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判断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5002554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战纪念碑是林璎在1980年参加一次设计竞赛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因越战牺牲的美国军人。纪念碑的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平凡个体的强调,对时间的思考,模糊了生与死的空间界限。通过对越战纪念碑中所使用的设计要素加以分析,分析设计要素对设计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价值判断;越战纪念碑;林璎;艺术与设计
  一、纪念碑设计背景
  越南战争自1955年开始,1975年结束。美国参战650000人,死亡58209人,受伤304000人,失踪2000余人。[1]其中1965年至1975年间,越南战场上近50万人中近三分之一是被征召入伍的。在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国内出现了反战运动,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遍及全国,冲突不断升级。国内的反战情绪使后来被调回美国的军人遭受了蔑视和敌意。
  这样的情形下,1979年退伍的陆军下士简·斯科普格斯与前空军军官罗伯特·道比克一起成立了越战纪念基金会,希望修建一座纪念堂去悼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并有利于抚慰在战争中受创的民族精神。惠勒则提议建一个“引人深思和冥想的”景观公园,唤起对退伍军人和失踪人员的服役、牺牲和勇气的记忆。这样的希冀下所要求的纪念碑如果不掺杂政治色彩,那么纪念碑资金必然也是由私人捐赠的,这也是对死去军人的一种恩情。同年11月在越战退伍军人纪念基金顾问委员会的努力下,马赛厄斯的法案特批将国家广场西侧尽头的宪法花园作为设计纪念碑的建设用地,并于1980年马赛厄斯法案被总统卡特签字而成为法律。就这样,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的筹划基本结束,并开始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
  当时的林璎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学习安德勒斯·伯尔讲授的“丧葬建筑”选修课时所做的最后一个设计任务,任务要求每个学生为越南战争退伍军人纪念基金会组织的竞赛准备一份参赛设计图。
  二、越战纪念碑设计的经过
  林璎在决定参赛后,实地考察了纪念碑场地,在当时盛行的布杂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架构中而言,林璎的设计行为完全符合正常的设计流程。任务书严格要求纪念碑的设计要包含所有参与越战逝者的名字,她思考纪念碑的设计应该对战争和逝者的名字保持诚实的态度,并承认战争所带来的损失。
  抽象文字对于设计作品的解释总是先于作品出现的。在参观宪法公园的时候,纪念碑设计方案的灵感在脑海中闪现:“我不仅仅是想象纪念碑该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想毁掉一个富有生气的公园。你要利用景观。你不能与之对抗。你将景观融入进来……但看到场地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知道我想要一種水平向的东西将你引入进来,让你觉得在公园里面有一种安全感,同时又让你想起来逝者。于是我就想象着将地面切开。”
  三、越战纪念碑解析
  越战纪念碑1982年建造完成,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家广场西侧尽头的宪法花园,墙体两面使用了黑色抛光效果的花岗岩,上面纂刻着越战军人的名单,旁边附有标志,以确认死亡或是失踪,中间部分最高,两边逐渐降低,最终没入大地。纪念碑的尺寸:两翼接近247英尺,由74块单独的40英尺宽的板材构成,石板面层厚3英尺,两翼的夹角为125°,顶端高度比10英尺略高。造型上V字,如同一个尖锐的飞去来器,提醒统治者,战争是统治者手中的器物,它是会伤到自己或飞去它处,并不能给国家带来益处。V字的两端指向了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方尖碑,又像是无言的话语,向逝去的美国人心目中的伟人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警醒世人铭记伤痛。
  材料的选择上,黑色的镜面花岗岩,如同一面镜子,映衬出悼念者模糊的身影与周围的场景,面对逝者的名字,悼念者与逝者似乎产生了某种联系,双方可以对话,倾诉过往与思念。时间的元素是纪念碑设计的关键,逝世者的名字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从最高点起,至最高点止。这是美国参与越战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1959-1975年),人们可以在由姓名组成的时间环上有序找到自己亲人的名字和记忆起属于他们的那段时光。若是按照时间浏览整个纪念碑,大概不需要太久,但是你会看见太多的名字,一种黑色和数字组合带来一种视觉的震撼,会让你感到突然的肃静,那是一种可以带来感情体验的场景,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死亡的尊重。纪念碑融入缓坡草地的场景当中,由远及近,纪念碑随着视线的延伸缓缓映入眼帘,如同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纪念碑前的甬道,从进入口再到出去,纪念碑是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起伏节奏,如果联想战争,这像是一场对于战争从开始到高潮再到结束的发展波折。甬道也是由下再向上的节奏,从入口向下,似乎是引领着生者走进死者生存的死亡空间, 再从死亡中走出来,因为V字的两端指向了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方尖碑,当人被引出纪念碑的范围,视线所见的光线、建筑及景观,似乎又把人带入了希望与光明。这样一个公共建筑物赋予了人们太多的理解与想象。
