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人口困惑,世界如何应对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事情都是千头万绪抓根本,应对人口发展挑战同样需要抓根本。这就是无论怎样应对挑战,提高人口素质是重中之重。只有大幅度降低出生人口缺陷,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问题,促进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关注就业,关注养老,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强化新生代独立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劳动人口素质,才能打造一个幸福的国度……
  
  2010年10月31日,地球村迎来第70亿位人类居民。他降生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有足够多的食物,却仍有无数人忍饥挨饿。这个世界很多人生活奢侈,却仍有无数人陷入赤贫。
  全世界以无比复杂的心态,来迎接这“70亿宝宝”的降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这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然而,无论我们高兴与否,人口时钟已然指向70亿,而且将继续不舍昼夜地滑行……
  70亿,膨胀的不只是数字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想想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1999年10月12日在波黑抱起“60亿宝宝”的时刻,恍若昨日。世界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正将全人类逼到拐角。
  70亿的人口挑战首先来自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地球就这么大,不会随人类的膨胀而膨胀。我们今天如何应对人口问题,必将影响我们后代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人口高速增长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基本吻合。之前,人类“靠天生存”,在疾病、天灾面前不堪一击。今天,绝对的不治之症越来越少,福利制度惠及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增加,是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积极表现。人本身就是地球最宝贵的资源,人口增加为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但是,人口增长在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伴随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不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惊人物质财富,也导致了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使地球家园的负荷越来越沉重。
  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早在200年前就断言,人口不加控制的增长会导致粮食短缺,贫穷将降临地球。
  根据《人民日报》指出,现在,地球上许多国家仍有温饱之虞。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问题,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贫困国家在粮价上涨、金融危机的时候会伤痕累累。粮食问题、饥饿问题对于贫困国家来说,比金融危机更可怕。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曾说,世界各国应重视战胜饥饿与贫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今年年初表示,全球粮价已经达到“危险水平”,已经开始威胁到全球数千万人生计。根据世行统计,与2010年1月相比,2011年1月的全球粮价平均涨幅为29%。8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撰文表示,整个非洲之角,人们正在挨饿。冲突、粮食价格昂贵以及旱灾等灾祸,造成1100多万人处于极度贫困中。几个月来,联合国一直发出警告。联合国原先不想用“饥荒”这个词,但是,联合国已承认这个急转直下的现实。索马里部分地区的确存在饥荒,而且正在蔓延。
  此外,根据联合国的报告,人口问题会威胁政治稳定并不过分。2010年10月27日,联合国“最低社会保障问题顾问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3个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这不仅阻碍了贫困人口实现自身潜力,同时威胁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
  人口增多带来贫困问题,贫困又带来社会动荡。在索马里、肯尼亚、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饥荒人口达到1150万,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和死亡率奇高。今年以来,已有16万索马里人背井离乡,逃往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新抵达难民的死亡率高达每1万人每天7.4人。大部分的死亡人口是5岁以下儿童,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率达到26.8%。
  索马里国内武装冲突不断,反叛武装伊斯兰青年党和索马里过渡政府军在首都摩加迪沙屡屡交火。联合国难民署表示,武装冲突持续使人道救援严重受阻。联合国方面认为,只要索马里存在冲突,就无法有效打击饥荒。越来越多的人会挨饿;越来越多的人会无谓地死亡。
  当然,马尔萨斯未能预见到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等因素对人类提高生存能力的重大作用。但他的担忧始终还是具有时效性:伴随人口增长,人与地球客观上和谐相处的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蓝色星球悬在浩瀚宇宙中,它亿万年来沉淀下来的资源,自工业革命以来,已被人类消耗得差不多了,石油、煤炭、天然气、森林、湿地、草原、牧场、干净水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无一例外,都在枯竭的边缘徘徊。替代性能源方案的确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进展缓慢。人类不仅仅面临着自然资源耗尽的挑战,人文资源的紧张亦在加剧。人口越来越多,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就业资源等等,但这些资源并不是可无限供给的,人与人之间在资源上的竞争将空前激烈。
  显然,地球村既需“开源”,又要“节流”。“开源”就是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同时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利用,从而用更少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是绿色之路。
