们一片想象的天空。听完故事后我请他们来复述,但这种复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我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主人公、结局等,以引导孩子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扩展到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只是少数孩子能回答,经过反复训练,大家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七嘴八舌中,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
3.乐在其中,学会倾听
一些游戏的安排,也可以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以提升。比如组织学生做传口信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组,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耳边说一句悄悄话,然后让他把此句传给下一个同学。待传话结束,请各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这句话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这个游戏有趣,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在欢声笑语中,既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利用课前一分钟,以“每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上来读成语故事;利用班队课,举行“故事大王”、“春天的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倾听,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收获。
当然,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性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定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实施新课程后,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倾听呢?我将结合目前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倾听”的内涵----——教学中的所思
“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当别人讲话时,要细心听,要用心听。“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并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需要训练。
二.、“倾听”的培养----——实践中的所行
(一)在引导中形成倾听意识
1..树立榜样作用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說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是孩子们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应学会倾听,给学生作好榜样。每一个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也需停下所有的动作,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并做出回应,让发言的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也让其他的学生有个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眼神,对于那些能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让其他学生有仿效对象。例如,:“大家看,某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某学生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她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听了老师的评价,学生们个个都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2..明确要求
倾听,简言之用心听。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持久,不善于捕捉
信息,还不太会“倾听”。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意义,并在每次提出倾听要求的时候,指向明确,减少学生听的盲目性.提高听的质量。
首先,从最基本的“礼貌”开始,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意义。可以告诉学生,同学读字卡时,眼睛要看着老师手中的字卡,心里可以默默跟读。遇到和自己发音不同时可举手示意,不要大声叫喊。同学读书时,则眼睛要紧盯课文,跟随着朗读的进程移动,还可张嘴无声同读。如果发现同学朗读有误,也不要随意打断人家,可先用铅笔轻轻做上记号,听完后再交流。老师布置任务、讲解要求时,要听完整,不要急于询问或开始。同学发言,要停下手中动作,安静地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强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这些“礼貌”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倾听的意识。
其次,教师要细化倾听要求,在学生做到礼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深层的倾听——边听边思考,如:同学朗读的正确与否,他的朗读中哪个句子特别吸引人,你从他的朗读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组组跟他不一样的词、说说跟别人不一样的句子吗?等一些要求明确的问题。课堂实效也证明,教师要求越细致明了,学生听的效果越显著。
(二)在训练中激发倾听兴趣
学生听的能力、听的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
地训练。因此,在强化学生倾听意识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专门的倾听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善于倾听。
1..听读接力,落实倾听
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为了能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朗读,我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让听的学生给朗读的同学提些要求,同时,也让朗读的学生给在座的听众提一些要求。而朗读的学生提的最多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安静地听。我也会再补充一点要求:请各位小听众当当小评委,评评每位同学的朗读。在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我还会采用另一种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这种方法的实行,有助于听的同学特别认真,同时也使读书的同学更认真。
2..听说结合,激励倾听
只有专注地听,才能准确地说。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倾听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因此,我每周安排一次听说课,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例如,《龟兔赛跑》,《猪八戒吃西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似真似幻的故事给了孩子们一片想象的天空。听完故事后我请他们来复述,但这种复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我只是提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故事的题目、主人公、结局等,以引导孩子专心听、用心记。渐渐地,我提问的内容丰富起来,由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扩展到一些精彩的对话。随着提问的不断深入,孩子们专心听的时间越来越长,专心记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只是少数孩子能回答,经过反复训练,大家兴趣越来越浓,参与面越来越广,七嘴八舌中,一个完整的故事便形成了。
3.乐在其中,学会倾听
一些游戏的安排,也可以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以提升。比如组织学生做传口信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组,老师在第一个同学耳边说一句悄悄话,然后让他把此句传给下一个同学。待传话结束,请各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这句话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这个游戏有趣,可操作性强,更重要的是,在欢声笑语中,既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利用课前一分钟,以“每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上来读成语故事;利用班队课,举行“故事大王”、“春天的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倾听,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收获。
当然,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性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定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