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坛新人到“老舍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最为年轻的、唯一的“双料”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一路走来,笔力渐深,并以《耶路撒冷》《王城如海》等作品为标志,代表了70后作家在当代文坛所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底层人群命运的悲悯和思考”①,以最朴实的形式去探究那些复杂的时代表象下的生活本质,体现出这个时代文学少有的思想深度和力度。因而,当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中国各大主要期刊上,当他频频走上各种文学奖的颁奖礼台之上,他的作品被众多论者一致认为“标识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境界”②。
那么这种灵魂境界是什么?除却那种直达人物内心深处的生命呈现和对人生的探寻所达到的高度之外,在我看来,应当是徐则臣的写作所呈现出的那份异于其他70后作家们的直达灵魂深处的写作本色,是他的写作中所呈现出的与每个作品的主人公如影随形般的心灵漂泊,那种潜行在每个作品主人公心底的始终在路上的生命行走状态。
在路上,是徐则臣小说创作中潜在的关键词。他用他所独具的才华挥笔写下当下人们的生命行走状态,让作品中的主人公成为漂泊在路上的人,为了他们的梦想,为了他们悬置于喧哗年代的心灵,为了他们能在浮华时代中找到自我身份的合适定位。所以,无论是他的“京漂”系列小说,还是他的“花街”系列小说,从《跑步穿过中关村》《夜火车》《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到《小城市》《水边书》,以及获得“老舍文学奖”的《耶路撒冷》和最近的《王城如海》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徐则臣小说所体现的生命永远“在路上”的存在状态。漂泊意识,也就成为他小说所蕴含的深切的当代文化内涵和生命哲学形态。
一
事实上,“漂泊”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中,战乱、灾害以及对人生未来梦想的追寻和生存空间的选择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始终与辗转流离为伴,而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的作家们,由于心性中似乎先验地存在着异于常人的对于人生的敏感,使得他们总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引起的社会价值变迁中时时感受着人生的无常,不论是古代知识分子为着“入世”的理想主动辗转于仕途的宦海浮沉所引发的人在天涯的羁旅孤愁,还是现代以来的现代知识分子为着启蒙、救亡而在中国大地上的行走,或是在战争年代的避难而流浪迁徙所引发的家国难在的惶惑不安,都表征着中国知识分子无尽的生命行走的人生存在状态。而近三十年来,当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之后,当下的作家会感受到比之于前辈更为焦虑的心灵碎片感。所以,当下更年轻的一代作家们对于“漂泊”这一生命体验也就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
从作家自身来说,小说的创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生活经历的再现。作家对于逝去的沧桑岁月的追忆,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抛开了理性分析与知性解读的束缚,把昔日的场景呈现为当下的情感回忆,当这种情感回忆日积月累而沉淀,也就必然成为作家写作表达的一种主动意识。我想这也是作家创作所体现出的一种雅正的传统艺术品格,那是一种重回古典时代诗人心灵对生命的叩问。所以,当我们去审视徐则臣的创作时,自然会发现,他的写作中,那种漂泊情感也正是他自身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回忆积淀。
徐则臣坦诚地说过,他在小说中不断地写人物的出走、离开、漂泊,这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有关。他在江苏东海的农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大学毕业后在淮安任教两年,之后重返北京读书、工作,自此,他开始了身在异乡的漂泊人生。如同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通过读书离开故土走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的当代异乡人一样,离家、安定,再离家,重新安定;然后,一年年游走在故土与异乡的路上,或许路的两端都可以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已经无法改变的“异乡人”身份已经让这“此心安处”有了深深的不安定因素:在故土,因为离开得太久,每一次的回归与离去,都会加深自己是故乡的“异乡人”的内心痛楚;而在定居之处,作为身边大众视野中的“异乡人”,心却始终是走在异乡而难以真正地安居。