  “节流”则是要稳定人口数量,鼓励一些国家地区降低生育率,高度重视人口质量的提高。让每一个人都有良好的个人发展与生活机会,让地球上的资源可以继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70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性节点,我们今天的作为,将直接决定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质量。
  “70亿地球”与“13亿中国”
  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生存发展,还是地球承载力,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作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已经卓有成效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如何应对,便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
  从“70亿地球”的视野看中国,现实更为纷繁复杂。我国通过计划生育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以30年完成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转变历程,在工业化、城市化迅猛推进的背景下,当今中国也提前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未富先老”之困;人们既享受着“人口红利”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开始思考民工荒带来的“刘易斯拐点”之忧;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也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的“空心化”之痛……人口问题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的不同发展层面和现实难题。
  一个肩负13亿人梦想与幸福的国家,如何在现代化道路上,统筹协调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效率与公平等关系,创造以人为本、包容共享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探索与奋斗,也是人类普遍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日前,联合国启动了“70亿行动”,呼吁世界各国在贫困和不平等、赋予妇女和女孩权利、生殖和健康权利、年轻人、人口老龄化、环境城市化等领域采取联合行动。
  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在世界人口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几十年来,中国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用不到50年的时间,改变了人口发展的轨迹,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下降到2010年的19%。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成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典范。
  然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仍在百位之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在我国尚有相当数量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亟待改善的情况下,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人口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地显现出来,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夏海勇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在到达峰值以后将逐渐放缓,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曾经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的巨大人口优势已经不再,而当前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增长的瓶颈越来越表现为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短缺。因而,我国来之不易的人口红利效用尚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全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总发生率不断攀升,也会对未来劳动力储备带来不利影响。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已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口的流动、迁移十分活跃,城乡人口分布出现了巨大变化。如何充分关注流动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充分挖掘我国人口城市化蕴涵的巨大内需潜力,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新课题。
  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育政策干预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也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未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将逐步加快,除了老年人口队伍十分庞大外,我国还将面对另一个难题: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我国还没有完全做好迎接老龄化的准备,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总体仍然偏高。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将会逐渐演变为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等社会问题。势必对今后我国人口的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家庭户规模日渐小型化,代际关系逐渐简单化,家庭的生产、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诸多矛盾,“四二一”家庭中的年轻人将会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总之,我国正处在人口变化的历史转折时期,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国情,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密切相关,中国的人口管理政策正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局。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长期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
  
