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发展的调查,发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存在的不足,并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系统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提出对策。
[关键词]珠海城职;学生社团;调查报告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特征各异。关于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仍局限于表层,有待深化。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其存在有特有的魅力,因此,在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必须分析学生社团的文化特征,进一步发掘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一、调查的目的及概况
本调研采用类型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了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的建设情况,参与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年级的人员。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问卷15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与此同时,本调研还对各年龄阶层100人进行了访谈,其中,访谈以不同专业的学生及教师为主。基于调研的问卷及访谈均具有一定代表性,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归纳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
二、调查概况
(一)学生社团基本类型
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根据自我设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阵地。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现有学生社团36个,在册会员2000余人。
按照社团的业务性质,学生社团可划分为四个类型: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参照《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校学生社团可分为如下四类:理论学习型社团,如我校的明理行德学社等;学术科技型社团,如我校的心理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协会等;兴趣爱好型社团,如我校的的406乐团、跆拳道协会等;社会公益型社团,如我校的社工协会等;体育健身类社团,如篮球社、足球社等。
社团详细分布情况如下:
图1: 学生社团分布图 单位:人
资料来源:自制。(数据调查:2010年9月;数据统计:2010年12月;图表绘制:2011年3月)
(二)学生社团管理情况
在社团规模分布上,社团人数不均,各社团均配备1名导师,由专业教师担当。在社团人员分布上,90%的社团成员为大一、大二学生,成员的分布按年级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社团工作条件上, 85%以上的社团无固定活动场所。社团活动以学期为单位,基本实现大型活动学期化,小型活动周期化。目前,社团无固定经费来源,大部分社团活动经费来自学院附近的服务业和知名企业(如移动、电信)等的赞助。在社团管理上,其成员有严格的准入程序,对成员实行学分制,按社员参加社团的活动次数及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获取相应学分。对社团实行严进严出的考核程序,有固定的考核分值,学期内达不到最低分值的社团将予以停顿整改或清退。
我院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包括:社团联合会和社团管理条例。
社团联合会是学院成立的社团联合组织,受学院党委领导,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具体履行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能,作为专门的社团服务组织,对社团和社团活动进行具体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社团的登记注册、日常管理和年审考核,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学生社团及社团活动、社团干部的评比、表彰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社团联合会根据《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进行管理。学院 2007年出台《社团管理条例》,并于2011 年进行修订,对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管理、会籍管理、财务管理等做出规定。
(三)学生社团发展情况
调查显示,就我院目前36个社团发展现状而言,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兴趣爱好型社团,参与者众,知名度高,活动频繁。而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科技型社较冷落,知名度与参与度较低。如图所示:
图2: 学生参加社团情况图 单位:人
调查显示,较2009年,社团在2010年显示的受欢迎程度有所转变。其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3:2009—2010年,学生参加社团情况比较 单位:人 资料来源:自制。(数据调查:2010年9月;数据统计:2010年12月;图表绘制:2011年3月)
我校学生参加社团兴趣度的转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部分社团的活动安排上合理性、科学性、透明度逐渐下降或上升所导致;二是,学生趋向于自我发展的满足,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兴趣爱好;三是,专业型社团相对乏味,部分社团成员因收获不大而选择退团;四是,因学期短,学生多数选择大二阶段退团。
(四)学生对社团的参与度
调查数据显示,参加社团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2%,未参加社团的学生为38%,学生的社团参与率较高。数据还显示,38%未参加社团的学生多数认为,社团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力低,活动形式单一是造成学生对社团缺乏参与兴趣的主要原因。
(五)社团对学生的影响
调查显示,28%的学生认为,社团有利于拓展人际交往关系,提升个体魅力;29%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的了解;21%的学生则认为,参团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分;22%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提升个人能力。
三、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校学生社团的长足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显示,43%的学生认为社团存在自由散漫、组织意识薄弱的问题;29%的学生则认为,社团的活动安排不科学。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社团,提升自我。而82%的学生则认为,社团活动缺乏特色,形式单一,单调且乏味;11%的学生则认为,社团活动缺乏系统性及制度性,社团负责人主观性过强。
根据访谈及调查,原因归结如下:
一是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思想不统一 ;二是社团活动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三是,社团物质条件较弱。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现象;四是,社团文化缺少传承和积淀,骨干一旦退出,容易出现断层现象。