对徐则臣而言,当他远离故乡客居北京之后,他便开始了一个异乡人的生命历程。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会里,他和众多京漂一族一样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又消失于这些大街小巷;不同的是,作为一个高学历有固定工作的写作者,他对于作为一个外乡人被浮华的都市所湮没的个体渺小感有着更为深入的感受,为着生存而展开的生命奔波就成了他心灵深处的生活底板;漂泊就成为他的写作意识之根。所以他的很多小說的故事情节和创作思绪就是从这些“生活底板”中拓展出来的,于是便有了水汽氤氲的石码头,有了“京漂”们奔跑挣扎的生存图景,有了“王城如海”归心难隐的怅惘,有了他对于“花街”这一心灵故乡的永恒依恋。他曾在《夜火车》的前言里袒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出走情结,当现实中无法离开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总是在笔下不可遏止地流露出对生命无尽行走在路上的渴望。“十八岁时写过一个小东西叫《出走》,二十岁时写《走在路上》,二十三岁写《沿铁路向前走》,然后是《跑步穿过中关村》、《长途》,和现在这个《夜火车》”③徐则臣让小说中的人物完成一次次地出走,成为漂泊在路上的人。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们一次次行走构成了他们生命和精神的成长过程,也透视着徐则臣对那些游走于都市、乡村之上的漂泊者生存命运的真诚逼视和诗性观照。
二
徐则臣并不只是基于现实中所产生的生存焦虑和苦难而赋予他的主人公们不断行走的人生姿态,他同时更为深入地展现出这些主人公们复杂多变的生命图景。他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代替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出走,这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徐则臣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所饱含的时代意义。
京漂,这个缘于上个世纪末的语词显然与这个语词里所包含的人物自身的生命轨迹密切相关。大都市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氤氲着日渐浓郁的媚惑气息。甚至那些繁华的街道后面的幽暗胡同和小巷也都浸染在其中。浮华背后,却是京漂者们穿行于拥挤人群中开始的人生奔波。他们深感现实困境之苦,似乎永远与都市那浓酽的色彩隔着一道无法穿过的玻璃门。所以,无论是前小镇中学教师边红旗(《啊,北京》)、前小县城混混“姑父”(《伪证制造者》)、还是前县城玻璃厂职工子午(《天上人间》)和敦煌(《跑步穿过中关村》),都经历了从梦想到现实,从温暖到寒冷的人生落差。对于他们而言,满怀希望和梦想前往北京,开始奔波于这个都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内心最初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情感。然而,当他们被各种大盖帽一次次追赶而如蚂蚁般散入人群,他们终于明白,自始至终,他们是这个繁华时代的“他者”,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想融入其间,却都会有一种被周围世界所放逐的强烈感受。他们都是来自“小地方”的“小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的在一边独自生长。他们怀抱最朴素的理想主义和激情准备大干一场或是瞎混一番,态度诚恳认真,然而茫茫人海之中,他们就像从不被关注的小蚂蚁,只能游走在繁华都市的阴影里,身处异乡的漂泊感便从此如影随形陪伴着他们苦涩的生活和心灵。 《跑步穿过中关村》无疑是徐则臣“京漂”系列小说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地演绎了京漂一族不无悲剧色彩却又具有悲壮意味的生命奔波。
小说的主人公敦煌原本是个贩卖假证的,后来改行卖起了盗版碟。由于职业的需要,他每天都要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此他的生活就像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沙尘暴一样,将世界变得纷纷扰扰、颓败不堪。“他站在高处,看到眼前低矮的居民区和街道一夜之间变成了单纯的土黄色,如同冬天看见大雪覆盖世界。但和那感觉完全不同,落了土的房子和街道看上去更像一片陈旧的废墟,安宁,死气沉沉。”这是敦煌眼中的沙尘,于他来说,沙尘带给他的是身心的双重折磨,他心情压抑,强化了他的漂泊之感,“北京的风是黑的,凉的;老家的风是淡的,暖的。”再者,“闲人都被关在家里了,而买碟的大都是闲人,敦煌每天都外出,在避风的地方也卖不到几张碟。”敦煌的生活自然也就拮据了,无形之中让这种漂泊感跃然纸上。在小说里,沙尘暴无疑被赋予了深度的象征,它象征着敦煌这样的“京漂”们的灰色命运,也象征着社会的混乱无序,比如形形色色的人购买假证,为此不惜高价;许多人购买盗版的黄色碟,寻求刺激。他們要生存,就得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卖一张碟从这里奔波到那里,从那里奔波到远方,注定他们要永远地漂泊“在路上”。
小说有一个重要的词:跑步。“此后,三公里之内基本上都是跑步送碟,念书的时候他长跑不错,多少年不动,开始跑还有点不适应,跑了几次感觉就上来了,觉得运动的确是种乐趣。”这是敦煌的苦中取乐。但深层里,却是徐则臣所安放的深刻内涵的“跑步”。首先,在北京,中关村是个著名的交通拥挤的地方。法拉利远不及一辆自行车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大,所以,敦煌的“跑步”是他“穿过中关村”给顾客送货上门的一种最为经济实在的选择。其次,敦煌在“跑步”中其实穿插了诸多的无奈、担心以及顾虑,由于职业性质赫然摆在那里,他们要特别警觉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因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所以,他们选择了“跑”,以最快的速度闪出城管人员的视线,保全自己生存的安全,这“跑”中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与个体生存的悲壮。