  四、越战纪念碑的价值判断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是逐步形成的。当时的林璎正在读本科四年级,她的设计水平在当时的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可以说还是建筑设计方面一个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就如同她的任课老师伯尔所说:这个作业给了她A,但是整个课程成绩是B,那是因为其它的作业并不优秀。在越战纪念碑设计之初,林璎在纪念碑前试图加上一堆大尺度的多米诺牌。这无疑是与V字型的纪念碑不相匹配的,如果说这是一个组合,那将毫无突出的重点可言。艺术史学家迈克尔·J.路易斯(Michael J. Lewis)指出,林璎的设计“并非像她所暗示的那样展现出来时就完全考虑成熟了,在过程中和终期汇报都照例经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客座专家的批评,在此过程中她的作品经历了相当大的改变”。比如:在最终的方案确认中,她吸收了这样的提议:将V字造型的端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这无疑赋予了越战纪念碑更多的深层次的价值与内涵。
  文字是越战纪念碑获胜的关键一个元素。设计灵感的是用抽象文字对于纪念碑如何融入场景中的想象,它是先于设计的。而在设计草图完成之后的设计说明的文本,则受到文森特·斯库里在关于一次讲座中受到启发而撰写的,那次讲座讲到了埃德温·鲁琴斯(Edwin Lutyen)1932年在法国普瓦尔设计的索姆河战役失踪人员纪念碑(1932 Memorial to the Missing of the Somme),林璎根据这个讲述撰写了文本,并与她的哥哥林谭(一位诗人)反复沟通,斟字酌句。她认为这是别人理解她设计的唯一途径,并且是作品获胜的关键。另外,纪念碑的建造说明的文字也是那么的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且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纪念在越南战争中的服役美国军人。这些牺牲和失踪的人们,我们按照他们时间将其名字刻录在此。另一侧:国家向越战的美国军人的勇敢、牺牲和为职责与国家的贡献致敬。此纪念碑来自与美国人民的私人捐款。1982年11月11日。[2]简要的文字表达完全符合纪念碑极简的气质。   在纪念碑中,时间的代入使得纪念碑存在了一种永恒的经典的意义。在纪念碑上,名字按时间排序,并围成了一个时间环,生命的个体得到独立,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得以强调而被赋予无限的荣耀。悼念者可以按着时间寻找已逝的故人,在黑色抛光石板的倒影中,生与死的界限似乎被无限模糊,死者与生者可以如此的“近”,中心低于周边地面10英尺左右,低洼的位置使得光线略暗,引起感官和心理上的触动,时光似乎已经倒流,把人带回到那个属于他们的时光和那个战争纷纷的年代。这样一件作品因时间可以永远存留在人们的心中,因为有宝贵的记忆。
  越战纪念碑的极简主义风格在满足了其所需必要的功能性前提下,抽象造型结构赋予了人们对于越战所带来的伤痛与损失的各种理解与想象。林璎的作品就是这样: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在形式中注入永恒的、经典的、有价值的品质。仅从越战纪念碑看来便是如此,虽然是她的处女作作品,对她的影响却是最重要和深远的,在她以后的艺术与设计生涯中,无不体现着这些理念:对人文的关怀,對人类的尊重,对环境保护的强烈意识,对永恒经典的价值体现,对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尝试。
  五、结语
  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在极简主义美学中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时间在越战纪念碑中流动,历久弥新。文字是抽象的,本身带有一种艺术性,因而用它来记述了属于场地的那段历史;人是设计作品中的主体,作品背后对整个事件的深思体现了她对人的关怀。作品的形式特征在特定的场域条件下,在历史与物理维度中体现象征性,使得作品的内涵价值凸显。俞孔坚这样总结林璎的作品:“第一:理性与逻辑;第二:求真向善的伦理和价值观;第三:美的体验。”如是,林璎设计作品的高品质,其题材是生活中所常见的,怀有对自然和生活的爱与敬仰,经过思维逻辑严谨考量,让艺术与科学产生融合,才能在形式上体现设计者的思考与情感的注入,带来极简主义美学的体验,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注释:
  [1]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5380123-5616379.html.
