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科普期刊目前之所以普遍处于经营困境,其行业性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由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退守性和农村的偏远性、农民的弱势性导致的深层次矛盾,谓为“三农”困根。但是业界对此缺乏足够认识。必须充分认识和跨越、突破这些困根,农业科普期刊才能找到发展路径和前途。
关键词:农业科普期刊;三农特性;经营困境;期刊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20-02
与优胜劣汰、强者更强的期刊业总体发展状况(也是正常发展状况)迥异,有一类期刊的发展呈现的是另一种态势:全线衰微,明星淡退。就是说,它们整体上处于艰难之中,谁的情况都不太好,其中极少数过去可以算作明星的几家,也基本上风光不再,日渐衰退。这类期刊就是农业科普期刊,其中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表现尤为突出和典型。这是为什么呢?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改革日渐深化,期刊业改革也日益深化的今天,无论是对刊社自己进取图变,对主管单位权衡抉择,还是对主管部门科学制订政策,对社会正确对待这类刊物,洞悉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要,甚至颇为紧迫。而引致这种态势的一些根本性因素,值得格外关注却长期未被真正揭示,或未得到必要的研究和讨论。
为此,本文试图讨论一下这些根本性因素中的“三农”类,并将它们形象化地称为“困根”。概括起来,农业科普期刊的“三农”困根,主要是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退守性和农村的偏僻性、农民的弱势性这五个方面。
一、农业的地域性
这种地域性,即农业的环境、生产对象、农艺方法等等,随地域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拿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来说,不仅适合北国黑龙江的品种南下到广东基本不能用,西边甘肃(且不说更西边的新疆)的品种东进到江苏多半不能用,就是在“小省”陕西本省内部,也是纬度不同的陕南、陕北差别巨大,同样纬度的关中西府宝鸡跟东府渭南,在小麦、玉米等大宗品种上也是“各有一套”。这真是所谓“南橘北枳”。
因为存在这样的地域性,任何一家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实市场,都不可能覆盖太大区域,而只能“割据一方”、“困守一隅”,成为区域性刊物。对比可以做到全国覆盖的卫生科普期刊、教辅期刊等其他类别的期刊,对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这正是个别农业科普期刊曾因偶然机缘一时蹿红全国,但终于很快退守本隅的根本原因。十多年前曾有农业部《九亿农民农业科学技术读本》一书高调推出,却影响低得不受农民待见(因为在这本名为给全国农民编写的书中,实际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民,能找到的对自己有用的技术很少),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农业的季节性
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农作物和畜禽,都是有呼有吸、初生来终死去的生命体。农作物的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实、成熟,畜禽的由幼到小到大到老(当然多半是等不到老而仅仅大到合适程度,即经济寿命到期就被人宰了),都是有其既定顺序和周期的,不可逆、不可乱、停不住、有时限,因而人类对它们的栽培或饲养等我们所说的农事活动,也必然形成相应的顺序和周期,这就是农业的严格的季节性。现代条件下的所谓“反季节生产”亦然。当然,养殖业的季节性比种植业要弱一些。因为存在这样的季节性,农业科普期刊在操作上永远得与它紧密配合,适时刊出有关解决相应季节的农事问题的内容。可是,由于气候、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等因素年际差别大,且无法准确预测预报,使得今年或本周期同一季节的农事问题跟上一回不同。而等你现在发现问题立即安排下期刊发相关内容,到时却多半季节已过,成为“马后炮”和“雨后送伞”。这就使你永远跟季节配合不好,即所谓“对不上”和“跟不上”。所以,永远要配合季节又永远配合不好,这是农业的季节性引致的农业科普期刊永远的深度矛盾。
三、农业的退守性
