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而无论是理解还是使用,语言文字都和语感素质紧密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我们在语言交际中,一方面要听和读,理解他人语言的情趣意蕴,准确把握他人语言的实际含义;另一方面又要说和写,使用恰当的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地表情达意。如果缺乏语感素质,就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每每见及这方面的试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感的培养上下工夫。说到语感培养,首先必须明确语感素质高低的表现,然后才能谈及训练语感的具体方法。
语感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能否再现形象,能否品味意蕴,能否体会情趣。
先说再现形象。听人说话和阅读作品时,在脑海中能否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这是语感的第一表现。如果不能“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那么后面的品味意蕴和体会情趣都将是空话。
次说品味意蕴。读作品能读出作品所蕴藏的丰富含义,这是语感层次的更高一级的表现。如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只此一“拍”,写尽大江东去的气势和力度。如果不明“拍”字中蕴藏的丰富含义,那么对整首诗的理解深度就会不够。这种品味意蕴,常常是从一字乃至数字中体验,正所谓“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三说体会情趣。读作品能读出作者的情,体会出作者的趣,这一层次的语感水平更高。有人说,这好办,许多文章“我”都知道它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的感情。其实并不然,你所知道的只是理念上的,而不是感性的。
怎样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培养语感必须实施以下“三个强化”。
一、强化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
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二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三是接受科学的训练以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是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所以,要想有较强的语感能力,首先就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知识要靠学习、靠积累获得。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依据教材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或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或表情达意,皆匠心独运,文质兼美,其中所包含的语言、词汇、句式、篇章知识既丰富全面又规范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阅读文章,大量感知汉语词汇、句式词语搭配规则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萌生语感的过程。
2.方法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媒介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在接受新知识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就阅读方面而言,有人曾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解
我们在语言交际中,一方面要听和读,理解他人语言的情趣意蕴,准确把握他人语言的实际含义;另一方面又要说和写,使用恰当的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地表情达意。如果缺乏语感素质,就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每每见及这方面的试题,所以我们必须在语感的培养上下工夫。说到语感培养,首先必须明确语感素质高低的表现,然后才能谈及训练语感的具体方法。
语感素质的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能否再现形象,能否品味意蕴,能否体会情趣。
先说再现形象。听人说话和阅读作品时,在脑海中能否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这是语感的第一表现。如果不能“见其人、闻其声、临其境”,那么后面的品味意蕴和体会情趣都将是空话。
次说品味意蕴。读作品能读出作品所蕴藏的丰富含义,这是语感层次的更高一级的表现。如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只此一“拍”,写尽大江东去的气势和力度。如果不明“拍”字中蕴藏的丰富含义,那么对整首诗的理解深度就会不够。这种品味意蕴,常常是从一字乃至数字中体验,正所谓“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三说体会情趣。读作品能读出作者的情,体会出作者的趣,这一层次的语感水平更高。有人说,这好办,许多文章“我”都知道它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的感情。其实并不然,你所知道的只是理念上的,而不是感性的。
怎样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培养语感必须实施以下“三个强化”。
一、强化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
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功能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二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三是接受科学的训练以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1.知识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是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所以,要想有较强的语感能力,首先就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知识要靠学习、靠积累获得。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依据教材组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或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或表情达意,皆匠心独运,文质兼美,其中所包含的语言、词汇、句式、篇章知识既丰富全面又规范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典范。阅读文章,大量感知汉语词汇、句式词语搭配规则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萌生语感的过程。
2.方法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媒介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在接受新知识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就阅读方面而言,有人曾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