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2年上映的《英雄》,不仅是张艺谋导演的转折,也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影片中透露出的人物性格各突出,成为了心理学界一大经典影片,本文将从《英雄》的故事情节出发,结合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从影片到观众再到影片的顺序对影片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故事中的色彩象征意义;其次分析影片传递给观众的感受;最后又回到故事本身,探讨导演其深意。
关键词:《英雄》 本体心理学 色彩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130-03
“电影本体心理学”这个概念是意大利心理学家安东尼奥·梅内盖蒂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正常的“心理感应”,而这种“心理感应”就是所谓的“本体心理”,他的“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创立的,是一门新兴学科,对有关形象、幻想、艺术、电影、情感等一切涉及人和社会的“无意识”做了深入探讨。“电影本体心理学”作为一门阐述观众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对话的学问,它从影片的故事性出发,以动画的形式传递给观众,激荡起观众的个体情感,还体现了导演的无意识活动。从此观点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片:一是分析影片的画面和影片展现的故事情节;二是分析观众对影片所产生的反应;三是分析导演反映在影片中的无意识的艺术性。本文也将从上述三点着手分析张艺谋在《英雄》中所要表达的色彩美学及心理学意义。
一、剑客刺秦:故事主线与色彩象征
2002年上映的电影《英雄》被公认为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这不仅是导演张艺谋从拍摄文艺电影向商业大片的转型,也是张艺谋从乡土影片到武侠片的首次探索。影片《英雄》主要讲述了一个“剑客刺秦”的故事,战国末期,七雄并起,唯秦国一家独大并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战国纷争、连绵不绝,所以“刺秦”成为了六国乃至天下百姓的一大夙愿。影片以剑客“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引出了其他三位剑客“长空”“残剑”和“飞雪”,也就是无名为何能杀掉其他三位剑客,从而得到进入秦王宫殿的资格?在二人对话过程中,共讲述了四个故事,而這四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发展——刺秦。
当然,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不仅仅依靠其故事线,因电影是多个画面连接起来的带给观众的动态视觉效果,还包含着色彩、动作、音乐等多种因素。《英雄》就是在巧妙的故事情节中融合了武打动作和服装设计等多种因素来体现中国的东方韵律之美,下面主要从色彩叙事方面来探讨张艺谋在《英雄》中的美学体现。
第一个故事是由无名编造而来,基础色调为红色。无名讲到长空、残剑和飞雪因三人的情感纠葛而互生嫌隙,导致最后战败。红色在人们心理反应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与血液的颜色相同,代表着生命与活力,在中国文化底蕴中,又代表着欢乐与喜庆的积极含义,但是在影片中的这段叙述,红色被赋予了热情、妒忌和刚烈,更多的侧重于表现人物的爱恨情仇、相互猜忌。其中,一个经典镜头是飞雪与如月身着红衣在黄色树林背景下一战,这里的红色也代表着女仆如月对主人残剑盲目又炙热的爱,黄色带有某种贬义,在影片中表现为肉欲,另外也能表现出如月在主人死后的凶暴和疯狂。第一个故事红黄交错,这是影片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暖色调场面,放在电影开端,即符合故事发展脉络,也能激起观众的观影兴趣。
第二个故事是秦王的猜测,基础色调为淡蓝色。秦王猜测三名剑客是自愿一死以送无名上殿,因此,无名也是个刺客,意图是刺杀秦王。在色彩分析学中,蓝色是与在波长长端的红色相对的颜色,所引起的人体反应最小,代表平和、安静与沉稳。在影片中,三人各着颜色深浅不一的蓝色,是对剑法水平高低的指代,残剑、飞雪自愿献出生命以换无名能够上前十步,蓝色表现了二人的冷静与理智,其中,飞雪所着颜色最浅,淡蓝近白,也表现出她对刺秦的决绝的心理状态。
第三个故事是讲述残剑、飞雪三年前的回忆,基础色调为绿色。三年前,残剑、飞雪相遇,坠入爱河,飞雪决心为父报仇刺杀秦王,残剑希望帮飞雪圆梦后有个安稳的家,二人双双杀入秦宫,最后一剑,残剑放过了秦王。从苍翠的竹林到挂满绿幔的秦宫,都以绿色为底,竹林的绿色代表了残剑、飞雪的爱情理想,秦宫的绿色则代表了统一六国的和平理念。先是小爱,后是大爱。
第四个故事是真相,基础色调为白色。飞雪要刺秦,残剑不要刺秦,二人发生了分歧,将矛盾进一步深化,飞雪刺伤残剑执意将无名送上秦宫刺秦,影片最后,无名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没有刺秦,死于乱箭之下,残剑、飞雪也同死于一剑。这里的白色给二人纯粹的爱情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又象征着安定与和平,与秦宫的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黢黢的大秦宫,从影片的开头至结尾,贯穿着始末,它表现了一种寂静与安然、肃穆与死亡的氛围。
四个故事代表了四个情感趋向,影片用画面和色彩进行叙事,即明确的表现了故事发展倾向,也使影片的受众群体扩大,影片能够通过着色跨越国界表现其含义,其制造的视觉效果让更多人了解东方,也开启了电影界的商业大片模式。
二、褒贬不一:国内外观众产生的分流
