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看到在这多元发展的文化下人们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渴望户内的独处,渴望个性、人格的独立;而另一方面又耿耿于怀于记忆深处的人文色彩,渴望户外的群居。 只有将个体特征融入地域特征、城市整体特征中,才能营造一个有机、和谐、互动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
【关键词】现代居住文化;人性;生活与生态属性;民俗与民居属性
1.引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城市住区的营建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旧城住区的营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较之以往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旧城住区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有的甚至完全地改头换面,在新区,一片片的住宅建筑也拔地而起,似乎昭示着我国城市住区发展的欣欣向荣。这一切或许都是让人不免欣喜与振奋的。
但是也总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历史经验的缺乏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常常使我们失却了沉静的心态,在开发商的追逐下,在政府决策人的指点权衡之间,在规划师与建筑师的笔墨牵引之际,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在脚手架的攀蜒之后,往往不到十年,甚至只是三年,五年,那些富于生活情趣并蕴含了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住区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取而代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同而均质的批发产品。因为我们的漫不经意,生活的场所将很可能被泯灭,历史的延续将很可能在此中断,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很可能不进则退,子孙们将很可能生活在非人性的,到处都一样的单调的城市住区背景之中,那时的悔恨将无比深切。
2.居住文化浅谈
梁漱溟先生曾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你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吧?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罢了”,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一个民族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民族生活有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三点:⑴精神方面包括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⑵社会生活方面,包括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经济关系;⑶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等。而这种生活样法中包含有人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等。
居住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住宅则是人类生活理想的一种物化形态。从原始的洞穴到“诗意地栖居”,住宅远非简单的建筑物体,它即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追求,又展示着一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
3.现代居住文化
我认为我们今天所要理解的不仅仅是上述的居住文化的内涵,我们更要在传统居住文化上赋予时代的气息,体现现代居住文化。
3.1人性、人情、人道属性
人性、人情、人道属性即以“人”为中心。这里的人因该是社会大众群体,是普遍的个体与现实的个体。作为设计师,我们创造的空间不再是体现对神权、王权、对家族历史和地位的关怀,而是要对大众的关怀。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曾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居住观念:我们重视群居;讲究闭合;推崇主次;偏爱中轴之美、意象之美、模糊之美、尚大尚古之美。
而今天,我们社会正处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之中。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还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而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强调私密性、强调人性、个体特征的张扬又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主流意识。我们要看到在这多元发展的文化下人们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渴望户内的独处,渴望个性、人格的独立;而另一方面又耿耿于怀于记忆深处的人文色彩,渴望户外的群居。
因此在设计中,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创造多样的空间形式,满足人们多样情感需求的同时又要保证适度的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以留下邻里间那些美好的回忆。我们创造的环境不应该是浮躁、宣泄的社会风尚,崇洋求大的格调;应是自然、随意、灵活的场所,自发的生活舞台。功能应该是兼容的,以保证其内部活动的多样性和持续性。譬如:住宅内应该少一点“硬”的东西,让工作、学习了一天的人们在这里能得到情感的释放。绿地不是关给人看的,孩子的玩耍、老人们、情侣们、青少年应各得其所,在这里溶溶的人情味像阳光、空气一般体现出来。
3.2生存、生活和生态属性
梁漱溟先生曾在他《文化的要义》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髓定义为:“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即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因此,便形成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观念。但更多情况下那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无奈的臣服。到了近代工业社会,凭借着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手段,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一切成果的同时也饱尝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一切恶果。但不是靠一些技术手段;靠移植一些国内外园林景观就可以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现代居住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应包括“生态”和“文态”。生态技术在我国现今正处于实践和探讨阶段;大众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众多学者在该领域作出不断地探索,使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建筑主导环境演进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和交融,再到由自然环境主导建筑、自然环境优于人工环境、城市与建筑必须从属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在构筑生态环境的时候不可忽视“人文气息”,中国传统的环境和园林设计中,除了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与美学原则外,还特别强调“立意”,提倡“意在笔先”。现代的住区环境如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只是靠一两个文化名人题个字、命个名、演个戏就完事,而是要依靠丰厚的文化底蕴、个性化的住宅设计和精心的艺术构思。
3.3民生、民俗与民族属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环境情结,正如同我们常常讲:“我是××人”时,场所便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挪威建筑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特定的场所是每一个人身份的组成部门”,“场所”的永久性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地区民众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就会酿就与其他地区有差异的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如:中国浙江的吴越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而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样的建筑形式,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客家土楼,上海的里弄…这些都是特定地域的人结合当地本土的情况创造出来的居住形式。
现代居住文化中的民生、民俗与民族属性要求我们的住宅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构建中,同时要注入当地传承下来的乡土文脉和居住文化;我们的规划设计必须加强对地域环境和个性需求的研究,充分考虑本土的环境、气候要求,在弘扬个性的同时兼顾传统和现实。小区应该沿城市的肌理发展,有机融入城市;正如吴良镛教授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所述:“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每一个特定的规划层次,都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起来”。只有将个体特征融入地域特征、城市整体特征中,才能营造一个有机、和谐、互动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
4结语
黑川纪章在他的书中曾写到:“古希腊的中心观念是存在,中世纪是神,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17世纪是自然法则,18世纪是人的个性问题。而到现在,“生”的概念比其他任何观念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都强烈”。人类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经过了理性的批判和选择又从归原点。让我们从温一遍“新住宅运动”的宣言:“新住宅运动将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梦想:美丽而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广大市民能享用的舒适的社区、网络化居住、以及自由和尊严的生活。”现代居住文化的理解,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生态人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张永岳. 诗意地栖居-现代居住文化思考.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3:1
