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叙事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小说。它用画面形式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城的面貌。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注重对老北京生活场景的细节刻画,通过人物造型、背景设置等手法,忠实于原著,但不拘泥原著,充分运用视觉语言,抓住“城南旧事”中的“旧”来还原老北京风貌,表现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关键词:《城南旧事》;老北京;人物;还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153-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全媒体时代下电影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外电影史》课程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512112102/121
  北京曾经是五朝古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天安门、故宫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却将焦点集中在城南一带的小胡同里,刻画了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平民生活风貌,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北京。电影则通过还原“老北京”的手法,让观众看到生活化的北京。
  一、林海音笔下的老北京
  《城南旧事》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小说分为6个篇章,用诗意的语言、散文化的叙事记录了小英子从6岁到12岁的童年经历。通过惠安馆的秀贞、小偷、兰姨娘、宋妈以及自己的父亲等人物串起了小英子的童年经历。
  在小说中,林海音用深情的笔触再现了老北京的生活习俗,如椿树胡同的井窝子,惠安馆秀贞用凤仙花兑上明矾染指甲,宋妈口中的儿歌,喂养的小油鸡,富连成学戏的孩子忙着唱戏,官府“出红差”,兰姨带着小英子看名艺人雪艳琴的《梅玉配》、张笑影的《锔碗丁》。卖切糕的、打糖锣的、换绿盆的小贩不时经过小巷,这些日常琐碎组成了老北京的世俗风情画,成为小英子童年最美好的印象。读者也被这些远去的生活场景深深打动。
  二、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的改编
  《城南旧事》是一部散文化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冲突,只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录了几个人物的遭遇,反映老北京的生活日常,虽然淡淡叙事,表现的却是无尽的哀愁。用电影手法来表现这种哀愁,不仅要依靠文本提供的人物、语言,还需要对小说内容进行整合,使电影情节更加紧凑。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生活场景进行还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在情节设置上,电影删去了《兰姨娘》的章节,因为兰姨娘部分属于成年人的爱恨情仇,小说中描写了英子父亲和兰姨娘的暧昧,删去兰姨娘形象,对父亲的刻画重点在教育孩子,关心学生,成为单一化的慈父形象,最后英年早逝,增强了电影的悲剧性。
  情节改动还有秀贞的情人思康,小说中描写的是思康回到老家后失去音讯,抛弃了秀贞。电影中将思康设置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当局逮捕而牺牲。这样改动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照应了小说中“出红差”的描述,因而不唐突。
  另一个改动是关于宋妈。小说中宋妈离开是小英子9岁那年,英子父亲去世是英子12岁那年。电影中,将宋妈离去安排在父亲去世之后,宋妈和冯大明一道给父亲上坟,在墓地和英子分别,这样不仅使情节更加紧凑,符合宋妈的身份特征,父亲去世、宋妈离开同时发生,强化了影片的悲剧氛围[1]。
  小说中贯穿的几个人物最后都和英子分别,为了突出这种离情别绪,电影通过音乐来衬托。
  小说中的《骊歌》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英子参加高年级毕业典礼,唱着《骊歌》欢送高年级学生毕业,第二次是英子自己小学毕业,被其他同学唱着《骊歌》送别。
  电影中将《骊歌》作为背景音乐使用,凄婉的曲调增加了影片的哀愁。“唱骊歌”的场景也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英子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唱,由于英子不了解歌曲的含义,所以演唱时满脸快乐。第二次出现在毕业典礼上,英子看见小偷和弟弟在一起,影片通过音乐和英子的表情,暗示了小偷的悲剧结局。影片最后,英子和妈妈、弟弟坐上马车,看着宋妈骑着驴子远去,背景音乐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三、电影《城南旧事》老北京叙事方式
  电影《城南旧事》中的老北京叙事,主要体现在人物造型、背景道具、背景人物设置几个方面。
  (一)人物造型
  为了准确表现老北京的时代特征,电影首先在人物设置上体现老北京特征,包括服装、发式等细节。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英子、英子父母、宋妈、秀贞、妞儿、小偷,无论是发型还是服装,都体现了老北京的时代特征。
  英子在电影中的发式为剪着清水挂面的学生短发。这种发型在20世纪是学生的普遍装扮,与长辫子相比,显得更加时髦。符合小英子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追求时尚的身份。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妞儿,妞儿出生于贫苦家庭,所以发型也是北京儿童的普遍发型——一条长辫子。