最后,诚如徐则臣所说,“跑步”是一件有激情才能完成的事,它表明了年轻人中某种美好品质的稀缺程度。作为正当年的敦煌,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身上的那种没有被规驯和秩序化的蓬勃的生命力,那种逐渐被人们忽略乃至以往视为野性的东西。面对生活,他们可能有很多不太美好的表现,但基本上保留了本色,在生命形态上,相对更及物一些。敦煌正是用“跑步”来激励自己的人生,时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止步,即使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还要承受诸多的艰辛,才能在北京扎下来,活下去,并且活出个人样来。所以对于敦煌来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也许可以让他忽略掉眼前的繁华,多出几分生存的勇气。
对于京漂一族来说,北京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就成了理想的代名词,北京早已成为一种符号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中。虽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底层,这些“京漂”们对北京却甚少诅咒和怨言,即便是黯然离去,一如《我们在北京相遇》 中的“我”即将离开厮混打拼多年的北京时,心中的感受仍是“很多人混得已经完全不像样了,还放不下这个地方”,在“我”的眼里、心里,北京就是“高贵的、伟大的、繁华的”。徐则臣以诗意的感伤表现出京漂一族内心的呐喊,以不妥协的奔波行走反抗着生命存在所遭遇的艰难,把现实困境中的漂泊作为个体生命成长的飞地。
三
漂泊总是又蕴含着个体生命从身体存在的行走向着精神高蹈的生命轨迹。所以漂泊也就与个体向往自由的文化脉动相关联,与心灵“在路上”的精神体验相关联。如果说,在浮华的大都市里,敦煌、西夏等京漂是在市声如潮中努力地在漂泊中完成身体的存在,那么,《夜火车》《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小城市》等作品则是向着自由辽阔的精神空间的行走。当市声喧哗淹没了一切之后,主人公们期望的是浮出那一片片繁华,让心灵深入潜隐的原野、丛林、山川,看看我们一直期盼的桃源净土。
《夜火车》首先会唤起我们如此的经历:一列火车穿过星光下的旷野,车窗外偶尔闪过的孤灯与旷野的暗夜常常召唤起我们走向远方所有记忆。小说中陈木年的“出走”是对生活全貌的探求和对自由的追逐,也是一种让人心潮澎湃的行走姿态。陈木年深爱着秦可,并因爱而敬畏着她的身体,他们之间饱含着无性的深情;而魏鸣则是委琐龌龊的,他并不穷凶极恶,却有着鲜明的世俗性。所以陈木年杀死了企图强奸秦可的魏鸣,乘坐“夜火车”踏上了真正的逃亡之路,这最后的毁灭和出逃成为一种现实的出走,但同时更是一种象征:是无望的纯洁和必然的世俗的一场悲壮较量,前者想要生存,就只能远离世俗的污浊,去追寻永远的净土。
相对而言,《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有一些散文的情感,故事也就如情感故事一样透明单纯。他因为和妻子闹了矛盾,在外面淋了雨,又不愿回去而在外面的长凳上睡了一觉,受凉之后,咳嗽不止,一直到了和妻子离婚之后也没有好。生性喜欢平静的他因为无法和爱热闹爱折腾爱到处跑的妻子达成一致才最终分手,可是在妻子离开后,他却开始了一个人常常走在途中的生活。她只是个随遇而安的女子,结婚成家,守着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中却也有着她对生活的满足,只是因为丈夫受冤入狱,却一次次奔波在探监的路上,即使一次也无法与丈夫相见,却也执着于这样的奔波。两个本无任何瓜葛的人,相遇在奔走的火车上。一次邂逅让一路无语的他和她终于在火车上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得以彼此诉说各自的心事。小说的蕴外之意,指向的却是我们在都市安身却无法安置心灵的哲思。小说借助于家庭这个稳定的社会单元,向我们展示人与人之间无从获得心灵理解的困境和彼此陌路的城市人际关系。城市以其现代化的喧哗张扬着时代的昂首阔步,可是走在城市里,会有多少人无法安置自己漂泊的心呢?所以,在路上,也就表征了我们永远寻找新的精神安放之处的焦虑。
在《小城市》里,徐则臣则表达着异乡与故乡之间的漂泊心灵怅惘。小说主要围绕着生活在北京的中国晚报副刊编辑彭泽回乡之旅展开。大城市与小城市,成为互为行走的方向。小城市里的人们对于大城市心驰神往,无论是不怕尿憋也要送儿子去北大的司机,憧憬着浪漫着“北漂”生活的朱砂,还有现实持重的高康健,他们就像彭泽与老初人生道路的翻版。而对彭泽来说,离开大城市回归故乡是他内心深藏的碧水蓝天的梦想。《小城市》中的那年冬天,大雪阻挡了彭泽回家的路,年近九十的祖父在巷口等着还未回家的孙子,那一次一次的张望,那繁杂无章的脚印,那照遍巷口所有方向的灯光,在彭泽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的时候,内心的彷徨与身心的漂泊是否像脚边的雪丝丝融化?手电筒的灯光能否也照亮彭泽回家的路?而在小说之外,现实中我们的精神越来越深地迷失于世俗红尘,我们的心灵是否真的也如彭泽回乡的心情:来路是漂泊之途,归去却也路途迷茫;一方面离真我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又渴望着回返,渴望在真我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伦理秩序中安顿迷失的自己! 四
但是,漂泊,不仅仅是生命痛感的书写。我们超越城市生存困厄的聚焦,超越我们体验到的现实强大的焦虑和囿于内心的迷惘,那种心灵的漂泊也是青春成长的过程。那么,《水边书》中,少年男女的生命行走,则构成了漂泊里的生命成长图景;《耶路撒冷》中,儿时玩伴在青年时代对身心归宿的执着追寻,则构成了少年们隐秘的内心孤独在历经青春的漂泊之后重回家园的生命图景;《王城如海》中余松坡行走在雾霾重重的京城里,却又如何寻找重回心灵的故乡道途?
