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环保灯”谈历史课上的环保教育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汉代灯具特点的描述,就历史文物的细节探究其给历史课堂带来的环保教育意识。
  关键词:历史;灯具;环保;教育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重大威胁,成为全世界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恐慌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笔者通过在历史教学中的细节体会,发现我国古代就已经注意到了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近段时间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环保灯,在环保设计理念及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歷史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渗透环保理念的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汉代环保灯体现出环保意识的科学性
  两汉环保灯具设计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通过清水溶解烟尘,净化室内空气方面,特别值得称赞的是烟道设计。如江苏邗江出土的错银铜牛灯,烟道为一弧形圆管,由牛首顶部向上生出,连接于灯盖顶端的中央,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可将点燃灯具后产生的烟垢溶于牛腹内水中。再如山西朔州出土的雁鱼灯,雁鸟身上有一把蜡烛锥,雁嘴内衔着一个喇叭罩。 点燃灯具产生的烟烬经过喇叭罩和雁鸟的颈部,进入腹腔,使烟滓停滞于灯身中,积聚的灯烟便可溶于盛满清水的雁腹中。
  这些灯盏在防空气污染方面设计的科学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取光藏烟,致巧金铜”(《艺文类聚》卷八十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群体是教师必须面对的,忽略了这一群体就无法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实施途径,号准后进生后进根源的脉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针对后进生心理特点,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中许多学生处于后进生位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那么,如何用创新理念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