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都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人际交往缺陷
青春期的中职生社会交往更加突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2.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班级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三、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创设健康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赖于整个教育和教学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重视良好环境、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
2. 教师要提高心理辅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情,形成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的真情实感会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中职校学生,他们自卑又自尊,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而焦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掌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让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适时地肯定和赞许,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喜悦的心理感受,带学生走出一个个成长中的误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相反,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只会使学生感到沮丧无助,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远离群体和同伴,所以,教师心理健康对营造学生健康心理至关重要。
3. 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德育的认识,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和态度。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德育有偏见,尤其是中职校学生,他们认为德育课只是一门学科,并非工具学科,况且德育的功能也不是能立竿见影,所以学不学无所谓。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中职校的德育教师要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仅有一手好手艺、好技能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对中职生青春期的生理健康教育应放开一点,大胆一点,过去进行青春期教育时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脸”的做法已不适合思想开放的现代中学生。对中职生的异性情感要注意疏导和迁移,不能将其一概贬为一种不光彩的行为,要从思想上进行疏导,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正确对待青春萌动。除了让学生懂得一些青春期生理的相关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书画、歌咏、体育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进行迁移,使学生的异性情感融于知识的荟萃、情操的陶冶和集体氛围的情趣之中。从而逐步培养健康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卑、缺乏自信心
目前,我国中职生大都是因升学考试失败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往往使中职生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难免感到束手无策,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便产生自卑心理。
2.逆反、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3.人际交往缺陷
青春期的中职生社会交往更加突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全新的环境,内心迫切渴望与人交往、宣泄情感,但主动性不强,且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因此他们往往会排斥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树立自己的自我认同,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会出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交往障碍。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2.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班级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三、在中职校德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 创设健康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赖于整个教育和教学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重视良好环境、教学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下学习、成长。
2. 教师要提高心理辅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情,形成积极、和谐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的真情实感会引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中职校学生,他们自卑又自尊,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而焦虑。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掌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让学生展示才华,体验成功;适时地肯定和赞许,使学生获得满足和喜悦的心理感受,带学生走出一个个成长中的误区,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相反,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只会使学生感到沮丧无助,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远离群体和同伴,所以,教师心理健康对营造学生健康心理至关重要。
3. 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德育的认识,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和态度。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德育有偏见,尤其是中职校学生,他们认为德育课只是一门学科,并非工具学科,况且德育的功能也不是能立竿见影,所以学不学无所谓。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中职校的德育教师要端正学生学习德育的动机。告诉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仅有一手好手艺、好技能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
对中职生青春期的生理健康教育应放开一点,大胆一点,过去进行青春期教育时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脸”的做法已不适合思想开放的现代中学生。对中职生的异性情感要注意疏导和迁移,不能将其一概贬为一种不光彩的行为,要从思想上进行疏导,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正确对待青春萌动。除了让学生懂得一些青春期生理的相关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书画、歌咏、体育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进行迁移,使学生的异性情感融于知识的荟萃、情操的陶冶和集体氛围的情趣之中。从而逐步培养健康的情感思想,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