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改变了大学的功能定位。高校教师观念的更新成为一场新的革命。走创新型教师之路是大学英语教师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是思想者、创造者、启发者、学者、实践者、教育者和终身学习者。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崭新的科研观和学术观。
【关键词】科研观 创新 思想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技能、综合素质、学术水平、与融入社会的能力。科研、学术和教学并重是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无论哪一专业,仅注重教学是不够的,只有教学和科研、学术并重,才会使教学更有深度、广度和科学性。只注重教学方法和课本内容,就容易流于浅显。然而,也不能过分夸大科研的作用。科研只是达到大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以科研促教学,而是在教学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科研的概念是什么?科研就是要用国际上公认的程序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就是找出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那些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科研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科研的概念,同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为科研而搞科研是没有意义的。
一、正确理解与区分科研与学术研究概念
在实际中许多人既不了解科研本身的概念又混淆科研与学术研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一提科研,只要和专业沾一点边的任何内容的文章、教材和练习册就看作科研成果。其实,有些论文是学术成果,而有些则是教学辅助材料,与真正的科研论文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正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出。一个课题和一篇学术文章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有的人的确在做学问,但过多引用国外的理论。写出的论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论文洒洒洋洋,而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文写作水平却有待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学术观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正确理解了科研和学术的概念才能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现在高校之所以出现在科研和学术上急功近利的现象是和管理者与教师都没有理解和区分科研和学术的概念有一定的关系。写学术论文需要学问的积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学术上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
二、既做学者又做实践者和教育者
在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教育中,高校教师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与实际脱离的学者。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在文革中的电影《决裂》中,就有一位讲“马尾巴的功能”的教授。而知识经济则要求教师既是职业型教师又是学者型教师,既懂理论又能实践。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是精通本学科理论,自身具有听说读写译技能,随时指导并参与当地社会的各种口笔译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此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不但是学者,更是教育者。许多教师只有课堂英语教学经验,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机会,既当不了口语翻译,笔译工作也无法胜任。
三、做终身学习者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象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固守数年如一日的课本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和学生均是学习者。高校教师要求高学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人认为拿了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就等于有了学问,可以高枕无忧了。此外,一些教师虽然拿到学位,但对所学到的理论食洋不化。此外,学位不等于学问。学历、经历和阅历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理论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没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需要不断补充学习,有了也不能停止不前这意味着教师不要动态地研究本学科、社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思想来自于学习。因此学习的概念就不但是课本学习和专业学习,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一个思想者就意味着学会学、学会思。但在大学英语教学界,许多人只重视语言教学与研究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也只是浅层次上的略知一二),而忽略与一个人思想发展有关的学习。对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如陶行知等著作的学习视做多余。因此,学习西方著名学者如柏拉图、杜威、爱默生等人的著作、马列著作和毛泽东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仅具有较强的语言模仿力,但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就会造成“思辩缺失”。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形象是蜡烛、园丁、“桶“等,似乎教师自身牺牲的越多,对学生修剪的越勤,灌输的知识越多,就越符合教师的规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教案,步步紧跟课前的设计来保持完美形象。主要是背诵与表演式的讲解。但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会犯这样或那样错误的普通人。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能使学生产生批评意识。教育思想落后,教师越负责,对学生可能造成的损伤就越大。教师应是象打火机一样的创造者。好教师不在牺牲了多少,而在于创造了多少。
总之,高校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刷新观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周光迅.大学教育的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王坤,杨毅.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李业霞,王洪月.自主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0).
【关键词】科研观 创新 思想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不是专门人才,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技能、综合素质、学术水平、与融入社会的能力。科研、学术和教学并重是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无论哪一专业,仅注重教学是不够的,只有教学和科研、学术并重,才会使教学更有深度、广度和科学性。只注重教学方法和课本内容,就容易流于浅显。然而,也不能过分夸大科研的作用。科研只是达到大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以科研促教学,而是在教学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科研的概念是什么?科研就是要用国际上公认的程序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就是找出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那些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科研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科研的概念,同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为科研而搞科研是没有意义的。
一、正确理解与区分科研与学术研究概念
在实际中许多人既不了解科研本身的概念又混淆科研与学术研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一提科研,只要和专业沾一点边的任何内容的文章、教材和练习册就看作科研成果。其实,有些论文是学术成果,而有些则是教学辅助材料,与真正的科研论文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正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出。一个课题和一篇学术文章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有的人的确在做学问,但过多引用国外的理论。写出的论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论文洒洒洋洋,而自身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文写作水平却有待大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学术观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正确理解了科研和学术的概念才能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现在高校之所以出现在科研和学术上急功近利的现象是和管理者与教师都没有理解和区分科研和学术的概念有一定的关系。写学术论文需要学问的积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学术上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
二、既做学者又做实践者和教育者
在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教育中,高校教师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与实际脱离的学者。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在文革中的电影《决裂》中,就有一位讲“马尾巴的功能”的教授。而知识经济则要求教师既是职业型教师又是学者型教师,既懂理论又能实践。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是精通本学科理论,自身具有听说读写译技能,随时指导并参与当地社会的各种口笔译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此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不但是学者,更是教育者。许多教师只有课堂英语教学经验,但缺乏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机会,既当不了口语翻译,笔译工作也无法胜任。
三、做终身学习者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象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固守数年如一日的课本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和学生均是学习者。高校教师要求高学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许多人认为拿了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就等于有了学问,可以高枕无忧了。此外,一些教师虽然拿到学位,但对所学到的理论食洋不化。此外,学位不等于学问。学历、经历和阅历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理论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没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需要不断补充学习,有了也不能停止不前这意味着教师不要动态地研究本学科、社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思想来自于学习。因此学习的概念就不但是课本学习和专业学习,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一个思想者就意味着学会学、学会思。但在大学英语教学界,许多人只重视语言教学与研究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也只是浅层次上的略知一二),而忽略与一个人思想发展有关的学习。对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如陶行知等著作的学习视做多余。因此,学习西方著名学者如柏拉图、杜威、爱默生等人的著作、马列著作和毛泽东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仅具有较强的语言模仿力,但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就会造成“思辩缺失”。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形象是蜡烛、园丁、“桶“等,似乎教师自身牺牲的越多,对学生修剪的越勤,灌输的知识越多,就越符合教师的规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教案,步步紧跟课前的设计来保持完美形象。主要是背诵与表演式的讲解。但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会犯这样或那样错误的普通人。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能使学生产生批评意识。教育思想落后,教师越负责,对学生可能造成的损伤就越大。教师应是象打火机一样的创造者。好教师不在牺牲了多少,而在于创造了多少。
总之,高校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刷新观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周光迅.大学教育的综合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王坤,杨毅.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李业霞,王洪月.自主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0).