徐则臣在《水边书》的扉页上引用斯文特拉的话:“一个作家必须要为自己写一本成长的书。”《水边书》就是一本关乎成长的书,青春期的成长,将生命的魅力和疼痛以特别迅猛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成长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词汇就是“远方”,所以,徐则臣让陈小多和郑青蓝都追寻着远方而去,只是两个人的不同在于,陈小多希望脱离凡俗人生走向远方,却最终回到了花街,郑青蓝希望在花街融入凡俗人生,却不得不到远方去。
向着远方行走,则是青春成长的确证。这种成长的确证也是对外部世界的自我理解与认同。因为年少轻狂,才有着“上路”的勇敢。也因为反叛,陈小多对成长的证明,就是去实现自己怀揣已久的侠客梦,他期望自己像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一样,阅尽江湖,尝尽漂泊。这其实是陈小多内心深处的一个潜在召唤:他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能力去实现这个为时已久的梦想,于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远方。远方并不是生命的乐园,现实逼迫着主体内向成长,去习惯与适应。他为此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也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涌现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不断鞭打着少年的心灵,迫使他在迷茫、痛楚和顿悟中,一次次诚实地反观自己和人生,将他一次次推向现实与梦想的高架桥上,让他成为心灵“在路上”的漂泊者。
但是,对于少女郑青蓝来说,青春的漂泊却是写满了成长的生命痛楚。她身上透露着少女的端丽与野性,她和姑妈郑欣如因为要远离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从远方漂泊到“花街”。但是,波澜不惊的生活并没有维系多久,流言蜚语之中,她只能逃进另一种更简单而粗钝的生活状态中去。漂泊,从此就成为少女一生的生命归宿。郑青蓝可以在水上尽情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心灵的抚慰,她可以在水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即使以后的岁月都要在寂寞无声中度过。小说的结尾,陈小多看到一个蹲在船上往河里撒尿的女人,他回头看了一眼,忽然感觉到那就是郑青蓝,跳下车去追,却没能追上。少年心事里那些曾经的行走远方和生活的追寻就这样溢满了孤独与伤痛,青春成长的轨迹里也就有了永远的漂泊。
显然,这种溢满了孤独与伤痛的心灵漂泊,在《王城如海》的余松坡这里更是成为生命中无法治愈的伤痛。少年时代对于前途对于未来生活的功利追求,让他一时狠心犯下了自己此后难以面对的错误,为了逃离这种心灵的罪感折磨,他远走异乡,可是又难以在海外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途。他终于从海外归来,原以为“王城”可隐,但万人如海,一心难归。余松坡一次次穿行于王城的天桥、马路上,除了无法面对的往事刻痕,还有此身漂泊故土难归的隐隐痛楚。
那么,对于心灵的漂泊者来说,何处是回归的道途?耶路撒冷,也许是那种具有宗教般宁静的心灵安放之处,是我们可以依赖的精神归宿。然而,对于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在生命漂泊的尽头,在一次次追问自己“乡关何处”之后,难道我们真的需要一处宗教意义上的精神归宿吗?尽管,我们行走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常常会安慰自己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是此心的真正安处到底在哪里又有多少人能说得清呢?而当人生越走越远,远到需要用心回望用记忆回望才能看到已经擦肩而去的青春背影时,依旧会发现,故乡,才是自己身心真正的家园;故乡,才是真正此心安处。于是,乡愁,就那样无边无际地把人的心笼罩了;于是,我们每一个游走在异乡的漂泊者便有了此生再也走不出的乡愁。所以,对于徐则臣而言,当他在《耶路撒冷》中展开了人在中途的青春历程之后,初平阳和他的少年玩伴们天各一方的青春在历经身心漂泊而开始了回归之途的追寻时,乡愁便也无处不在召唤着他们的心灵,并以生命的本真存在状态告诉他们,此心归处只有故乡花街。
花街是初平阳走不出的乡愁。推开他的房间的窗,运河的水汽弥漫进来,弥漫了他一生的时光。所以耶路撒冷就成为一个虚幻的名字,他无法到达,也永远不会到达。但他不会因此而伤感。而花街,一次遠离就是一次永远的告别,这个真实的名字,他也将永远无法到达,因为它已经成为他的故乡,他和它之间已经因运河上弥漫的水汽彼此相隔,渐渐缥缈。同样,对于杨杰,对于易长安,对于吕冬,他们也在彼此及各自的人生轨迹里看到这永远无法抵达的故乡,深感面对这无边的乡愁时的无力感。
徐则臣在《耶路撒冷》这部小说里极具耐心地叙写着他的乡愁与漂泊。童年的玩伴,少年的心事,青春的情爱,都在文字间有如水波漫延,一丝丝,一缕缕,都那么忧伤地在文字间浮起。漂泊与回归之间,他的寂寂的心思便也清晰而细腻地浸染了无边的忧伤。站在他的乡愁里,我们也站在了他的漂泊里,站在了易长安、杨杰、吕冬的漂泊孤寂的心境里。那么,就如他笔下的福小,此心归去,唯有故乡。
徐则臣就这样在他的小说中展现着无尽的生命行走。在这些小说里,他用敏锐的观察视角,沿着每一个在路上行走的足迹和生命历程,缓慢拉开了一个70后作家对这个时代用心体验的序幕。他以深刻的内心漂泊状态揭示出人和世界之间不断变幻的关系,展现着漂泊人生中无法把握的命运,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以及人在天涯的种种难言痛楚。这些漂泊在路上的人,尽管他们文化背景形态各异、个人素养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却以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漂泊前行的姿态和这个世界发生着深刻的联系。那些生命中的刻骨铭心永远停滞在他们的脑海,因为他们要忘记过去继续成为“在路上”的人,在潮水退去的某个清晨或者黄昏,以沉默的方式追问生命的轨迹。