  在服装上,英子冬天是棉袍,配上毛线帽子,时髦富贵;夏天则是小旗袍,中袖上衣配短裙,上学后衬衫配背带裤。在色彩上以碎花和纯色为主。妞儿冬天的服装是大襟花布棉袄搭配扎脚棉裤,夏天是大襟上衣配阔腿裤。妞儿也穿过一次旗袍,那是随着父亲卖唱的打扮,符合当时的社会生活,穷人家的好衣服要用在重要場合。
  电影中的英子父母都是旗袍长衫为主要服装,符合北京当时中产阶级的衣着。宋妈冬天是大襟棉袄配扎脚棉裤,或者在棉袄外面加一件坎肩,夏天是大襟大褂配大脚裤。
  秀贞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但家庭状况不差,因此她的服装以旗袍为主,但布料没有英子妈妈高贵,以粗布为主。冬天是棉袍,夏天是花布旗袍。小偷家庭贫困,服装就显得寒酸,灰色对襟上衣的肩膀处打着补丁。当时的下层人民都是男性冬天穿棉袍,夏天立领对襟长衫,大脚裤。女性有钱人穿旗袍,普通人和宋妈、妞儿一样。这种打扮在换洋火的婆婆、日杂店伙计、便衣侦探、冯大明、街上闲散人员身上都有体现。
  电影中具有时代感的是女性发式。我国旧时代的女性发式强调身份,已婚妇女和未婚少女的区别主要在发型上。英子妈和宋妈由于是已婚妇女,发型是盘在后脑的发髻,但英子妈是富贵人家的太太,所以发髻用发网包裹,呈圆形,也不会凌乱;宋妈需要劳动,没空打理发型,发髻用发卡、簪子固定,因而变成椭圆形。秀贞虽然有孩子,但属于未婚先孕,身份还是未婚女性,因此发式是一根长辫子,这种发式和妞儿一样,都是少女和女童身份的象征[2]。   (二)背景设置
  电影中英子活动的地方主要有自家庭院、井窝子、惠安馆、学校、荒废的屋基地、北京大街。
  英子家有两个生活场景,即椿树胡同和新帘子胡同。椿树胡同的房子是个传统的北京小院。房子是砖瓦结构,外墙是青砖,有高大的门楼,房间被雕花门窗隔开,吃饭的地方有小方桌、靠背椅,还有洗脸架,英子在这里和父母吃饭、洗脸,在父亲手把手教导下描红。杂物间小炕上有旧席子、铺盖,地上有宋妈喂养的小油鸡,还有英子自己制作的小秋千,夏天英子在这里和妞儿一起玩耍。这些陈设是老北京的生活场景。
  新帘子胡同的房子结构同样是雕花门窗、珠帘,但增加了厨房这个活动场所,宋妈在这里一边纳鞋底,一边口述內容,让英子在油灯下写信;还给英子弟弟洗脚、唱儿歌。厨房里有灶台、水缸、碗柜、饭桌、热水瓶等陈设,连热水瓶上的图案都是当时的美女图片。
  小院里有树木、花盆,和小说中的爸爸爱养花吻合。电影没有将房子设置成四合院,而是平常的小院落,只是在细节上保留了老北京特点,反而更加贴近生活。
  井窝子是英子印象深刻的所在,这里有笨重的石头水槽,将水从井里打上来,通过水槽流到石头水池,供取水人来取。取水人有的用水车拉,有的用桶装,妞儿因为力气小,用推车装水,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当时的风貌。
  惠安馆是秀贞的住所,这里房子高大宽广,有月亮门,有镂空窗,秀贞房间有年画、照片镜框、小条桌。但外墙斑驳不堪。秀贞生活在这里,门外就是大街,门内却寂寞无比,表现了秀贞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英子就读的厂甸小学也具有时代感,平房围成的大操场,下课铃声响起,穿着旗袍长衫的小学生纷纷走出教室,冬天的操场还有堆好的雪人。
  小偷隐藏赃物的废弃屋基地,外面是只剩半截的砖墙,里面是茂密的野草,野草中还有几块础石,一只倾倒的石狮子,让人联想到也只有北京贵族才有这样华丽的房子。
  小英子和宋妈外出买菜,大街上的店铺都是带有门楼的店面,布幌子,木质招牌,这些都还原了老北京的风貌[3]。
  (三)背景人物
  还原老北京风貌,依靠主要人物造型和背景设置远远不够,所以电影中还采用了大量的背景人物来表现老北京生活。
  背景人物有些是小说中提到的人物,如换洋火的老婆子、换绿盆的、打糖锣的、卖切糕的,宋妈的丈夫冯大明、侄子,以及小偷的弟弟、便衣侦探。这些人物出场次数少。但无论是造型还是表演,都还原了小说中的形象。尤其是冯大明,看上去忠厚老实,其实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这个特点被演员完美展现了出来。
  还有很多背景人物是小说偶尔提及,也被形象地展现出来,如电影开头的骆驼队,在夕阳下缓缓走来;“出红差”中的死刑犯走过大街,要求“诸位老少爷们,给我来个好”,于是围观者大声叫好,有个伙计捧着一碗酒送来。这个细节在电影中却被浓墨重彩表现出来,突出了老北京的豪迈。
  井窝子旁边,卖烤红薯的在大声吆喝,旁边一个闲汉穿着棉袍,叼着长烟枪,不时将手伸到烤炉上取暖,街上的行人背着褡裢,缩着身子走过去;惠安馆门口,一群人围在一起赌博;夏天,街上闲人较少,一个算命先生在墙角打盹,有人路过,算命先生惊醒了,抬头看看,不是找他,又继续打盹。这些背景人物由于真实生动,让人感觉是在街上随手抓拍,没有表演痕迹,亲切自然。
  四、结语
  电影《城南旧事》对老北京的还原主要是注意细节,从服装、发型、房屋陈设入手。对小说中提到的次要人物却进行了重点刻画,尤其是对背景人物的塑造,突出了老北京特点。所以,电影和小说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参考文献:
  [1] 李慧颖.《城南旧事》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比较[J].学语文,2020(01):64-65.
  [2] 张祖群,祖文静.乡土北京:《城南旧事》的老北京影像[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1):88-93.
  [3] 范欣欣.电影《城南旧事》镜头语言散文化叙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2):108-111.
