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学于玩快乐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可以点亮孩子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游戏也是幼儿探索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愉快自由的活动空间。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游戏环境
  一、 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健康儿童的个性发展取决于游戏,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毫不夸张地说,幼儿的各种能力大多是在游戏中学到的。但是,目前存在普遍的问题是:教师把游戏当作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辅助手段,大多数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预设活动环节并生成活动,很少能考虑到幼儿的活动兴趣和需要,导致幼儿常常处于被动游戏的状态,丧失了积极参与游戏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及其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精准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 你们怎么办?——幼儿层面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情绪快速体验,同时也是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幼儿会有一种安全感,继而产生自信心。就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言,精神环境的创设与幼儿的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良好的环境是渗透着教育者意图的生活空间,充满着智慧和儿童的兴趣。如今的幼儿园外观都非常漂亮,但是这些看似美观又安全的活动场所是否是幼儿所喜爱呢?笔者认为,孩子们所喜爱的环境,应该是一个布局合理、结构精良、材料丰富的游戏环境。在游戏和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幼儿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的互动来学习和积累相关经验。综上所述,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的实施途径。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独特的认知来调整和操作我们的课程,并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练习习得相关的经验。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可能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触发、支持和促进了孩子的学习活动。
  (一) 在游戏中体验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影响,互相吸引,分工不同,角色不同,任务不同。这样,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使自己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 在游戏中创造
  在游戏中投放废旧的纸盒、彩纸、饮料瓶等材料。饮料瓶“保龄球”,纸盒“小狮子”,月饼盒“相框”等等都应运而生。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发明、创造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三、 我们怎么办?——教师层面
  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方式,具有创造新课程的重要功能。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指导新课程的生成,使课程自然产生于儿童的游戏活动中。
  (一)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
  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儿童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扩大儿童思维和行动的范围与能力。如:在玩“超市”的游戏时,“顾客”要买薯片,而售货员又找不到,当没有办法时,教师应该及时使用其他角色来帮助解决问题,并让游戏继续进行。
  (二) 为幼儿游戏提供干预,以丰富游戏所需的体验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游戏干预,并将孩子的游戏水平提升到更深层次。当然,干预措施是有限的,只有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才能去使用。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为儿童游戏提供真实体验并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游戏才能更充实,更丰满,更具创造性。
  (三) 把握时机,正确运用生成策略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产生的游戏有两个主要渠道:一个是从文学活动中生成游戏,另一个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游戏。幼儿经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情節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度可操作的角色表现;另一种是主题游戏,具有强烈的情节,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的人物。
  四、 加点料——实现课程与游戏的有机整合
  教师可以创设教育游戏环境,结合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使游戏成为一种教学形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使其成为课程的内容。以儿童自选游戏为特征的区域活动应该是儿童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只有这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才能精准发展。
  1. 类似游戏的语言组织活动,例如: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时可以使用这种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2. 以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一种是对角色的假想,如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出现,而小朋友们则是动物妈妈的好宝宝。另一种是对情节进行假想,并以此来串联活动的各个环节。
  3. 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活动。以竞赛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有效的手段。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和技能活动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和组之间进行。游戏使一些枯燥乏味的认知活动变得俏皮,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的活动热情。
  作者简介:陈丽婷,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红峰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重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直接关乎其未来成长与发展,所以应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制订可行的培养方案,以此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推动教育活动有序展开。文章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展开探讨,并对当前教学现状加以分析,结合问题总结出几点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
期刊
摘 要:复述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显性体现。文章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时空转换、情景表演、巧借插图、填补空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解锁复述教学的密码。  关键词:详细复述;统编版;解锁复述;复述评价  一、 何为“复述”  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教学方法之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意味着复述不应是简单、机械地记忆课文
期刊
摘要:为检验小学语文成绩是否与学生性别具有相关性,特选取成绩稳定的被试者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旨在促进语文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杜绝传统固有偏见。  关键词:语文成绩;性别;SPSS  一、 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观念中语文需要很强的“感性思维”,感性思维是指以感官感受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感性思维活动包括:感觉、知觉、本能思维倾向、习惯性思维、联想、情感活动、直觉、模糊的范畴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期刊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阅读对话过程。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对文本的言语感知,产生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从而获得富有个性特征的体验与感悟。课前关注预习批注,课中指导读写批注,课后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进行。提升批注的价值,真正提高学生的批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角度批注;批注式阅读  长期以来笔者发现学生对预习很不重视,即使学校组织专门的语文团队,设计了导学单
期刊
摘 要:寓言故事趣意盎然、微言大义,中低年级在开展课外阅读时会广泛选取其中的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阅读寓言都是浅尝辄止。在这样的状况下,相对成熟的寓言故事导读范式能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寓言故事的读中指导,本文正是对该种范式进行的实践研究与总结提炼。以“趣读四部”明确小学中低年级寓言读中指导课的合理序列,并举例分析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寓言;读中指导;“趣读四部”     对于小学年级学生而言,
期刊
摘 要:实践证明,朗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强化这方面的策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变教学中存在的不真、不实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能力;提升策略  朗读对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用明显。但是,由于过多追求教学的功利性,我们的语文课堂严重缺失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为此,强化朗读教学的实践,应该纳入我们课堂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即是指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中所包含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方面展开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影响下,教学生活化策略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师生走
期刊
摘 要:如何有效地掌握所识之字,结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例,可从儿歌诵读,体验识字乐趣;通过实践操作,丰富识字形式;利用情景图,降低识字难度;唤醒已有经验,促进主动识字;借助多媒体,追求有效识字。总之,识字教学要与多种形式融合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让孩子真正爱上识字。  关键词:识字;主动;有效;乐趣  部编版教材中一年级语文要求会认识700字,上学期会认300字,会写100字,下学期会认40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精神价值观的导师,是学校核心理念具体落实的同心圆所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点滴实践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文明修养     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要因人而异,更要因材施教。如何
期刊
摘 要:目的是探讨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以便引导中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正确成熟的应对方式。方法是采用訾非的《积极完美主义量表》和陈树林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是初中生积极完美主义与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发泄情绪有显著的正相关。积极的自我期望和积极的条理性能联合预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26.3%的变异量。结论是积极完美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