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各大拍卖行春拍的玉器笔者基本全看了,各家拍卖的玉器有多有少,多者数百件,少的也有数十件。拍卖的玉器以明清为主,器物以民间用品为多,间或也夹杂着一些皇家器物,拍卖价格适中,成交率挺高,特别是有几场拍卖,玉器已是除书画以外文物器物拍卖的重要部分。尽管件件玉器仍然衣冠楚楚,有的还被包装得富丽堂皇,但在其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不住古玉拍卖已超出拍卖底线的事实。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人生是有底线的,底线不能突破,突破底线的人将是一个非常没有原则的人。这个道理用于做事也是一样,做事要有原则,底线不能突破,突破底线的事就做不成了。今年的玉器春拍,底线屡屡被突破,看来这事要悬了。
什么是玉器拍卖的底线?玉器材料!中国古玉常用的是和田玉,但这些古代玉器使用的和田玉和我们今天的和田玉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今天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和田玉不仅包含和田地区出的和田玉,还包含青海玉、俄罗斯玉和韩国玉等。而中国古玉的和田料来源,特别是明清古玉,绝大多数材料来源于和田地区的和田玉。
笔者在去岁的玉器市场年终总结中,重点谈了玉器材料问题,但那只是针对当时的情况,主要是玉料的价格而谈,看到今年春拍的玉器,笔者认为材料问题,特别是真正的古玉和现代高仿玉的材料种类问题又显得格外的重要。笔者之所以如此强调玉器材料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是玉器的基础,是中国玉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今天的玉料来源已经多样化了,它们是今天的玉文化载体,古代玉料来源较为单一,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是其文化载体。我们通过这些物质载体,能够清楚地认识各个时代玉文化的特征,如果我们连作为中国玉文化物质载体的玉料都搞不清楚,还何谈古代玉文化。试想用今天生产出来的纸绘画,尽管画的是古画模样的画,但它会是古代绘画作品吗?同样的道理,用当代近几十年才发现开采的玉料制作的古玉模样的玉器,会是古代玉器吗?今年春拍的“古玉”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近几十年才开采出来的玉料制成的玉器,这些冒牌货是不是古玉一目了然。拍卖行拍卖用现代开采的玉料做成的古玉,已经突破了古玉拍卖的底线。
中国古玉的材料来源多种多样,可以称得上是美石即玉,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史前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虽说是材料来源仍然多元化,仉和田玉慢慢成为主要玉种。产生于商代,确立于汉代的和田玉文化,令和田玉成为文明社会后中国玉文化的最重要——几乎是唯一的玉材。尽管我们今天对于这些玉材的来源地还有小统一的说法(有人说这些玉材全部来源于和田地区,也有人说部分来源于和田地区。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至于其中道理,笔者会在今后专门撰文阐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韩料,俄料及青海料都不是中国古玉材料的来源,这几种材料成为和田玉材料来源是近几年的事情,青海料1993年才开始发现,韩料2000年才进入中国,俄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引入中国的,所以用这几种玉材所制成的古代器型的玉器,应该就是仿古玉了。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都是和田玉,这几种材料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而且很大,它是判断一件玉器是否是真古玉的第一标志。中国古玉材料来源学术界的认识虽有分歧,但对明清古玉。其材料基本都来自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这一认识是基本统一的。今年春拍中明清玉器占大多数,拍卖标的上写的是明清古玉。起码玉器材料应该是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果真这样还说得过去,起码第一步没错,还有往下走进一步辨其真伪的必要。如果是其他地区的和田玉,如韩料、俄料、青海料等制成的古玉,其基础就不对,根本就没有是明清古玉的可能性,如果拍卖这些材料制成且标明年代的古玉,尽管拍卖行以拍卖法为借口可以不负责任,但对买家来说就太不公平了,这就突破了古玉拍卖的底线,明摆着拿新的当老的拍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某些人以地质部门的证书为幌子有关。韩料、俄料、青海料这几种材料到地质部门鉴定,都会给你出和田玉的证书,其实这没有错,地质部门会将透闪石含量在98%以上的石头都出和田玉的证书,但这只是矿物成分的标志,并不是矿物使用年代的标志,不是说用透闪石即和田玉做的玉器就是古玉了。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鱼目混珠,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用近些年开采的玉料制成的古玉模样的玉器无论做得多像也都还是现代仿品,和古玉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出这些透闪石是那些地方出产的呢?说实话,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是无法辨别的,地质部门的检测手段及出的证书只能达到透闪石的层次,没法具体到产地。要了解这些透闪石的具体产地,只有凭经验来断定,这要靠个人的经验积累,时间长了,都会有些体会,慢慢就能分清几种料的区别了。这里谈一点个人经验:和田玉致密度高,油性好,颜色偏白,但不是惨白,而是略带浑厚的乳白,白中略有灰黄色,有些像凝固的羊油的颜色,所以,最好的和田玉又称羊脂玉;青海料整体看上去透明度较高,在阳光下,远远望去甚至发一些淡淡的粉色,大多数有明显的筋状结构(俗称水线),俄料致密度高,颜色偏白,有的过白,甚至有些惨白,阳光下会有些淡淡的绿色,糖色较重,即使是切去糖色,只剩白的部分,细看仍有隐隐的糖色;韩料略松,结构是粥状结构,就像平时家里熬好的大米粥,米粒和米汤还截然分开的样子,阳光下会显淡黄色。这些虽然只是笔者个人经验之谈,但八九不离十,不会差距太远。