纵观材料,我院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量多、“质”弱,社团活动素质不高,社团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以改进与加强我院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本课题课题名称:学生社团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项目编号:020090609)
[关键词]珠海城职;学生社团;调查报告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特征各异。关于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仍局限于表层,有待深化。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代表,其存在有特有的魅力,因此,在分析比较前人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必须分析学生社团的文化特征,进一步发掘学生社团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一、调查的目的及概况
本调研采用类型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了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的建设情况,参与问卷发放对象为各年级的人员。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问卷15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与此同时,本调研还对各年龄阶层100人进行了访谈,其中,访谈以不同专业的学生及教师为主。基于调研的问卷及访谈均具有一定代表性,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归纳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
二、调查概况
(一)学生社团基本类型
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根据自我设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阵地。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现有学生社团36个,在册会员2000余人。
按照社团的业务性质,学生社团可划分为四个类型: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参照《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校学生社团可分为如下四类:理论学习型社团,如我校的明理行德学社等;学术科技型社团,如我校的心理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协会等;兴趣爱好型社团,如我校的的406乐团、跆拳道协会等;社会公益型社团,如我校的社工协会等;体育健身类社团,如篮球社、足球社等。
社团详细分布情况如下:
图1: 学生社团分布图 单位:人
资料来源:自制。(数据调查:2010年9月;数据统计:2010年12月;图表绘制:2011年3月)
(二)学生社团管理情况
在社团规模分布上,社团人数不均,各社团均配备1名导师,由专业教师担当。在社团人员分布上,90%的社团成员为大一、大二学生,成员的分布按年级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社团工作条件上, 85%以上的社团无固定活动场所。社团活动以学期为单位,基本实现大型活动学期化,小型活动周期化。目前,社团无固定经费来源,大部分社团活动经费来自学院附近的服务业和知名企业(如移动、电信)等的赞助。在社团管理上,其成员有严格的准入程序,对成员实行学分制,按社员参加社团的活动次数及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获取相应学分。对社团实行严进严出的考核程序,有固定的考核分值,学期内达不到最低分值的社团将予以停顿整改或清退。
我院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包括:社团联合会和社团管理条例。
社团联合会是学院成立的社团联合组织,受学院党委领导,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具体履行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能,作为专门的社团服务组织,对社团和社团活动进行具体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社团的登记注册、日常管理和年审考核,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学生社团及社团活动、社团干部的评比、表彰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社团联合会根据《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进行管理。学院 2007年出台《社团管理条例》,并于2011 年进行修订,对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管理、会籍管理、财务管理等做出规定。
(三)学生社团发展情况
调查显示,就我院目前36个社团发展现状而言,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兴趣爱好型社团,参与者众,知名度高,活动频繁。而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科技型社较冷落,知名度与参与度较低。如图所示:
图2: 学生参加社团情况图 单位:人
调查显示,较2009年,社团在2010年显示的受欢迎程度有所转变。其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3:2009—2010年,学生参加社团情况比较 单位:人 资料来源:自制。(数据调查:2010年9月;数据统计:2010年12月;图表绘制:2011年3月)
我校学生参加社团兴趣度的转变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部分社团的活动安排上合理性、科学性、透明度逐渐下降或上升所导致;二是,学生趋向于自我发展的满足,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兴趣爱好;三是,专业型社团相对乏味,部分社团成员因收获不大而选择退团;四是,因学期短,学生多数选择大二阶段退团。
(四)学生对社团的参与度
调查数据显示,参加社团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2%,未参加社团的学生为38%,学生的社团参与率较高。数据还显示,38%未参加社团的学生多数认为,社团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力低,活动形式单一是造成学生对社团缺乏参与兴趣的主要原因。
(五)社团对学生的影响
调查显示,28%的学生认为,社团有利于拓展人际交往关系,提升个体魅力;29%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的了解;21%的学生则认为,参团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分;22%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提升个人能力。
三、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校学生社团的长足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显示,43%的学生认为社团存在自由散漫、组织意识薄弱的问题;29%的学生则认为,社团的活动安排不科学。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社团,提升自我。而82%的学生则认为,社团活动缺乏特色,形式单一,单调且乏味;11%的学生则认为,社团活动缺乏系统性及制度性,社团负责人主观性过强。
根据访谈及调查,原因归结如下:
一是社团管理制度不健全,分工不明确,思想不统一 ;二是社团活动缺乏长远规划和目标;三是,社团物质条件较弱。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现象;四是,社团文化缺少传承和积淀,骨干一旦退出,容易出现断层现象。
纵观材料,我院学生社团在发展中存在量多、“质”弱,社团活动素质不高,社团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以改进与加强我院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本课题课题名称:学生社团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项目编号:0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