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发散思维;课堂教学;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B)—0023—01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它是指人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固定的思考模式,采取开放的思维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其特点是灵敏、迅速、求异且思路开阔。它能突破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准确、透彻。
由于发散性思维有独特的地方,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发展不一样,这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如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应用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广泛的爱好,才能扩大知识面,才能从更广泛的范围对未知知识产生兴趣,提出为什么。再次,教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并以此为动力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后,教师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不能只注重一小部分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
一、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更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气氛要民主、自由、和谐。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合作式学习的发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互动,能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使问题的答案不单一,让学生有互相讨论、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积极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应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其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师应包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和获取经验。每个学生都会犯一些错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要采取关爱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树立自信心。
二、教师应采用具体的方法论,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创新
教师传统教法会使学生厌倦学习,而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可参考美国教育家威廉斯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矛盾法。即教师可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可以是不合理的事情,也可以是相对立的现象,让学生发现一般认为对的观念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例如,“人不可貌相”,可是平常生活中很多人却难免这样做。那么,“勿以貌取人”是绝对正确的吗?
2.类比法。即教师可指导学生比较类似的各种情况,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处,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课堂上,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尽可能写出与动物相关的形容词,如美丽的孔雀,活泼的猴子,可爱的熊猫等。
3.激发法。即教师可运用发问的技巧,提出有激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方面探索各种事物的新意义。教师要提高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一个学生的新诗有这么一句:“树上长了很多鼻子,抢着呼吸新鲜空气。”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像一些水果像什么。如甘蔗又细又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旗杆,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点。
4.习惯改变法。即教师要注意习惯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力,要提高学生敏锐性,避免思维疆化,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对“重男轻女”、“养子防老”等问题进行讨论后,教师也要适当地评论和总结。
5.创造性阅读与写作。即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等途径获得新知识。例如,教师可辅导学生从阅读过的报纸中,找到生动的文章或图片,写读后感等。
总之,教师在汲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总结,争取找到更好的、适应于实际教学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B)—0023—01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它是指人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固定的思考模式,采取开放的思维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其特点是灵敏、迅速、求异且思路开阔。它能突破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准确、透彻。
由于发散性思维有独特的地方,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发展不一样,这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如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应用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广泛的爱好,才能扩大知识面,才能从更广泛的范围对未知知识产生兴趣,提出为什么。再次,教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并以此为动力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后,教师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不能只注重一小部分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
一、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更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气氛要民主、自由、和谐。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合作式学习的发展,还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互动,能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应用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使问题的答案不单一,让学生有互相讨论、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对学生得出的答案进行积极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应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其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师应包容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和获取经验。每个学生都会犯一些错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要采取关爱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树立自信心。
二、教师应采用具体的方法论,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创新
教师传统教法会使学生厌倦学习,而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可参考美国教育家威廉斯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矛盾法。即教师可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可以是不合理的事情,也可以是相对立的现象,让学生发现一般认为对的观念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例如,“人不可貌相”,可是平常生活中很多人却难免这样做。那么,“勿以貌取人”是绝对正确的吗?
2.类比法。即教师可指导学生比较类似的各种情况,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处,以此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课堂上,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尽可能写出与动物相关的形容词,如美丽的孔雀,活泼的猴子,可爱的熊猫等。
3.激发法。即教师可运用发问的技巧,提出有激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方面探索各种事物的新意义。教师要提高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一个学生的新诗有这么一句:“树上长了很多鼻子,抢着呼吸新鲜空气。”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像一些水果像什么。如甘蔗又细又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旗杆,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点。
4.习惯改变法。即教师要注意习惯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力,要提高学生敏锐性,避免思维疆化,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对“重男轻女”、“养子防老”等问题进行讨论后,教师也要适当地评论和总结。
5.创造性阅读与写作。即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等途径获得新知识。例如,教师可辅导学生从阅读过的报纸中,找到生动的文章或图片,写读后感等。
总之,教师在汲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总结,争取找到更好的、适应于实际教学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