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说远古时期,白龟背着河图,瑞马(龙马)背着洛书分别从黄河、洛水里出现,此书被太昊伏羲氏解读,开创八卦,创造文字,定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太昊帝(伏羲氏)逝世,神农氏继承天下称帝,也就是炎帝。
《淮南子》记载上古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书中的“毒”指的并不是毒药。在上古时代,“毒”与“药”是不分的,这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一天发现了七十种药物,七十也是个虚指的数。
神农氏不同于凡人,他是农耕社会的缔造者,每天游行于山野之间,凛冽的山风翻飞起他的衣角和鬓发,路上的荆棘划破了他脚上的皮肤,极度疲乏的身躯在茫茫丛林里寻不到一个栖身之所,然而,干涸的嘴角依然保持着微微上扬的弧度,沧桑的脸庞依然展现波澜不惊的表情,那是救世者的从容与平静。
也可以认为,神农氏是最早的医者,他尝遍了山间的草木、泉水,把其中有治疗作用的、适宜于上古初民生存的那部分总结起来,教会了世人避开对身体有损伤的部分,而“就”的意思是接近,所“就”的,也即是对人体无害、并且味道鲜美,可以当作食物的东西,在此过程中,也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药物。
在上古时代,人们奉行“以毒攻毒”的理念,尽管他们认为药和食物的发现途径是一样的,但是食和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并没有交集,食物不可能作为药物,而药物也不可能变成食物。到了《周礼》里面的记载,开始出现了宫廷医生,其中有一类是“食医”,就是宫廷里的营养师,食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味节之”,从此开启了食物治疗疾病的先河。
从药物的形成可以看出,饮食和药物具有共同的来源,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共同点,直到现在,有很多药物也是“身份不明”,比如山药,既是平补脾、肺、肾的一味补气的中药,又是平时经常用于做菜的食材。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很多食物会因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被认为对人体“有好处”,而事实上,和药物一样,这些有治疗作用的食材也需要经过选择取舍,因为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从寒热温凉来看,有些人体质偏寒,就不适合多吃苦瓜、芦笋等性寒的食物,而体质偏热的人如果盲目地多吃生姜、羊肉、辣椒等性温热的食物,就等同于火上浇油,对身体弊大于利了。就如中医有句俗语叫做“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据传,古代有一个老人得了重病,他的儿子是个孝子,特地跑去市集上花重金买了很多野山参,天天炖给自己的老父亲吃,没想到,老人的病非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重,终究是不治了。其实这个老人的病是实证,身体里的邪气远远强过正气,这个时候用了大补的野山参,非但起不到补气强身的作用,反而助长了邪气,病情也就日益加重了。
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时代,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楼林立取代了天地苍茫,信息时代取代了代代相传,然而不变的是,大自然的“道”,中医养生讲究道法自然的境界,追求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方式,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的身体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一点点刻下了自然界的印记,中医养生来源于自然界的“道”,就如生命的起源,先有了生生不息的物种繁衍生存之道,才有了世间的处世之道,也才逐渐形成了中医的养生文化。
《淮南子》记载上古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书中的“毒”指的并不是毒药。在上古时代,“毒”与“药”是不分的,这段话的意思是神农氏一天发现了七十种药物,七十也是个虚指的数。
神农氏不同于凡人,他是农耕社会的缔造者,每天游行于山野之间,凛冽的山风翻飞起他的衣角和鬓发,路上的荆棘划破了他脚上的皮肤,极度疲乏的身躯在茫茫丛林里寻不到一个栖身之所,然而,干涸的嘴角依然保持着微微上扬的弧度,沧桑的脸庞依然展现波澜不惊的表情,那是救世者的从容与平静。
也可以认为,神农氏是最早的医者,他尝遍了山间的草木、泉水,把其中有治疗作用的、适宜于上古初民生存的那部分总结起来,教会了世人避开对身体有损伤的部分,而“就”的意思是接近,所“就”的,也即是对人体无害、并且味道鲜美,可以当作食物的东西,在此过程中,也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药物。
在上古时代,人们奉行“以毒攻毒”的理念,尽管他们认为药和食物的发现途径是一样的,但是食和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并没有交集,食物不可能作为药物,而药物也不可能变成食物。到了《周礼》里面的记载,开始出现了宫廷医生,其中有一类是“食医”,就是宫廷里的营养师,食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味节之”,从此开启了食物治疗疾病的先河。
从药物的形成可以看出,饮食和药物具有共同的来源,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共同点,直到现在,有很多药物也是“身份不明”,比如山药,既是平补脾、肺、肾的一味补气的中药,又是平时经常用于做菜的食材。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日益重视,很多食物会因为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被认为对人体“有好处”,而事实上,和药物一样,这些有治疗作用的食材也需要经过选择取舍,因为人的体质千差万别,从寒热温凉来看,有些人体质偏寒,就不适合多吃苦瓜、芦笋等性寒的食物,而体质偏热的人如果盲目地多吃生姜、羊肉、辣椒等性温热的食物,就等同于火上浇油,对身体弊大于利了。就如中医有句俗语叫做“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据传,古代有一个老人得了重病,他的儿子是个孝子,特地跑去市集上花重金买了很多野山参,天天炖给自己的老父亲吃,没想到,老人的病非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重,终究是不治了。其实这个老人的病是实证,身体里的邪气远远强过正气,这个时候用了大补的野山参,非但起不到补气强身的作用,反而助长了邪气,病情也就日益加重了。
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时代,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楼林立取代了天地苍茫,信息时代取代了代代相传,然而不变的是,大自然的“道”,中医养生讲究道法自然的境界,追求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养生方式,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的身体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一点点刻下了自然界的印记,中医养生来源于自然界的“道”,就如生命的起源,先有了生生不息的物种繁衍生存之道,才有了世间的处世之道,也才逐渐形成了中医的养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