  70亿人口是福是祸?
  地球70亿位居民的到来,或许只是个“吹响号角”的日子,是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日子。
  对于追求民生幸福的人类而言,人口增加是幸福感提升的表现之一,但人口增加过度反过来将伤害这种民生幸福。于是,个人积累的制度化和市场化,加上以国家为信用的保障,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尤为重要。
  对中国而言,伴随着近十年来持续下降的总生育率,新增就业人口呈递减之势,珠三角等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用工荒的反复出现,令“人口红利”将耗尽之说浮出水面。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各方面的民生福利,具体到个人时显得那么微小,另一方面“未富先老”使得中国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严峻复杂的养老局面。
  面对全球70亿人口,中国目前人口政策的目标,是继续对付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人口上涨,还是对未来必然出现的人口下降的趋势提前进行“缓煞车”,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戴军
  
其他文献
2006  首度入列“中国大陆十大慈音豕  2006年4月29日,陈光标领导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向江苏省红十字会提供了该会建会以来的最大单笔捐赠——价值1 30075-元的款物,其中教学电脑700台,校服35000套,现金50075万元元;6月1日,陈光标再次参加江苏省、南京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的“社会关爱、情系孤儿”慈善活动,并在活动中向南京孤残儿童社会福利院捐赠20万元人民币;7月20
期刊
瘫痪人士可以说是残疾人中的残疾人,他们大多生活无法自理,备受苦难的折磨。虽然命运没有给他们健全的身躯,但是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不屈厄运,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达到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人生高麽出……  斯蒂芬·威廉·霍金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但他却克服了残废之患,成为国际物理学界的超级巨星;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
期刊
一直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陈光标,几乎已经没有人关注他的企业家身份,而是关注这位高调的慈善“巨星”如何作秀,是否又惹上什么麻烦,他的每件事情现在都成了被关注的焦点。  在“标哥”高调慈善被指责为“暴力慈善”之后,近期有媒体大篇幅起底“标哥”,在调查报道中指称“陈光标行善数字不实”,进而直斥其伪善,以慈善之名行谋利之实等等。  从2009年将自己的生日改为5月12日,到拿着现金直接到灾区亲手发给被救助者
期刊
享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无疑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2008年因为在汶川地震中突出的救灾表现,陈光标被温家宝总理赞为“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时家喻户晓,  真正让陈光标声名鹊起的是由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慈善大典暨中国慈善排行榜”,在这个榜单中,陈光标因2008年1.8亿和2010年2.2亿的年度捐款额两届获得“首善”之称,  
期刊
五年前,她只身从粤北韶关来到佛山南海闯荡,从购物中心一名收银员成长为购物中心营运部助理店长。在以外来工身份承担起本职工作重任的同时,她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奉献爱心的“义工”角色。  如果说,助理店长的职务是一个重担,南海星级义工是另一个重担,那么,邱美娇就是连接其中的扁担。邱美娇,30多岁,人称“娇妈”,一个自称“没有什么文化,长得不漂亮”的女子,用真诚的微笑与的善心,轻巧地挑起了两边的重担。  由
期刊
在慈善道路上,赵曾学韫健行不--辍,无怨无悔,而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前发生的一幕,令赵曾学韫萌发了行善助人的念头。    “老天,我想帮帮他……”    那一天,酷暑难耐。赵曾学韫到伊丽莎白医院探望亲戚出来时,医院门口处,一位老人痛苦的表情深深震撼着她。一个来自内心的声音十分强烈:“老天,我想帮帮他……假如我有钱,我一定要帮帮医疗,帮帮老人。”其时,赵曾学韫和丈夫才刚刚白手兴业,两个儿子一个3岁、一
期刊
土家族文化的“保护神”    今年70岁的刘能朴,退休前一直在龙山县文化馆担任文学、戏剧文学、曲艺、民间文学专干,对植根、传衍于深山里、民众中的“民族民间文化”情有独钟。在年复一年的下乡搜集文化资料的过程中,土家人淳朴、真挚的感情,刻骨铭心地留在他的记忆中。  1986年9月,他在大安乡五星村搜集“傩愿戏”资料。当时他顺着调查线索,最先找到徐子贞师傅。徐师傅正在刮洋芋,听说是来调查傩戏的,有几份胆
期刊
[访谈嘉宾简介]侯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讲席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学科负责人。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著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態批判与当代中国》等著作。  编者按:
期刊
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当场造成18名幼儿死亡,司机和幼儿园老师死亡。剩下的44名幼儿,危重2人,重伤10人,轻伤32人。  这起事故的直接真相是,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逆行,与大卡车相撞。事发路段路况极差,按常理,校车选择逆行应该跟路况有关。据11月17日《半岛晨报》报道,目前尽管这起事故的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校车涉
期刊
3月,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春意盎然,黄灿灿的油菜花、粉嫩的桃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花,将绿色的田间装扮得热闹非凡。在这个海拔1608多米的村庄里,廖晓义扛着锄头和村民们—起在田间干活。她看起来和农妇别无一致,无人看得出这个一身布衣的中年女子曾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访问学者,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苏菲环境大奖”(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民间人士,她还推动了“夏天26度空调节能行动”和“牛活垃圾分类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