“人的世界绝对不是现成给予的,而是永远处于开放和生成之中的,人拒绝接受既定‘事实’,他总是生活在‘远方’,生活在‘未在之乡’,生活在‘未来’的牵引之中。正是这种对理想世界的绝对指向性,变成了人类超拔自身的强大动力,引导人走上了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没有这种超越现存世界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精神,人类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④那么,走出徐则臣小说的生命漂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会有一个永恒的远方召唤着我们的未来?当人生在漂泊中渐渐沧桑,在岁月的潮水冲刷之下,那些粗粝的部分也渐渐平滑,我们会发现那份深藏心底的记忆和情感,总会在不经意之中,重现人生的沙滩。
【注释】
①傅小平:《好小说应该是多解的——访青年作家徐则臣》,载《文学报》2006年6月22日。
②邓姗姗:《论〈跑步穿过中关村〉——城市“边缘人”的精神镜像》,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第5期。
③ 徐则臣:《前言:悲观、出走和理想主义》,见《夜火车》,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1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那么这种灵魂境界是什么?除却那种直达人物内心深处的生命呈现和对人生的探寻所达到的高度之外,在我看来,应当是徐则臣的写作所呈现出的那份异于其他70后作家们的直达灵魂深处的写作本色,是他的写作中所呈现出的与每个作品的主人公如影随形般的心灵漂泊,那种潜行在每个作品主人公心底的始终在路上的生命行走状态。
在路上,是徐则臣小说创作中潜在的关键词。他用他所独具的才华挥笔写下当下人们的生命行走状态,让作品中的主人公成为漂泊在路上的人,为了他们的梦想,为了他们悬置于喧哗年代的心灵,为了他们能在浮华时代中找到自我身份的合适定位。所以,无论是他的“京漂”系列小说,还是他的“花街”系列小说,从《跑步穿过中关村》《夜火车》《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到《小城市》《水边书》,以及获得“老舍文学奖”的《耶路撒冷》和最近的《王城如海》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徐则臣小说所体现的生命永远“在路上”的存在状态。漂泊意识,也就成为他小说所蕴含的深切的当代文化内涵和生命哲学形态。
一
事实上,“漂泊”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中,战乱、灾害以及对人生未来梦想的追寻和生存空间的选择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始终与辗转流离为伴,而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的作家们,由于心性中似乎先验地存在着异于常人的对于人生的敏感,使得他们总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引起的社会价值变迁中时时感受着人生的无常,不论是古代知识分子为着“入世”的理想主动辗转于仕途的宦海浮沉所引发的人在天涯的羁旅孤愁,还是现代以来的现代知识分子为着启蒙、救亡而在中国大地上的行走,或是在战争年代的避难而流浪迁徙所引发的家国难在的惶惑不安,都表征着中国知识分子无尽的生命行走的人生存在状态。而近三十年来,当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之后,当下的作家会感受到比之于前辈更为焦虑的心灵碎片感。所以,当下更年轻的一代作家们对于“漂泊”这一生命体验也就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
从作家自身来说,小说的创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生活经历的再现。作家对于逝去的沧桑岁月的追忆,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抛开了理性分析与知性解读的束缚,把昔日的场景呈现为当下的情感回忆,当这种情感回忆日积月累而沉淀,也就必然成为作家写作表达的一种主动意识。我想这也是作家创作所体现出的一种雅正的传统艺术品格,那是一种重回古典时代诗人心灵对生命的叩问。所以,当我们去审视徐则臣的创作时,自然会发现,他的写作中,那种漂泊情感也正是他自身一直行走在路上的回忆积淀。
徐则臣坦诚地说过,他在小说中不断地写人物的出走、离开、漂泊,这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有关。他在江苏东海的农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大学毕业后在淮安任教两年,之后重返北京读书、工作,自此,他开始了身在异乡的漂泊人生。如同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通过读书离开故土走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的当代异乡人一样,离家、安定,再离家,重新安定;然后,一年年游走在故土与异乡的路上,或许路的两端都可以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但已经无法改变的“异乡人”身份已经让这“此心安处”有了深深的不安定因素:在故土,因为离开得太久,每一次的回归与离去,都会加深自己是故乡的“异乡人”的内心痛楚;而在定居之处,作为身边大众视野中的“异乡人”,心却始终是走在异乡而难以真正地安居。