全世界通行这样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绝对量尽管在渐渐增加,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会不断下降,直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再相对稳定下来,人们通常称此为农业比重递减律。这个规律是人家多数其他产业所没有或短期内不存在的。目前,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发达国家基本都在5%以下,美国是大约1%,中国已降到接近10%(1978年为28.2%,2008年为11.3%,专家预测2010年将低于10%)。这种递减律具有深刻的支持基础,比如人类的肚皮(即需求)是有限的(农业的基本用途是为肚皮生产食物)、可用的耕地是有限的(农业强烈依赖的最大基本资源是耕地)等等,令人无奈。本文从自身主题出发,将农业的这种递减律简称为农业的退守性,同时涵盖现象和原因。
农业的退守性显示,农业既不是朝阳产业(当然也不是夕阳产业),更不可能是快速成长快速上升的产业。因此,作为面向这个产业的农业科普期刊,不可能有因为产业高速成长而分得“一碗肥肉”、掘出“第一桶金”的绝佳发家机会。相反,农业的整体“退守”似乎为农业科普期刊“设定”了“进攻”限度,因为广告的投放等等是跟产业份额相关的。
四、农村的偏远性
农业科普期刊的目标读者基本上都在县以下,在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农村。而农村偏远,不仅是显而易见的地理学常识,对农业科普期刊运作的不利影响更远远超出一般城市同行的想象。由于农村偏远和居住分散,较长的地理距离,落后的交通、通讯、物流等条件,还有极不充分、极不成熟的市场发育等等,使在农村搞采访和发行,必然是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很辛苦。农村的偏远性所引发的问题,最终会在农业科普期刊的质量和对读者的效用上反映出来。比如,你不能为了其中一个选题而耗用太多时间,从而影响其他选题的安排。于是,你与被采访对象交流的时间就自觉不自觉地缩短,因而沟通变得不够充分,得到的有效信息相应地也就不够充分,最后写出或安排的稿件,内容与实际的偏差也就必然增大。而由于印出的刊物不能及时送达订户,甚至在辗转送达过程中丢失(这是发生概率相当大的事),刊物对读者的作用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五、农民的弱势性
在中国,农民的弱势是全面性的,包括经济能力低、经营规模小(所以才叫小农)、购买力弱,文化程度低、文化消费层次低,还有社会资本(即社会关系能量)少、政治参与度小,等等。同时,农民已经分层分化,地位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从职业和主要收入项目看,分业分工也已深化,比如有的主要靠打工、有的主要靠当经纪人、有的依旧主要靠种地等。而是农业科普期刊的目标读者,更主要是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是更弱势的那部分农民。当然,只有其中具备阅读能力(通常需要初中文化程度)的那部分,才有可能成为农业科普期刊的有效读者。面对这样的目标读者,农业科普期刊要卖给他们(发行),难,要把内容做好(组稿、写作、编辑好),同样难。前者较好理解,他们既没钱买和舍不得买,也缺乏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后者,即把内容做好也难,就往往为外人所严重忽视。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的知识和技术,对方的文化越低,你越难给他讲清楚。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科普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科普期刊通常设定典型读者为初中文化,要求刊物里大部分内容要为这样的典型读者理解。为了满足这样的“起点”,作者和编者常常绞尽脑汁。以上就是农业科普期刊的五大“三农”困根,期望能提示和启发大家思考。农业科普期刊发表的文章,最终必须做到对这些困根的跨越和突破。而目前之所以普遍为这些困根所困,正是由于对它们普遍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看到有些困根正在改变或终将改变,比如农村的通讯、交通条件;有些劣势因素里包含着有利成分,比如农业的地域性也是天然垄断性;有的有利因素正在形成,比如蓬勃发展的合作社正大大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促进发行)、不断加大的惠农政策力度也会直接间接有利于涉农行业;等等。
