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特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微课,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及信息技术微课制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国分类号:G434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为特征,促进学生全面与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指定学习领域。”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是不同的,有的同学从小就玩电脑,从装机到网络技术都有所涉及,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超强;但有些学生,平时很少用电脑,鼠标键盘使用不熟练,对于任何一款新软件,都有惧怕心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掌握不了。这就使得课堂上做得快的学生无所事事,做得慢的学生跟不上节奏;老师被迫疲于指导那些基础差的,不断重复讲解基本操作。
2.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易落到实处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协助者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及时跟进,给予适当的提醒、点拨或解答。事实上,由于现在班级学生人数40到50人左右,一位老师能同时兼顾到5到10位同学的学习过程就非常不错了。
3.被迫重复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中小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落实技术的掌握,更要强调其艺术表达力。然而,因为前面两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的技术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变少,而且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又占用了老师的一些时间,为了保证一节课大部分同学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师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微课的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挑战传统教学结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能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借助微课的微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微型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微课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正是由若干个微型学习环节组成的,如果能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用微课来处理,学生就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
1.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具有优势。信息技术教师无论是使用屏录软件录制操作说明,还是在拍摄视频的后期剪辑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几乎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以上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几乎没有技术方面的屏障。
2.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微课的实施。信息技术课在网络教室里进行,网络化的教学平台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支持,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随时暂停,自行操作。这种边学边练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自学。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微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教学资源,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课堂外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在课堂上使用的可能性与频率远远超过课后。
1.微课作为自主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我建构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教育教学的方式在变,技术能改进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微课,我们提倡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不妨先自主探究,即按自己的的理解尝试操作,遇到困难时,再看微课提示。这样一来,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就不再是机械的操作与模仿,而是主动地去建构。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任务的分析与实际的编程是一气呵成,如果学生在中间有一点没有理解,或者是编程的某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直接导致编程失败,极大地挫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使有时候学生模仿老师完成了编程,比如分支语句的教学,由于分支的嵌套看起来很复杂,部分学生能模仿完成程序结构的编写,但是对于其实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含义还是不够清晰。老师在制作的微课中,不仅有讲解分析推理,更重要的是在微课中也可以提问,并提示学生暂停并进行思考与尝试。
2.微课可以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实现异步式教学
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老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获得各自的发展。老师首先是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他需要将知识点按操作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挑战不同难度的内容,以此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讲“flash动画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中,可以制作三档不同的微课。
四、信息技术课堂微课的制作注意事项
1.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而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都依托计算机进行,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微课最佳的方法就是使用屏幕录像软件进行音视频的录制。微课的配音要清晰,最好在安静的房间录制由于以录制实时操作为主而非知识点,而操作中涉及的文字表格对视频分辨率要求较高,所以录制时分辨率需要高一些,不能低于720*576的标清分辨率,码率也不能过低,最好达到1Mbps甚至以上,码率过低,文字会被压缩的很模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同学的视力健康。
2.信息技术微课需要字幕
信息技术微课的字幕很重要,除了开头结尾教学目标和小结字幕之外,整个过程都要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便让学生关注到操作要点。说明文字最好有连续性,即学生学习时任意跳转到视频中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操作。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很多學生只需要观看这个知识点操作过程中某一个环节,这样能大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3]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式教育,2013
[4]郑军.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
[5]李玉平.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J].中国教师报,2012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国分类号:G434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为特征,促进学生全面与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指定学习领域。”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较大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是不同的,有的同学从小就玩电脑,从装机到网络技术都有所涉及,对软件操作的领悟力超强;但有些学生,平时很少用电脑,鼠标键盘使用不熟练,对于任何一款新软件,都有惧怕心理。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又掌握不了。这就使得课堂上做得快的学生无所事事,做得慢的学生跟不上节奏;老师被迫疲于指导那些基础差的,不断重复讲解基本操作。
2.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易落到实处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协助者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及时跟进,给予适当的提醒、点拨或解答。事实上,由于现在班级学生人数40到50人左右,一位老师能同时兼顾到5到10位同学的学习过程就非常不错了。
3.被迫重复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中小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落实技术的掌握,更要强调其艺术表达力。然而,因为前面两种客观情况的存在,使得教师的技术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变少,而且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又占用了老师的一些时间,为了保证一节课大部分同学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师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微课的可行性
信息化时代挑战传统教学结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能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借助微课的微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教学。
微型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微课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正是由若干个微型学习环节组成的,如果能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用微课来处理,学生就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
1.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具有优势。信息技术教师无论是使用屏录软件录制操作说明,还是在拍摄视频的后期剪辑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几乎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以上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几乎没有技术方面的屏障。
2.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微课的实施。信息技术课在网络教室里进行,网络化的教学平台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支持,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随时暂停,自行操作。这种边学边练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自学。
三、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微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教学资源,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课堂外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在课堂上使用的可能性与频率远远超过课后。
1.微课作为自主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自我建构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终身学习所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教育教学的方式在变,技术能改进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微课,我们提倡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不妨先自主探究,即按自己的的理解尝试操作,遇到困难时,再看微课提示。这样一来,学生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就不再是机械的操作与模仿,而是主动地去建构。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对任务的分析与实际的编程是一气呵成,如果学生在中间有一点没有理解,或者是编程的某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直接导致编程失败,极大地挫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使有时候学生模仿老师完成了编程,比如分支语句的教学,由于分支的嵌套看起来很复杂,部分学生能模仿完成程序结构的编写,但是对于其实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含义还是不够清晰。老师在制作的微课中,不仅有讲解分析推理,更重要的是在微课中也可以提问,并提示学生暂停并进行思考与尝试。
2.微课可以作为分层教学资源,实现异步式教学
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老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获得各自的发展。老师首先是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他需要将知识点按操作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挑战不同难度的内容,以此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讲“flash动画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中,可以制作三档不同的微课。
四、信息技术课堂微课的制作注意事项
1.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基本要求
微课主要以视频为载体,而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都依托计算机进行,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微课最佳的方法就是使用屏幕录像软件进行音视频的录制。微课的配音要清晰,最好在安静的房间录制由于以录制实时操作为主而非知识点,而操作中涉及的文字表格对视频分辨率要求较高,所以录制时分辨率需要高一些,不能低于720*576的标清分辨率,码率也不能过低,最好达到1Mbps甚至以上,码率过低,文字会被压缩的很模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同学的视力健康。
2.信息技术微课需要字幕
信息技术微课的字幕很重要,除了开头结尾教学目标和小结字幕之外,整个过程都要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便让学生关注到操作要点。说明文字最好有连续性,即学生学习时任意跳转到视频中一个地方,都能看到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操作。这点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很多學生只需要观看这个知识点操作过程中某一个环节,这样能大大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3]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式教育,2013
[4]郑军.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
[5]李玉平.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J].中国教师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