对徐则臣而言,当他远离故乡客居北京之后,他便开始了一个异乡人的生命历程。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会里,他和众多京漂一族一样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又消失于这些大街小巷;不同的是,作为一个高学历有固定工作的写作者,他对于作为一个外乡人被浮华的都市所湮没的个体渺小感有着更为深入的感受,为着生存而展开的生命奔波就成了他心灵深处的生活底板;漂泊就成为他的写作意识之根。所以他的很多小說的故事情节和创作思绪就是从这些“生活底板”中拓展出来的,于是便有了水汽氤氲的石码头,有了“京漂”们奔跑挣扎的生存图景,有了“王城如海”归心难隐的怅惘,有了他对于“花街”这一心灵故乡的永恒依恋。他曾在《夜火车》的前言里袒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出走情结,当现实中无法离开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总是在笔下不可遏止地流露出对生命无尽行走在路上的渴望。“十八岁时写过一个小东西叫《出走》,二十岁时写《走在路上》,二十三岁写《沿铁路向前走》,然后是《跑步穿过中关村》、《长途》,和现在这个《夜火车》”③徐则臣让小说中的人物完成一次次地出走,成为漂泊在路上的人。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们一次次行走构成了他们生命和精神的成长过程,也透视着徐则臣对那些游走于都市、乡村之上的漂泊者生存命运的真诚逼视和诗性观照。
二
徐则臣并不只是基于现实中所产生的生存焦虑和苦难而赋予他的主人公们不断行走的人生姿态,他同时更为深入地展现出这些主人公们复杂多变的生命图景。他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代替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出走,这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徐则臣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所饱含的时代意义。
京漂,这个缘于上个世纪末的语词显然与这个语词里所包含的人物自身的生命轨迹密切相关。大都市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氤氲着日渐浓郁的媚惑气息。甚至那些繁华的街道后面的幽暗胡同和小巷也都浸染在其中。浮华背后,却是京漂者们穿行于拥挤人群中开始的人生奔波。他们深感现实困境之苦,似乎永远与都市那浓酽的色彩隔着一道无法穿过的玻璃门。所以,无论是前小镇中学教师边红旗(《啊,北京》)、前小县城混混“姑父”(《伪证制造者》)、还是前县城玻璃厂职工子午(《天上人间》)和敦煌(《跑步穿过中关村》),都经历了从梦想到现实,从温暖到寒冷的人生落差。对于他们而言,满怀希望和梦想前往北京,开始奔波于这个都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内心最初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情感。然而,当他们被各种大盖帽一次次追赶而如蚂蚁般散入人群,他们终于明白,自始至终,他们是这个繁华时代的“他者”,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想融入其间,却都会有一种被周围世界所放逐的强烈感受。他们都是来自“小地方”的“小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这个社会旁逸斜出的那一部分,歪歪扭扭的在一边独自生长。他们怀抱最朴素的理想主义和激情准备大干一场或是瞎混一番,态度诚恳认真,然而茫茫人海之中,他们就像从不被关注的小蚂蚁,只能游走在繁华都市的阴影里,身处异乡的漂泊感便从此如影随形陪伴着他们苦涩的生活和心灵。 《跑步穿过中关村》无疑是徐则臣“京漂”系列小说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深刻地演绎了京漂一族不无悲剧色彩却又具有悲壮意味的生命奔波。
小说的主人公敦煌原本是个贩卖假证的,后来改行卖起了盗版碟。由于职业的需要,他每天都要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此他的生活就像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沙尘暴一样,将世界变得纷纷扰扰、颓败不堪。“他站在高处,看到眼前低矮的居民区和街道一夜之间变成了单纯的土黄色,如同冬天看见大雪覆盖世界。但和那感觉完全不同,落了土的房子和街道看上去更像一片陈旧的废墟,安宁,死气沉沉。”这是敦煌眼中的沙尘,于他来说,沙尘带给他的是身心的双重折磨,他心情压抑,强化了他的漂泊之感,“北京的风是黑的,凉的;老家的风是淡的,暖的。”再者,“闲人都被关在家里了,而买碟的大都是闲人,敦煌每天都外出,在避风的地方也卖不到几张碟。”敦煌的生活自然也就拮据了,无形之中让这种漂泊感跃然纸上。在小说里,沙尘暴无疑被赋予了深度的象征,它象征着敦煌这样的“京漂”们的灰色命运,也象征着社会的混乱无序,比如形形色色的人购买假证,为此不惜高价;许多人购买盗版的黄色碟,寻求刺激。他們要生存,就得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卖一张碟从这里奔波到那里,从那里奔波到远方,注定他们要永远地漂泊“在路上”。
