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說,小学作文是以模仿为主,初中作文以初步感受为主,那么高中作文就应该以独立思考为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还要能“根据需要”,“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其中的“灵感”“喜欢”“体会”“感受和见解”等关键词可以发现,达到标准的高中生作文,必须要有个人思想,而能写出这样作文的学生,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想让学生拥有基于他们那个年龄段的高质量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学生,比较合用的,就是通过一定量的经典阅读引导,让他们学习别人的评论后自主理论,以开阔自己的分析思维眼界。这是一条捷径。然后经作文实践,一边学习接纳,一边思索质疑,基本可以写出有个性思想的文章。从初期的学多思少,逐渐过渡到学少思多的时候,探索创新便有了眉目。
选入高中课本的课文,基本都是文质兼美、能对学生的心灵和表达产生积极影响的文本。教师对这些文本有意识地展开思维引导,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广阔的认知世界。不少学生都觉得高中生活就是日日复制粘贴着琐碎,那是因为他们只将目光停留在眼前的苟且,是因为课文和课外阅读作品中别人生活的精彩没能感染到他。所以作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外,我更强调的是,如何从二手资料中读出精彩,很多的批注文在这方面都可以作为范本。
学习必修二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向学生们推荐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当时临近期末,他们正忙着学习加复习,我精选了一些片段打印给他们,并要求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在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上作片段批注。开始时不管幼稚也好,偏激也罢,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写下来。有不同想法,上课时又没解决的,可以课后提出来交流,经思考、分析、综合后成为自己提升后的思想。后来延伸到预习新课也这样,阅读课外作品也这样,看到路上发生的新闻也这样。渐渐地,学生就远远超越了妈妈追剧般的情节控式阅读,对任何感觉到的人事物都形成了分析的习惯。
学生张开双眼看到活出了价值的人生后,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其次是在思维提升的情况下提出质疑。即便是权威的批注、大师的言论,由于年代的变更、观念的不同,其中还是有许多我们并不赞同,甚至反对的地方。对此,我总是鼓励他们记下来,并写出为什么不赞成,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还可以继续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其实这个时候,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一篇很有个性的议论文了,但不少学生就是不喜欢最后的整理,随手来几笔。没有压力的事,学生最喜欢做,灵感也最多,而若要作为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将头尾收拾干净,他们并不是很喜欢。于是我便引导大家搜集了诸多名篇的文章结构方式,专门上了多堂“文章结构优化设计课”,提供了若干改良思路,启发大家多实践,互相交流点评。
上必修二最后一次写作课“看好处,说门道”,我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一部自己喜欢或是自己阅读过的作品。在这样的学情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鉴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建议那些有困难的学生阅读完原文之后,再读读别人的鉴赏文,质疑自己不赞同之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爱看或最有感触的一个部分鉴赏,并写成作业上交。然后挑选了一些优秀的例子,课堂上,经过从写作指导提炼鉴赏要点的铺垫后,展示出来,借此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让思维向纵深发展,使思想因质疑而深刻。课后经过整理,写成具有个性思维的文章。
质疑尽管是开始了有质量的独立思考,但终归有依附性质,毕竟不是创作的最终归宿。为了让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养成创新能力,我从两大方面展开训练。
课堂上,教授新课前组织五至十分钟的“大家谈”,提高学生对人、事、书的感悟能力;用教材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深入挖掘,将课堂教学的终点继续延伸;教学过程注意进行逆向、侧向、多向思维,以及联想、想象思维的训练;作文点评课上,摘录出学生作文中的创新高质句,推为经典。
作文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生活的一手材料或书、文等二手材料转为学生的感受,其次是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生活材料的选择或书的品质以及学生思索的程度是最重要的。他们只有选好了能对自己产生正面影响的、有深层思想性的材料、作品,才具有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前提;又必须对这些材料和作品结合自己生活和阅读经验作出独立的思考,才可能渐渐培养起高质量的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中学语文教师。
一、阅读分析,展广阔视野
选入高中课本的课文,基本都是文质兼美、能对学生的心灵和表达产生积极影响的文本。教师对这些文本有意识地展开思维引导,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广阔的认知世界。不少学生都觉得高中生活就是日日复制粘贴着琐碎,那是因为他们只将目光停留在眼前的苟且,是因为课文和课外阅读作品中别人生活的精彩没能感染到他。所以作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外,我更强调的是,如何从二手资料中读出精彩,很多的批注文在这方面都可以作为范本。
学习必修二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向学生们推荐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当时临近期末,他们正忙着学习加复习,我精选了一些片段打印给他们,并要求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在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上作片段批注。开始时不管幼稚也好,偏激也罢,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写下来。有不同想法,上课时又没解决的,可以课后提出来交流,经思考、分析、综合后成为自己提升后的思想。后来延伸到预习新课也这样,阅读课外作品也这样,看到路上发生的新闻也这样。渐渐地,学生就远远超越了妈妈追剧般的情节控式阅读,对任何感觉到的人事物都形成了分析的习惯。
二、实践质疑,写个性文章
学生张开双眼看到活出了价值的人生后,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其次是在思维提升的情况下提出质疑。即便是权威的批注、大师的言论,由于年代的变更、观念的不同,其中还是有许多我们并不赞同,甚至反对的地方。对此,我总是鼓励他们记下来,并写出为什么不赞成,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还可以继续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其实这个时候,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一篇很有个性的议论文了,但不少学生就是不喜欢最后的整理,随手来几笔。没有压力的事,学生最喜欢做,灵感也最多,而若要作为一个任务布置下去,将头尾收拾干净,他们并不是很喜欢。于是我便引导大家搜集了诸多名篇的文章结构方式,专门上了多堂“文章结构优化设计课”,提供了若干改良思路,启发大家多实践,互相交流点评。
上必修二最后一次写作课“看好处,说门道”,我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一部自己喜欢或是自己阅读过的作品。在这样的学情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鉴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建议那些有困难的学生阅读完原文之后,再读读别人的鉴赏文,质疑自己不赞同之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中选择自己最爱看或最有感触的一个部分鉴赏,并写成作业上交。然后挑选了一些优秀的例子,课堂上,经过从写作指导提炼鉴赏要点的铺垫后,展示出来,借此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让思维向纵深发展,使思想因质疑而深刻。课后经过整理,写成具有个性思维的文章。
三、探索创新,掘深刻主题
质疑尽管是开始了有质量的独立思考,但终归有依附性质,毕竟不是创作的最终归宿。为了让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养成创新能力,我从两大方面展开训练。
课堂上,教授新课前组织五至十分钟的“大家谈”,提高学生对人、事、书的感悟能力;用教材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深入挖掘,将课堂教学的终点继续延伸;教学过程注意进行逆向、侧向、多向思维,以及联想、想象思维的训练;作文点评课上,摘录出学生作文中的创新高质句,推为经典。
作文是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首先是将生活的一手材料或书、文等二手材料转为学生的感受,其次是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生活材料的选择或书的品质以及学生思索的程度是最重要的。他们只有选好了能对自己产生正面影响的、有深层思想性的材料、作品,才具有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前提;又必须对这些材料和作品结合自己生活和阅读经验作出独立的思考,才可能渐渐培养起高质量的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