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在场的观照与审视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我曾为俞礼云的小说集《浪漫生活》写过序。按理我是没有资格写的,我让他请名气大点的、有一定地位的人来写,他却说,你最了解我。一句话把我“搞定”了。
  说我最了解俞礼云,我是不谦虚的。我和俞礼云几乎是同时起步创作的,年轻那会儿,我们一群人隔三岔五地便聚集在一起聊天、谈文学,相互切磋,相互鼓励,居然也曾弄出过一点“天长文学现象”的动静,所以熟得不能再熟。他的作品我大多都看过,他的处女作《书法大师》一发表,就入选上了《小说月报》,起点非常高,在朋友圈中,我一直非常推崇他,一直由衷地为他鼓吹。我喜欢他的语言,我觉得他的许多小说写得比我好。
  《浪漫生活》之后,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十多年间我们彼此好像都很忙,虽然偶尔也有联系,但作品很少见到。前几日,打开邮箱,咦,俞礼云居然给我发来了一篇小说,眼睛一亮,欣喜不已。
  俞礼云发来的这篇小说,就是《矩阵的秩》。
  俞礼云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乡村中学教师到教育行政机关,一路走来,他的笔始终在他那“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形成过《学校手稿》小说系列。关于教育,他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这篇《矩阵的秩》,涉足的依然是教育。中国的教育问题,谁能有好的良方?也许正因为没有吧,俞礼云才觉得有“写头”,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来用小说的形式“说说”。他真的有能力有资历说,在许多场合,只要话题一不小心触碰到教育,俞礼云就当仁不让了,他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把很多人对教育的不满和埋怨,竟然当场就给说没了脾气。有时觉得,他不当个教育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真是屈才了。
  实话实说,就《矩阵的秩》这个名字,一开始我是一头雾水,我没上过高中数学,即便上过,也很难把这么一个枯燥的数学概念和当下社会现状联系起来。但俞礼云毕竟当过多年教师,他能够透过现象,抽丝剥茧,抓住问题实质。小说中,他借用钩子的口,道出“矩阵的秩”在被世俗扭曲了的生活中的作用。他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矩阵中,每天面对纵横交错的关系,所以必须在行向量和列向量上找到秩的最佳。这说的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对一生的规划和发展。但具体到找关系办事,就比较简单,其最佳状态是双边互换。你帮我调动一个好友,我帮你提拔一名至亲;你帮我承揽一个工程,我帮你拿到一个大标的采购……一句话,你要想通过找关系办成事,首先看你有木有互换的资源和资本?”
  这一番话实在有点“醍醐灌顶”之感。这个世上,为什么有的人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活成“人精”?就是因为他们掌握运用了“矩阵的秩”这一秘笈,从而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不掌握任何资源和资本的普通人,只能咬牙切齿,或苍蝇一样围着网打转。小说中虽没明说,但看完老实本分的马杆一番大汗淋漓的折腾,就不得不让人由衷地感叹,构建诚信、公平社会,何其重要!
  俞礼云的小说一向切口较小,从马杆脑壳上有了“密密一层细汗”起,由小及大,由表及里,外科大夫一样地在慢慢切入。题材写的虽是学生择班的话题,却越写越沉,越写越“尾大不掉”,牵涉到了家庭、牵涉到了学校、牵涉到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现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好的小说家,决不只是光讲一个故事;好的小说作品,一定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这状态你无法言说,你只能在字里行间感受。我个人一直认为,读史志,是在看一个馆子的菜单或菜谱;而读文学作品,则应该是登堂入室去品尝菜肴的滋味。这或许就是我们坚守“文学不死”信念的最大动力吧。
  读完《矩阵的秩》,你会感受到一个普通人生活在当下的焦虑和浮躁,挣扎和无奈,以及客观现实和扭曲的社会心态,对正常社会秩序的观照,满怀质疑的社会心理,对原本如常的社会规则的变异猜测,这是一个异象丛生的年代,也是一个大改大变的年代。社会的“秩”,远不是数学概念里的“秩”那样有规可循,却是有人不断在立,更有人不断渴望将它打破。
  纵观小说始终,我强烈感受到的更是“在场的观照与审视”。鲜活的人物活动置身于群体构建成的强大的社会矩阵中,不断被审视、被逼问,甚至是被野蛮地拷打,而他所置身的 “场”的强大以及“场”对现实的观照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自觉的战战兢兢,汗出如浆;而行文至尾的笔锋陡转,更是有正义和秩序的社会对所在“场”的奋力鞭笞和当头断喝。再宕开一笔想一想,我们读过的写过的每一篇有记忆的小说,不也皆是如此吗?