人们走进拍卖场,相信的是拍卖行的眼力及把关能力,为的是财富的增值保值,但前提是东西的保真,在此前提下,贵点便宜点都无所谓,贵点只是输时间,但东西不对,那就一切都输了。笔者衷心希望拍卖行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为竞拍者把好古玉关,起码把好玉料关,玉器拍卖在玉料的底线以上做事,以达到买家卖家皆大欢喜的境界。
(责任编辑:阮富春)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人生是有底线的,底线不能突破,突破底线的人将是一个非常没有原则的人。这个道理用于做事也是一样,做事要有原则,底线不能突破,突破底线的事就做不成了。今年的玉器春拍,底线屡屡被突破,看来这事要悬了。
什么是玉器拍卖的底线?玉器材料!中国古玉常用的是和田玉,但这些古代玉器使用的和田玉和我们今天的和田玉还是有所不同的。我们今天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和田玉不仅包含和田地区出的和田玉,还包含青海玉、俄罗斯玉和韩国玉等。而中国古玉的和田料来源,特别是明清古玉,绝大多数材料来源于和田地区的和田玉。
笔者在去岁的玉器市场年终总结中,重点谈了玉器材料问题,但那只是针对当时的情况,主要是玉料的价格而谈,看到今年春拍的玉器,笔者认为材料问题,特别是真正的古玉和现代高仿玉的材料种类问题又显得格外的重要。笔者之所以如此强调玉器材料的重要性,是因为它是玉器的基础,是中国玉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今天的玉料来源已经多样化了,它们是今天的玉文化载体,古代玉料来源较为单一,和田地区的和田玉是其文化载体。我们通过这些物质载体,能够清楚地认识各个时代玉文化的特征,如果我们连作为中国玉文化物质载体的玉料都搞不清楚,还何谈古代玉文化。试想用今天生产出来的纸绘画,尽管画的是古画模样的画,但它会是古代绘画作品吗?同样的道理,用当代近几十年才发现开采的玉料制作的古玉模样的玉器,会是古代玉器吗?今年春拍的“古玉”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近几十年才开采出来的玉料制成的玉器,这些冒牌货是不是古玉一目了然。拍卖行拍卖用现代开采的玉料做成的古玉,已经突破了古玉拍卖的底线。
中国古玉的材料来源多种多样,可以称得上是美石即玉,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史前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虽说是材料来源仍然多元化,仉和田玉慢慢成为主要玉种。产生于商代,确立于汉代的和田玉文化,令和田玉成为文明社会后中国玉文化的最重要——几乎是唯一的玉材。尽管我们今天对于这些玉材的来源地还有小统一的说法(有人说这些玉材全部来源于和田地区,也有人说部分来源于和田地区。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至于其中道理,笔者会在今后专门撰文阐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韩料,俄料及青海料都不是中国古玉材料的来源,这几种材料成为和田玉材料来源是近几年的事情,青海料1993年才开始发现,韩料2000年才进入中国,俄料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引入中国的,所以用这几种玉材所制成的古代器型的玉器,应该就是仿古玉了。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都是和田玉,这几种材料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而且很大,它是判断一件玉器是否是真古玉的第一标志。中国古玉材料来源学术界的认识虽有分歧,但对明清古玉。其材料基本都来自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这一认识是基本统一的。今年春拍中明清玉器占大多数,拍卖标的上写的是明清古玉。起码玉器材料应该是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果真这样还说得过去,起码第一步没错,还有往下走进一步辨其真伪的必要。如果是其他地区的和田玉,如韩料、俄料、青海料等制成的古玉,其基础就不对,根本就没有是明清古玉的可能性,如果拍卖这些材料制成且标明年代的古玉,尽管拍卖行以拍卖法为借口可以不负责任,但对买家来说就太不公平了,这就突破了古玉拍卖的底线,明摆着拿新的当老的拍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某些人以地质部门的证书为幌子有关。韩料、俄料、青海料这几种材料到地质部门鉴定,都会给你出和田玉的证书,其实这没有错,地质部门会将透闪石含量在98%以上的石头都出和田玉的证书,但这只是矿物成分的标志,并不是矿物使用年代的标志,不是说用透闪石即和田玉做的玉器就是古玉了。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鱼目混珠,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用近些年开采的玉料制成的古玉模样的玉器无论做得多像也都还是现代仿品,和古玉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出这些透闪石是那些地方出产的呢?说实话,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是无法辨别的,地质部门的检测手段及出的证书只能达到透闪石的层次,没法具体到产地。要了解这些透闪石的具体产地,只有凭经验来断定,这要靠个人的经验积累,时间长了,都会有些体会,慢慢就能分清几种料的区别了。这里谈一点个人经验:和田玉致密度高,油性好,颜色偏白,但不是惨白,而是略带浑厚的乳白,白中略有灰黄色,有些像凝固的羊油的颜色,所以,最好的和田玉又称羊脂玉;青海料整体看上去透明度较高,在阳光下,远远望去甚至发一些淡淡的粉色,大多数有明显的筋状结构(俗称水线),俄料致密度高,颜色偏白,有的过白,甚至有些惨白,阳光下会有些淡淡的绿色,糖色较重,即使是切去糖色,只剩白的部分,细看仍有隐隐的糖色;韩料略松,结构是粥状结构,就像平时家里熬好的大米粥,米粒和米汤还截然分开的样子,阳光下会显淡黄色。这些虽然只是笔者个人经验之谈,但八九不离十,不会差距太远。
人们走进拍卖场,相信的是拍卖行的眼力及把关能力,为的是财富的增值保值,但前提是东西的保真,在此前提下,贵点便宜点都无所谓,贵点只是输时间,但东西不对,那就一切都输了。笔者衷心希望拍卖行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为竞拍者把好古玉关,起码把好玉料关,玉器拍卖在玉料的底线以上做事,以达到买家卖家皆大欢喜的境界。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