小说有一个重要的词:跑步。“此后,三公里之内基本上都是跑步送碟,念书的时候他长跑不错,多少年不动,开始跑还有点不适应,跑了几次感觉就上来了,觉得运动的确是种乐趣。”这是敦煌的苦中取乐。但深层里,却是徐则臣所安放的深刻内涵的“跑步”。首先,在北京,中关村是个著名的交通拥挤的地方。法拉利远不及一辆自行车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大,所以,敦煌的“跑步”是他“穿过中关村”给顾客送货上门的一种最为经济实在的选择。其次,敦煌在“跑步”中其实穿插了诸多的无奈、担心以及顾虑,由于职业性质赫然摆在那里,他们要特别警觉那些穿着制服的人,因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所以,他们选择了“跑”,以最快的速度闪出城管人员的视线,保全自己生存的安全,这“跑”中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与个体生存的悲壮。最后,诚如徐则臣所说,“跑步”是一件有激情才能完成的事,它表明了年轻人中某种美好品质的稀缺程度。作为正当年的敦煌,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身上的那种没有被规驯和秩序化的蓬勃的生命力,那种逐渐被人们忽略乃至以往视为野性的东西。面对生活,他们可能有很多不太美好的表现,但基本上保留了本色,在生命形态上,相对更及物一些。敦煌正是用“跑步”来激励自己的人生,时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止步,即使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还要承受诸多的艰辛,才能在北京扎下来,活下去,并且活出个人样来。所以对于敦煌来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也许可以让他忽略掉眼前的繁华,多出几分生存的勇气。
对于京漂一族来说,北京在他们的心目中早就成了理想的代名词,北京早已成为一种符号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中。虽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底层,这些“京漂”们对北京却甚少诅咒和怨言,即便是黯然离去,一如《我们在北京相遇》 中的“我”即将离开厮混打拼多年的北京时,心中的感受仍是“很多人混得已经完全不像样了,还放不下这个地方”,在“我”的眼里、心里,北京就是“高贵的、伟大的、繁华的”。徐则臣以诗意的感伤表现出京漂一族内心的呐喊,以不妥协的奔波行走反抗着生命存在所遭遇的艰难,把现实困境中的漂泊作为个体生命成长的飞地。
三
漂泊总是又蕴含着个体生命从身体存在的行走向着精神高蹈的生命轨迹。所以漂泊也就与个体向往自由的文化脉动相关联,与心灵“在路上”的精神体验相关联。如果说,在浮华的大都市里,敦煌、西夏等京漂是在市声如潮中努力地在漂泊中完成身体的存在,那么,《夜火车》《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小城市》等作品则是向着自由辽阔的精神空间的行走。当市声喧哗淹没了一切之后,主人公们期望的是浮出那一片片繁华,让心灵深入潜隐的原野、丛林、山川,看看我们一直期盼的桃源净土。
《夜火车》首先会唤起我们如此的经历:一列火车穿过星光下的旷野,车窗外偶尔闪过的孤灯与旷野的暗夜常常召唤起我们走向远方所有记忆。小说中陈木年的“出走”是对生活全貌的探求和对自由的追逐,也是一种让人心潮澎湃的行走姿态。陈木年深爱着秦可,并因爱而敬畏着她的身体,他们之间饱含着无性的深情;而魏鸣则是委琐龌龊的,他并不穷凶极恶,却有着鲜明的世俗性。所以陈木年杀死了企图强奸秦可的魏鸣,乘坐“夜火车”踏上了真正的逃亡之路,这最后的毁灭和出逃成为一种现实的出走,但同时更是一种象征:是无望的纯洁和必然的世俗的一场悲壮较量,前者想要生存,就只能远离世俗的污浊,去追寻永远的净土。
相对而言,《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有一些散文的情感,故事也就如情感故事一样透明单纯。他因为和妻子闹了矛盾,在外面淋了雨,又不愿回去而在外面的长凳上睡了一觉,受凉之后,咳嗽不止,一直到了和妻子离婚之后也没有好。生性喜欢平静的他因为无法和爱热闹爱折腾爱到处跑的妻子达成一致才最终分手,可是在妻子离开后,他却开始了一个人常常走在途中的生活。她只是个随遇而安的女子,结婚成家,守着丈夫和孩子,平淡的生活中却也有着她对生活的满足,只是因为丈夫受冤入狱,却一次次奔波在探监的路上,即使一次也无法与丈夫相见,却也执着于这样的奔波。两个本无任何瓜葛的人,相遇在奔走的火车上。一次邂逅让一路无语的他和她终于在火车上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得以彼此诉说各自的心事。小说的蕴外之意,指向的却是我们在都市安身却无法安置心灵的哲思。小说借助于家庭这个稳定的社会单元,向我们展示人与人之间无从获得心灵理解的困境和彼此陌路的城市人际关系。城市以其现代化的喧哗张扬着时代的昂首阔步,可是走在城市里,会有多少人无法安置自己漂泊的心呢?所以,在路上,也就表征了我们永远寻找新的精神安放之处的焦虑。
在《小城市》里,徐则臣则表达着异乡与故乡之间的漂泊心灵怅惘。小说主要围绕着生活在北京的中国晚报副刊编辑彭泽回乡之旅展开。大城市与小城市,成为互为行走的方向。小城市里的人们对于大城市心驰神往,无论是不怕尿憋也要送儿子去北大的司机,憧憬着浪漫着“北漂”生活的朱砂,还有现实持重的高康健,他们就像彭泽与老初人生道路的翻版。而对彭泽来说,离开大城市回归故乡是他内心深藏的碧水蓝天的梦想。《小城市》中的那年冬天,大雪阻挡了彭泽回家的路,年近九十的祖父在巷口等着还未回家的孙子,那一次一次的张望,那繁杂无章的脚印,那照遍巷口所有方向的灯光,在彭泽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的时候,内心的彷徨与身心的漂泊是否像脚边的雪丝丝融化?手电筒的灯光能否也照亮彭泽回家的路?而在小说之外,现实中我们的精神越来越深地迷失于世俗红尘,我们的心灵是否真的也如彭泽回乡的心情:来路是漂泊之途,归去却也路途迷茫;一方面离真我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又渴望着回返,渴望在真我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伦理秩序中安顿迷失的自己! 四
但是,漂泊,不仅仅是生命痛感的书写。我们超越城市生存困厄的聚焦,超越我们体验到的现实强大的焦虑和囿于内心的迷惘,那种心灵的漂泊也是青春成长的过程。那么,《水边书》中,少年男女的生命行走,则构成了漂泊里的生命成长图景;《耶路撒冷》中,儿时玩伴在青年时代对身心归宿的执着追寻,则构成了少年们隐秘的内心孤独在历经青春的漂泊之后重回家园的生命图景;《王城如海》中余松坡行走在雾霾重重的京城里,却又如何寻找重回心灵的故乡道途?