  俞礼云身在教育部门,他一直困扰其中,也一直在不停思考。这些年他和他的领导与同仁们,为了择校、择班问题,没少费心,没少努力。小说中那破涕为笑,温暖而光明的收尾 ,不是俞礼云杜撰的,不是为了鼓舞读者而人为拔高的,这是真事,当地教育部门实实在在就这么干的,没一点儿猫腻。俞礼云要告诉大家的只是一个信念:一个风清弊绝的社会不是呼唤不来的,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努力。但小说中马杆的煎熬、折腾,决不因为一个满意的结局而显得荒诞而毫无意义,相反,更加痛彻心扉,没有一个正常规范公平的“矩阵的秩”,说不定那一天,马杆就是你我。
  责任编辑 李国彬
其他文献
我上高中那年,弟弟辍学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和我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18岁那年我考上大学。去省城大学报到那天,弟弟吃力地扛着行李,把我送到通往县城的那条公路上,然后转身回家。那次送别仿佛是个象征:兄与弟如同两叶小舟,在生活的海洋里,各自前行了。  我读大学后,弟弟开始学木工,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少年稚嫩的肩头过早掮起了生活的重担,少年清澈的眼神很快弥漫起生活的风沙。  1  大三那年,弟弟从家
期刊
黄屯,这是一个处于山坳深处的地名。“屯”重音,读“墩”,一如山里人的大嗓门,尤其对于外乡人来说,简直就是先入为主的味道。在“屯”字发轻声,把这名词发声的速度同时放慢,似仲秋的微风,轻爽却那么安静。  水是黄屯河,山名马鞭山。千年古镇三面环山,满眼全是望不见边际的竹海林涛,那阵势仿佛要刺破蓝天云彩。  溪河顺涧而下,在街南头绕了个大弯缓缓而行,流进百里巢湖再汇聚长江。我思量,长江之水必定有这条小溪的
期刊
一  《不折不扣之清净地界·河女》,由两个“缠拧”在一起的“情节环”组成——一个是关于“河女”的,一个是“我”家(包括爷爷和爸爸)的。从表面上看,这两个“环”似乎都不完整,或说其情节线索或隐或现,需要读者去猜测去想象去补充。  第一个“环”,是由“我”在漂泊途中遇到的一个名叫“河女”的故事构成。这个从河上飘来的皮筏子上的姑娘,要找一个“清静地界儿”去埋她“大”(父亲)的遗体。埋之前,她用胶皮桶提水
期刊
我很后悔那天带周易出去。如果没带他,一切的一切都会不同。我常常搞不明白,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是即将放暑假的前一天,上午九点就放学了,孩子们像撒欢儿的小马驹一哄而散。只有周易不慌不忙地收拾着东西,慢吞吞地走出教室。  我去办公室取了相机,下楼时接到子矜的电话,她说临时有要紧的事,不能和我一起去拍片了,看是否改个时间再去。  我告诉她这事儿不能再拖了,我打算一个人去。我和子矜的大富水摄影专集前期
期刊
钟小华应该算是一个文学新人,虽然他是个70后。  这几年,我们杂志对待新人的态度比较“野蛮”,用我们自己的话就是:恶狠狠地扑上去。所以当铜陵市文联李云主席把这篇稿子交给我的时候,我很慎重,和作者来回沟通了数次,请他反复修改。最后成型的稿子虽然感觉还是有些毛糙,但这正是一个新人特有的品质:粗砺,毛茸茸,却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东街少年》属于典型的成长小说。  小说起笔从绰号叫“丫头”的宋建挑战东街
期刊
一  外祖父要过六十五岁大寿,一家老小都期盼的大事,他自己并不在意。  他总说自己吃苦吃惯了的,最受不住一家人太重视。一家老小若是忙前忙后,他反而拘束了,嘱咐我们一切从简。  他说大寿秋天过,不用按照生日来。这么一来呢,可以通知所有人提前安排好时间;二来,他在春夏忙着做买卖,只有秋天才能空出一些时间。至于定饭店之类的琐事,也提前安排好了。那年是2004年,我13岁。  外祖父究竟有多少兄弟姐妹,我
期刊
大耳朵  聂耽的这个名字很特别,繁写的“聂”字是三个“耳”,加上“耽”字的一个“耳”,共有四只耳朵。当年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姓名中也是四只耳朵!  其实,聂耽最初叫聂丹,尽管著名电影演员有赵丹,但他总是觉得这个“丹”字太女性化了,不阳刚。他的耳朵大而长,读小学和初中时,伙伴们给了他一个绰号——大耳朵。他一点都不恼,“大耳朵”比那个“丹”字有气派。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
期刊
1  我叫麦穗。麦是麦穗的麦,穗是麦穗的穗。  我这样说,你肯定说我是赶啥“屎茅”,学那个娘娘腔的小沈阳。其实我不是,“屎茅”有啥赶头,臭烘烘的。早还在爹娘怀里的时候,爹就抱着我这样说,并教我一字一句地学。  麦是麦穗的麦,穗是麦穗的穗。  我不知道爹在说啥,只感到他的嘴一张一合很好笑,便去伸手摸他的嘴,摸他嘴下的胡须。爹那时候还不会生气,只是任我的手拔他的胡须。有时还会开怀大笑,将我的手含在嘴里
期刊
读完刘鹏艳的《合欢》,忽生何欢之有的感叹!这部小说延续了作者机智灵动而又细腻精准的文风,以戏谑的口吻导入,一路插科打诨,随意撒豆成兵,自成蔚然气象。文字行云流水,故事却非一马平川,冷不防就把你推入荒凉旷寞之境。“我”与罗家平的伟大友谊是多么诱人的幌子,刚刚唤起读者对少年往事的共鸣,精于叙事的作者就迫不及待地狠下杀手,向你展示无可逃遁的童年创伤与庸常鄙俗的成人世界。叙述的酣畅,表达的快意,最终聚拢在
期刊
我在遠处就看见了他的眼睛,虽在树荫下,他的眼睛还是有一个很亮很亮的光点,散发着智慧和霸气。他肯定也看到了我,就像我看到了他一样,他笑了。他的眼睛传递着一种信息,就像他在相机里发现了他所期待的一样。  他叫戴维,是个媒体人。虽然是个媒体人,却长得像极了贝克·汉姆,有一副体育健将那样的身板。他远远向我招手,手臂散发出性感的魅力。花园里,玫瑰花香得正浓,青草软软的,明媚的阳光吸引着我踩了上去,我感觉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