[2]柴文华.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12:1
【关键词】现代居住文化;人性;生活与生态属性;民俗与民居属性
1.引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城市住区的营建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旧城住区的营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较之以往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旧城住区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有的甚至完全地改头换面,在新区,一片片的住宅建筑也拔地而起,似乎昭示着我国城市住区发展的欣欣向荣。这一切或许都是让人不免欣喜与振奋的。
但是也总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历史经验的缺乏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常常使我们失却了沉静的心态,在开发商的追逐下,在政府决策人的指点权衡之间,在规划师与建筑师的笔墨牵引之际,在推土机的轰隆声中,在脚手架的攀蜒之后,往往不到十年,甚至只是三年,五年,那些富于生活情趣并蕴含了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住区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取而代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同而均质的批发产品。因为我们的漫不经意,生活的场所将很可能被泯灭,历史的延续将很可能在此中断,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很可能不进则退,子孙们将很可能生活在非人性的,到处都一样的单调的城市住区背景之中,那时的悔恨将无比深切。
2.居住文化浅谈
梁漱溟先生曾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你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吧?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罢了”,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一个民族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民族生活有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三点:⑴精神方面包括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⑵社会生活方面,包括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经济关系;⑶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等。而这种生活样法中包含有人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等。
居住是人得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住宅则是人类生活理想的一种物化形态。从原始的洞穴到“诗意地栖居”,住宅远非简单的建筑物体,它即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和追求,又展示着一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
3.现代居住文化
我认为我们今天所要理解的不仅仅是上述的居住文化的内涵,我们更要在传统居住文化上赋予时代的气息,体现现代居住文化。
3.1人性、人情、人道属性
人性、人情、人道属性即以“人”为中心。这里的人因该是社会大众群体,是普遍的个体与现实的个体。作为设计师,我们创造的空间不再是体现对神权、王权、对家族历史和地位的关怀,而是要对大众的关怀。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曾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居住观念:我们重视群居;讲究闭合;推崇主次;偏爱中轴之美、意象之美、模糊之美、尚大尚古之美。
而今天,我们社会正处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和互动之中。一方面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还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而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强调私密性、强调人性、个体特征的张扬又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主流意识。我们要看到在这多元发展的文化下人们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渴望户内的独处,渴望个性、人格的独立;而另一方面又耿耿于怀于记忆深处的人文色彩,渴望户外的群居。
因此在设计中,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创造多样的空间形式,满足人们多样情感需求的同时又要保证适度的人际交往时间和空间,以留下邻里间那些美好的回忆。我们创造的环境不应该是浮躁、宣泄的社会风尚,崇洋求大的格调;应是自然、随意、灵活的场所,自发的生活舞台。功能应该是兼容的,以保证其内部活动的多样性和持续性。譬如:住宅内应该少一点“硬”的东西,让工作、学习了一天的人们在这里能得到情感的释放。绿地不是关给人看的,孩子的玩耍、老人们、情侣们、青少年应各得其所,在这里溶溶的人情味像阳光、空气一般体现出来。
3.2生存、生活和生态属性
梁漱溟先生曾在他《文化的要义》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髓定义为:“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即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因此,便形成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观念。但更多情况下那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无奈的臣服。到了近代工业社会,凭借着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手段,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一切成果的同时也饱尝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一切恶果。但不是靠一些技术手段;靠移植一些国内外园林景观就可以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现代居住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应包括“生态”和“文态”。生态技术在我国现今正处于实践和探讨阶段;大众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众多学者在该领域作出不断地探索,使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建筑主导环境演进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和交融,再到由自然环境主导建筑、自然环境优于人工环境、城市与建筑必须从属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在构筑生态环境的时候不可忽视“人文气息”,中国传统的环境和园林设计中,除了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与美学原则外,还特别强调“立意”,提倡“意在笔先”。现代的住区环境如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只是靠一两个文化名人题个字、命个名、演个戏就完事,而是要依靠丰厚的文化底蕴、个性化的住宅设计和精心的艺术构思。
3.3民生、民俗与民族属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环境情结,正如同我们常常讲:“我是××人”时,场所便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挪威建筑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特定的场所是每一个人身份的组成部门”,“场所”的永久性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地区民众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共同生活就会酿就与其他地区有差异的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如:中国浙江的吴越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而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样的建筑形式,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客家土楼,上海的里弄…这些都是特定地域的人结合当地本土的情况创造出来的居住形式。
现代居住文化中的民生、民俗与民族属性要求我们的住宅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构建中,同时要注入当地传承下来的乡土文脉和居住文化;我们的规划设计必须加强对地域环境和个性需求的研究,充分考虑本土的环境、气候要求,在弘扬个性的同时兼顾传统和现实。小区应该沿城市的肌理发展,有机融入城市;正如吴良镛教授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所述:“每一个具体地段的规划与设计,在每一个特定的规划层次,都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的表达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起来”。只有将个体特征融入地域特征、城市整体特征中,才能营造一个有机、和谐、互动的城市整体空间景观。
4结语
黑川纪章在他的书中曾写到:“古希腊的中心观念是存在,中世纪是神,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17世纪是自然法则,18世纪是人的个性问题。而到现在,“生”的概念比其他任何观念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都强烈”。人类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经过了理性的批判和选择又从归原点。让我们从温一遍“新住宅运动”的宣言:“新住宅运动将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梦想:美丽而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城市,广大市民能享用的舒适的社区、网络化居住、以及自由和尊严的生活。”现代居住文化的理解,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生态人本主义价值观念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张永岳. 诗意地栖居-现代居住文化思考.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3:1
[2]柴文华. 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