徐则臣在《水边书》的扉页上引用斯文特拉的话:“一个作家必须要为自己写一本成长的书。”《水边书》就是一本关乎成长的书,青春期的成长,将生命的魅力和疼痛以特别迅猛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成长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词汇就是“远方”,所以,徐则臣让陈小多和郑青蓝都追寻着远方而去,只是两个人的不同在于,陈小多希望脱离凡俗人生走向远方,却最终回到了花街,郑青蓝希望在花街融入凡俗人生,却不得不到远方去。
向着远方行走,则是青春成长的确证。这种成长的确证也是对外部世界的自我理解与认同。因为年少轻狂,才有着“上路”的勇敢。也因为反叛,陈小多对成长的证明,就是去实现自己怀揣已久的侠客梦,他期望自己像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一样,阅尽江湖,尝尽漂泊。这其实是陈小多内心深处的一个潜在召唤:他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能力去实现这个为时已久的梦想,于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远方。远方并不是生命的乐园,现实逼迫着主体内向成长,去习惯与适应。他为此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也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涌现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不断鞭打着少年的心灵,迫使他在迷茫、痛楚和顿悟中,一次次诚实地反观自己和人生,将他一次次推向现实与梦想的高架桥上,让他成为心灵“在路上”的漂泊者。
但是,对于少女郑青蓝来说,青春的漂泊却是写满了成长的生命痛楚。她身上透露着少女的端丽与野性,她和姑妈郑欣如因为要远离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从远方漂泊到“花街”。但是,波澜不惊的生活并没有维系多久,流言蜚语之中,她只能逃进另一种更简单而粗钝的生活状态中去。漂泊,从此就成为少女一生的生命归宿。郑青蓝可以在水上尽情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心灵的抚慰,她可以在水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即使以后的岁月都要在寂寞无声中度过。小说的结尾,陈小多看到一个蹲在船上往河里撒尿的女人,他回头看了一眼,忽然感觉到那就是郑青蓝,跳下车去追,却没能追上。少年心事里那些曾经的行走远方和生活的追寻就这样溢满了孤独与伤痛,青春成长的轨迹里也就有了永远的漂泊。
显然,这种溢满了孤独与伤痛的心灵漂泊,在《王城如海》的余松坡这里更是成为生命中无法治愈的伤痛。少年时代对于前途对于未来生活的功利追求,让他一时狠心犯下了自己此后难以面对的错误,为了逃离这种心灵的罪感折磨,他远走异乡,可是又难以在海外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途。他终于从海外归来,原以为“王城”可隐,但万人如海,一心难归。余松坡一次次穿行于王城的天桥、马路上,除了无法面对的往事刻痕,还有此身漂泊故土难归的隐隐痛楚。
那么,对于心灵的漂泊者来说,何处是回归的道途?耶路撒冷,也许是那种具有宗教般宁静的心灵安放之处,是我们可以依赖的精神归宿。然而,对于每一个异乡人来说,在生命漂泊的尽头,在一次次追问自己“乡关何处”之后,难道我们真的需要一处宗教意义上的精神归宿吗?尽管,我们行走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常常会安慰自己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是此心的真正安处到底在哪里又有多少人能说得清呢?而当人生越走越远,远到需要用心回望用记忆回望才能看到已经擦肩而去的青春背影时,依旧会发现,故乡,才是自己身心真正的家园;故乡,才是真正此心安处。于是,乡愁,就那样无边无际地把人的心笼罩了;于是,我们每一个游走在异乡的漂泊者便有了此生再也走不出的乡愁。所以,对于徐则臣而言,当他在《耶路撒冷》中展开了人在中途的青春历程之后,初平阳和他的少年玩伴们天各一方的青春在历经身心漂泊而开始了回归之途的追寻时,乡愁便也无处不在召唤着他们的心灵,并以生命的本真存在状态告诉他们,此心归处只有故乡花街。
花街是初平阳走不出的乡愁。推开他的房间的窗,运河的水汽弥漫进来,弥漫了他一生的时光。所以耶路撒冷就成为一个虚幻的名字,他无法到达,也永远不会到达。但他不会因此而伤感。而花街,一次遠离就是一次永远的告别,这个真实的名字,他也将永远无法到达,因为它已经成为他的故乡,他和它之间已经因运河上弥漫的水汽彼此相隔,渐渐缥缈。同样,对于杨杰,对于易长安,对于吕冬,他们也在彼此及各自的人生轨迹里看到这永远无法抵达的故乡,深感面对这无边的乡愁时的无力感。
徐则臣在《耶路撒冷》这部小说里极具耐心地叙写着他的乡愁与漂泊。童年的玩伴,少年的心事,青春的情爱,都在文字间有如水波漫延,一丝丝,一缕缕,都那么忧伤地在文字间浮起。漂泊与回归之间,他的寂寂的心思便也清晰而细腻地浸染了无边的忧伤。站在他的乡愁里,我们也站在了他的漂泊里,站在了易长安、杨杰、吕冬的漂泊孤寂的心境里。那么,就如他笔下的福小,此心归去,唯有故乡。
徐则臣就这样在他的小说中展现着无尽的生命行走。在这些小说里,他用敏锐的观察视角,沿着每一个在路上行走的足迹和生命历程,缓慢拉开了一个70后作家对这个时代用心体验的序幕。他以深刻的内心漂泊状态揭示出人和世界之间不断变幻的关系,展现着漂泊人生中无法把握的命运,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以及人在天涯的种种难言痛楚。这些漂泊在路上的人,尽管他们文化背景形态各异、个人素养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却以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漂泊前行的姿态和这个世界发生着深刻的联系。那些生命中的刻骨铭心永远停滞在他们的脑海,因为他们要忘记过去继续成为“在路上”的人,在潮水退去的某个清晨或者黄昏,以沉默的方式追问生命的轨迹。
“人的世界绝对不是现成给予的,而是永远处于开放和生成之中的,人拒绝接受既定‘事实’,他总是生活在‘远方’,生活在‘未在之乡’,生活在‘未来’的牵引之中。正是这种对理想世界的绝对指向性,变成了人类超拔自身的强大动力,引导人走上了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没有这种超越现存世界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精神,人类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④那么,走出徐则臣小说的生命漂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会有一个永恒的远方召唤着我们的未来?当人生在漂泊中渐渐沧桑,在岁月的潮水冲刷之下,那些粗粝的部分也渐渐平滑,我们会发现那份深藏心底的记忆和情感,总会在不经意之中,重现人生的沙滩。
【注释】
①傅小平:《好小说应该是多解的——访青年作家徐则臣》,载《文学报》2006年6月22日。
②邓姗姗:《论〈跑步穿过中关村〉——城市“边缘人”的精神镜像》,载《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第5期。
③ 徐则臣:《前言:悲观、出走和理想主义》,见《夜火车》,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
④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17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