最后强调说明一点:绝不可因为看到这些困根的存在,而就农业科普期刊的前途得出错误的悲观结论。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相当乐观的,因为农业科普期刊也有其自身优势,而最重要的是,弱势的农民需要农业科普期刊,最终绝不会真正抛弃农民(否则等于自毙)的社会,最终也不会抛弃农业科普期刊。当然,农民和社会所需要的是能够为他们提供真正价值,能够与时俱进的农业科普期刊。而要表达这些,现在的农业科普期刊必须进行脱胎换骨般的改革。
关键词:农业科普期刊;三农特性;经营困境;期刊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20-02
与优胜劣汰、强者更强的期刊业总体发展状况(也是正常发展状况)迥异,有一类期刊的发展呈现的是另一种态势:全线衰微,明星淡退。就是说,它们整体上处于艰难之中,谁的情况都不太好,其中极少数过去可以算作明星的几家,也基本上风光不再,日渐衰退。这类期刊就是农业科普期刊,其中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表现尤为突出和典型。这是为什么呢?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改革日渐深化,期刊业改革也日益深化的今天,无论是对刊社自己进取图变,对主管单位权衡抉择,还是对主管部门科学制订政策,对社会正确对待这类刊物,洞悉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要,甚至颇为紧迫。而引致这种态势的一些根本性因素,值得格外关注却长期未被真正揭示,或未得到必要的研究和讨论。
为此,本文试图讨论一下这些根本性因素中的“三农”类,并将它们形象化地称为“困根”。概括起来,农业科普期刊的“三农”困根,主要是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退守性和农村的偏僻性、农民的弱势性这五个方面。
一、农业的地域性
这种地域性,即农业的环境、生产对象、农艺方法等等,随地域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拿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来说,不仅适合北国黑龙江的品种南下到广东基本不能用,西边甘肃(且不说更西边的新疆)的品种东进到江苏多半不能用,就是在“小省”陕西本省内部,也是纬度不同的陕南、陕北差别巨大,同样纬度的关中西府宝鸡跟东府渭南,在小麦、玉米等大宗品种上也是“各有一套”。这真是所谓“南橘北枳”。
因为存在这样的地域性,任何一家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实市场,都不可能覆盖太大区域,而只能“割据一方”、“困守一隅”,成为区域性刊物。对比可以做到全国覆盖的卫生科普期刊、教辅期刊等其他类别的期刊,对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这正是个别农业科普期刊曾因偶然机缘一时蹿红全国,但终于很快退守本隅的根本原因。十多年前曾有农业部《九亿农民农业科学技术读本》一书高调推出,却影响低得不受农民待见(因为在这本名为给全国农民编写的书中,实际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民,能找到的对自己有用的技术很少),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农业的季节性
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农作物和畜禽,都是有呼有吸、初生来终死去的生命体。农作物的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实、成熟,畜禽的由幼到小到大到老(当然多半是等不到老而仅仅大到合适程度,即经济寿命到期就被人宰了),都是有其既定顺序和周期的,不可逆、不可乱、停不住、有时限,因而人类对它们的栽培或饲养等我们所说的农事活动,也必然形成相应的顺序和周期,这就是农业的严格的季节性。现代条件下的所谓“反季节生产”亦然。当然,养殖业的季节性比种植业要弱一些。因为存在这样的季节性,农业科普期刊在操作上永远得与它紧密配合,适时刊出有关解决相应季节的农事问题的内容。可是,由于气候、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等因素年际差别大,且无法准确预测预报,使得今年或本周期同一季节的农事问题跟上一回不同。而等你现在发现问题立即安排下期刊发相关内容,到时却多半季节已过,成为“马后炮”和“雨后送伞”。这就使你永远跟季节配合不好,即所谓“对不上”和“跟不上”。所以,永远要配合季节又永远配合不好,这是农业的季节性引致的农业科普期刊永远的深度矛盾。
三、农业的退守性
