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让人学会如何去生活,也只有将教育归类为一种生活形式,才能使得人真正回归于他的本位。本文通过“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应用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进而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应用原则,指出了实际应用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072-01
在信息全球化和知识大爆炸的冲击下,教育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活同教育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开始向以生活化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转变。可以说生活化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教育领域的大趋势,因为生活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将教学回归生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1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应用的必要性概述
最初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是从国外开始的,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了。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倡导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著名教育学家卢梭也提出教育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生活,来直接获取经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指出教育的中心是生活,亦起源于生活,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与生活相脱离。此外,“生活化”教学是同STS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同样是强调将社会生活、生产同科学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应用原则
2.1 遵循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所倡导的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意在促进学生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材当中,存在着很多内容是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内容时,就可实施探究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疑问,也可以使得他们在实践中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条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讲述上述内容时,因与相关的社会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能激发学生对于探究性活动的兴趣,保证其顺利的进行。
2.2 遵循主体性原则
在“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将传统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思想加以转变,并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利用教学背景和“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自身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通过其自身的思考和努力得出的结论,才能够成为一种同生活相关的“活”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引导,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分析、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3 遵循科学性原则
高中生物属于一门自然性的学科,是以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生命现象及科学原理作为教学内容的,以最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自然。通常来讲,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往往兴趣较浓,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原理的应用,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当中的很多现象进行解释,但是有时生活经验会同生物知识相背离,例如就发烧来讲,生活经验讲究的是“捂一捂”,而生活学知识讲究的是用减少穿着、冰敷等方法来降低体温。传统的方法固然有一定道路,但是却不适用于发高烧的情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既应对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加以尊重,也要注意知识原理同生活经验间的差距,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往往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
3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实际应用
3.1 营造“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情境
学生在开始生物学科学习之前,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在其学习、生活及交往活动中,已经对各种现象形成了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不应当是由外向内的知识传递,而是将原有的生活经验同新知识相结合,来丰富、充实和改造自身的知识经验结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性的搜集一些同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并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而在生活情境中巧妙的融入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情趣中学习,获得更大的收获。
例如,在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生物教师就可营造出一个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生物教师开讲前讲到:“有这样一句流行语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在吃早餐时,有些人提倡先吃面包再喝牛奶,有些人提倡先喝牛奶再吃面包,那什么样的方法才最科学、最合理那?”教师这一问题的提出,马上将要讲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应补充到:“那种方法最为合理呢?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课程。”
3.2 “生活化”融入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就是一个对生活的还原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应以现实生活为基本,意在探寻生活的意义,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体验生存及体验生命中感悟和领会生命的意义。在“生活化”教学中应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不断深化生物课本同生活知识经验的联系,使“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动力源泉。
例如在进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这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教学向学生说:“人为什么不吃脂肪仍然会胖?减肥的诀窍在于少吃饭多运动吗?当饥饿时,如果不吃饭,待过一会,为什么会觉的不饿了呢?”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种种疑问,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与用之间实现有机的结合。
3.3 将“生活化”亦融入作业当中
学习高中生物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对于作业的布置,不应当过分关注于考试,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应当从专制、封闭、独立完成的形式向自主、开放、协同合作的形式转变。布置的作业同生活实际有紧密的联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得其意识到生物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在情趣的体验中,实现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提高。
例如,在讲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课程之后,就可讓学生对自己常用食物进行归类,并搜集食物相关营养成分的资料,来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如制定肥胖者的饮食计划,生活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糖尿病人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脂肪肝病人的饮食又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无疑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教学中体现出其生活化的本质,并通过生活化的灌输,使得高中生物教学发挥其应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实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薛海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探析[J].宁夏教育科研,2007,2.
[2] 杜维娜.浅谈如何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072-01
在信息全球化和知识大爆炸的冲击下,教育在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活同教育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开始向以生活化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转变。可以说生活化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教育领域的大趋势,因为生活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将教学回归生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得以实现。
1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应用的必要性概述
最初对“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是从国外开始的,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了。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倡导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著名教育学家卢梭也提出教育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生活,来直接获取经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指出教育的中心是生活,亦起源于生活,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与生活相脱离。此外,“生活化”教学是同STS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同样是强调将社会生活、生产同科学知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应用原则
2.1 遵循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所倡导的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意在促进学生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材当中,存在着很多内容是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内容时,就可实施探究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疑问,也可以使得他们在实践中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条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讲述上述内容时,因与相关的社会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能激发学生对于探究性活动的兴趣,保证其顺利的进行。
2.2 遵循主体性原则
在“生活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将传统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思想加以转变,并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利用教学背景和“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学生自身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只有通过其自身的思考和努力得出的结论,才能够成为一种同生活相关的“活”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引导,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分析、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3 遵循科学性原则
高中生物属于一门自然性的学科,是以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生命现象及科学原理作为教学内容的,以最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自然。通常来讲,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往往兴趣较浓,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很多生物原理的应用,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当中的很多现象进行解释,但是有时生活经验会同生物知识相背离,例如就发烧来讲,生活经验讲究的是“捂一捂”,而生活学知识讲究的是用减少穿着、冰敷等方法来降低体温。传统的方法固然有一定道路,但是却不适用于发高烧的情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既应对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加以尊重,也要注意知识原理同生活经验间的差距,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往往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
3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实际应用
3.1 营造“生活化”的生物教学情境
学生在开始生物学科学习之前,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在其学习、生活及交往活动中,已经对各种现象形成了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不应当是由外向内的知识传递,而是将原有的生活经验同新知识相结合,来丰富、充实和改造自身的知识经验结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性的搜集一些同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并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而在生活情境中巧妙的融入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情趣中学习,获得更大的收获。
例如,在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生物教师就可营造出一个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生物教师开讲前讲到:“有这样一句流行语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在吃早餐时,有些人提倡先吃面包再喝牛奶,有些人提倡先喝牛奶再吃面包,那什么样的方法才最科学、最合理那?”教师这一问题的提出,马上将要讲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应补充到:“那种方法最为合理呢?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课程。”
3.2 “生活化”融入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就是一个对生活的还原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内容应以现实生活为基本,意在探寻生活的意义,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体验生存及体验生命中感悟和领会生命的意义。在“生活化”教学中应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不断深化生物课本同生活知识经验的联系,使“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动力源泉。
例如在进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这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教学向学生说:“人为什么不吃脂肪仍然会胖?减肥的诀窍在于少吃饭多运动吗?当饥饿时,如果不吃饭,待过一会,为什么会觉的不饿了呢?”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种种疑问,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与用之间实现有机的结合。
3.3 将“生活化”亦融入作业当中
学习高中生物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对于作业的布置,不应当过分关注于考试,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应当从专制、封闭、独立完成的形式向自主、开放、协同合作的形式转变。布置的作业同生活实际有紧密的联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得其意识到生物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在情趣的体验中,实现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提高。
例如,在讲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课程之后,就可讓学生对自己常用食物进行归类,并搜集食物相关营养成分的资料,来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如制定肥胖者的饮食计划,生活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糖尿病人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脂肪肝病人的饮食又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等。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无疑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教学中体现出其生活化的本质,并通过生活化的灌输,使得高中生物教学发挥其应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实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薛海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探析[J].宁夏教育科研,2007,2.
[2] 杜维娜.浅谈如何优化高中生物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