  [2][澳]唐纳德·拉格梅德著.林璎传:游走于建筑与艺术之间[M].赵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88.
  参考文献
  [1][澳]唐纳德·拉格梅德著.林璎传:游走于建筑与艺术之间[M].赵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美]林璎(Lin,M.).地质景观: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M].陈晓宇,奚雪松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周耀宗,苏州大学
  马祎玮,明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典园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折射出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寄情于山水、建筑与植物,创造出风格独特的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自成体系,将永远辉煌地伫立于国际舞台上,永远深藏于中国文化,是我国文化精髓之一。无论何时品园,都会带人进入一种别致的境界,似有人间仙境的味道。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人类
期刊
摘 要: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各个省级市级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崇地方地标建筑。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這些城市地标建筑,对地方地标建筑快速发展现象的原因以及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城市地标建筑的功能性所在。针对当前地标建筑的发展模式,为地方地标建筑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地标建筑;利弊分析;模式特点  一、引言  中国有句谚语说:“愿意做叶子来衬
期刊
摘 要:随着大审美经济的发展,特色文化、审美观念与产业有了更高的契合。特色小镇是大审美经济时代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改革方向。南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优秀的玉文化在经济增长中起带动作用,成为南阳市建设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特色小镇,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南阳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审美经济;镇平石佛寺;玉文化;特色小镇
期刊
摘 要:从苏北东台市的基本概况入手,深入理解城市精神、用心感受生活,注意景观植物的选择,以及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发挥其综合作用,分别从古树名木、本土植物、四季植物、藤本植物等重点分析东台城乡片区的植物景观设,从而建立一种布局合理、生态和谐、延续文脉的植物配置模式。以最大限度展现空间的意蕴魅力。  关键词:苏北;东台市;植物配置;设计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特色以及不同人文历史特色的
期刊
摘 要: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热潮的兴起,当今社会城镇化发展迅速,在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城镇化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当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系列负面影响,土地被侵占、传统文化景观被破坏、旧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城市发展同质化等等。研究以城市更新为切入点,选取了城市更新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徽省宁国市河沥溪小
期刊
摘 要:以北京市昌平区南环里社区为例,分析了南环里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与特征,阐述了个案社区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路径。  关键词:培育;发展;社区组织  一、南環里社区组织现状  南环里社区位于昌平城区南环路53号,属于昌平区管辖。城北街道东临东环路、创新路,南至振兴路,西毗鼓楼南街、永安路,北起永安巷,面积0.349平方公里。社区共有楼房45栋,社区常住人口总
期刊
摘要:“美好乡村”是安徽省政府为响应“美丽中国”而提出的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目标的伟大规划,重点任务在于整治农村生态环境,而农村生活垃圾由于对人类健康危害重大,是其中最需要治理的部分。此外,铜陵市是安徽省生活垃圾治理最具成效的地区。为此,选择铜陵市义安区作为调研地,在了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找出其不完善之处,尝试着提出更加合理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更好地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关键词:美好乡
期刊
摘 要:江西省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对江西省的整体经济发展规划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昏侯墓的挖掘与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了全国瞩目的西汉文化研究的重点工程项目。对于江西省的整体规划而言,根据在海昏侯墓开挖的过程中对墓中文化的研究,建立起对西汉贵族文化世界观的整体认知,是提高江西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步骤之一。文章将从海昏侯的整体认知及海昏侯的文化特点出发,分析海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与民宿之间的关系,以湖北民宿为切入点分析民宿设计趋势,并探讨各种设计类型和空间营造的可能性。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宿;设计类型  在快速城市化以前,这种“熟悉”自上而下,一代接着一代,如同基因一样印刻在民众的心里,除非是天灾人祸才能造成大范围人口流动。但在工业化之后,拥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率先完成工业化转型,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拥堵、环境恶
期刊
摘 要:我国成语是对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反映。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试图采用分类手法,将成语进行分类,研究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并以“刀耕火种”为例,尝试发现此类成语对于我国尤其安徽省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及指导作用,帮助推动文化乡村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刀耕火种;农业民俗;成语;文化发展  我国的成语作为熟语一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经历5000年浓缩,积淀出来的中华语言之精华,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