自《英雄》上映以来,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国内外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整体来看,西方人的评价普遍要比东方人要高,国际上的反响要比国内的要好。影片在西方广受好评,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在理解影片是,更多的是注重其色彩的应用和画面的搭配,从中感受其传达出的美学特征和东方神韵,而故事情节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复杂,难于理解,这也使西方开始对武侠有了新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及《十面埋伏》并列第一名,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第一名,杂志对张艺谋两部武侠巨制赞誉有佳,认为影片无论色彩的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反之,国内对《英雄》的评价有所差异,大多认为剧情太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九十分钟的长片电影,情节缺少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比较突兀,斧凿痕迹比较深,失去了人物的真情实感,影片的场景虽然壮阔、美丽,但过于浮夸。对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人们的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影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文化形象,应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反映。对于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人们心理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所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作为接受主体,对影片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这时影片才完成了它最后一个阶段,而一部成功的影片不仅要有其专业因素,还要有推动影片的动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人也对《英雄》逐渐发生了改观,开始慢慢理解其具有的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英雄》之所以能在时间的洪流中越挫越勇,离不开背后蕴藏的东方文化底蕴,而这些东方色彩又与影片中的种种意象息息相关。
首先是器物,《英雄》这部电影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符号,比如大量的中国先秦的器物:古代凉亭、对称美的宫殿、车马、文臣武将的服饰、书柬、案几、酒杯、钟鼎等等,这些大量的中国古代器物将随着电影传递到世界很多地方。对于西方观众来讲,千年东方古国的神秘感本身是种吸引力,对于我们来说,也提供了一个对于历史的想象空间。其次是人名,《英雄》中剑客的名字都是带有指涉意义的,例如“无名”既是导演设计主要刺客无名的指涉,也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影片主题的主要意象载体。“无名”这个意象从中国传统老庄哲学可以理解为“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即天地的元始之意。老子又强调“道常无名”“道隐无名”,这里的“道”等同于“无”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认为“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因此,我们可以把《英雄》的主旨理解为导演借用“无名”这一意象来传“道”,这个“道”即是天下和平。最后是中华文化,电影中将两大中华传统融入故事情节发展,一个是“剑法”,一个是“书法”。剑法与书法相融表现人物的心境,如在叙述的四个故事中表现出了剑法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主要突出刺客即剑客,剑法高超;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秦王宫殿内置烛火就是为了感受心中之剑气;第三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强调用胸怀包容一切,便能拥有和平,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和”相一致。通过这些意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传递东方文化含义,才能使得影片经久不衰。
三、集体无意识:影片传达的心理学意义
影片是否反映了社会无意识和导演的无意识,这是人们在用心理学对电影评价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张艺谋影片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表达又常常表现为民族精神,所谓的民族精神,是一种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理念,文化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人的文化,因此,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也有同一个根,这个“根”是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原始欲望的表达,例如张艺谋影片中“红衣女郎”的出现。在影片《英雄》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男性的受挫心理与创造力,一是制度下的规则。