全世界通行这样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绝对量尽管在渐渐增加,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会不断下降,直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再相对稳定下来,人们通常称此为农业比重递减律。这个规律是人家多数其他产业所没有或短期内不存在的。目前,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发达国家基本都在5%以下,美国是大约1%,中国已降到接近10%(1978年为28.2%,2008年为11.3%,专家预测2010年将低于10%)。这种递减律具有深刻的支持基础,比如人类的肚皮(即需求)是有限的(农业的基本用途是为肚皮生产食物)、可用的耕地是有限的(农业强烈依赖的最大基本资源是耕地)等等,令人无奈。本文从自身主题出发,将农业的这种递减律简称为农业的退守性,同时涵盖现象和原因。
农业的退守性显示,农业既不是朝阳产业(当然也不是夕阳产业),更不可能是快速成长快速上升的产业。因此,作为面向这个产业的农业科普期刊,不可能有因为产业高速成长而分得“一碗肥肉”、掘出“第一桶金”的绝佳发家机会。相反,农业的整体“退守”似乎为农业科普期刊“设定”了“进攻”限度,因为广告的投放等等是跟产业份额相关的。
四、农村的偏远性
农业科普期刊的目标读者基本上都在县以下,在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农村。而农村偏远,不仅是显而易见的地理学常识,对农业科普期刊运作的不利影响更远远超出一般城市同行的想象。由于农村偏远和居住分散,较长的地理距离,落后的交通、通讯、物流等条件,还有极不充分、极不成熟的市场发育等等,使在农村搞采访和发行,必然是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很辛苦。农村的偏远性所引发的问题,最终会在农业科普期刊的质量和对读者的效用上反映出来。比如,你不能为了其中一个选题而耗用太多时间,从而影响其他选题的安排。于是,你与被采访对象交流的时间就自觉不自觉地缩短,因而沟通变得不够充分,得到的有效信息相应地也就不够充分,最后写出或安排的稿件,内容与实际的偏差也就必然增大。而由于印出的刊物不能及时送达订户,甚至在辗转送达过程中丢失(这是发生概率相当大的事),刊物对读者的作用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五、农民的弱势性
在中国,农民的弱势是全面性的,包括经济能力低、经营规模小(所以才叫小农)、购买力弱,文化程度低、文化消费层次低,还有社会资本(即社会关系能量)少、政治参与度小,等等。同时,农民已经分层分化,地位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从职业和主要收入项目看,分业分工也已深化,比如有的主要靠打工、有的主要靠当经纪人、有的依旧主要靠种地等。而是农业科普期刊的目标读者,更主要是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是更弱势的那部分农民。当然,只有其中具备阅读能力(通常需要初中文化程度)的那部分,才有可能成为农业科普期刊的有效读者。面对这样的目标读者,农业科普期刊要卖给他们(发行),难,要把内容做好(组稿、写作、编辑好),同样难。前者较好理解,他们既没钱买和舍不得买,也缺乏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后者,即把内容做好也难,就往往为外人所严重忽视。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的知识和技术,对方的文化越低,你越难给他讲清楚。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科普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科普期刊通常设定典型读者为初中文化,要求刊物里大部分内容要为这样的典型读者理解。为了满足这样的“起点”,作者和编者常常绞尽脑汁。以上就是农业科普期刊的五大“三农”困根,期望能提示和启发大家思考。农业科普期刊发表的文章,最终必须做到对这些困根的跨越和突破。而目前之所以普遍为这些困根所困,正是由于对它们普遍认识不足,尤其是没有看到有些困根正在改变或终将改变,比如农村的通讯、交通条件;有些劣势因素里包含着有利成分,比如农业的地域性也是天然垄断性;有的有利因素正在形成,比如蓬勃发展的合作社正大大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可以促进发行)、不断加大的惠农政策力度也会直接间接有利于涉农行业;等等。
最后强调说明一点:绝不可因为看到这些困根的存在,而就农业科普期刊的前途得出错误的悲观结论。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相当乐观的,因为农业科普期刊也有其自身优势,而最重要的是,弱势的农民需要农业科普期刊,最终绝不会真正抛弃农民(否则等于自毙)的社会,最终也不会抛弃农业科普期刊。当然,农民和社会所需要的是能够为他们提供真正价值,能够与时俱进的农业科普期刊。而要表达这些,现在的农业科普期刊必须进行脱胎换骨般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