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课,对于打好基础很有价值,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最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十分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阅读教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式方法
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新旧思想、新旧模式大碰撞、大变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在学与教的关系、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评价的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课改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尊重传统、用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和发展传统,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面临的新课题。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新的《语义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有助小学生对于课本的认知,对于字词的认知,甚至可以增加小学生感悟世界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比如仍然停留在语文词汇的积累、段落划分以及段落大意概括这种低层次的教学水平上,比如教师对于阅读的观念还不深入,自然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新的认识。
2 阅读教学低效突出表现的问题
人人声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使不少语文教师矫枉过正,忽视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常常是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文本,然后匆匆地让学生自己讨论,而不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写法和语言。在阅读教学中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些几乎非常明白、学生可以马上回答的东西,教师却还要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还在反复地进行讲解强调。有些阅读教学在强调学生独特的感受的同时,忽视了对文本的探究,天马行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不着边际,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形式上的互动,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转”、“满堂练”,对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过多讨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些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到位,有些流于形式。语文阅读课一味追求“出彩”,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问题设计随意,教学目的不明,缺乏科学化、个性化,学科的特质明显淡化。
3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3.1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了其真实的写作意图,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情景。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发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分析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或教师对课文进行准确的语言描述以及形象的概括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深深的体会阅读情境,激发起学生们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讲授《雨点儿》这篇课文时,因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缺少生活的经验,教师在课上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电脑课件让学生们观察雨过天晴后,到处是绿油油的草,红艳艳的花,亮晶晶的水珠在叶片和花瓣上滚动,蝴蝶和蜻蜓在花丛中飞舞这一精彩的画面。学生会对这一场景感到十分的新奇,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学生会去仔细观看,用心倾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边看着画面内容,同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五小节。教师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意境充分的理解,读出韵味,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朗读指导和练习朗读与阅读的关系很明显,朗读可以通过语言将重点的课文更加深刻地记忆在学生的脑中,因为学生在根据其中的语气和感情进行模仿朗读的时候,自身也在进行着积极的体验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对于课文做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很多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十分经典,在很多层面显示出一定的生动性,这一点,学生能够体会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也为将来的遣词造句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3.3 尊重有效阅读个性。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不宜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位教师在教《雨点》一课时,让学生做一下小雨落下时的动作,多数学生双臂上下挥动表现小雨漂洒的景象,可有几个学生不断的蹦跃,老师问这几个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说“:我表现的是小雨落地后溅起来的景象。”这种切身体验是多么独特而有见地。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敢于张扬个性,拥有个性感悟,允许学生对教学指导提出质疑或有不同的回应,允许学生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4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学科教学,2009.03
2 陈国富.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新课程,2008.05
3 刘中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教师,2009.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式方法
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新旧思想、新旧模式大碰撞、大变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在学与教的关系、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评价的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课改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尊重传统、用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和发展传统,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面临的新课题。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新的《语义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有助小学生对于课本的认知,对于字词的认知,甚至可以增加小学生感悟世界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比如仍然停留在语文词汇的积累、段落划分以及段落大意概括这种低层次的教学水平上,比如教师对于阅读的观念还不深入,自然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新的认识。
2 阅读教学低效突出表现的问题
人人声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使不少语文教师矫枉过正,忽视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常常是让学生快速阅读一遍文本,然后匆匆地让学生自己讨论,而不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写法和语言。在阅读教学中以逐段分析讲解为主,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些几乎非常明白、学生可以马上回答的东西,教师却还要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还在反复地进行讲解强调。有些阅读教学在强调学生独特的感受的同时,忽视了对文本的探究,天马行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不着边际,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形式上的互动,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满堂转”、“满堂练”,对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过多讨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些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到位,有些流于形式。语文阅读课一味追求“出彩”,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问题设计随意,教学目的不明,缺乏科学化、个性化,学科的特质明显淡化。
3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3.1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了其真实的写作意图,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情景。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发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分析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或教师对课文进行准确的语言描述以及形象的概括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深深的体会阅读情境,激发起学生们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讲授《雨点儿》这篇课文时,因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缺少生活的经验,教师在课上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电脑课件让学生们观察雨过天晴后,到处是绿油油的草,红艳艳的花,亮晶晶的水珠在叶片和花瓣上滚动,蝴蝶和蜻蜓在花丛中飞舞这一精彩的画面。学生会对这一场景感到十分的新奇,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学生会去仔细观看,用心倾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边看着画面内容,同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五小节。教师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意境充分的理解,读出韵味,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朗读指导和练习朗读与阅读的关系很明显,朗读可以通过语言将重点的课文更加深刻地记忆在学生的脑中,因为学生在根据其中的语气和感情进行模仿朗读的时候,自身也在进行着积极的体验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对于课文做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很多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十分经典,在很多层面显示出一定的生动性,这一点,学生能够体会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也为将来的遣词造句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3.3 尊重有效阅读个性。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不宜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位教师在教《雨点》一课时,让学生做一下小雨落下时的动作,多数学生双臂上下挥动表现小雨漂洒的景象,可有几个学生不断的蹦跃,老师问这几个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说“:我表现的是小雨落地后溅起来的景象。”这种切身体验是多么独特而有见地。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敢于张扬个性,拥有个性感悟,允许学生对教学指导提出质疑或有不同的回应,允许学生改变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4 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学科教学,2009.03
2 陈国富.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新课程,2008.05
3 刘中慧.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教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