说到男性的受挫心理,影片开头,主人公“无名”就陈述自己是个孤儿这样一个事实,紧接着一系列令人心酸的故事。男性自幼遭受挫折,为后来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是一场心理悲剧。另外,在影片画面中,我们看见了山、奔腾的马、马蹄子、雪、沙漠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将表现一部史诗级的影片,这样的影片故事可能是真实的,但导演以女性冲突来处理、解读和推动故事发展,也就是说,男性的斗争是以女性的方式展开的,男性因为受挫后才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心理体现在其他三名刺客为让无名接近秦王而牺牲自己,而刺秦的强大推力是由女性(影片中的飞雪)来完成的,这在心理学中对应了“男性负性心理”,就是无形之中表现出对女性的依赖。最后,影片结尾并没有出现观众以为的“秦王与无名大战一场”的结局,而是以二人心中强烈的心理斗争为结尾,刺秦始终没有完成,无名这种违背了开头意愿的做法表现为男性受挫后的创造力过程,正面体现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较量,侧面表现为儿子与母亲之间的较量。
影片《英雄》在陈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深含哲理思想。例如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车子、车轮和蜡烛形象,车子是一种工具,它象征的含义是一种机制,代表着压制,车轮代表其规则,一排排的蜡烛有其典型的象征含义:键盘,而键盘则象征着机器的干预,这些象征意义都指涉了一个含义,那就是制度。制度是国家,在影片中指秦国,国家需要首领,指秦王,秦王是制定规章制度的人,人民活在拥有规章制度的领土下,需要遵守制度,同理,秦王亦不能逾矩。当影片最后无名与秦王二人对峙时,必有一人要死才能正当成立,为了和平,无名不杀秦王,为了安定秦王一定要杀无名。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传递出了“和”的真正理念。
总之,《英雄》这部影片经历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画面体验,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巨大的视听盛宴,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将东方文化传递出去,也让各界学者能够走进东方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奥]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著.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张萃.从《英雄》看张艺谋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15,(20).
[4]韩薇.心理学角度看张艺谋创作历程[D].兰州:兰州大学,2012年.
[5]张宪席.《英雄》:东方美学视域中的镜像中国[J].电影文学,2018,(17).
[6]邓钰涵.浅谈中国美学意象在华语电影中的表现——以电影《英雄》为例[J].戏剧之家,2018,(02).
[7]雷英.张艺谋电影美学论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英雄》 本体心理学 色彩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130-03
“电影本体心理学”这个概念是意大利心理学家安东尼奥·梅内盖蒂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正常的“心理感应”,而这种“心理感应”就是所谓的“本体心理”,他的“电影本体心理学”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创立的,是一门新兴学科,对有关形象、幻想、艺术、电影、情感等一切涉及人和社会的“无意识”做了深入探讨。“电影本体心理学”作为一门阐述观众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对话的学问,它从影片的故事性出发,以动画的形式传递给观众,激荡起观众的个体情感,还体现了导演的无意识活动。从此观点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影片:一是分析影片的画面和影片展现的故事情节;二是分析观众对影片所产生的反应;三是分析导演反映在影片中的无意识的艺术性。本文也将从上述三点着手分析张艺谋在《英雄》中所要表达的色彩美学及心理学意义。
一、剑客刺秦:故事主线与色彩象征
2002年上映的电影《英雄》被公认为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这不仅是导演张艺谋从拍摄文艺电影向商业大片的转型,也是张艺谋从乡土影片到武侠片的首次探索。影片《英雄》主要讲述了一个“剑客刺秦”的故事,战国末期,七雄并起,唯秦国一家独大并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战国纷争、连绵不绝,所以“刺秦”成为了六国乃至天下百姓的一大夙愿。影片以剑客“无名”与秦王的对话引出了其他三位剑客“长空”“残剑”和“飞雪”,也就是无名为何能杀掉其他三位剑客,从而得到进入秦王宫殿的资格?在二人对话过程中,共讲述了四个故事,而這四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发展——刺秦。
当然,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不仅仅依靠其故事线,因电影是多个画面连接起来的带给观众的动态视觉效果,还包含着色彩、动作、音乐等多种因素。《英雄》就是在巧妙的故事情节中融合了武打动作和服装设计等多种因素来体现中国的东方韵律之美,下面主要从色彩叙事方面来探讨张艺谋在《英雄》中的美学体现。
