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激起千重“浪”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所谓“整体考虑”。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整体考虑”是关键,需要我们从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益出发,回避文体处理的程式化,“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眼光”精心取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说得时髦一点就是要进行“灵动的整合”。
  在操作层面上,灵动的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依。无论怎样处理。我们都应该努力回避缺少逻辑联系的零碎的板块,要基于文体的整体或目标的整体去挖掘,去设计。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是阅读实践的核心活动,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抛出一个能够统摄全局的又很有价值的问题。因为一堂阅读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语文教师围绕确定的目标,用一条清晰的线索来整合教学内容。’
  下面,笔者以郭沫若的散文精品《石榴》一文为例。展示两个教学设计的部分内容。就如何灵动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教学设计一】
  
  一、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文集》。
  
  三、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思考:
  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再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板书:
  描写石榴枝干和叶片的特征。(第2段)
  石榴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第3段)
  描写石榴花的特征:石榴花骨朵生长演变的过程。(第4段)
  (第3-5段)单瓣花生长演变的过程。(第5段)
  描绘石榴果成熟时的情态(第6段1
  五、品味语言,理解关键句子(略)
  六、迁移训练
  为下列事物(也可自己选定一些事物1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写出的话短小而富有寓意,答案不求统一。
  
  七、小结
  文章用准确凝练、优美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点和内在品格,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上面这个教案是教者从网上下载后再进行一些修改,准备拿来作为教学用的。后来在二次备课时,教者从一首题为《石榴》的小诗中找到了灵感,重新拟订了教案。
  
  【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
  课前将小诗《石榴》抄录于黑板:
  庭前风软著花迟,点点娇红映碧枝。到得秋来开口笑,珠玑满腹报人知。
  读了这首诗,让我们自然地就想起了那酸酸甜甜的石榴。请同学们朗读并独立思考诗意。
  小组代表发言: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诗,另选一位同学讲解诗意。其他同学相机评价补充。
  
  二、整体感知
  A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与这首诗意思一致句子。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自由发言。学生给出了如下答案:庭前风软著花迟——
  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点点娇红映碧枝——
  ①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讳”深红色的花。
  ②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③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罂
  到得秋来开口笑——
  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
  ④珠玑满腹报人知——
  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B 交流发言后小结,总结出以上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学生自由发言后,各组研讨列出结构提纲。先组内评比,后请优秀的两个小组展示于黑板:
  石榴——【夏天的心脏】
  开花时节:盛夏(风软著花迟)
  枝干:如梅
  叶片:如柳
  花:色——深红“点点娇红”
  形——单瓣,双瓣
  果实:秋天的金孽[秋来开口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珠玑满腹]
  三、品味情感
  同是石榴,有人用短短的一首小诗就精巧而形象地状写出它的全部’,而郭沫若也能将它写成了—篇散文。再读诗歌。体会出这首诗里所隐藏的情感。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
  指导学生朗读郭沫若的散文,要求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意。
  ,
  体会诗人、作家郭沫若在文中还赋予了石榴怎样的精神品质,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学生先独立思考,而后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自由发言。
  不畏炎阳——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蓬勃向上——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乐观——
  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在此基础上,教者再相机请学生结合初中语文作业本上的“作者链接”部分,让学生明确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郭沫若写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乐观、奋发向上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的热切的追求(“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第一种教学设计是个老套套,按部就班地处理了文本。似乎所有的散文都可以这样教。我们可以将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套路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将文章支离破碎地分割成若干板块,由最初的八股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导人——阅读课文——词语教学——介绍作者和背景——概括内容——划分段落——体味语言——总结归纳)转变为新课程改革下的“程咬金的斧头”(整体感知——局部控究——拓展联系)。招数有限。效果也有限。
  第二种处理方式在文本的整体性理解上有了整合,表现在:用一首《石榴》作为组织教学的纲领和线索,“理解诗意——寻找文句——理解诗情——读出文情”,这些内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最终水到渠成地领会了作者写本文的真正意旨所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毫无疑问,两个教学设计放在一起,孰优孰劣是一目了然的事。第二种教学设计抓住一首诗,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空前高涨,可谓一“诗”激起千重浪。
  “投石冲开水中天,闭门推出窗前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和尝试一种新的做法,有利于从文本的整体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处理文本推开一扇新窗户:从文本中寻找一个切人口,一个突破口。它能够总揽文本的整体。具有“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一首小诗《石榴》可以带动对一篇散文的品读。以此可见,如果往学生思维的河流中投下一枚石子,那么定会激荡起课堂的涟漪,让你的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其他文献
索隐思想是一种神学阐释方法,认为世界各民族都本源于基督教,后来的人类历史也都在《旧约》中有所预示。利玛窦在华建立了"适应"的传教策略,希望在原始儒家文献中找到基督教的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为什么害怕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脑袋里储存的素材太少。这种情形下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凑字数,应付差事。这样的写作,基本上也就失败了。从应试角度来讲,作文的立意、语言、结构等要素,都是短期内难以提升的,但在短期内积累一定量新鲜典型的材料,相比之下就比较切实可行。  下面从作文素材的来源、积累方法、选材原则三个方面来谈谈高中作文的选材。  一、作文素材的来源  1.
At present, the more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worse effect of teaching. With t
期刊
【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1—2012学年河南太康一高第一次月考作文题)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oder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ffectiv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novation is theke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普及。然而纵观如今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依然有很多令人不满意之处。为了扭转糟糕的局面,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研究总结语文学习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少年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目前,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围绕着中考这个指挥棒在转动。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在各种考试的重压之下,教师反对阅读,他们认为只要抓好与中考有关的课堂内阅读教学就可以了,与中考无关的内容一律不讲、不学。因此,有些教师对于课外阅读是阴奉阳违,流于形式;有些教师是指导不得法,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游离于学生课外阅读之外,从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