  作者简介:陈静远(1994—),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电影美术、电影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学科,强调厚基础、重内涵、高素质、敢创新的培养方向,以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播音主持人才为最终指归,其中,“厚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与根本。本文以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及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性学科特点为抓手,浅谈播音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播音主持;基本功;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液态社会中文化消费增长迅速,盲盒成为深受青年群体追捧的热销品。本文梳理盲盒起源与发展,从传播的仪式观理论渊源涵盖的本质要素分析盲盒的仪式化传播。同时盲盒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值得深思。  关键词:盲盒;仪式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149-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网络仪式传播
海昏侯墓自被发掘以来,就因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各级各类媒体对其进行了多年的跟踪报道.就考古发现报道而言,“海昏侯墓”系列报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最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影响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促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和演化。而在疫情期间,大国之间的舆论博弈愈演愈烈。如今国际社会已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时期的余波仍在,更多国家关注到了话语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量,也开始加入舆论博弈之中,进行舆论战。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该吸取疫情时期的舆论调控经验,积极探索新的路径,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关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难治理等特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具有发布消息、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等重要功能.本文立足新媒体语境,结合议程设置理论,运用文
本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育人中的角色定位,阐述网络路径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势力单薄、辅导员网络育人内容缺乏系统性、辅导员网络育人
摘要:本文以“网生代”农村青少年的手机媒介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機媒介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湖北省荆州市县市区102名初中生的手机媒介使用情况、学习成绩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手机媒介使用时长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性,手机媒介使用内容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此同时,本研究对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生存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手机
在阐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基础上,以E方知库期刊群为例,分析了期刊建立联盟的优点、缺点,同时建议,成立期刊集群/联盟需要建立完善的联盟制度,建立统一数字化出版
摘要:政策与技术的叠加驱动,促使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互联网传播技术持续进步,信息接收方式改变,媒体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尤其是“四全媒体”时代到来,给省级党媒集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时应势,构建新的传播格局?本文认为,省级党媒集团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出移动优先战略,集中人才、技术、资金、平台渠道、体制机制的优势力量,从构建引领主流舆论的重要阵地、城市综合服务的强大平台、社区信息的
摘要:传统文化结合新媒体短视频传播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大众熟知。河套方言是内蒙古西部的代表性方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套方言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基于此,本文主要利用文本分析法,以新媒体短视频为切入点,以河套方言与短视频平台的结合为例,探析河套方言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路径,进而为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河套方言;短视频传播;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