第一个故事是由无名编造而来,基础色调为红色。无名讲到长空、残剑和飞雪因三人的情感纠葛而互生嫌隙,导致最后战败。红色在人们心理反应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与血液的颜色相同,代表着生命与活力,在中国文化底蕴中,又代表着欢乐与喜庆的积极含义,但是在影片中的这段叙述,红色被赋予了热情、妒忌和刚烈,更多的侧重于表现人物的爱恨情仇、相互猜忌。其中,一个经典镜头是飞雪与如月身着红衣在黄色树林背景下一战,这里的红色也代表着女仆如月对主人残剑盲目又炙热的爱,黄色带有某种贬义,在影片中表现为肉欲,另外也能表现出如月在主人死后的凶暴和疯狂。第一个故事红黄交错,这是影片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暖色调场面,放在电影开端,即符合故事发展脉络,也能激起观众的观影兴趣。
第二个故事是秦王的猜测,基础色调为淡蓝色。秦王猜测三名剑客是自愿一死以送无名上殿,因此,无名也是个刺客,意图是刺杀秦王。在色彩分析学中,蓝色是与在波长长端的红色相对的颜色,所引起的人体反应最小,代表平和、安静与沉稳。在影片中,三人各着颜色深浅不一的蓝色,是对剑法水平高低的指代,残剑、飞雪自愿献出生命以换无名能够上前十步,蓝色表现了二人的冷静与理智,其中,飞雪所着颜色最浅,淡蓝近白,也表现出她对刺秦的决绝的心理状态。
第三个故事是讲述残剑、飞雪三年前的回忆,基础色调为绿色。三年前,残剑、飞雪相遇,坠入爱河,飞雪决心为父报仇刺杀秦王,残剑希望帮飞雪圆梦后有个安稳的家,二人双双杀入秦宫,最后一剑,残剑放过了秦王。从苍翠的竹林到挂满绿幔的秦宫,都以绿色为底,竹林的绿色代表了残剑、飞雪的爱情理想,秦宫的绿色则代表了统一六国的和平理念。先是小爱,后是大爱。
第四个故事是真相,基础色调为白色。飞雪要刺秦,残剑不要刺秦,二人发生了分歧,将矛盾进一步深化,飞雪刺伤残剑执意将无名送上秦宫刺秦,影片最后,无名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没有刺秦,死于乱箭之下,残剑、飞雪也同死于一剑。这里的白色给二人纯粹的爱情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又象征着安定与和平,与秦宫的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黢黢的大秦宫,从影片的开头至结尾,贯穿着始末,它表现了一种寂静与安然、肃穆与死亡的氛围。
四个故事代表了四个情感趋向,影片用画面和色彩进行叙事,即明确的表现了故事发展倾向,也使影片的受众群体扩大,影片能够通过着色跨越国界表现其含义,其制造的视觉效果让更多人了解东方,也开启了电影界的商业大片模式。
二、褒贬不一:国内外观众产生的分流
自《英雄》上映以来,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尤其是在国内外出现了明显的界限,整体来看,西方人的评价普遍要比东方人要高,国际上的反响要比国内的要好。影片在西方广受好评,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在理解影片是,更多的是注重其色彩的应用和画面的搭配,从中感受其传达出的美学特征和东方神韵,而故事情节对于他们来说过于复杂,难于理解,这也使西方开始对武侠有了新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及《十面埋伏》并列第一名,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第一名,杂志对张艺谋两部武侠巨制赞誉有佳,认为影片无论色彩的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反之,国内对《英雄》的评价有所差异,大多认为剧情太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九十分钟的长片电影,情节缺少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比较突兀,斧凿痕迹比较深,失去了人物的真情实感,影片的场景虽然壮阔、美丽,但过于浮夸。对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人们的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影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文化形象,应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反映。对于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人们心理所产生的感受也不同,所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作为接受主体,对影片进行再次加工从而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这时影片才完成了它最后一个阶段,而一部成功的影片不仅要有其专业因素,还要有推动影片的动力,换句话说,也就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人也对《英雄》逐渐发生了改观,开始慢慢理解其具有的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英雄》之所以能在时间的洪流中越挫越勇,离不开背后蕴藏的东方文化底蕴,而这些东方色彩又与影片中的种种意象息息相关。
