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学生逐渐对美术欣赏活动产生了很大兴趣。这种兴趣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因素。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以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而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成为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少年,他們渴望美、追求美,但什么美?美在哪里?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他们都很难说的清楚。其实,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眩人眼目的,许多事物的美就藏在平凡的外表后面。对于生活中普通而又平凡的美,要许多学生去理解它就有难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中美术课中,基本上是以欣赏课为主,在欣赏课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即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发现美就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积极探索,发掘教材的审美素材
  
  “现在社会中,一切自然景色、行为举止、环境装饰等等,都与人的审美活动有关。”艺术是反映生活的。因此,教材内的教学内容都蕴藏着审美素材,教师要努力发掘、有效利用。美术欣赏的方法是从外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逐步体察到形象的深层,要让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发现其内在的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高中美术教材中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历史或现代人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和审美意识的结晶,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开阔眼界,接受美的教育,但是一幅作品究竟美在哪里?同学们就很难说清楚。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著名作品《蒙娜丽莎》时,如果教师不详细讲解,不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及作画经历,同学们就很难理解画的含义和美。所以说,我们要用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感染学生,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逐步引导他们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
  
  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王朝闻先生曾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欣赏。”想象和审美的关系犹如航船和航线那样密切。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课堂中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今,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应谈吐文雅、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使学生产生好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进而在与学生活动中形成和睦的气氛,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在欣赏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放大图片,再配以内容接近的音乐,那么就会事半功倍,如在欣赏《伏尔加河纤夫》时,配以俄罗斯歌曲“伏尔加河纤夫曲”,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学生的思绪带进遐想的境界,如身临其境。
  
  三、通过多学科融合来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其欣赏能力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差异,在个性倾向上也就表现出其他学生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和性格上的差异等。所以,在欣赏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相融合的方法,例如,通过加入音乐进行欣赏,还可以加入历史、地理、诗词等多方辅助欣赏。如在欣赏傅抱石和关山目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画的《江山如此多娇》时,配以诗歌朗诵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就能使学生更加理解该画的思想内容,诗情画意,耳闻目睹。一种骄傲的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可以说,一曲旋律优美的歌曲,一首意境携永的诗词,都会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美的境界,都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之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的人,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2[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
  [3]尹少淳,美术与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种好方法。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摘 要】小学语文初学写作会碰到两个难点,一个是对写作没有兴趣,一个就是没有材料可写,为了解决这两个难点,真正做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要采取拓宽素材来源、注重阅读积累、提高观察本领、加强交流能力的方法来解决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要使用消除写作的心理障碍、开拓丰富的作文题材、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尝试不同形式的写作、注重保护写作的兴趣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 写作 兴趣 素材
【摘 要】如何挖掘教材,发挥教科书各栏目作用,是我们初中物理一线教师切实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经常组织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这也能较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为教学留有较大的空间,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进行再创造,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发挥教科书栏目作用 经历自主探究学习 培养自主学
【摘要】课标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必须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换句话说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就要通过多种手段在品词、赏句、悟段、谋篇中通过咀嚼字词,涵咏句子,想像语段,使阅读教学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儿”。  【关键词】阅读教学;导语;方法;交流    语文的基本手段是听说读写,而读往往有着浓墨重彩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让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因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
摘要:化学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学效益的提升。化学教学要获得理想的效果,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有效的教学理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化学教学活动在备课、讲授、实验、思维训练等方面要充分凸显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 化学 有效     新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要求“化学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
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学虽已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模式,但目前所谓的课堂无非是让学生听听、说说、做做,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可待到要求学生写时就错误百出,所以迫切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应有高度的创新激情和毅力,有一种不断进取、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不为教而教,不为教材和教案所奴役,敢破敢立,舍同求异,将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摘 要】歌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并不是张开口就唱,因此要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去指导我们的歌唱,并通过实践生活,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歌唱才会有价值。  【关键词】歌唱 艺术 表现    从音乐起源至今,音乐可谓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事实证明,那些涤荡历史尘埃、历久弥芳的音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存在的。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人情。世界上一切
摘要: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才能使中职学生学好音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投入;探索     音乐作为一门情感艺术,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段集中地寄予了表现者的情感与思想,把它们传递给观众和听众,以引起情感共鸣。也就是说音乐教学如果偏离教学这条主线,就会
【摘 要】本文结合作文教学经验,通过对记叙文题目的题眼、行文前后照应、观察方法指导、仿写、合理讲评五个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提升记叙文写作训练策略探索有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训练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写记叙文力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培养学生记叙的能力,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然而,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