首先是器物,《英雄》这部电影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符号,比如大量的中国先秦的器物:古代凉亭、对称美的宫殿、车马、文臣武将的服饰、书柬、案几、酒杯、钟鼎等等,这些大量的中国古代器物将随着电影传递到世界很多地方。对于西方观众来讲,千年东方古国的神秘感本身是种吸引力,对于我们来说,也提供了一个对于历史的想象空间。其次是人名,《英雄》中剑客的名字都是带有指涉意义的,例如“无名”既是导演设计主要刺客无名的指涉,也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影片主题的主要意象载体。“无名”这个意象从中国传统老庄哲学可以理解为“道”,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这里的“无名”就是指“道”即天地的元始之意。老子又强调“道常无名”“道隐无名”,这里的“道”等同于“无”的意思。也就是说老子认为“无”是对“道”的一种指代。因此,我们可以把《英雄》的主旨理解为导演借用“无名”这一意象来传“道”,这个“道”即是天下和平。最后是中华文化,电影中将两大中华传统融入故事情节发展,一个是“剑法”,一个是“书法”。剑法与书法相融表现人物的心境,如在叙述的四个故事中表现出了剑法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主要突出刺客即剑客,剑法高超;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秦王宫殿内置烛火就是为了感受心中之剑气;第三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强调用胸怀包容一切,便能拥有和平,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和”相一致。通过这些意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传递东方文化含义,才能使得影片经久不衰。
三、集体无意识:影片传达的心理学意义
影片是否反映了社会无意识和导演的无意识,这是人们在用心理学对电影评价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张艺谋影片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表达又常常表现为民族精神,所谓的民族精神,是一种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理念,文化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人的文化,因此,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也有同一个根,这个“根”是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原始欲望的表达,例如张艺谋影片中“红衣女郎”的出现。在影片《英雄》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男性的受挫心理与创造力,一是制度下的规则。
说到男性的受挫心理,影片开头,主人公“无名”就陈述自己是个孤儿这样一个事实,紧接着一系列令人心酸的故事。男性自幼遭受挫折,为后来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是一场心理悲剧。另外,在影片画面中,我们看见了山、奔腾的马、马蹄子、雪、沙漠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将表现一部史诗级的影片,这样的影片故事可能是真实的,但导演以女性冲突来处理、解读和推动故事发展,也就是说,男性的斗争是以女性的方式展开的,男性因为受挫后才会产生一种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心理体现在其他三名刺客为让无名接近秦王而牺牲自己,而刺秦的强大推力是由女性(影片中的飞雪)来完成的,这在心理学中对应了“男性负性心理”,就是无形之中表现出对女性的依赖。最后,影片结尾并没有出现观众以为的“秦王与无名大战一场”的结局,而是以二人心中强烈的心理斗争为结尾,刺秦始终没有完成,无名这种违背了开头意愿的做法表现为男性受挫后的创造力过程,正面体现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较量,侧面表现为儿子与母亲之间的较量。
影片《英雄》在陈述历史的过程中,也深含哲理思想。例如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车子、车轮和蜡烛形象,车子是一种工具,它象征的含义是一种机制,代表着压制,车轮代表其规则,一排排的蜡烛有其典型的象征含义:键盘,而键盘则象征着机器的干预,这些象征意义都指涉了一个含义,那就是制度。制度是国家,在影片中指秦国,国家需要首领,指秦王,秦王是制定规章制度的人,人民活在拥有规章制度的领土下,需要遵守制度,同理,秦王亦不能逾矩。当影片最后无名与秦王二人对峙时,必有一人要死才能正当成立,为了和平,无名不杀秦王,为了安定秦王一定要杀无名。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传递出了“和”的真正理念。
总之,《英雄》这部影片经历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画面体验,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巨大的视听盛宴,开启了中国大片时代,将东方文化传递出去,也让各界学者能够走进东方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奥]安东尼奥·梅内盖蒂著.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彭玲.影视心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张萃.从《英雄》看张艺谋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15,(20).
[4]韩薇.心理学角度看张艺谋创作历程[D].兰州:兰州大学,2012年.
[5]张宪席.《英雄》:东方美学视域中的镜像中国[J].电影文学,2018,(17).
[6]邓钰涵.浅谈中国美学意象在华语电影中的表现——以电影《英雄》为例[J].戏剧之家,2018,(02).
[7]雷英.张艺谋电影美学论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